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模式共融的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TOC\o"1-2"\h\u30526第一章概述 2236901.1智慧农业发展背景 2310991.2多模式共融的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简介 319163第二章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3292002.1数据采集与整合 3119422.2数据存储与管理 455552.3数据分析与挖掘 412243第三章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5170373.1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5149113.2物联网传输层技术 525543.3物联网应用层技术 625344第四章农业智能设备研发与应用 6310384.1智能监测设备 694154.2智能控制系统 684014.3智能农业 75236第五章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759445.1农业电子商务 7304815.2农业信息咨询服务 7234325.3农业金融服务 811467第六章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 8238046.1智能农业生产计划 8165556.2智能农业生产监控 9226016.3智能农业生产决策 911033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101567.1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013907.1.1引言 10228737.1.2遥感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079697.1.3地面监测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038717.1.4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010579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0208917.2.1引言 1050647.2.2农田土壤保护 10320397.2.3农业水资源保护 10201057.2.4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1067427.2.5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322017.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 11109617.3.1引言 11229807.3.2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11138797.3.3监测网络与信息平台 116817.3.4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11242857.3.5社会参与与公众宣传 114311第八章农业灾害预警与应对 11178188.1农业灾害预警系统 11112468.1.1系统概述 11320158.1.2数据采集 1119258.1.3数据处理与分析 1241018.1.4预警信息发布 12231808.2农业灾害应对策略 12317008.2.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2201168.2.2技术支持与政策引导 12181658.2.3资源整合与协同作战 1237448.3农业灾害风险防控 12238498.3.1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1264368.3.2强化农业保险机制 13260788.3.3提升农业灾害应急能力 13223688.3.4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311961第九章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13195199.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3213579.1.1概述 13325949.1.2体系建设内容 13218299.1.3体系建设路径 13114419.2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14102569.2.1培养目标 14186219.2.2培养措施 14100579.2.3培养路径 1479629.3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14158009.3.1融合背景 14200629.3.2融合模式 1468779.3.3融合路径 1511841第十章政策法规与产业协同发展 152787010.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152364310.2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15277710.3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实施策略 16第一章概述1.1智慧农业发展背景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等,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科技创新驱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智慧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3)农业发展需求。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迫切需要智慧农业提供技术支撑。(4)国际竞争压力。面对国际农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势在必行,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1.2多模式共融的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简介多模式共融的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1)技术体系。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构建涵盖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体系。(2)应用场景。围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打造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应用场景。(3)商业模式。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4)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向智慧农业领域集聚。(5)区域布局。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点,优化智慧农业区域布局。(6)人才培养。加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通过多模式共融的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我国农业将实现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全面变革,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第二章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2.1数据采集与整合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首要任务是数据的采集与整合。数据的采集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市场供需数据等。这些数据来源多样,包括农业传感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物联网设备等。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采集。例如,气象数据可以通过气象站和卫星遥感获取,土壤数据可以通过土壤传感器采集,作物生长数据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获得。数据整合是数据采集之后的必要环节。由于数据来源多样,格式和标准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和归一化等手段,将不同来源、格式和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为后续的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奠定基础。2.2数据存储与管理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是保证数据安全、高效访问和长期保存的关键环节。针对农业大数据的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和管理策略。数据存储方面,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如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或云存储服务,以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多样性,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时间序列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安全防护等。数据权限管理旨在保证数据的合法访问和使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旨在保证数据在发生故障或意外情况下的可用性;数据安全防护则涉及到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以保护数据免受非法入侵和破坏。2.3数据分析与挖掘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的分析与挖掘。通过对采集到的农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觉农业生产的内在规律、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效益。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统计分析可以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可以用于构建预测模型,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预测和优化;深度学习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可以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为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构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来预测农产品市场价格,从而为农民提供决策依据;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土壤数据进行分类,以实现土壤质量监测和改良;还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作物生长图像进行识别,以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发生。第三章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3.1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物联网感知层技术是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基石,其主要功能是采集农业环境中各类信息,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作物生长状况等。感知层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感知层技术的核心,通过将各类传感器布置在农田、温室等农业生产环境中,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传感器类型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养分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将监测到的环境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供后续处理。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识别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对象上粘贴RFID标签,实现对农产品、农业生产设施的实时追踪和管理。RFID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识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物联网系统中。嵌入式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实现对农业环境的智能控制。嵌入式设备具备数据处理、控制执行等功能,能够根据监测到的环境信息,自动调节农业生产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2物联网传输层技术物联网传输层技术主要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传输层技术包括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串口通信等,具有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农业物联网系统中,有线传输技术通常用于连接感知层设备与数据中心,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等,具有安装方便、扩展性强等优点。在农业物联网系统中,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实现农田、温室等农业生产环境的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3.3物联网应用层技术物联网应用层技术是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其主要功能是对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融合等,通过对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为后续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控制、智能决策、信息服务等。智能控制技术根据监测到的环境信息,自动调节农业生产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决策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为用户提供种植、施肥、灌溉等决策建议;信息服务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包括天气预报、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在农业物联网应用层技术的支持下,农业生产过程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农业智能设备研发与应用4.1智能监测设备智能监测设备是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土壤监测设备、气象监测设备、作物生长监测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的各项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土壤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温度、酸碱度等参数,为灌溉、施肥等环节提供决策支持。气象监测设备能够准确获取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有助于预测气候变化,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作物生长监测设备则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为种植者提供合理的种植管理建议。4.2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农业智能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灌溉控制系统、施肥控制系统、病虫害防治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通过将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灌溉控制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实现节水灌溉。施肥控制系统根据土壤养分、作物生长需求等因素,自动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病虫害防治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自动启动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4.3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的创新成果,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智能农业主要包括种植、收割、植保等。种植可以自动完成播种、移栽、施肥等工作,提高劳动效率。收割能够实现作物的自动化收割,降低人工成本。