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1页
化工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2页
化工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3页
化工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4页
化工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基本概念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有害因素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风险:发生特定危险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可承受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1)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能发生的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二、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识别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1、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3)有害的作业环境;4)安全管理缺陷。2、危险、有害因素的表现形式(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暴露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弃物等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3、危险、有害因素类别(一)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划分:1.不安全行为有13大类:(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附件:见不安全行为分类2.不安全状态有4大类:(物质条件:火灾、爆炸性物质泄露;毒性物质等;)(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附件:见不安全状态分类3).有害的作业环境:1.作业场所缺陷: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2.作业环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当;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险、有害因素。4).安全管理缺陷:1.设计、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当;(人机工效学)2.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超负荷;禁忌作业等;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4.相关方管理缺陷等。(二)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类:1.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险、有害因素(4)噪声危险、有害因素(5)振动危险、有害因素(6)电磁辐射(7)运动物危险、有害因素(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1)致病性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1)指挥失误(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三)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先发性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行驶中,不含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6.淹溺7.灼烫(不包括电灼伤、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爆破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四)按卫生部《关于印发<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第63号)将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十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性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险、有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思路1)存在什么危险、有害因素(伤害源)?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伤害怎样发生?(例)也可以反过来询问:4)谁(什么)会受到伤害?5)伤害怎样发生?6)存在什么危险、有害因素(伤害源)?5、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后果包括:1)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2)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3)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信誉;4)工作环境破坏;5)水、空气、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自然环境破坏)。6、危险、有害因素控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将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1)控制措施:A.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