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2 人口迁移_第1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2 人口迁移_第2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2 人口迁移_第3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2 人口迁移_第4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2 人口迁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迁移第二部分第一章课时42

课程标准基本概念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迁出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100%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概念辨析: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①户籍人口:指我国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在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常住户口的人,主要用于户籍行政管理。②常住人口:指经常在某行政区域内居住达半年及以上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居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居住的人口,反映的是实际居住人口的情况。③受落户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净迁出区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而人口净迁入区常住人口高于户籍人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思考题:运用“推拉理论”,试从推力角度简析促使我国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并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案例: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自然因素——淡水淡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案例: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自然因素——土壤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自然因素——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制造业的基础案例:大庆油田的开发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为了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好的生活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减少了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他因素—政策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数量与流向案例: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其他因素—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案例:巴西迁都至巴西利亚其他因素—战争俄、乌两国冲突引发乌克兰东部战乱,受战争和民族文化影响,俄罗斯族居民选择迁人俄罗斯,避免战乱和民族歧视的影响。其他因素—个人需求和动机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全面分析抓重点: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说出影响“候鸟式”养老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移,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移,迁入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国际人口迁移思考题:读图,简要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和主要特点。图15世纪-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国际人口迁移时间特点迁入区迁出区19世纪以前集团性、大规模美洲、大洋洲

欧洲、非洲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规模减小、方向不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成为主要形式欧洲、北美、西亚和北非拉丁美洲近年来战争移民欧洲西亚、北非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国内人口迁移思考题:读图,简要说明不同历史阶段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原因及方向。国内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50年代,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空巢老人北京招聘会现场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为城镇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镇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镇化的进程。中心城区城市郊区农村或小城镇郊区城镇化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增加对不同职业的需求。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2023·山东地理)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

。图1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

。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此完成1~3题。1.图2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A.老年人口比重大

B.老年人口数量大C.劳动人口比重大

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3.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A.经济规模

B.经济发展趋势C.人口规模

D.人口职业构成关键信息点拨

结合文字信息可知,该地级市总常住人口=市辖区人口+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由图1可直接看出:相比2010年,2020年该地级市市辖区人口少量增加,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大幅减少,总人口减少;进而可推知,该地级市人口净迁出,主要是县级行政区人口大量迁出造成的。分析图2图例可知,线条粗细反映了人口流动的规模;结合箭头与行政区边界的关系可判断人口流动方向。地理原理再现—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答案利: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了人地矛盾;减轻了资源压力;加强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迁移者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弊:迁出地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人才外流,不利于经济发展。第1题,由图1可知,2010~2020年该地级市的总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具体表现为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大幅减少,市辖区人口少量增加。推知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少量向市辖区迁移,大量向该地级市以外迁移,排除③④;由图中市辖区人口增加,得出迁入市辖区的人口数量要大于迁出市辖区的人口数量,排除②。故选A。答案

1.______

2.______

3.______ACB第2题,由图1可知市辖区是人口净迁入区,由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迁入市辖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即市辖区劳动人口比重大,C正确,A、D错误。由图1可知,市辖区人口总量远小于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总量,得出市辖区老年人口数量应小于其他县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数量,故B错误。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结合图1可知,该地级市常住人口变化状况表现为总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县区常住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推测其原因是经济发展趋缓,对人口的吸引力下降导致的,故选B。考向1通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查“综合思维”近几年,我国许多省市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许多政策,比如深圳不断放宽落户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深圳人口逐年增长,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343.88万人。下图为“2015~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与2015~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长原因无关的是A.优越的自然条件

B.发达的经济条件C.宽松的户籍管理

D.优惠的人才政策√材料“深圳不断放宽落户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深圳人口逐年增长”反映了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是社会经济条件导致的,与优越的自然条件无关,A符合题意。近几年,我国许多省市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许多政策,比如深圳不断放宽落户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深圳人口逐年增长,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343.88万人。下图为“2015~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2.图中2017~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空气质量恶化

B.产业结构升级C.交通条件恶化

D.台风灾害增多√深圳吸引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近十多年以来深圳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减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对知识、技术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导致迁移到深圳的普通劳动人口增量减少,B正确。考向2通过“人口迁移的影响”考查“区域认知”(2023·江苏南通模拟)下表为“七普”江苏省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及占比统计。据此完成3~5题。3.甲省为A.黑

