中医诊断学讲义_第1页
中医诊断学讲义_第2页
中医诊断学讲义_第3页
中医诊断学讲义_第4页
中医诊断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诊断学

课程内容串讲

第一单元绪论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

(二)诊法合参

(三)病证结合

例: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是:

A.整体审察、诸诊合参、病证结合

B.舍症从脉、舍脉从症、脉症合参

C.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处方

D.证候真假、证候借杂、四诊合参

E.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答案』A

例:正确地认识疾病,首先要注意的原则是:

A.辨证求因B.整体审察C.四诊合参D.审因论治E.病证结合

『答案』B

第二单元问诊

细目一:问寒热

(-)恶寒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主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主风热表证。

3.发热轻而恶风:主伤风表证。(恶风——遇风则冷,避之可缓,较恶寒为轻。)

(-)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1.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2.潮热

日晡潮热: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常见于阳明腑实证。

午后或夜间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3.微热

气虚发热: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少气自汗。

血虚发热: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额红、五心烦热等症。

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小儿夏季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微热,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

(四)寒热往来

1.寒热往来无定时

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

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常见于疟疾。

例: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

A.疟疾B.湿温病C.外感表证D.半表半里证E.阳明病

『答案』C

例:自觉怕冷,加衣被可以缓解,称为:

A.恶风B.恶寒C.寒战D.寒证E.畏寒

『答案』E

例:日晡热甚,腹满便秘,属于:

A.阴虚潮热B.阳明潮热C.湿温潮热D.气虚发热E.阳明经热

『答案』B

例:

A.午后低热,五心烦热

B.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C.日晡热甚,大便干结

D.高热大汗,渴喜冷饮

E.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

(1)湿温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答案』B

(2)阴虚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答案』A

细目二:问汗

(-)特殊汗出

1.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证。

2.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

3.绝汗: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亡阴或亡阳。

4.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为正邪剧争所致。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

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二)局部汗出

1.头汗

上焦热盛;中焦湿热;元气将脱,虚阳上越;进食辛热,热蒸于头等导致。

2.半身汗

无汗半身是病位,见痿病、中风及截瘫。

3.手足心汗

阴经郁热;阳明燥热;或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引起。

例: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为:

A.盗汗B.自汗C.大汗D.战汗E.冷汗

『答案』A

例:见于邪正剧争,可提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症状是:

A.自汗B.盗汗C.蒸汗D.战汗E.冷汗

『答案』D

细目三:问疼痛

(--)间疼痛的性质

1.胀痛:气滞。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瘀血

3.冷痛:寒

4.灼痛:热

5.重痛:湿

6.酸痛:湿、虚

7.绞痛:寒或有形实邪阻闭气机

8.空痛:虚

9.隐痛:虚

10.走窜痛:气滞或风邪

(二)问疼痛部位

1.头痛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

少阳经头痛——头两侧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

厥阴经头痛——颠顶痛

2.胸痛

胸痹:胸痛憋闷、痛引肩臂。痰瘀阻滞心脉。

真心痛: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心脉急骤闭塞所致。

肺疹:胸痛,颔赤盗汗潮热,为肺阴虚。

肺热病:胸痛,咳喘,壮热面赤。为肺热。

肺痈:咳吐脓血腥臭痰,为热壅血败肉腐成脓。

3.胁痛

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均可导致胁痛。

4.胃院痛

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者,属实证;

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胃失所养引起者,属虚证。

5.腹痛

因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和食积等所致者,多属实证;

因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所致者,多属虚证。

6.腰痛

腰部经常酸软而痛,多因肾虚所致;

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所致;

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所致;

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所致。

例:后头部痛连项背,说明邪气在:

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太阴经E.厥阴经

『答案』A

例:结石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多表现为:

A.隐痛B.灼痛C.冷痛D.胀痛E.绞痛

『答案』E

例:一侧或两侧头痛,其病位在:

A.厥阴经B.太阳经C.阳明经D.督脉E.少阳经

『答案』E

例:肝郁气滞导致胸胁疼痛的特点是:

A.隐痛B.胀痛C.绞痛D.灼痛E.重痛

『答案』B

例:

A.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

B.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

C.胸闷、咳喘、痰白量多

D.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

E.胸部刺痛、痛处不移

(1)悬饮病多见:

『答案』D

(2)肺疥病多见:

『答案』B

例:

A.刺痛B.重痛C.绞痛D.掣痛E.隐痛

(1)气血不足引起的疼痛性质为:

『答案』E

(2)湿邪困遏引起的疼痛性质为:

r答案JB

例:湿邪头痛的特点是:

A.头痛喜冷B.头痛如劈C.头晕胀痛D.头痛连齿E.头痛如衰

r答案」E

细目四:问头身胸腹

(―•)头晕

头晕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者,多因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所致。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多因气血亏虚所致。

头晕而重,痰多苦腻者,多因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所致。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者,多因肾虚精亏,髓海失养所致。

