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1页
第14课《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2页
第14课《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3页
第14课《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4页
第14课《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

2.品味三首诗词的语言,赏析其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3.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的胸怀和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三首诗词的内容,背诵诗词。

(2)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其表达技巧。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诗人在诗词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2)掌握诗词的写作手法,如夸张、比喻、用典等,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李白更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将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领略他的浪漫情怀和独特魅力。

二、走近作者

1.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诗风清新飘逸、豪放、雄奇壮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三、背景链接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

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四、解析题目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五、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zūn、xiū)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zhù)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sè、háng)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六、理解诗意

1.解释下列词语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箸:筷子。安:哪里。济:渡。

2.翻译诗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明确: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明确: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是无限的寂寥、怅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明确: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明确: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明确: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明确: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七、研读诗歌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酒、菜之珍贵,宴饮的丰富、奢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2.第三、四句连用了哪几个动词表现了诗人当时什么心情

明确:连用了“停”“投"拔”“顾"四个动词。表现了诗人悲愤苦闷的心情。3.为何悲愤苦闷

明确:仕途的艰难与挫折,令他苦闷、不平。青年时代就怀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理想的李白,终于在四十二岁来到了长安,进入朝廷供职。可他担任的只不过是文学侍臣,并不参与政事。表面上受到玄宗礼贤下士的优待,但因他傲视权贵放荡不羁,得罪了很多人。才两年,即“赐金放还",逐出长安。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对某种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整句话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表达了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了吕尚垂钓碧溪和伊尹乘舟梦日的典故。李白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6.“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个句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焦灼不安和迷惘。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该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写出了诗人乐观、自信、倔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八、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指出全诗诗眼是哪个字明确:全诗的诗眼是“难”字。

2.纵观全诗,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品味诗人形象。

明确:诗歌开始“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营造出欢乐的气氛,但“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欲渡黄河"将登太行”的艰难比喻,更体现出诗人的惆怅;然而,诗人并未消沉,“闲来垂钓"忽复乘舟”的典故,表达了他对重新得到任用的渴望;最后,“行路难"的连声浩叹,展现出诗人的迷惘,但“长风破浪”的坚定信念,又彰显出他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的形象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乐观进取、执着追求的形象。

3.全诗的主旨句是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全诗的主旨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作者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思想感情。

九、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短短的82个字,却生动地表达了李白遭遇挫折时思想上的痛苦与悲愤。情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乐观进取、执着追求的李白。

十、练习反馈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路艰难,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照应题目)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行路难》,感受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乐观精神。今天,我们将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看看他在遭遇挫折时有着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二、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

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

三、背景链接

32岁,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这一贬近十年。42岁,他又因诗句触怒权贵,贬为连州刺史,后又被贬为江州刺史。55岁,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逢。在酒席上,白居易作《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四、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zhěn)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k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àn)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五、理解诗意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首联交代了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痛苦而又孤寂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明确:颔联运用用典的表现手法。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描写了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的现状。作者此时此刻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明确: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明确:尾联照应题目,直抒胸臆,点明酬赠的题意是“长精神",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七、练习反馈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深刻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八、导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受他在中秋佳节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九、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轼的学识广博,他开豪放词风,在散文、诗歌、词、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都很精工。民间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一说。有《东坡乐府笺》流传于世。

十、写作背景

农历中秋本应是团圆的日子。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如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他们的书信往来也是非常频繁的,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而苏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达130首。

十一、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qīng)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què)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shēng)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zhū、qǐ)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hán)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十二、理解诗意

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望月写景(写景);下片:对月抒怀(抒情)。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诗人的什么心里

明确: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针对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明确: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自我安慰、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十三、课堂小结

上阕主要写诗人望月,在“天上”与“人间"纠结、矛盾,由幻想超脱俗尘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由怨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到感悟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又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共赏人间美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