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202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下学期3.20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2024.0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1.某学者认为,“诸侯大亚”是留居王畿内的外服诸侯的分族。他们往往供职王朝,是构成王官人选的重要来源,也是最高统治者介入边域经营的纽带。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时期的诸侯大亚有利于()A.消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推动分封体制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他们往往供职王朝,是构成王官人选的重要来源,也是最高统治者介入边域经营的纽带。”可以得出,西周王朝希冀借助血缘纽带的重塑,抵消地缘因素的过度增长,从而为诸侯坐大所带来的离心倾向及时注入向心力,说明周人在国家治理思维与实践中蕴含的集权倾向,C项正确;消弭矛盾说法夸张,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官员选拔范围仍然是贵族,未体现扩大,排除B项;材料所述不属于分封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2.吐鲁番出土过一件唐代瓜州都督府颁发的过所,即1200多年前的护照身份证,它记述了一位名叫石染典的西州商人到瓜州、沙州和伊州的目的、随行人员、携带物品及其所经关卡等内容。由此可推知,唐代()A.边疆地区管理较为规范 B.民族政策较为开明C.丝绸之路贸易往来频繁 D.边境人口流动受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它记述了一位名叫石染典的西州商人到瓜州、沙州和伊州的目的、随行人员、携带物品及其所经关卡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边疆地区的护照身份证,详细记述了的相关信息,这说明唐朝的边疆地区的管理较为规范,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唐朝的边疆管理”,而“民族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丝绸之路贸易往来频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边境人口流动”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3.《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骆驼等牲畜,尤其以驴为多,却唯独很少有马这种动物。这一信息可以印证宋代()A.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B.民族政权力量对比变化C.南方经济进一步开发 D.政府对战略物资的控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是重要战略物资,在《清明上河图》中很少出现,说明政府对战略物资的控制严格,D项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是北宋国内,不涉及民族政权力量对比变化,排除B项;《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汴梁,不是南方,排除C项。故选D项。4.元大都的布局形制最接近《周礼·考工记》规划理念,即“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特点;明太祖在南京建帝王庙,对历代帝王圣贤进行祭祀;清乾隆年间,享祀帝王人数多达188位,包括各民族政权的帝王。上述现象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A.民族交融 B.文化认同 C.政治延续 D.疆域开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明清时期。根据材料“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明太祖在南京建帝王庙,对历代帝王圣贤进行祭祀;清乾隆年间,享祀帝王人数多达188位,包括各民族政权的帝王。”及所学可知,元大都的布局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的理念,明清时期的帝王庙是祭祀传说时代帝王、前朝帝王及有文治武功之名臣的建筑,这都体现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对文化认同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各民族交融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元朝、明朝、清朝属于不同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政治延续”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封建政权开拓疆域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5.19世纪中叶以后,“洋火”“洋油”“洋布”等舶来品日益成为乡村生活的必需品,“细粮米面换物,粗粮玉米裹肚”逐渐成为农民生活写照,花生、烟草、大豆、棉花、桑树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反映了当时农村()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商品经济冲击社会结构C.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经济作物种植占据主导〖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叶(中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以后,‘洋火’‘洋油’‘洋布’等舶来品日益成为乡村生活的必需品,‘细粮米面换物,粗粮玉米裹肚’逐渐成为农民生活写照,花生、烟草、大豆、棉花、桑树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可知,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些都不利于传统经济结构的维护,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阶层结构的变化,所以无法得出商品经济冲击社会结构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民众的生活状况,所以无法得出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只是交代了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并没有说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A项。6.严复把英语中的soCiety翻译为“群”。康有为、梁启超认为“合群”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李大钊则指出,群体的道德破灭必然引发“亡群”的后果,知识分子必须意识到自身所负载的重任。“合群”与“亡群”共同反映出()A.知识分子在救国方式上达成共识 B.迂腐守旧的封建思想仍占据主导C.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D.有识之士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材料“严复把英语中的soCiety翻译为‘群’……知识分子必须意识到自身所负载的重任”可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等有识之士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D项正确;材料中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等人的救国方式不一样,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迂腐守旧的封建思想仍占据主导,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7.江西省寻乌县作为闽赣粤三省交界的重要地区,地理位置十分关键。1930—1933年,毛泽东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后指出,在苏维埃革命道路上,必须改造赣南闽西乡村社会中的雇佣关系、宗族关系等社会关系,同时还应当重新塑造乡村社会中权力结构和关系网络。这一调查()A.为中华苏维埃政权发展提供行动方向 B.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理论基础C.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提供现实依据 D.