外伤后头晕刺痛者,多因瘀血阻滞脑络所致。

(―)心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心胆气虚、胆郁痰扰、心气心阳亏虚、心阴心血不足、心脉痹阻、

水气凌心等。

细目五:问耳目

(-)问耳

耳鸣、耳聋

实证:突发耳鸣,声大,按之尤甚,或耳暴聋。

可因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伤耳。

虚证:渐起耳鸣,声小,按之可减或耳渐聋。可因肾精、脾气或肝阴血不足,耳窍失养。

(二)问目

1.目眩

实证:肝病(如肝阳、肝火、肝风)或痰湿

虚证:由气、血、阴精不足,目失所养

2.目昏、雀盲

目昏:视物昏暗,模糊不清的症状。

雀盲:每至黄昏以后视力减退,视物不清

目昏和雀盲皆为肝肾精血不足所致。

例:渐发如蝉,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者,多因:

A.肝胆火盛B.心火亢盛C.气滞血瘀D.肾精亏损E.痰湿犯肺

『答案』D

细目六:问睡眠

(一)失眠

概念: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或睡不安稳,甚彻夜不眠。

意义:

虚证:阴血不足,或心胆气虚,不能养神。

实证:火邪、痰热扰乱心神,或食积胃皖。

(二)嗜睡

又称“多寐”、“多眠睡”。

概念:睡意很浓,不分昼夜,不分场合地点,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

意义:痰湿困脾、脾胃气虚、心肾阳虚。

例:

下列何项与肝郁化火失眠无关:

A.烦躁失眠B.面红目赤C.心悸健忘D.性急易怒E.脉象弦数

『答案』C

例:

A.睡眠不安,时时惊醒

B.睡后易醒,纳少乏力

C.不易入睡,心烦多梦

D.睡眠不安,皖闷暧气

E.彻夜不眠,急躁易怒

(1)心肾不交证的失眠特点是:

『答案』C

(2)心脾两虚证的失眠特点是:

『答案』B

例:

A.脾气虚弱B.心肾不交C.胃失和降D.胆郁痰扰E.心胆气虚

(1)饭后困倦嗜睡多因:

『答案』A

(2)饱食引起的失眠多因:

『答案』C

细目七:问饮食与口味

(―)口渴与饮水

①口不渴:多见于寒证,或没有明显的热邪。

②口渴多饮:是指口渴明显,饮水量多。

若口渴喜冷饮,为里实热证;

若口渴多饮,伴有食多、尿多、消瘦,为消渴病。属肾阴虚;

若剧烈汗、吐、下后出现,为津伤,欲引水自救。

③渴不多饮:多见于四种情况:

痰饮水湿内停:

湿热内困;

热入营血:

瘀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

新病食欲减退,•般是邪气影响脾胃功能的保护性反应。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者,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纳呆少食,脱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者,多因湿邪困脾所致。

纳呆少食,肮腹胀闷,暧腐食臭者,多因食滞胃脱所致。

2.厌食

厌食: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

多见于伤食,因食积胃肠,故厌而不受。

厌油腻厚味——肝胆脾胃湿热。

孕妇厌食——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

3.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消谷善饥,兼大便滤泻者,属胃强脾弱。

4.饥不欲食

多属胃阴虚证。

(三)口味

1.口淡一一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一一多因湿热蕴脾;口甜而少食、神疲乏力者、多属脾气亏虚。

3.口黏腻一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脾。

4.口酸一一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一一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涩一一多与舌燥同时出现。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

7.口咸一一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例:病人消谷善饥可见于:

A.肝火犯胃B.胃火炽盛C.脾胃湿热D.胃阴不足E.胆火上炎

『答案』B

例: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

A.湿热B.痰饮C.阴虚D.瘀血E.寒证

「答案」D

例:脾虚的病人在口味方面的改变主要是:

A.口中和B.口甜C.口酸D.口苦E.口淡

r答案」E

例:口甜而粘腻多属:

A.脾胃虚弱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D.肝脾不调E.食滞胃脱

『答案』C

例:

A.嗜食异物

B.食后饱胀

C.多食易饥,大便滤泄

D.多食易饥,口臭便秘

E.饥不欲食

(1)胃火炽盛可见:

『答案』D

(2)胃强脾弱可见:

『答案』C

细目八:问二便

(一)大便

1.便次异常

(1)便秘: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便。

病因:热秘:热结胃肠,腑气不通

冷秘:阳虚寒凝,肠道气机滞塞

虚秘:气阴两虚

气秘:恼怒忧郁,气机郁结

(2)泄泻:又称腹泻。便次增多,便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

病因: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

饮食所伤;

脾胃虚寒;

肾阳虚衰;

肝气乘脾

食物中毒

痍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

2.便质异常

(1)完谷不化——多见于脾虚和肾虚。新起者多为食滞胃肠。

(2)海结不调:

时干时稀一肝郁脾虚

先干后稀一脾胃气虚

(3)下利脓血——痢疾或肠癌

(4)便血:若便黑如柏油是远血,血来自胃脱;若便血鲜红是近血,血来臼肛门附近

3.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2)里急后重:即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见于痢疾。为大肠湿热

(3)排便不爽:

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者为大肠湿热;

排出不爽伴抑郁易怒为肝郁脾虚;

腹泻不爽伴大便酸腐臭秽为食积化腐

(-)小便

1.尿量异常

增多:虚寒证,或消渴病

减少:化源不足,或水液内停

2.尿次异常

尿频数:频数量少色赤而急迫一下焦湿热;

频数量多色清而长一肾阳虚或肾气不固

癖闭:点滴而出为瘾;点滴不出为闭。

实:湿热;瘀血、砂石

虚:肾阳虚;肾阴虚。

3.排尿感异常

(1)尿道涩痛:湿热内蕴、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中气下陷等所致。

(2)余溺不尽:(即排尿后小便点滴不禁)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3)小便失禁:多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脾虚气陷,或膀胱虚寒

(4)遗尿:肾气不固

例: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称为:

A.瘾B.闭C.尿频D.尿急E.遗尿

『答案』A

例:小便频数,色清而量多者,属:

A.湿热下注B.寒湿困脾C.风寒束肺D.小肠虚寒E.肾气不固

『答案』E

例:遗尿多由:

A.湿热下注B.寒湿困脾C.风寒束肺D.大肠虚寒E.肾气不固

『答案』E

例:腹痛腹泻,时干时稀,排便不爽者,证属:

A.肾阳虚B.肝郁脾虚C.脾阳虚D.湿热内阻E.暑热内盛

『答案』B

例:腹痛窘迫,时时欲泄,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称为:

A.海结不调B.清浊不分C.肛门灼热D.里急后重E.五更泄

r答案』D

例:湿热蕴结大肠的特征是: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

B.下利清稀,无恶臭

C.肠鸣泄泻,稀澹爽利

D.腹泻不爽,粪便秽臭

E.泄泻伴有脱肛

『答案』D

细目九:问经带

(-)月经异常

1.经期异常

(1)月经先期--血热、气虚。

(2)月经后期--寒凝、气滞血瘀、血虚

(3)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气滞或脾肾虚

2.经量异常:

(1)月经量多:血热,或气虚。

(2)崩漏: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血热,气虚,瘀血阻滞胞宫。

(3)月经量少:血虚、寒凝、血瘀、痰湿

(4)闭经:年满18岁,尚未来潮,或周期建立后又闭止3个月以上。

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二)带下异常

1.白带--色白,量多,质稀-一脾肾阳虚

2.黄带-一色黄,质稠,臭秽--湿热下注

例:月经后期,经色紫暗有块者,多为:

A.寒凝B.气虚C.血热D.痰湿E.血虚

f答案』A

第三单元望诊

细目一:望神

1.得神

表现: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意义:健康----------精气充盛

疾病----------精气未衰

2.失神

(1)精亏神衰而失神: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晦暗无华,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

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羸瘦,提示精气大伤,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而失神:神昏澹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提示

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

3.假神

概念: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的预兆。

表现:多种多样:

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

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颊泛红如妆;

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

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

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素食,且食量大增等。

机理:阴阳即将离绝。(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常是危

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古人比做“残灯复明”,“回光返照”。

4.神乱

(1)狂躁不安:指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打人骂詈,不避亲疏的症状。多属阳证,常见于狂病

等,痰火扰乱心神所致。

(2)淡漠痴呆: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多属阴证,常见于癫病、痴呆

等,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3)卒然昏倒: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的症状。属痫病,肝

风夹痍上逆,阻闭清窍所致。

例:哪项属于失神:

A.神志清楚,语言清晰

B.面色润泽,表情自然

C.反应灵敏,动作灵活

D.形羸色喑,两目无神

E.呼吸平稳,体态自如

『答案』D

例: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A.语言清晰B.反应灵敏C.颗赤如妆D.呼吸平稳E.肌肉不削

『答案』C

例:患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诊断为

A.痫病B.癫病C.狂病D.中暑E.中风

f答案』A

例:A.痰蒙心神B.痰火扰神C.肝风挟痰D.肝风内动E.肝阳上亢

(1)痫的病机为:『答案』C

(2)狂的病机为:『答案』B

细目二:望面色

(-)常色和病色

1.常色

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谓之常色。其特点是明润,含蓄。踞润,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

表现。

(1)主色:主色为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

(2)客色: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微有相应变

化的正常肤色(特别是面色),谓之客色。

2.病色

(1)善色:指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这说明病变尚轻,脏哨精气未衰。

(2)恶色:指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这说明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

(二)五色主病

1.赤色:主热证。

实热——满面通红

虚热一一颈部嫩红

也见于戴阳——久病重病之人,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为阴盛格阳于头

面所致。

2.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虚证:血虚——淡白无华而消瘦

气虚——白光白或淡白

阳虚—白光白虚浮

寒证:苍白

失血:苍白如壁

3.黄色:主虚证、湿证

虚证:萎黄(淡黄枯槁无泽)。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机体失养,故面色淡黄无华

湿证:黄胖(面黄虚浮)。属脾虚湿蕴,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黄疸:面目一身尽黄。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湿热熏蒸。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寒湿郁阻。

