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杀04易错易混题(50题)(原卷版)_第1页
必杀04易错易混题(50题)(原卷版)_第2页
必杀04易错易混题(50题)(原卷版)_第3页
必杀04易错易混题(50题)(原卷版)_第4页
必杀04易错易混题(50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期末必杀必杀04易错易混专练50题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拟南芥被称为“植物界的果蝇”,其生长期短,自花传粉,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研究遗传的模式植物。其紫花(A)对白花(a)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花拟南芥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与杂合紫花拟南芥杂交B.与白花拟南芥杂交C.该紫花拟南芥自交D.与纯合紫花拟南芥杂交2.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B.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灰身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5∶1C.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5D.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3∶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3.为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性和显隐性关系,下列交配方案的选择,错误的是()A.判定某豌豆品种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B.确定两纯合亲本的显隐性关系可采用二者杂交的方法C.要鉴定某显性栗色公马是否为纯合子,可与一匹隐性棕色母马测交D.为提高高茎豌豆纯合的概率,可采取连续自交、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方法4.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燕麦品种甲(白颖)、乙(黄颖)和丙(黑颖)。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杂交组合F1F21甲×乙黄颖3黄颖:1白颖2甲×丙黑颖12黑颖:3黄颖:1白颖A.燕麦颖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若乙和丙杂交,F2中黑颖占3/4C.让组合1和组合2中F1杂交,子代基因型有9种D.让组合2中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2黑颖:1黄颖:1白颖5.下列关于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杂交和自交实验的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B.提出的假说内容包括“F1能产生等量的雌雄配子”C.“演绎推理”过程是对F1进行测交并统计比例D.利用自交法对性状分离现象进行解释验证6.某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果实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让该植株自交,F1表型及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中共存在8种基因型B.基因s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中的黑色果实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黑色∶红色∶白色=8∶3∶1D.取果实黑色的植株经过多次自交,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果实品系减数分裂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单细胞生物B.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D.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叶绿体产生8.减数分裂有别于有丝分裂的现象是(

)A.分裂间期DNA发生复制 B.分裂期姐妹染色单体会分离C.分裂期同源染色体会分离 D.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伴性遗传9.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蚕性染色体为ZZ,雌蚕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家蚕的皮肤正常(T)对皮肤透明(t)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皮肤性状便能在幼虫时期辨别性别淘汰雌蚕(

)A.皮肤透明雄蚕×皮肤正常雌蚕 B.皮肤正常雄蚕×皮肤透明雌蚕C.皮肤透明雌蚕×皮肤透明雄蚕 D.皮肤正常雌蚕×皮肤正常雄蚕10.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B.若Ⅱ1不携带该致病基因,则Ⅱ2一定为杂合子C.若Ⅲ5正常,则Ⅱ2一定患病D.若Ⅱ2正常,则据Ⅲ2是否患病可确定该病遗传方式1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体细胞中没有决定性别的XY染色体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决定性别D.人类精子中均含Y染色体,卵细胞中含X染色体12.某一年生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Y染色体上具有同源区段,该区段可存在等位基因。现有同源区段上某对基因(D、d)均为杂合子的雌雄个体构成的种群(假设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均相同,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均存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群个体的基因型有XDXd、XDYd、XdYD3种类型B.当F1的雌性有两种表型时,D基因位于雄性的X染色体上C.当F1的雄性有两种表型时,D基因位于雄性的Y染色体上D.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本质13.下列有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DNA的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条件下连续复制4次,产生的子代DNA中具有32的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16B.某蛋白质分子由120个氨基酸合成,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C.若某含3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片段,其中一条链上A+T的比例为40%,则其复制三次需要63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某精原细胞含8条染色体,用15N标记每个DNA的两条链,在含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两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81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个卵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等D.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基因的表达15.真核细胞基因中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经转录产生前体mRNA,其中内含子转录的RNA片段会被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切除并快速水解,外显子转录的RNA片段会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剪接体具有识别前体mRNA序列和剪切RNA的功能C.b表示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一般不能编码蛋白质D.转录产生的前体mRNA和加工形成的成熟mRNA核苷酸序列相同16.下列关于基因与生物体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C.基因与性状之间为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D.