为赢得反围剿战争胜利奠定群众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必须改造赣南闽西乡村社会中的雇佣关系、宗族关系等社会关系,同时还应当重新塑造乡村社会中权力结构和关系网络”及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调查认识到要改造乡村的“雇佣关系、宗族关系”,“重塑乡村社会权力结构”,这些改变有利于获得农民的支持,为为赢得反围剿战争胜利奠定群众基础,D项正确;1927年八七会议就已经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并非这一调查为中华苏维埃政权发展提供行动方向,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且为农村革命革命据地奠定理论基础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B项;土地革命时期在农村进行的土地革命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8.1951年,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并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城市举办中国文化艺术展览,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1955-1956年,中国与日本先后派遣剧团实现文化互访,中国京剧与日本能剧、伎剧进行了交流。这些民间交往()A.丰富了新中国文化的内涵 B.拓展了新中国外交的空间C.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获得了国际社会一致认可〖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的中国、亚洲国家。根据材料“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并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城市举办中国文化艺术展览”“中国与日本先后派遣剧团实现文化互访,中国京剧与日本能剧、伎剧进行了交流”及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通过文化代表团访问的方式加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助于拓展新中国的外交空间,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信息,未涉及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法得出丰富文化内涵的作用,排除A项;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与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关系的指导原则。材料未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中国文化代表团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信息,无法得出国际社会一致认可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9.相关文献表明,苏格拉底曾两次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并经历了公元前430年左右爆发的“雅典大瘟疫”,因此他深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与医学的局限性,认为体育“能让人们看起来更健美、更强壮”,人们应该追求“通过体育锻炼得来的身体美”。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公民身体素质显著提升 B.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C.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地理环境催生体育文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苏格拉底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医学的局限性,因此他提倡通过体育锻炼来追求身体美,这表明在古代雅典,人们对身体健康和体育活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人文精神对体育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公民身体素质显著提升”无法直接从提供的信息中得出,因为没有提供关于公民身体素质的具体数据或比较,排除A项;“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与提供的信息无直接关联,因为没有提到民主政治制度与体育思想或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地理环境催生体育文化”也无法直接从提供的信息中得出,因为没有提到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之间的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0.1829年,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尚未建成之时,主管人员拿出500磅的奖金,奖励“对现有蒸汽机车的重大改进”。这一比赛吸引了超过10000人参加,如图是参赛机型之一、由利物浦一位律师发明的“轮足机”。这反映了当时()A.技术创新得到国家政策支持 B.民众成为科学技术创新主力C.英国社会创新氛围较为浓厚 D.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生产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29年英国。关于铁路采用动力的实验比赛引发众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催生各类设想和发明,表明英国社会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C项正确;根据材料鼓励创新的为主管人员而非政府,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发明比赛,仅能体现民众有热情,但无法判断是否为主力,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创新对工业的推动,排除D项。故选C项。11.1945年3月,美国好莱坞布景师工会和画师工会成员开始罢工,造成近60%的在拍电影拍摄停滞。这场罢工催生了1947年《塔夫特-哈特莱法》的出炉,该法案旨在限制工会权力,还要求工会领袖宣誓不进行共产主义活动。上述事件说明()A.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 B.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显露 D.冷战思维影响美国对内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根据材料“1947年……该法案旨在限制工会权力,还要求工会领袖宣誓不进行共产主义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法案是在冷战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冷战期间一部典型的具有浓烈反共意识形态色彩的反劳工立法,维护了大企业主和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工人运动的干预,并非干预经济,排除A项;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B项;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弊端已经显露,排除C项。故选D项。12.WT0发布的《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尽管有一些碎片化特征,但去全球化的言论总体上没有得到数据支持。WTO首席经济学家奥萨呼吁“将贸易一体化扩大到更多经济体和人民之中”,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再全球化”。这表明()A.国际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动态发展C.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 D.