植保则可以自动进行病虫害防治、除草等工作,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智能农业的研发与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第五章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5.1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成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的在线交易、信息发布和物流配送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在农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农产品电商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产品展示、在线交易、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电商平台,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增强消费者信任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监控,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4)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安全。5.2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是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旨在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宣传。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布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提高农民的政策意识和法律素养。(2)市场行情分析。收集、整理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分析市场走势,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预测。(3)农业技术指导。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水平。(4)农产品营销策划。为农民提供农产品营销策划服务,帮助农民拓展市场,提高农产品销售额。5.3农业金融服务农业金融服务是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入。(2)农业信贷服务。创新农业信贷产品,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额度,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3)农业担保服务。建立农业担保体系,为农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4)农业产业基金。设立农业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通过以上措施,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第六章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多模式共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本章主要探讨智能农业生产计划、智能农业生产监控及智能农业生产决策三个方面的内容。6.1智能农业生产计划智能农业生产计划是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和优化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1)作物种植计划:通过分析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水资源等因素,为作物种植提供最优的种植方案,包括作物品种选择、种植密度、轮作制度等。(2)农业生产资源分配: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合理分配水资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农事活动安排:结合农业生产周期、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6.2智能农业生产监控智能农业生产监控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农业生产环境、作物生长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管理策略。其主要内容包括:(1)农业生产环境监测:通过安装气象站、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等。(2)作物生长状态监测:利用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手段,对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作物高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3)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通过安装病虫害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智能决策系统,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6.3智能农业生产决策智能农业生产决策是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1)作物产量预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预测作物产量,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2)农业生产风险管理:评估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3)农业生产效益分析:分析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评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4)农业生产政策制定:结合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发展。通过以上智能农业生产计划、智能农业生产监控和智能农业生产决策三个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7.1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7.1.1引言智慧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面监测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融合,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7.1.2遥感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实时、大范围监测的特点,可用于监测农田土壤、植被、水分等生态环境因素。通过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可以获取农田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信息,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7.1.3地面监测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面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水质、气象等方面的监测。通过建立农田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实时收集农田生态环境数据,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7.1.4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农田生态环境监测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7.2.1引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7.2.2农田土壤保护采取合理施肥、轮作、保护性耕作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7.2.3农业水资源保护实施节水灌溉、水资源合理调配、水污染防治等措施,保证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2.4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方式,降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7.2.5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废弃物处理力度,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轻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7.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7.3.1引言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是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7.3.2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制定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标准体系。7.3.3监测网络与信息平台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能力。7.3.4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科技创新,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持。7.3.5社会参与与公众宣传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公众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第八章农业灾害预警与应对8.1农业灾害预警系统8.1.1系统概述农业灾害预警系统是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气象、土壤、生物等多源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农业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模块。8.1.2数据采集农业灾害预警系统所需数据主要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生物数据等。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降水、光照等;土壤数据包括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土壤质地等;生物数据包括病虫害发生规律、农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采集可通过传感器、遥感技术、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完成。8.1.3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数据清洗旨在去除无效、错误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融合旨在整合多源数据,提高数据利用率;数据挖掘则通过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挖掘,发觉农业灾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8.1.4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发布模块负责将分析得到的预警信息以多种形式(如短信、APP、网页等)推送给农业生产者、部门等相关主体。同时系统还需具备预警信息反馈功能,以便及时调整预警策略。8.2农业灾害应对策略8.2.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农业灾害应对策略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灾害发生前,通过预警系统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轻灾害损失。8.2.2技术支持与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利用农业灾害预警系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应对农业灾害。8.2.3资源整合与协同作战整合农业生产、科研、教育、金融等各方资源,形成协同作战的农业灾害应对机制。在灾害发生时,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提高农业灾害应对效果。8.3农业灾害风险防控8.3.1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农业灾害预警和应对提供依据。8.3.2强化农业保险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在灾害发生时,农业保险能够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损失,减轻灾害对农业产业的影响。8.3.3提升农业灾害应急能力加强农业灾害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灾害应急能力。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抗灾救灾,减轻灾害损失。8.3.4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农业灾害防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农业灾害防控水平。第九章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9.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9.1.1概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涵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产业融合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体系。该体系旨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9.1.2体系建设内容(1)政策支持与法规建设:应制定相关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激励机制、财政补贴等。(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3)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4)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9.1.3体系建设路径(1)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农业领域倾斜。(2)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3)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9.2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策略9.2.1培养目标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9.2.2培养措施(1)优化教育体系:加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2)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农业院校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3)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农业人才,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4)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9.2.3培养路径(1)加大财政投入:应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力度。(2)建立多元化培养模式:鼓励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水平。9.3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9.3.1融合背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多模式共融的智慧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为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9.3.2融合模式(1)产业链延伸: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产业融合。(2)技术集成创新:整合各类农业技术,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价值评估委托协议文本
- 202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协议书格式
- 房屋购买权转让人事范例
- 个人健身教练合同
- 建筑工程分包与培训协议
- 公司物资采购廉洁协议书样本
- 轿车租借合同汇编
- 合伙做生意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 技术人员外派服务合同2024年
- 房屋抵债合同范本
- 快手2025CNY《寨子里的歌晚》招商项目方案
- 2023年唐山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小学低年级语文说话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2024年消防月主题培训课件: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含11月火灾事故)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中国移动铁通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榆能集团笔试考什么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学习总结报告成果展示
- GB/T 706-2008热轧型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