4.青色:主寒证、痛证、气滞、瘀血、惊风

寒证——青黑

痛证——青色

气滞——青黄多为肝郁脾虚

瘀血——青紫

惊风——眉间、鼻柱、口唇四周青色

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肾虚——黑而暗淡为肾阳虚衰;

黑而干焦为肾阴不足。

寒证——青黑

水饮——眼眶周围发黑

瘀血——面色黎黑而肌肤甲错

(三)望色十法

1.浮和沉。

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多主表证;

沉,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多主里证。

2.清和浊

清,是面色清明,多主阳证;

浊,是面色浊暗,多主阴证。

3.微和甚

微,是面色浅淡,多主虚证;

甚,是面色深浓,多主实证。

4.散和技

散,是面包疏散,多主新病,或病邪将解;

抖,是面色壅滞,多主久病,或病邪渐聚。

5.泽和天

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

天,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医。

例:面色青不见于哪个病证

A.寒证B.虚证C.痛证D.瘀血E.惊风

『答案』B

例:颈部潮红属于:

A.心火亢盛B.阴虚内热C.阳明实热D.真寒假热E.气虚发热

『答案』B

例:小儿惊风的典型面色是:

A.面色淡青或青紫

B.面色与口唇青紫

C.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面色青黄

E.面色白而泛红如妆

『答案』C

例:随四季气候的变化,人的面色也微有变化,秋天的面色相应为:

A.稍赤B.稍白C.稍青D.稍黄E.稍黑

『答案』B

例: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A.黎黑B.萎黄C.嫩红D.黄胖E.苍白

『答案』B

例:对病人面色的观察,首先需注意鉴别:

A.主色与客色

B.常色与病色

C.主色与病色

D.客色与病色

E.善色与恶色

『答案』E

细目三:望形态

(-)望形体的内容

1.形体强弱

(1)体强:

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筋强力壮等。

说明为形气有余,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

(2)体弱:

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筋弱无力等。

说明为形气不足,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

2.形体胖瘦

(1)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者,一般可视为肥胖。

若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

肥而食少,是形盛气虚。

(2)消瘦:体重明显下降,较标准体重减少10%以上者,一般可视作消瘦。

若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

形瘦食少,是中气虚弱。

(-)望姿态的内容

1.动静姿态

(1)卧态

身轻自转,面向外,伸足躁动一阳、热、实证;

身重难转,面向里,蜷卧成团一阴、寒、虚证;

(2)坐态

喜仰气粗--肺实气逆

喜俯气少一-肺气虚

但坐不得卧--肺胀咳喘或饮停胸腹

但卧不能坐一气血俱虚

2.异常动作

振颤——眼睑、面、口唇或手指、足趾不时颤动,肝风内动

角弓反张——项背肌肉强直,头向后仰,躯干前挺,身体呈弓状。属肝风内动。见于惊风、破伤风、

痫病等

痿证——肢软无力,行动不便而不痛。为阳明湿热,或脾胃气虚,肝肾不足

痹证——关节肿痛,肢体行动困难。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肢体经络所致。

中风——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中风之中风入脏;若神志清楚,仅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为中风之风中经络。

例:下列哪项是脏腑精气衰竭的重病表现

A.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B.体瘦能食,舌红苔黄

C.体瘦颛红,皮肤焦干

D.体瘦食少,舌淡苔白

E.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答案』E

例:形盛气虚是指

A.肌肉坚实,骨骼粗大

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C.体瘦能食,舌红苔黄

D।.体瘦食少,舌淡苔白

E.循衣摸床,大肉陷下

『答案』B

例:中焦火盛的表现是

A.胖而能食B.胖而食少C.形瘦食多D.形瘦食少E.不饥不食

『答案』C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望头部

1.囱门

(1)伙I陷一网门凹陷,均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或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

(2)卤填一囱门高突,多属实证。多因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所致。

(3)解颅一囱门迟闭,为肾气不足。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

肌肉软、口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状表现。

例:下列各项,属实热证的是

A.方颅B.小顿C.囱填D.因陷E.解顷

『答案』C

例: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形成卤陷的原因:

A.吐泻伤津B.脾胃虚寒C.脑髓不足D.颅内水停E.气血不足

『答案』D

例:解颅是指

A.囱门高突B.囱门凹陷C.囱门迟闭D.颅缝早合E.囱门总称

『答案』C

2.头发

(1)发黄: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小儿发结如穗,多属于疳积。

(2)发白:指青年白发。发白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

(3)脱发:突然片状脱发,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所致。

例:斑秃多由:

A.血虚受风B.精血不足C.肾阴不足D.营血有热E.心血不足

『答案』A

(-)望面部

1.面肿:多见于水肿病。

阳水:肿起速,眼睑头面先肿,上半身肿甚

阴水:肿起缓,下肢足部先肿,下半身肿甚

2.口眼歪斜:

口眼咽斜无半身不遂,病名曰口僻,为风邪中络;

口眼咽斜兼半身不遂,多为中风病,为肝阳化风。

(三)望五官

1.望目

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归纳为“五轮学说”。

血络----血轮------心

白珠——气轮------肺

黑珠——风轮------肝

瞳仁——水轮------肾

眼泡----肉轮------脾

认为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五轮学说对眼科临床和内科病证的诊断具有一

定的意义。

(1)目形

目窠浮肿:水肿病。

目窠凹陷: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多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

久病重病,眼窝深陷,甚则昏不见人,为阴阳竭绝之候,属病危。

目凸:

双目凸:伴有颈肿,为瘦瘤;

伴有喘息,为肺胀。

单目凸:多为肿瘤恶侯。

(2)目态

瞳孔缩小:中毒—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

药物引起一一某些西药导致的药物性瞳孔缩小

瞳孔散大:濒死危象;药物散瞳;青风内瘴;中毒(杏仁中毒)。

目睛凝视:两眼固定,不能转动。肝风内动。

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

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多属肝风内动之证,

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

昏睡露睛:唾眠时两目不能完全闭合。脾胃虚衰

睑废:上睑下垂,多属脾虚气陷。

双睑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单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或外伤所致。

例:目部的肝脏相关部位是:

A.眼睑B.黑睛C.瞳仁D.白睛E.内外眦的血络

『答案』B

例:目部的肾脏相关部位是:

A.眼胞B.白睛C.黑睛D.瞳仁E.内外眦的血络

『答案』D

例:小儿睡时露睛,多由于:

A.脾虚气血不足

B.肾虚阴精亏耗

C.肺失宣降

D.肝经风热

E.肝风内动

『答案』A

例:眼胞皮红肿湿烂,多为:

A.心火B.脾火C.肺火D.肝胆湿热E.肝火

r答案』B

2.望口与唇

(1)望口

口糜——脾胃积热,热邪灼伤。

鹅口疮一婴儿满口白斑如雪片,为心脾积热

口张----口开而不闭,属虚证。

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与风有关。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小儿脐风或破伤风。

口咽——口角向一侧喝斜,属风邪中络或中风。

(2)望唇

淡白--血虚

深红--热盛

红肿而干一热极

青紫一-血瘀,可见于心气、心阳虚衰和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

樱桃红色-一多见于煤气中毒

青黑一寒盛、痛极。

3.望齿与龈

(1)察牙齿

①牙齿色泽:牙齿干燥一热伤津液

燥如石一胃热炽盛

燥如枯骨一肾阴枯涸

②牙齿动态:

牙关紧急一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

咬牙齿---多为热盛动风。

睡中齿-一多因胃热或因虫积所致,亦可见于常人。

(2)望牙龈

牙龈淡白------血虚或失血

牙龈红肿疼痛--胃火亢盛。

例:齿燥如枯骨者,属:

A.热盛伤津B.阳明热盛C.肾阴枯涸D.胃气不足E.肾气亏虚

『答案』C

4.望咽喉

咽部红肿疼痛明显或伴溃烂--肺胃积热

咽部鲜红娇嫩,疼痛不甚--阴虚火旺

咽部淡红漫肿---------痰湿凝聚所致。

白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则出血,白膜随即复生者,外感火热疫毒;

乳蛾-一咽部两侧红肿突起,肺胃热盛。

喉痈--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困难,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细目五:望躯体

(一)望颈项

1.外形

(1)瘦瘤:指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多因肝郁

气结痰凝所致,或因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2)«: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

或因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2.动态

颈脉怒张:指颈部脉管明显胀大,平卧时更甚。多见于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及心肾阳衰、水气凌心的

病人。

(二)望手足

(1)四肢抽搐:指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

见于惊风,多因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所致。

(2)手足拘急:多因寒邪凝滞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3)手足颤动:指双手或下肢颤抖或振摇不定,不能自主。

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所致,亦可为动风之兆。

(4)手足蠕动:指手足时时掣动,动作迟缓无力,类似虫之蠕行。

多为脾胃气虚,筋脉失养,或阴虚动风所致。

细目六:望皮肤

皮肤病证

1.斑疹

1.斑:点大成片,平铺皮下,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若色深红或紫红,兼高热一温病热入营血

若色淡青或暗紫稀少,兼气虚一-脾不统血

2.疹:点小如粟,色红,高出皮肤,扪之碍手,压之褪色。常见于麻疹、风疹、瘾疹等病。

2.水疱

(1)白:其特点是:晶莹如粟,高出皮肤,多发于颈胸部,

多因外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蕴酿而发,乃湿温病人湿热之邪透泄外达之机。

白晶莹饱满,颗粒清楚者,称为晶,说明津气尚充足;