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格局调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WT0发布的《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将贸易一体化扩大到更多经济体和人民之中”及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下国际组织在有利于加强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如果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这些国际组织,经济全球化将有进一步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表明国际组织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上的作用,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排除B项;据材料“但去全球化的言论总体上没有得到数据支持”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没有逆转,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受制于20世纪初国家意志和整体工业水平的低下,苏联在20年代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飞机的复制或改良版。而斯大林认为,苏联要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须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1930年初,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随后,一大批飞机和发动机生产和设计单位陆续成立。1936年,赴美学习的代表团提交了有关美国飞机制造及管理经验的报告。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1945年战争结束后,苏联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至60年代中后期,除部分民用航空器外,苏联在军事飞机各领域的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水平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摘编自刘凡、华盾《苏联航空工业的兴衰及启示》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飞机修理厂。1960年,随着苏联撤走援华航空专家,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此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三线建设”的调整中,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但航空人对航空产品研制的热情依旧高涨。1975年,我国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技术,并于1980年实现国产化。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航空工业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中苏航空工业发展的启示。〖答案〗(1)初期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依赖于进口;具有强烈国家意志;航空工业发展速度迅速。(2)原因:早期依托于苏联援助;科研部门人员的努力;坚持技术引进与独立科研相结合。意义:有利于中国工业体系的完善,提升了工业化水平;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国商用航天飞机的技术创新。(3)政府加强重视与政策支持;坚持自主研发。〖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根据材料“受制于20世纪初国家意志和整体工业水平低下,苏联在20年代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飞机的复制或改良版。”得出初期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依赖于进口;根据材料“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具有强烈国家意志;根据材料“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1945年战争结束后,苏联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得出航空工业发展速度迅速。【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及影响类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飞机修理厂。”可以得出早期依托于苏联援助;根据材料“,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得出国家体制优势与政策扶持;根据材料“航空人对航空产品研制的热情依旧高涨”得出科研部门人员的努力;根据材料我国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技术得出坚持技术引进与独立科研相结合。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航空工业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中国工业体系的完善,提升了工业化水平;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国商用航天飞机的技术创新。【小问3】本题是启示类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苏)。根据材料一“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以及材料二“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得出政府加强重视与政策支持;根据材料一“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及材料二“随着苏联撤走援华航空专家,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得出坚持自主研发。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有两大问题非常地突出。一是“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不说是罕见的成功,举世无双。何以能达此成功?总不能说没有“合理性”存在,那“合理性”又如何解释?二是“先进变落后”。先进发达的农业中国为什么要转型到现代的工业社会,会如此地艰难曲折?“后来者居上”,此话也有历史的根据,那我们凭什么能实现这种宏伟大志?——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先生力求从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考察,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和整体特征。请就材料中的角度自拟论题,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得照抄材料)〖答案〗论题:中国五千年文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阐述: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炎帝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此后,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等朝代均为大一统王朝,或局部大一统王朝。即使是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等动荡分裂时期,民族交融、人口迁徙等因素推动统一因素的汇聚,为接下来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奠定基础。这种“统一性”具有牢固的制度保障,2000多年传统社会统一性制度建设的核心大体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重视维护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二是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三是重视以民本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措施制定。因此,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虽有短暂分裂,但统一是主流和趋势。〖解析〗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涉及最大时空是远古到现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不说是罕见的成功,举世无双。何以能达此成功?总不能说没有‘合理性’存在,那‘合理性’又如何解释?”