基因都是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17.百香果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OD是能够特异性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可减缓生物体的衰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会攻击DNA,推测其可能会引起细胞内基因的突变B.衰老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细胞核中的DNA不存在解旋现象C.细胞衰老不会改变细胞中的DNA、RNA的种类和含量D.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都是通过自噬作用完成的18.菊花在遭受低温时,通过调节细胞膜和类囊体膜上两种脂肪酸相对含量来适应低温,图1和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菊花叶片细胞膜、类囊体膜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图3表示低温处理下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表达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低温影响下,细胞膜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更容易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B.低温诱导菊花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从而保持类囊体膜流动性C.图1与图2比较,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对类囊体膜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调控比细胞膜更显著D.类囊体膜饱和脂肪酸在脂肪酸中所占的比例高于细胞膜变异19.铜绿假单胞菌有多种菌株,通常一种野生型噬菌体只能侵染一种,而变异的噬菌体能够侵染两种菌株。野生型噬菌体和变异噬菌体基因测序的部分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B.噬菌体侵染具有选择性可能与蛋白质有关C.噬菌体在细胞中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D.噬菌体发生的上述变异类型是碱基的缺失20.粳稻和籼稻是我国常见的栽培水稻。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导致两种水稻中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水稻中的bZIP73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两种水稻中bZIP73基因的差异由基因突变导致C.两种水稻中bZIP73基因的嘌呤与嘧啶的数量比均为1D.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该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不变21.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水解部分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给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将两个含不同抗生素的检测试条放置在涂布有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基上,抗生素在试条左右两侧呈一定浓度梯度的对称分布,并在一侧添加克拉维酸(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影响抗生素的代谢),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是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结果B.由实验结果可知,越靠近试条两端的抗生素浓度越大C.试条2中克拉维酸添加在试条左侧D.使用试条1中所含抗生素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更好22.代谢改变是癌细胞的一个重要标志。下列关于癌细胞中代谢变化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中合成代谢明显加强,分解代谢显著降低B.癌细胞中某些酶活性较低,可能是因为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C.癌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酶活性上升,与分化相关的酶活性下降D.癌细胞中的酶可用于监测癌症的治疗生物的进化23.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物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C.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D.隔离形成新的物种24.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斑驴兽或驴斑兽,但是斑驴兽或驴斑兽是不育的,此现象说明斑马和驴之间存在着(

)A.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C.交流障碍 D.交配障碍25.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生态地理隔离促进了物种的形成。该地区某植物不同区域的两个种群,进化过程中出现了花期等性状的分化,种群甲花期结束约20天后,种群乙才开始开花,研究发现两者间人工授粉不能形成有活力的种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花期隔离标志着两个种群间已出现了物种的分化B.花期隔离进一步增大了种群甲和乙的基因库差异C.地理隔离和花期隔离限制了两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物种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种间生殖隔离建立的过程二、不定向选择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26.桑蚕卵色由基因B、b控制,B基因表达产物使其发育为黑色,b基因表达产物使其发育为褐色。卵细胞质中不含等位基因,桑蚕卵细胞质内有大量B或b基因产物,直接决定后代的表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含基因B和含基因b的桑蚕杂交,F1可能为黑色B.含基因B和含基因b的桑蚕杂交,F1相互交配,F2均为黑色C.若某子代桑蚕为黑色,则这只桑蚕的双亲至少有一个是黑色D.若两只桑蚕均为黑色,则它们杂交产生的子代也均为黑色27.喷瓜以成熟时可将瓜内的种子连同黏液一起喷出而得名。它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例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杂交后雄株的比例为1/2B.喷瓜可将种子喷出这种特点有利于传播种子C.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D.雄性喷瓜的基因型中不存在GG个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28.牡丹是自花传粉植物,有多个优良品种,其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的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现利用红色牡丹(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红色牡丹(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中牡丹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基因型A_bbA_BbA_BB、aa_表型紫色红色白色A.若子代牡丹花色紫色:红色:白色=3:6:7,则A、a和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子代牡丹出现1株紫色牡丹花,其余花色都为红色和白色,可能是发生基因突变C.若子代牡丹花色为红色:白色=1:1,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D.若子代牡丹花色为紫色:红色:白色=1:2:2,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29.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代分离比为5:3:3: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B.后代分离比为7:3:1: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C.