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鱼我所欲也1.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全篇内容。2.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梳理论证思路。3.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体会其语言特色。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生与义两难全的抉择时,该如何做决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先哲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在文中寻找答案吧!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人性方面,他主张“性善论”。◎作品简介《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其思想核心是“仁”“义”。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逻辑严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易,又精练准确。南宋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背景链接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上下互相争夺利益)”的时代。《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就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地逐利,就会出现作乱犯上之事,必然导致国破家亡。所以,孟子甚至将“富”与“仁”对立起来。他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2.目标任务二:读通全文,理解文意。◎朗读指导。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读准字音:故不为苟得也(wéi)(ɡǒu)死亦我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ɡēnɡ)蹴尔(cù)不屑(xiè)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把握节奏: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④是/亦不可以已乎◎理解文意。理解文句,读懂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复述。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古今对译”。3.目标任务三:梳理文言知识,积累字词。◎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古今异义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是两个词,意思是能够用来。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豆类作物。)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有益处,有益于。今义:加上,增加。)◎一词多义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为天子为动(介词,被)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其名为鲲(动词,叫作、称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与呼尔而与之(动词,给予)与选贤与能(同“举”,推举)吾谁与归(介词,和、跟)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而呼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连词,表顺承)则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连词,那么)则得之则生(连词,就)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却)得故不为苟得也(动词,得到、获得)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同“德”,感恩、感激)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于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对于)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之为宫室之美(结构助词,的)◎文言句式判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也”表判断)省略句: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主语和宾语,即“(我)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倒装句: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即“所欲有于生甚者”)第2课时1.目标任务一:把握论点,梳理论证思路。◎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论点有什么好处?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而“熊掌”是其中更珍贵者。二者不可得兼,取其中更珍贵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道义的价值也不同。在作者看来,道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在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道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自然,明晓。◎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完成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①舍生而取义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③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④乡为身死而不受……得我而为之2.目标任务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第1段结尾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是心”和文章最后一句“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各指什么?怎样理解这两句话?“本心”指的是“人的羞恶之心”,“是心”指的是“这种心”,其义和“本心”相同。第1段结尾的这句话是说贤者会保持与生俱来的“羞恶之心”,不让它丢失;相反,“失其本心”正是丢失了“羞恶之心”。这种观点正是孟子“性善论”的体现。资料链接: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四心)是仁、义、礼、智四种德行的萌芽,故称四端。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基本价值尺度,认为假如一个人没有同情恻隐之心、羞恶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合格的人。◎既然“箪食”“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因为是用“呼尔”“蹴尔”的方式给予的,这种行为是对受施者的轻视,是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在“生”面前,尊严更重要。也与前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相呼应。◎“万钟”指的是什么?“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指的是什么?“万钟”和“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之间是什么关系?“万钟”指的是利益;“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指的是权力、美色、虚荣,也就是欲望。利益是欲望的折射,满足欲望是追求利益的目的。◎“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运用了今昔对比,作用是什么?写出了一些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本心,词锋针对仕宦之徒。也与前文中的“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相呼应,说明这些人已经失去了本心。3.目标任务三:赏析语言,分析论证方法。◎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比喻。把“生”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巧妙又贴切地论述了“生”与“义”的关系。对比。如将生和义对比,认为义比生更可贵;将死与不义对比,认为不义比死更可恶。又把假设与事实进行对比,最后将“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进行对比。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①比喻论证。如开篇以鱼和熊掌的比喻来论证生与义。②举例论证。如第2段举“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论证舍生取义的原因。③对比论证。如第1段从“所欲”“所恶”正反两方面说明为什么要“舍生而取义”,第2段中把以前与现在对“万钟”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从反面证明了“舍生而取义”这一观点。4.目标任务四:拓展延伸,感悟升华。◎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阅读下面名句,说说你的看法。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相当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正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当这两者难全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社会正义。结束语: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同时也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化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令人深思,我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手法。三、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论证一个道理。本课由“选择”这一话题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再介绍孟子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他的思想;之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并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疏通文意,为之后领会文章主旨打下基础。第2课时引导学生提炼本文中心论点,梳理论证思路,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资助方案
- 技术职称考试题库标准化方案
- 房地产样板房装修项目方案
- 教育领域IP授权销售协议
- 钢结构网架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方案
- 2024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阅读理解考点讲解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2原子光谱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2024年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协议
- 审计实务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枣庄学院20级体验提高目标下册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习题答案
- 《合并同类项》赛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 RITTAL威图空调中文说明书
-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一课时教案 道德与法治
-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 下颌磨牙髓腔解剖及开髓
- 2021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
- GB/T 706-2008热轧型钢
- GB/T 25032-2010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
- GB/T 14194-2017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 2023年湖南建筑工程初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