B.浙

C.湘

D.皖√省(市、区)甲豫川鲁黔鄂赣占江苏省外来人口比重29.9%21.3%6.0%5.7%4.8%3.4%3.1%阅读表格可知,甲省占江苏省外来人口比重最高,黑龙江省(黑)、湖南省(湘)距离江苏省较远,人口流入江苏省较少,A、C错误;浙江省(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人口流入区,B错误;安徽省(皖)与江苏省邻近,人口流入方便,且经济发展较江苏省差,D正确。省(市、区)甲豫川鲁黔鄂赣占江苏省外来人口比重29.9%21.3%6.0%5.7%4.8%3.4%3.1%(2023·江苏南通模拟)下表为“七普”江苏省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及占比统计。据此完成3~5题。4.江苏省外来人口中,来自豫、鲁两省的占比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联系

B.空间距离C.人口总量

D.产业活动√省(市、区)甲豫川鲁黔鄂赣占江苏省外来人口比重29.9%21.3%6.0%5.7%4.8%3.4%3.1%河南(豫)、山东(鲁)两省都是人口大省,人口总量较大,均与江苏省相临近,且交通联系较好,A、B、C错误。河南省农业产业占比较大,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增多,流入江苏省进行务工;而山东省工业发展较好,能够吸收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人口流出较少,D正确。(2023·江苏南通模拟)下表为“七普”江苏省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及占比统计。据此完成3~5题。5.外来人口流入对江苏省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土地开发

B.优化劳动力结构C.增加就业岗位

D.缩小区域差异√省(市、区)甲豫川鲁黔鄂赣占江苏省外来人口比重29.9%21.3%6.0%5.7%4.8%3.4%3.1%外来人口流入增加江苏省青壮年劳动力占比,优化劳动力结构,B正确;人口流入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对土地开发影响不大,A错误;就业岗位数量受企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与人口流入关系不大,C错误;外来人口流入会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会一定程度扩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D错误。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地理实践10人口增长①区域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②区域人口自然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③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人口机械增长率。计算思考题:指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并分析成因。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医疗卫生因素、政策因素。思考题:结合实例说明以上因素如何影响人口的增长。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思考题:读图世界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图,说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分布的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分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高且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低且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人工智能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思考题:右图为2022年10月卡塔尔常住人口结构示意图,读图说出卡塔尔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哪些问题。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过低不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要增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及加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问题表现对策增长问题净增规模大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自然增长速度缓慢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分布问题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经济,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问题表现对策结构问题性别比偏高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人口素质老龄化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养老产业流动问题流动规模大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增多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经济,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2024·湖北名校联盟测评)至202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315亿人。下表示意1920年以来美国每十年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1~3题。1.由表中数据可推测美国人口的变化特征为A.增速一直变快

B.1960年人口增长最快C.总量有增有减

D.1931~1940年增长最慢√时间(年)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人口增长率(%)1516.27.314.518.513.311.57.813.29.77.4表中数据显示,美国每十年人口增长速度呈波动变化,A错误;表中1960年的数据18.5%最大,是指1951~1960年期间的十年人口增长最快,不是1960年这一年人口增长最快,B错误;同理,表中1940年的数据7.3%最小,说明1931~1940年人口增长最慢,D正确;美国每十年人口增长速度都是正值,说明人口总量一直增加,C错误。时间(年)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人口增长率(%)1516.27.314.518.513.311.57.813.29.77.4(2024·湖北名校联盟测评)至202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315亿人。下表示意1920年以来美国每十年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1~3题。2.影响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①出生率②移民③婚姻④宗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时间(年)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人口增长率(%)1516.27.314.518.513.311.57.813.29.77.4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受移民因素影响较大,婚姻、宗教对美国人口增长影响相对较小,故选A。(2024·湖北名校联盟测评)至202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315亿人。下表示意1920年以来美国每十年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1~3题。3.21世纪以来美国人口增速减缓对美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可能的是A.环境承载力下降

B.人口性别比失调C.劳动力严重不足

D.产业结构有变化√时间(年)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人口增长率(%)1516.27.314.518.513.311.57.813.29.77.421世纪以来美国人口增速减缓,对劳动力数量、消费需求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美国产业结构,D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会提升,与人口增速减缓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美国人口增速减缓对人口性别比例影响不大,同时不会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B、C错误。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全国各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增长69.73%,涌现了大量留守、空巢家庭。完成4~5题。4.人户分离现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B.房价地区差异显著C.文化教育水平提高