后代分离比为9:3:3,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后代分离比为4:2: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A基因和B基因显性纯合致死30.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图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B.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C.F₁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7/16D.F₁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减数分裂31.某基因型为TtRr的雄性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四分体联会现象发生在CD段所对应的细胞时期B.处于EF段的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C.BC段发生变化是因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进行了DNA复制D.该动物同一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TR和tr32.下图为某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处于不同阶段(I~V)细胞中的相关物质(①~③)的数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B.处于I、Ⅳ的细胞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处于Ⅱ、Ⅲ的细胞都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D.处于Ⅱ的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四分体,16条染色单体伴性遗传33.已知果蝇的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小组用一只无眼雌蝇和一只有眼雄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眼性别1/2有眼1/2雌1/2雄1/2无眼1/2雌1/2雄A.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有眼/无眼的显隐性关系C.若控制果蝇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无眼是显性性状D.让F1中的有眼果蝇相互交配,可以判断有眼/无眼的显隐性关系34.某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一次交配后得到的子代数量多,其触角羽状和棒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让一只羽状触角昆虫和一只棒状触角昆虫交配,得到的子代中羽状触角:棒状触角=1:1.不考虑基因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Z-W视为纯合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该昆虫的羽状触角对棒状触角为显性B.控制该昆虫触角形状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C.亲代雄性个体为杂合子,雌性个体为纯合子D.子代雄性个体中可能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35.含有HHT致病基因的个体16岁后约50%出现症状,大概40岁全部发病。下图是某HHT患者的家系图,绘制图谱时,Ⅱ代个体的年龄都已经超过40岁,Ⅲ代个体的年龄都未到16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系谱图I、Ⅱ代个体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I1、Ⅱ2、Ⅱ4C.若Ⅲ4成年后与某正常男性(基因型与Ⅱ4相同)婚配,则其生出最终患该病儿子的概率是5/8D.I2和Ⅱ3均不含HHT致病基因基因的本质36.某同学要搭建一条核酸单链,现有代表5种碱基的塑料片共7个,其中A、C、G各有1个,U和T各有2个。五碳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有7个,其他的构建材料均充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搭建的DNA单链最多含有4个脱氧核糖核酸B.搭建的RNA单链最多含有5个核糖C.搭建最长的DNA单链的彻底水解产物至少有6种D.将搭建好的DNA单链转变为RNA单链时,需要将T换成U,脱氧核糖换成核糖基因的表达37.如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内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不同的RNA,已知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通常为AUG,其编码甲硫氨酸(M),然而该生物细胞中某个①经翻译加工成有活性的蛋白质X后,该蛋白质X肽链上的第一个氨基酸不是甲硫氨酸,密码子CAC、UGG分别编码组氨酸(H)、色氨酸(W)。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③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其携带氨基酸的部位是5'端B.翻译过程中,③上的反密码子与①上的密码子识别并互补配对C.图中正在合成的肽链中,用字母表示前三个氨基酸序列为MHWD.由于翻译生成的多肽链通常需要进行加工修饰,故蛋白质X的甲硫氨酸可能在此过程中被剪切掉了38.下列有关基因和表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型与基因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表型还受环境影响B.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C.DNA分子的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D.DNA的甲基化本质上是碱基序列的改变产生不同的等位基因,导致表型变化变异39.下图表示四种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其中数字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B.图乙细胞中碱基的增添导致基因突变C.图丁细胞的变异可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减少D.图丙所代表的生物含三个染色体组生物的进化40.无花果隶属于桑科榕属,花很小很多,都“藏”在肉质的花序托里,隐藏于榕果腔内的小花需要身体结构小巧精密的榕小蜂钻入榕果腔为其传粉,榕小蜂也甘愿历尽千辛万苦钻入果腔内,选择温暖舒适的瘿花子房,产卵孵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隐藏于榕果腔内的小花导致榕小蜂产生了使自身身体结构变得小巧精密的变异B.在无花果的选择作用下,榕小蜂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C.榕小蜂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该种群的基因库D.无花果与榕小蜂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发生了协同进化三、非选择题基因分离组合定律的应用41.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将重瓣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将单瓣花自交,子代中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请回答问题,并帮助研究小组完成探究过程。(1)该植物的重瓣花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花瓣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2)研究小组针对“单瓣花自交,子代中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的现象,提出假设:单瓣花在减数分裂时产生的含A基因的精子死亡。①设计实验:让(性状)植株作父本,让(性状)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②结果分析:若,则支持假设。若,则假设不成立。(3)上述杂交实验过程中,要在期去除母本的雄蕊后套袋,套袋的目的是;待母本雌蕊成熟后,进行的具体操作为。(4)实验结果证明假设成立,请写出两单瓣花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图解要体现配子的产生情况)42.