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赤壁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赤壁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赤壁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赤壁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苏轼1079年,四川眉山人苏轼在北宋开封的大牢里监禁一百余天后,幸免一死,被贬往湖北黄州,这座城市现在名叫黄冈。2020年初,湖北忽然成为许多人挂念的地方。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是他乡,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却是“此心安处”的故乡。故乡是地理意义的,更是孕育了“人之为人”的那些东西。故乡有时光明,有时黑暗。身处黑暗时,文化的故乡会反哺我们,给我们温暖、力量、爱、仁慈、诗意……我们以此去重建我们的家园,弥合受伤的心灵。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课前分享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其特点是“讲究文采,注重韵律”。骚赋:以楚辞为源头大赋(汉):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小赋:抒情咏物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地

字号评成就四川眉山子瞻东坡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三次贬谪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哲宗长大成人,为新党党徒挟制。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思想复杂

外儒内道

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出世;

佛家的四大皆空。

仕途坎坷:“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壬戌(

)9、酾酒(

)2、桂棹(

)10、横槊(

)3、余音袅袅(

)11、渔樵(

)4、幽壑(

)12、扁舟(

)5、嫠妇(

)13、匏樽(

)6、愀然(

)14、蜉蝣(

)7、山川相缪(

)15、无尽藏(

)8、舳舻千里(

)16、枕藉(

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iè听准语音整体感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试从文中找出直接表明情感的关键词。乐甚——哀悲——喜笑举酒属客,扣舷而歌(乐)客吹洞箫,苏子愀然(转悲)拟客发议,遗响悲风(悲)苏子答客,风月共适(转喜)枕藉舟中,东方既白(喜)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2.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3.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客-悲观苏子-乐观一(1)月下泛舟乐二(2--3)吊古伤今悲三(4--5)阐述哲理乐整体感知结构图示

朗读第一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第一段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准备怎样画?

容:月、水、风、舟景物色

彩:淡雅朦胧

整体效果:人与自

外貌、神态

然之间是那样和人物

活动

谐亲近

(体现出来的感情)《赤壁赋》游赤壁经过观月出景象历史人物重点语句

各自特点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淡雅朦胧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短暂渺小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悲歌声萧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正侧1、高洁的品质2、圣明的君主3、美好的理想作用:转折过渡

香草美人最早出自屈原《离骚》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2、圣明的君主3、美好的理想箫声有何特点?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此音乐声你曾是否有所耳闻?哀怨幽咽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行》歌乐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梦入深山鲛神遇,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栏杆白居易《琵琶行》主问客答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吾与子渔樵江渚侣鱼友麋驾扁舟举匏樽哀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曹操诗歌事迹古今对比之悲人生短暂之悲理想与现实之悲怀古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何事状况历史定位结果破荆州

下江陵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困于周郎而今安在哉渔樵于江渚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困于黄州凡人一个

现状固一世之雄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客人在悲什么?体现了怎样的人生观?2.宇宙无穷,个人有限(羡长江无穷,哀吾生须臾,羡天地之大,哀个人之小)1.英雄不在,浪花淘尽(英雄尚且淹没于历史洪流中,更何况凡人呢?)3.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挟飞仙遨游,知不可骤得)消极的人生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1.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4.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2.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主问客答古人事迹现实人生孟德遗诗孟德遗迹渔樵江渚蜉蝣天地安在哉平凡渺小人生苦短悲之缘由写景议论抒情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矛盾关系变不变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人)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苏东坡从相对论角度化解《赤壁赋》赤壁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理之水月重点语句特点情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柔和,朦胧苍凉,沧桑乐观、旷达乐悲喜悲喜皆因水月生,你能体会到客因何而悲,主因何而喜吗?客:英雄已逝,人生须臾,功业难成,人生短促主:相对论,物我皆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清静无为,超然物外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赤壁赋》:主客问答,儒道对话。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道:顺其自然,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取与不取”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种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取不取

归纳总结本文的艺术特色:1.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2.写景、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赤壁之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夜游之行(“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乐客苏子借景议理,解客之悲构思和表达艺术喜乐极生悲,释悲生议美景苦情哲理悲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看视频,深化理解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拓展:月的意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美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5.文言句式4.一词多义(1)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2)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器)(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4)山川相缪(通“缭”,盘绕)(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通已”,停止)(6)杯盘狼籍(通“藉”)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向西;向东)②舞幽壑之潜蛟(动词使动用法,使……起舞)③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④顺流而东也(名作动,向东流)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⑥泣孤舟之嫠妇(名词使动用法,使……哭泣)⑦正襟危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整理)⑧下江陵(名作动,攻占)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打鱼砍柴)⑩渺沧海之一粟(形作动,渺小得像)⑾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朗诵)⑿哀吾生之须臾(为动用法,为……哀叹)⒀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作动,显出白色)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歌曰(名词,歌唱)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七月既望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打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下面)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如泣如诉(动词,像)歌望下如

哀吾生之须臾(“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惟江上之清风(“之”:助词,的)耳得之而为声(“之”代词,它)月出于东山之上(“之”结构助词,不译)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介词,在)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介词,被)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介词,从)之于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形容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代词,这样)3、不以为然。(动词,对)4、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连词,但是,然而)然固1、固一世之雄也

(副词,本来)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使动,使……稳固)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形容词,顽固)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⑵凌万顷之茫然⑶渺渺兮予怀⑷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⑸而今安在哉⑹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6、成语积累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别人往来。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危:端正的样子。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乱七八糟的样子。逝者如斯:时光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旌旗蔽空:形容军容或队伍壮盛。舳舻相接:形容船与船相接,数量很多。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拓展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

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