白色枯而白,干瘪无浆者,称为枯,说明津气已亏竭。

(2)水痘:指小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椭圆形的小水疱。

其特点是:顶满无脐,晶莹明亮,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常兼有轻度恶寒发热

表现。因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

(3)湿疹:指周身皮肤出现红斑,迅速形成丘疹、水疱,破后渗液,出现红色湿润之糜烂面者。多

因湿热蕴结,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发。

3.疮疡

(1)痈:红肿高大,易溃易敛,热毒熏蒸。

(2)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无热少痛,难消难溃难敛,寒邪郁结,气血凝滞。

(3)疔:形小如粟,根深,顶白而痛,或痒或麻或木,为风邪火毒

【习题】

A.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

B.皮肤红、肿、热、痛

C.皮肤上出现晶莹如粟的透明小疱疹

D.初起如粟,根脚坚硬

E.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

1.疹为:『答案』E

2.斑为:r答案』A

细目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望痰

风痰--泡沫寒痰-一稀白

热痰---黄稠燥痰---少、粘

湿痰-一白、滑、多、易咯

肺痈---咯吐脓血痰

【习题】

A.痰清稀泡沫多

B.痰黄粘稠有块

C.痰白清稀,或有灰黑点

D.痰少而黏,难于咯出

E.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

1.热痰的临床表现是:

「答案』B

2.燥痰的临床表现是:

『答案』D

(­)望涕

流清涕--外感风寒

流浊涕一-外感风热

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作-一鼻勒,是风寒束于肺卫所致

久流浊涕气腥臭一-鼻渊,温热蕴阻

(三)望呕吐物

清稀无酸臭味--(寒)胃阳虚或寒邪犯胃

秽浊有酸臭味-一(热)邪热犯胃

吐酸腐的食物-一伤食

呕吐黄绿苦水--肝胆郁热或湿热

吐血色暗红---胃有积热;肝火犯胃;胃腑血瘀

细目八:望小儿指纹

病理小儿指纹

1.三关测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2.浮沉分表里

指纹浮而显露一一病邪在表

指纹沉隐不显一一病邪在里

3.红紫辨寒热

指纹偏红:属外感表证、寒证。

指纹紫红:属里热证。

指纹青色:主疼痛、惊风。

指纹淡白:属脾虚、疳积。

指纹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4.淡滞定虚实

指纹浅淡而纤细者,多属虚证。因气血不足,脉络不充所致。

指纹浓滞而增粗者,多属实证。因邪正相争,气血壅滞所致。

【习题】

小儿指纹颜色呈青色者,多见于:

A.外感表证B.热证C.惊风D.气血两虚E.食积

「答案』C

例:A.邪入脏腑B.邪气入络C.邪气入经D.邪犯皮毛E.邪入关节

1.小儿食指络脉显于风关为:I"答案」B

2.小儿食指络脉显于命关为:f答案JA

第四单元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

舌质候五脏侧重血分;舌苔候六腑侧重气分。

舌尖反映心肺;

舌中反映脾胃;

舌根反映肾;

舌两侧反映肝胆

【习题】

舌体上反映肾与膀胱病变的部位是

A.舌尖B.舌中C.舌根D.舌边E.舌下络脉

『答案』C

细目二:正常舌象

特征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象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习题】

下列哪项属正常舌象:

A.舌红起刺

B.舌面水滑

C.舌苔白腻

D.舌下络脉怒张

E.舌苔薄白

『答案』E

细目三:望舌质

(-)舌色

1.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

气血两虚一-淡白而稍小

阳虚寒证--淡白湿润或胖嫩

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2.红舌:主热证。

实热——兼黄厚苔。

虚热——少苔或无苔

舌尖红——心火

舌边红——肝胆火

3.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舌绛有苔--里热亢盛

舌绛少或无苔一-阴虚火旺

4.紫舌:主血行不畅。

热——绛紫而干枯少津

寒——淡紫或青紫湿润

血瘀---舌喑紫有瘀点瘀斑

(-)舌形

1.老嫩

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

主实证、热证。

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

主虚证、寒证。

2.胖瘦

胖大——主水湿痰饮。

瘦薄---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

气血两虚见舌淡而瘦薄;

阴虚火旺见舌红绛而瘦薄

3.点刺

皆主热盛;芒刺越多,热邪越盛。

4.裂纹舌

舌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伤津。

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者,多属脾虚湿侵。

5.齿痕舌

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三)舌态

1.强硬:主热、痰、风

热陷心包一一舌红绛而强硬;

痰浊内阻一一舌胖大有厚赋苔而强硬;

中风-------舌体歪斜而强硬

2.痿软:主阴液亏损或气血两虚

3.颤动:主肝风内动

4.歪斜:主中风或中风先兆

5.吐弄:都主心脾有热

异点: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弄舌-一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低下

6.短缩:病情危重的征象。

寒:淡白或青紫湿润而短缩

热:色红绛而短缩

痰:舌胖大苔厚腻而短缩

虚:舌淡白胖嫩而短缩

(ffl)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短而细,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