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一相对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表所示,相应遗传因子用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合亲本性状子一代性状1残翅×残翅残翅2长翅×残翅长翅、残翅3长翅×长翅长翅、残翅(1)根据组合,可以判断是隐性性状。组合2的杂交方式称为,可验证分离定律。(2)组合3的子一代长翅果蝇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是。(3)为判断某长翅雄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可将该长翅雄果蝇与果蝇进行杂交,观察记录杂交后代的表现类型,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②若杂交后代出现残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4)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果蝇不能成活,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一代,子代中出现能稳定遗传的雄果蝇的概率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43.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组合亲本表型F1的表型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一紫花×白花405411二白花×白花0820三紫花×紫花1240413(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组合一亲本中紫花的基因型是。(2)组合三的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组合三F1的紫花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若组合三自交时,假设含有隐性配子的雄配子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44.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二倍体植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如何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2)研究发现,水稻的可育性状主要由(E、e)和(F、f)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可育程度与基因型有关,结果如表所示。基因型EEFFEEffEeFfEeffeeFFeeff雄性育性/%9885622161通过分析表格数据,请推测基因(E、e和F、f)与雄性育性的关系:。(3)粳稻和籼稻间的杂种优势很早就被发现,但是粳、籼杂交种中存在部分不育的现象。水稻的部分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探究其遗传学原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①实验一:粳稻品系甲与籼稻品系乙杂交,F1全部表现为部分不育;粳稻品系甲与广亲和品系丙杂交,F1全部表现为可育,将可育型F1与籼稻品系乙杂交,后代表现为部分不育:可育=1:1。研究人员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一个假设,认为水稻育性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推测当水稻基因组成中存在基因时表现出部分不育。②已知水稻的非糯性(M)和糯性(m)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继续进行了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二:将非糯性粳稻品系丁与糯性广亲和水稻品系已杂交,F1与非糯性籼稻品系戊杂交获得F2,结果发现F2中MM:Mm=1:1,且基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部分不育,基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可育。请根据实验二的部分遗传图解分析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实验二:(如图2)

实验三:将品系戊与品系已杂交,F1再与品系丁杂交,所得F2中基因型为MM的个体也均表现为部分不育,Mm的个体均表现为可育。则说明品系戊与品系已杂交得到的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由以上实验二与实验三的结果推测控制水稻的育性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45.下列是基因型为AaXHXh的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图1是该动物性腺切片中细胞分裂图;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中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则这三个时期中不属于减数分裂的是。(2)图1中乙细胞可对应图2中细胞类型(填图中字母)所处的时期。(3)图1中甲细胞正常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为。(4)图2中属于类型c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理由是。(5)导致图2中d转变为c,b转变为a的原因均为。伴性遗传46.为探究果蝇体色性状如何遗传,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第一步:用纯合的灰身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进行杂交,F₁雌雄果蝇均为灰身;第二步:让F₁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₂,F₂果蝇中灰身:黑身=3: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体色中是显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从F₂中看出,果蝇体色的遗传符合定律。(2)控制体色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实验数据,还不能确定B和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需要对后代进行更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因此,你还应该统计分析。(3)除上述方法外,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确定基因B/b的位置。现有纯种灰身和黑身的雌雄果蝇若干,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探究出基因B/b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①实验思路:让多对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果蝇的体色。②预测结果和结论:a.若,则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b.若,则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47.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育种专家在栗羽鹌鹑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突变白羽雌鹌鹑,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白羽雌鹌鹑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现将该突变白羽雌鹌鹑与多只纯合栗羽雄鹌鹑杂交(相关羽色基因用H/h表示),观察并记录F1雌雄鹌鹑的表型及比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现已获知,上述杂交结果是F1雌雄鹌鹑均为栗羽,据此可以判断控制白羽的突变基因是(填“显”或“隐”)性基因。该杂交结果仍无法判断羽色基因H/h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Z染色体上,理由是。(2)为进一步确认基因H/h的位置,育种专家将F1雌、雄鹌鹑随机交配,发现其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从而确定基因H/h仅位于Z染色体上。(3)鹌鹑蛋的蛋白含量高,富有营养价值。如果在幼年时期通过羽色即可区分出雌鹌鹑,便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此操作需要先获得白色雄鹌鹑作为亲本,请利用上述研究材料,设计获取白羽雄鹌鹑的杂交方案,具体为(填表型杂交组合)。获取白羽雄鹌鹑后,可将其与栗羽雌鹌鹑进行杂交,其子代将出现(填性状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