D.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往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导致人户分离现象大幅增长,A正确;房价差异、文化教育水平、思想观念都不是导致人户分离现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B、C、D错误。留守、空巢家庭的出现,导致养老等问题加重,当地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养老等的压力,B正确。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全国各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增长69.73%,涌现了大量留守、空巢家庭。完成4~5题。5.针对留守、空巢家庭大量涌现的现象,当地政府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推行三孩生育政策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稳定房价促进民生

D.取消户籍落户限制√眼下的中国,“银发浪潮”扑面而来。武汉市2017年户籍总人口数为853.65万人,60岁以上人口数达178.85万人。目前当地老年人口主要选择三种养老方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为90∶7∶3)。下图为“三种养老方式结构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正确表示武汉市养老方式结构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由材料可知,武汉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例为90∶7∶3。据图分析可知,②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例约为90∶7∶3。因此图中正确表示武汉市养老方式结构的点是②,B正确。眼下的中国,“银发浪潮”扑面而来。武汉市2017年户籍总人口数为853.65万人,60岁以上人口数达178.85万人。目前当地老年人口主要选择三种养老方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为90∶7∶3)。下图为“三种养老方式结构图”。读图完成6~7题。7.未来几年,武汉市可能提出的人口政策是A.按照大步调整、分类推进等原则,延迟法定退休年龄B.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C.完善养老服务网络,构建以社区养老为主体的养老体系D.推进用人单位、私营企业提供幼儿托育、养老照护服务√由材料“武汉市2017年户籍总人口数为853.65万人,60岁以上人口数达178.85万人”可知,武汉市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说明其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未来几年武汉市可能提出的人口政策是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B正确。人口政策应该小幅调整、逐步过渡,A错误。完善养老服务网络,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养老体系,C错误。幼儿托育、养老照护服务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去承担,而不是用人单位、私营企业,D错误。(2023·福建三明模拟)人口统计学常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等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数量红利、以教育和健康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质量红利,并将其带来的贡献率分别等同于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和人口质量红利贡献率。下图示意两个红利在2005年至2019年间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8~9题。8.未来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A.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将逐渐升高B.抚养比将逐渐降低C.人口质量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加D.人口健康状况将逐渐恶化√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波动下降,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则波动上升,抚养比应该逐渐上升,B错误。人口质量红利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其带来的贡献率升高,人口质量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加,C正确。人口质量红利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说明教育和健康相关指标提升,人口健康状况应该有所好转,D错误。故选C。(2023·福建三明模拟)人口统计学常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等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数量红利、以教育和健康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质量红利,并将其带来的贡献率分别等同于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和人口质量红利贡献率。下图示意两个红利在2005年至2019年间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8~9题。9.我国未来应A.大力发展电子装配产业B.加大对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投入C.鼓励企事业职工提前退休D.削减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人口质量红利贡献率提高,说明人口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因此应该加大对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提升人口质量,B正确。人口数量红利波动下降,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低,易出现劳动力短缺情况。电子装配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大,大力发展电子装配产业会增大劳动力短缺情况,A错误。鼓励企事业职工提前退休会加剧劳动力短缺问题,C错误。削减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D错误。故选B。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3,已处较低水平。2021年8月20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是继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之后,又一次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据此完成10~11题。10.近年来,我国生育率不断走低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育龄妇女规模缩小