可拟出论题:中国五千年文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然后根据史实进行阐述依据从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和分裂时期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炎帝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此后,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等朝代均为大一统王朝,或局部大一统王朝。即使是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等动荡分裂时期,民族交融、人口迁徙等因素推动统一因素的汇聚,为接下来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奠定基础。然后再从中央集权、主流思想建设、重视国家治理三个方面分析形成这种统一的原因和依据,这种“统一性”具有牢固的制度保障,2000多年传统社会统一性制度建设的核心大体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重视维护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二是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三是重视以民本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措施制定。最后总结,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虽有短暂分裂,但统一是主流和趋势。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朝中叶,官僚集团内部“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人浮于事,玩忽职守,王朝政局陷入危险境地。1573年,张居正提出了“考成法”,其内容如下: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就销号一件,反之必须如实中报,否则以违罪处罚。三是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四是最后内阁同样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在具体实施中,主要考核官员解征钱粮、积谷备赈和消弭盗贼以及整顿驿递等方面的政绩,并随之兑现赏罚。经过近十年的推行,明朝“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据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居正考成法实施后的成效。〖答案〗(1)特点:注重工作程序;考核内容明确;赏罚严明;考核结果实用权威。(2)成效: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地贯彻了朝廷政令;改善了明朝政治。〖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朝时期的中国。特点:由材料中“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每完成一件就销号一件”可知,注重工作程序;由“主要考核官员解征钱粮、积谷备赈和消弭盗贼以及整顿驿递等方面的政绩”可知,考核内容明确;由“否则以违罪处罚”、“并随之兑现赏罚”可知,赏罚分明;由“经过近十年的推行,明朝‘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知,考核结果实用权威。小问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朝时期的中国。成效:由材料中“经过近十年的推行,明朝‘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知,考成法较好地贯彻了朝廷政令;改善了明朝政治。结合所学可知,“考成法”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相结合,并依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整顿了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作为抗日战争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的报道篇目多、关注点全、立场鲜明,有较高的史料价值。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将发动战争的动机归为“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新华日报》从中读出日本军国主义“徐图再起”的阴谋,遂在8月23日的社论《再论处置日本》中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对人民的一再“欺骗”和“压迫”。日本投降过程中,《新华日报》在不同主题的社论中,总不忘提醒民众警惕国民党反动派“假反攻之名,行内战之实”,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延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和平民主建国贡献力量。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座城市投下原子弹,大大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当时的国内外舆论,把原子弹吹得神乎其神,《新华日报》独排众议,发表时评《从原子弹所想起的》,文章写道:“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生活的幸福而服务的科学,应用在如此猛烈的破坏和杀伤性的武器,我们相信全人类——特别是全世界献身科学的学者们,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慨的。”——摘编自金亦炜《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报道的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华日报》的基本立场。(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华日报》上述报道的历史作用。〖答案〗(1)立场:中国人民的立场;民主的立场;客观科学的立场。(2)作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崇尚民主,有助于民众看清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真面目;有助于民众客观认识原子弹,反思科学与战争的关系。〖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5年的中国。立场:根据材料“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对人民的一再‘欺骗’和‘压迫’”可分析出中国人民的立场;根据材料“总不忘提醒民众警惕国民党反动派‘假反攻之名,行内战之实’”可分析出民主的立场;根据材料“《新华日报》独排众议”、“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生活的幸福而服务的科学,应用在如此猛烈的破坏和杀伤性的武器,我们相信全人类——特别是全世界献身科学的学者们,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慨的。”可分析出客观科学的立场。【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5年的中国。作用:根据材料“《新华日报》从中读出日本军国主义‘徐图再起’的阴谋”可分析出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阴谋;根据材料“总不忘提醒民众警惕国民党反动派‘假反攻之名,行内战之实’”以及重庆谈判等史实可分析出崇尚民主,有助于民众看清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真面目;根据材料“《新华日报》独排众议”、“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生活的幸福而服务的科学,应用在如此猛烈的破坏和杀伤性的武器,我们相信全人类——特别是全世界献身科学的学者们,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慨的。”可分析出有助于民众客观认识原子弹,反思科学与战争的关系。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1889—1913年在位)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保卫国家的独立。1896年3月发生的阿杜瓦战役,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孟尼利克二世在位期间注意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厉行改革,不断创新,为埃塞俄比亚奠定了近代国家的基础。