皆为血瘀的征象。

【习题】

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可见:

A.淡红舌B.红绛舌C.青紫舌D.绛紫舌E.青舌

『答案』D

例:舌边生芒刺,属于:

A.肝胆火盛B.心火亢盛C.胃火炽盛D.大肠热盛E.膀胱湿热

『答案』A

例:舌色淡白而舌体痿软多见于:

A.阴亏B.阳虚C.气血俱虚D.痰瘀阻络E.津液亏损

『答案』C

例:外感热病,邪热深入营血,多见:

A.青舌B.红舌C.绛舌D.紫舌E.淡白

『答案』C

例:哪一项不属于望舌形的内容:

A.胖大B.瘦薄C.歪斜D.裂纹E.齿痕

「答案JC

例:舌体短缩,色青紫而湿润,是由于:

A.寒凝筋脉B.气滞血瘀C.痰浊内阻D.疫毒攻心E.湿遏热郁

『答案JA

细目四:望舌苔

(-)苔质

1.厚薄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薄苔——主健康人,或病在表,病情轻。

厚苔——主食浊、痰湿,主病在里,病情较重

2.润燥

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滑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痰饮主湿。

燥苔:提示体内津液已伤。

糙苔: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伤津之重证。

3.腐腻

主要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腐苔——苔质疏松而厚,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在舌面上,极易脱落。

主食积、痰浊、内痈。

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擦之不去,刮之不脱。

主湿浊、痰饮、食积

4.剥(落)苔

总由于胃气胃阴亏损。

地图舌一舌苔剥落呈地图状,边缘凸起,

镜面舌一舌苔全部剥落,舌面光洁如镜。

类剥苔一剥落处可见新生颗粒。

5.真、假苔

有根苔一舌苔坚敛着实,紧贴于舌面,不易脱落

表示有胃气。

无根苔一舌苔不着实,似浮涂于舌面上,刮之即去

表示胃气已衰。

(二)苔色

1.白苔

主表证、寒证、特殊情况下主热证。

表证---薄白苔

寒证--舌苔白而湿润

热证一一积粉苔

2.黄苔

主热证、里证

苔色越黄,热邪越重。

淡黄为热轻,

深黄为热重,

焦黄为热结。

黄腻苔-一主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腐

3.灰黑苔

主热极,寒盛。

苔灰黑而燥裂——热极津枯

苔灰黑而润滑——阳虚寒盛

无论寒热均属重证,黑色越深,病情越重。

【习题】

苔黑而滑润,多属

A.阴虚火旺B.寒盛阳衰C.热盛伤津D.湿热郁蒸E.痰火内蕴

『答案』B

例:下列哪项不属于望苔质的内容:

A.厚苔B.燥苔C.腐苔D.黄苔E.剥苔

『答案』D

例:花剥苔表示:

A.脾虚湿盛B.胃肠有热C.脾肾阳虚D.胃气阴两伤E.湿遏热郁

『答案』D

例:外感秽浊不正之气、热毒内盛的舌象是:

A.白腻苔B.黄腻苔C.白如积粉苔D.灰黑苔E.腐苔

『答案』C

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观察苔质的内容:

A.厚苔B.燥苔C.腐苔D.黑苔E.剥苔

『答案』D

(三)舌质与舌苔综合分析

1.舌质与舌苔单方面异常

一般无论病之新久,提示病情尚属单纯。如淡红舌而伴有干、厚、腻、滑、剥等苔质变化,或苔色出

现黄、灰、黑等异常时,主要提示病邪性质、病邪盛衰和消长等方面的情况,正气尚未明显损伤。

2.舌苔和舌质均出现异常,

(1)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揭示病机相同,所主病证一致,说明病变比较单纯。例如舌质红,舌苔

黄而干燥,主实热证。

(2)舌苔和舌质变化不一致:舌质与舌苔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变化,多提示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此

时应对二者的病因病机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如淡白舌黄腻苔,舌色淡白主虚寒,而苔黄腻又主湿

热,舌色与舌苔反映的病性相反。

(四)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邪正盛衰。

2.区别病邪性质。

3.辨别病位深浅。

4.推断病势进退。

5.估计病情预后。

第五单元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音哑与失音

金实不鸣——外邪乘肺或痰浊阻肺

金破不鸣——精气内伤,肺肾阴虚

(二)太息

又称叹息。不自觉地发出太息声,太息之后自觉宽舒者,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之象。

(三)澹语

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热扰心神

(四)郑声

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五)独语

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六)错语

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

〕有滋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

址有虚头乙分t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习题】

澹语的病因病机多由于:

A.热扰心神

B.痰火扰心

C.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D.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E.痰迷心窍,心神蒙蔽

『答案』A

例: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称为:

A.澹语B.独语C.错语D.郑声E.言骞

r答案』D

(七)病态呼吸

1.喘

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实喘: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风寒、热、痰饮

虚喘:声低气怯,以吸入为快,肺肾气虚

2.哮

呼吸急促似喘,发时喉中哮鸣有声,

多因痰饮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所诱发。

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追、呼吸困难为主,哮以喉间哮鸣声为特征。

3.短气

呼吸较正常人急而短促,似喘而不抬肩,

虽急无痰声.