B.家庭生育意愿偏低C.婚育年龄普遍推延

D.传统观念影响深刻√我国在婚育方面的传统观念提倡“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等,会导致生育率较高。故选D。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3,已处较低水平。2021年8月20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是继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之后,又一次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据此完成10~11题。11.当前,为直接配套支持“三孩”政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大幅降低房价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③发展普惠托育服务④增延产育假期⑤降低家庭教育成本⑥提高个人所得税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大幅降低房价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①错误;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②错误;增加产育假期、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家庭教育成本,都是面向解决“生得起、养得起、育得起”问题,③④⑤正确;提高个人所得税率,将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与鼓励生育不符,⑥错误。故选C。课时精练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的实际迁移人数与期望迁移人数之比,指数越大,表明迁出地的人口向迁入地的迁移强度越大,反之越小。下图示意2005~2015年黑龙江主要迁入省市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据此完成1~2题。1.2005~2015年,图示黑龙江主要迁入省市中A.北京市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呈上升趋势B.河北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上升幅度最大C.山东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在逐年下降D.辽宁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下降幅度最小√读图可知,北京市2005~2010年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呈下降趋势,A错误;四个省市中,只有河北省2015年人口迁移选择指数较2005年上升,B正确;图中只显示2005~2015年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的变化趋势,无法反映山东省每年的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的变化,C错误;辽宁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下降幅度最大,D错误。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的实际迁移人数与期望迁移人数之比,指数越大,表明迁出地的人口向迁入地的迁移强度越大,反之越小。下图示意2005~2015年黑龙江主要迁入省市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据此完成1~2题。2.近年来,海南省成为黑龙江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增长最快的省区,其主要优势是A.农业发展水平高

B.旅游资源丰富C.临海的区域位置

D.冬季气候适宜√与黑龙江省相比,海南省纬度低,冬季气候温和湿润,吸引黑龙江省大量人口迁入。(2023·山东滨州联考)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县城和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据此完成3~5题。3.下列符合甘肃省人口迁移特征的是A.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比重增加B.迁移规模呈减小趋势C.一直以乡村向城镇迁移为主D.迁移距离呈增加趋势√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阶段一到阶段三,人口迁移从区域内迁移到有区域外的人口迁移,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比重下降,A错误;迁移规模增大,B错误;从阶段一到阶段三,乡村人口向外迁移到城镇、县城、中心城市以及区域外,但无法得出以向城镇迁移为主,C错误;从阶段一到阶段三,人口迁移从区域内迁移到有区域外的人口迁移,迁移距离呈增加趋势,D正确。(2023·山东滨州联考)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县城和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据此完成3~5题。4.促使甘肃省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最主要条件是A.交通条件的改善

B.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C.乡镇企业的发展

D.区域间经济差距减小√甘肃省人口迁移方向变化主要是从乡村外迁到城镇、县城和中心城市之间的迁移,再到跨区域的迁移,说明交通条件改善,迁移方向从区域内到区域外,A正确;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影响迁移规模,不影响迁移方向,B错误;乡镇企业的发展会使区域间经济差距减小,人口迁移规模减小,对迁移方向影响不大,C、D错误。(2023·山东滨州联考)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县城和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据此完成3~5题。5.甘肃省人口迁移趋势的演变会导致A.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部分城镇了出现收缩现象C.县城空心化问题严重D.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甘肃省乡村人口一直外迁,说明乡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大,A错误;城镇人口由人口迁入到有部分人口迁出,可能会出现收缩现象,B正确;根据材料,县城人口保持缓慢增长,说明县城没有出现空心化,C错误;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在加大,生态环境不一定改善,D错误。(2024·河北保定质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的凤和村有近300年历史,其建设用地1.3km2,农用地约2.9km2,北部紧邻白云国际机场。2016年前,这里还是空心村和贫困村。2016年在政府及企业等力量介入下,空港小镇项目落地凤和,村内开始改造,成功实现转型。据此完成6~8题。6.凤和村曾空心化严重,主要因为A.村民整体搬迁

B.村落用地不足C.产业发展乏力

D.环境污染严重√空心化并非无人居住,没有出现村民整体搬迁,A错误;若村落用地不足,会集约利用土地,不会出现空心化现象,B错误;凤和村空心化主要是因为村民在当地的收入较低,为了生存,大量人口迁往城市务工,根本原因是当地产业发展乏力,就业岗位较少,C正确;当地工业化进程缓慢,环境污染较轻,D错误。(2024·河北保定质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的凤和村有近300年历史,其建设用地1.3km2,农用地约2.9km2,北部紧邻白云国际机场。2016年前,这里还是空心村和贫困村。2016年在政府及企业等力量介入下,空港小镇项目落地凤和,村内开始改造,成功实现转型。据此完成6~8题。7.凤和村的转型方向最有可能是A.装备制造

B.物流仓储C.文化创意

D.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需要雄厚的工业基础,凤和村之前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不适合发展装备制造业,A错误;凤和村北部紧邻白云国际机场,可以发展物流仓储等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B正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该地青壮年流失严重,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