面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孟尼利克二世在与列强频繁交往并学习其先进技术的同时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并善于利用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矛盾为本国谋取利益,显著地提高了埃塞俄比亚的国际地位。——据李建国《孟尼利克二世》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孟尼利克二世为维护国家独立所作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尼利克二世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答案〗(1)贡献: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意大利的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行近代化;坚持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提高了埃塞俄比亚的国际地位;开放国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2)精神品质:对外开放,开明务实;反抗侵略,追求民族独立;与时俱进,创新改革;一心国,务实贡献。〖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非洲。根据材料“1896年3月发生的阿杜瓦战役,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意大利的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根据材料“注意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厉行改革,不断创新,为埃塞俄比亚奠定了近代国家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行近代化;根据材料“并善于利用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矛盾为本国谋取利益,显著地提高了埃塞俄比亚的国际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放国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根据材料“面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孟尼利克二世在与列强频繁交往并学习其先进技术的同时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提高了埃塞俄比亚的国际地位。【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非洲。根据材料“利用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矛盾为本国谋取利益,显著地提高了埃塞俄比亚的国际地位。”可知,对外开放,开明务实;根据材料“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全国人民英勇抵抗,保卫国家的独立。”可知,反抗侵略,追求民族独立;根据材料“孟尼利克二世在位期间注意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厉行改革,不断创新,为埃塞俄比亚奠定了近代国家的基础”可知,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根据材料“1896年3月发生的阿杜瓦战役,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可知,一心为国,务实贡献。202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下学期3.20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2024.0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1.某学者认为,“诸侯大亚”是留居王畿内的外服诸侯的分族。他们往往供职王朝,是构成王官人选的重要来源,也是最高统治者介入边域经营的纽带。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时期的诸侯大亚有利于()A.消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推动分封体制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他们往往供职王朝,是构成王官人选的重要来源,也是最高统治者介入边域经营的纽带。”可以得出,西周王朝希冀借助血缘纽带的重塑,抵消地缘因素的过度增长,从而为诸侯坐大所带来的离心倾向及时注入向心力,说明周人在国家治理思维与实践中蕴含的集权倾向,C项正确;消弭矛盾说法夸张,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官员选拔范围仍然是贵族,未体现扩大,排除B项;材料所述不属于分封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2.吐鲁番出土过一件唐代瓜州都督府颁发的过所,即1200多年前的护照身份证,它记述了一位名叫石染典的西州商人到瓜州、沙州和伊州的目的、随行人员、携带物品及其所经关卡等内容。由此可推知,唐代()A.边疆地区管理较为规范 B.民族政策较为开明C.丝绸之路贸易往来频繁 D.边境人口流动受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它记述了一位名叫石染典的西州商人到瓜州、沙州和伊州的目的、随行人员、携带物品及其所经关卡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边疆地区的护照身份证,详细记述了的相关信息,这说明唐朝的边疆地区的管理较为规范,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唐朝的边疆管理”,而“民族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丝绸之路贸易往来频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边境人口流动”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3.《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骆驼等牲畜,尤其以驴为多,却唯独很少有马这种动物。这一信息可以印证宋代()A.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B.民族政权力量对比变化C.南方经济进一步开发 D.政府对战略物资的控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是重要战略物资,在《清明上河图》中很少出现,说明政府对战略物资的控制严格,D项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是北宋国内,不涉及民族政权力量对比变化,排除B项;《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汴梁,不是南方,排除C项。故选D项。4.元大都的布局形制最接近《周礼·考工记》规划理念,即“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特点;明太祖在南京建帝王庙,对历代帝王圣贤进行祭祀;清乾隆年间,享祀帝王人数多达188位,包括各民族政权的帝王。上述现象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A.民族交融 B.文化认同 C.政治延续 D.疆域开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明清时期。根据材料“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明太祖在南京建帝王庙,对历代帝王圣贤进行祭祀;清乾隆年间,享祀帝王人数多达188位,包括各民族政权的帝王。”及所学可知,元大都的布局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的理念,明清时期的帝王庙是祭祀传说时代帝王、前朝帝王及有文治武功之名臣的建筑,这都体现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对文化认同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各民族交融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元朝、明朝、清朝属于不同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政治延续”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封建政权开拓疆域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5.19世纪中叶以后,“洋火”“洋油”“洋布”等舶来品日益成为乡村生活的必需品,“细粮米面换物,粗粮玉米裹肚”逐渐成为农民生活写照,花生、烟草、大豆、棉花、桑树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反映了当时农村()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商品经济冲击社会结构C.