实:痰饮、食积、瘀血

虚:元气大虚

4.少气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的症状。

属诸虚劳损,多因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八)咳嗽

咳声重浊或紧闷一外感风寒湿(寒咳)

咳声清脆,少痰或无痰一外感燥热(燥咳)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一肺热(热咳)

咳有痰声,痰多易咯一痰湿阻肺(湿咳)

百日咳——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终止时有鹭鹭鸟叫声。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

白喉——咳声如犬吠,为感受疫毒。

【习题】

咳嗽阵发,发则连声不绝,咳嗽终止时有鸡鸣样回声。其病是()

A.白喉B.百日咳C.燥咳D.寒咳E.痰饮

『答案』B

例: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属于:()

A.燥咳B.寒咳C.湿咳D.顿咳E.热咳

『答案』E

(九)胃肠异常声音

1.呕吐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虚寒呕吐

吐势较急,声音响亮——实热呕吐

呕吐呈喷射状——热扰神明

呕吐酸腐味的食糜——食滞胃脱

2.呃逆

呃声高亢、声响有力----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气弱无力----虚证、寒证;

在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呃逆,为病势转向危重,谓之“土败胃绝”。

3.暧气

实:食滞胃脱——暧出酸腐气味

肝气犯胃——随情志变化而增减。

虚:脾胃虚弱——暧声低沉断续

【习题】例:古名“噫”,释为:()

A.呕逆B.暧气C.干呕D.恶心E.太息

『答案』B

细目二:嗅气味

(-)口气

若口中散发臭气者,称为口臭,多与口腔不洁、踽齿、消化不良有关。

口气酸臭,并伴食欲不振,脱腹胀满者,多属食积胃肠。

口气臭秽者,多属胃热。

口气腐臭,或兼咳吐脓血者,多是内有溃腐脓疡。

口气臭秽难闻,牙龈腐烂者,为牙疳。

(-)病室气味

病室臭气触人,多为瘟疫类疾病。

病室有血腥味为失血。病者多患失血。

病室散有腐臭气,病者多患溃腐疮疡。

病室尸臭,多为脏腑衰败,病情重笃。

病室有尿臊气(氨气味),见于肾衰。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酮体气味),多为消渴危重病证患者。

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习题】

例:暧出酸腐气味者为:()

A.脾胃虚弱B.寒邪犯胃C.食积胃脱D.肝气犯胃E.胃阴不足

『答案』C

第六单元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诊脉方法

1.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腕侧)定寸,

用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

2.运指

(1)举法:指医生的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象,又称为“浮取”。

(2)按法:指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又称为“沉取”。

(3)寻法:寻即寻找的意思,指医生手指用力不轻不重,适当指力,或左右推寻,以细细体察脉象。

称为“中取”。

【习题】

例: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前后推寻,以寻找脉动最明显的特征,称为:()

A.举B.寻C.按D.单按E.总按

『答案』B

细目二:正常脉象

正常脉搏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是72〜80

次/分钟(成年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

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古人将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

胃——从容、和缓、流利。

(二)有神

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三)有根

根——尺部沉取应指有力。

【习题】

例:“有根”之脉象是指:

A.不浮不沉B.节律一致C.不快不慢D.和缓有力E.沉取尺部应指有力

『答案』E

例:由于气候对脉象的影响,平脉在秋天可以稍:

A.弦B.洪C.伏D,浮E.沉

『答案』D

细目三:常见病脉

历代医家对常见病脉的分类和命名存在着差别。

《脉经》总结为24种,

《濒湖脉学》、《三指禅》则分为27种,

《诊家正眼》增疾脉为28种,

目前临床所提及的脉象多以此28种为准。病脉的分类、主病见下表。

常见病脉归类简表

相类脉

脉纲共同特点脉

脉象主病

浮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洪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

濡浮细无力而软虚证,湿困

浮脉

轻取即得浮取散温而无根,伴至数或脉力不

类散元气离散,脏气将绝

菰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之际

''1'-浮而搏指,中空边坚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

沉脉伏重按推至筋骨始得邪闭、厥病、痛极

重按始得

类弱沉细无力而软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牢沉按实大弦长阴寒内积、疝气、屐积

迟脉一息不足四迟一息不足四至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类至缓一息四至,脉来怠缓湿病,脾胃虚弱,亦见于平人

涩往来艰涩,迟滞不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痰食内停

可i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阴盛气结,寒痰瘀血,气血虚衰

数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疾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数脉一息五至以

阳热亢盛,瘀滞、痰食停积,脏气衰

类上促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动脉短如豆,滑数有力疼痛,惊恐

虚举按无力,应指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