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经济作物种植占据主导〖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叶(中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以后,‘洋火’‘洋油’‘洋布’等舶来品日益成为乡村生活的必需品,‘细粮米面换物,粗粮玉米裹肚’逐渐成为农民生活写照,花生、烟草、大豆、棉花、桑树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可知,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些都不利于传统经济结构的维护,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阶层结构的变化,所以无法得出商品经济冲击社会结构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民众的生活状况,所以无法得出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只是交代了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并没有说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A项。6.严复把英语中的soCiety翻译为“群”。康有为、梁启超认为“合群”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李大钊则指出,群体的道德破灭必然引发“亡群”的后果,知识分子必须意识到自身所负载的重任。“合群”与“亡群”共同反映出()A.知识分子在救国方式上达成共识 B.迂腐守旧的封建思想仍占据主导C.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D.有识之士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材料“严复把英语中的soCiety翻译为‘群’……知识分子必须意识到自身所负载的重任”可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等有识之士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D项正确;材料中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等人的救国方式不一样,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迂腐守旧的封建思想仍占据主导,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7.江西省寻乌县作为闽赣粤三省交界的重要地区,地理位置十分关键。1930—1933年,毛泽东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后指出,在苏维埃革命道路上,必须改造赣南闽西乡村社会中的雇佣关系、宗族关系等社会关系,同时还应当重新塑造乡村社会中权力结构和关系网络。这一调查()A.为中华苏维埃政权发展提供行动方向 B.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理论基础C.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提供现实依据 D.为赢得反围剿战争胜利奠定群众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必须改造赣南闽西乡村社会中的雇佣关系、宗族关系等社会关系,同时还应当重新塑造乡村社会中权力结构和关系网络”及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调查认识到要改造乡村的“雇佣关系、宗族关系”,“重塑乡村社会权力结构”,这些改变有利于获得农民的支持,为为赢得反围剿战争胜利奠定群众基础,D项正确;1927年八七会议就已经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并非这一调查为中华苏维埃政权发展提供行动方向,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且为农村革命革命据地奠定理论基础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B项;土地革命时期在农村进行的土地革命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8.1951年,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并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城市举办中国文化艺术展览,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1955-1956年,中国与日本先后派遣剧团实现文化互访,中国京剧与日本能剧、伎剧进行了交流。这些民间交往()A.丰富了新中国文化的内涵 B.拓展了新中国外交的空间C.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获得了国际社会一致认可〖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的中国、亚洲国家。根据材料“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并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城市举办中国文化艺术展览”“中国与日本先后派遣剧团实现文化互访,中国京剧与日本能剧、伎剧进行了交流”及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通过文化代表团访问的方式加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助于拓展新中国的外交空间,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信息,未涉及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法得出丰富文化内涵的作用,排除A项;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与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关系的指导原则。材料未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中国文化代表团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信息,无法得出国际社会一致认可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9.相关文献表明,苏格拉底曾两次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并经历了公元前430年左右爆发的“雅典大瘟疫”,因此他深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与医学的局限性,认为体育“能让人们看起来更健美、更强壮”,人们应该追求“通过体育锻炼得来的身体美”。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公民身体素质显著提升 B.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C.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地理环境催生体育文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苏格拉底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医学的局限性,因此他提倡通过体育锻炼来追求身体美,这表明在古代雅典,人们对身体健康和体育活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人文精神对体育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公民身体素质显著提升”无法直接从提供的信息中得出,因为没有提供关于公民身体素质的具体数据或比较,排除A项;“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与提供的信息无直接关联,因为没有提到民主政治制度与体育思想或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地理环境催生体育文化”也无法直接从提供的信息中得出,因为没有提到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之间的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0.1829年,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尚未建成之时,主管人员拿出500磅的奖金,奖励“对现有蒸汽机车的重大改进”。这一比赛吸引了超过10000人参加,如图是参赛机型之一、由利物浦一位律师发明的“轮足机”。这反映了当时()A.技术创新得到国家政策支持 B.民众成为科学技术创新主力C.英国社会创新氛围较为浓厚 D.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生产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29年英国。关于铁路采用动力的实验比赛引发众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催生各类设想和发明,表明英国社会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C项正确;根据材料鼓励创新的为主管人员而非政府,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发明比赛,仅能体现民众有热情,但无法判断是否为主力,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创新对工业的推动,排除D项。故选C项。11.1945年3月,美国好莱坞布景师工会和画师工会成员开始罢工,造成近60%的在拍电影拍摄停滞。这场罢工催生了1947年《塔夫特-哈特莱法》的出炉,该法案旨在限制工会权力,还要求工会领袖宣誓不进行共产主义活动。上述事件说明()A.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 B.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显露 D.冷战思维影响美国对内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根据材料“1947年……该法案旨在限制工会权力,还要求工会领袖宣誓不进行共产主义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法案是在冷战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冷战期间一部典型的具有浓烈反共意识形态色彩的反劳工立法,维护了大企业主和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工人运动的干预,并非干预经济,排除A项;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B项;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弊端已经显露,排除C项。故选D项。12.WT0发布的《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尽管有一些碎片化特征,但去全球化的言论总体上没有得到数据支持。WTO首席经济学家奥萨呼吁“将贸易一体化扩大到更多经济体和人民之中”,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再全球化”。这表明()A.国际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动态发展C.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 D.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格局调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WT0发布的《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将贸易一体化扩大到更多经济体和人民之中”及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下国际组织在有利于加强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如果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这些国际组织,经济全球化将有进一步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表明国际组织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上的作用,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排除B项;据材料“但去全球化的言论总体上没有得到数据支持”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没有逆转,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受制于20世纪初国家意志和整体工业水平的低下,苏联在20年代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飞机的复制或改良版。而斯大林认为,苏联要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须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1930年初,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随后,一大批飞机和发动机生产和设计单位陆续成立。1936年,赴美学习的代表团提交了有关美国飞机制造及管理经验的报告。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1945年战争结束后,苏联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至60年代中后期,除部分民用航空器外,苏联在军事飞机各领域的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水平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摘编自刘凡、华盾《苏联航空工业的兴衰及启示》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飞机修理厂。1960年,随着苏联撤走援华航空专家,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此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三线建设”的调整中,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但航空人对航空产品研制的热情依旧高涨。1975年,我国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技术,并于1980年实现国产化。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航空工业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中苏航空工业发展的启示。〖答案〗(1)初期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依赖于进口;具有强烈国家意志;航空工业发展速度迅速。(2)原因:早期依托于苏联援助;科研部门人员的努力;坚持技术引进与独立科研相结合。意义:有利于中国工业体系的完善,提升了工业化水平;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国商用航天飞机的技术创新。(3)政府加强重视与政策支持;坚持自主研发。〖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根据材料“受制于20世纪初国家意志和整体工业水平低下,苏联在20年代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飞机的复制或改良版。”得出初期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依赖于进口;根据材料“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具有强烈国家意志;根据材料“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1945年战争结束后,苏联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得出航空工业发展速度迅速。【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及影响类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飞机修理厂。”可以得出早期依托于苏联援助;根据材料“,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得出国家体制优势与政策扶持;根据材料“航空人对航空产品研制的热情依旧高涨”得出科研部门人员的努力;根据材料我国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技术得出坚持技术引进与独立科研相结合。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航空工业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中国工业体系的完善,提升了工业化水平;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国商用航天飞机的技术创新。【小问3】本题是启示类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苏)。根据材料一“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以及材料二“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得出政府加强重视与政策支持;根据材料一“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及材料二“随着苏联撤走援华航空专家,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得出坚持自主研发。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有两大问题非常地突出。一是“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不说是罕见的成功,举世无双。何以能达此成功?总不能说没有“合理性”存在,那“合理性”又如何解释?二是“先进变落后”。先进发达的农业中国为什么要转型到现代的工业社会,会如此地艰难曲折?“后来者居上”,此话也有历史的根据,那我们凭什么能实现这种宏伟大志?——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先生力求从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考察,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和整体特征。请就材料中的角度自拟论题,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得照抄材料)〖答案〗论题:中国五千年文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阐述: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炎帝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此后,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等朝代均为大一统王朝,或局部大一统王朝。即使是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等动荡分裂时期,民族交融、人口迁徙等因素推动统一因素的汇聚,为接下来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奠定基础。这种“统一性”具有牢固的制度保障,2000多年传统社会统一性制度建设的核心大体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重视维护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二是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三是重视以民本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措施制定。因此,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虽有短暂分裂,但统一是主流和趋势。〖解析〗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涉及最大时空是远古到现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不说是罕见的成功,举世无双。何以能达此成功?总不能说没有‘合理性’存在,那‘合理性’又如何解释?”可拟出论题:中国五千年文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然后根据史实进行阐述依据从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和分裂时期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炎帝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此后,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等朝代均为大一统王朝,或局部大一统王朝。即使是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等动荡分裂时期,民族交融、人口迁徙等因素推动统一因素的汇聚,为接下来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奠定基础。然后再从中央集权、主流思想建设、重视国家治理三个方面分析形成这种统一的原因和依据,这种“统一性”具有牢固的制度保障,2000多年传统社会统一性制度建设的核心大体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重视维护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二是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三是重视以民本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措施制定。最后总结,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虽有短暂分裂,但统一是主流和趋势。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朝中叶,官僚集团内部“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人浮于事,玩忽职守,王朝政局陷入危险境地。1573年,张居正提出了“考成法”,其内容如下: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就销号一件,反之必须如实中报,否则以违罪处罚。三是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四是最后内阁同样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在具体实施中,主要考核官员解征钱粮、积谷备赈和消弭盗贼以及整顿驿递等方面的政绩,并随之兑现赏罚。经过近十年的推行,明朝“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据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居正考成法实施后的成效。〖答案〗(1)特点:注重工作程序;考核内容明确;赏罚严明;考核结果实用权威。(2)成效: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地贯彻了朝廷政令;改善了明朝政治。〖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朝时期的中国。特点:由材料中“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每完成一件就销号一件”可知,注重工作程序;由“主要考核官员解征钱粮、积谷备赈和消弭盗贼以及整顿驿递等方面的政绩”可知,考核内容明确;由“否则以违罪处罚”、“并随之兑现赏罚”可知,赏罚分明;由“经过近十年的推行,明朝‘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知,考核结果实用权威。小问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朝时期的中国。成效:由材料中“经过近十年的推行,明朝‘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翡翠培训资料》课件
- 《证券买卖技巧教案》课件
- 《证券基金销售培训》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员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人力资源管理篇】
- 《社区工作实务》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人事管理】十篇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课件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第2课时 油气资源的开发
- 山里的夜(2022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基于PLC的食品包装机控制系统设计
- 保密协议简单合同范本
- 机械设计作业集
-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要求
- 冬季心血管病预防知识
- DB36-T 720-2013 汽车加油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铁路护路巡防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奥数试题(试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