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格五年级上册册一单元_第1页
教学设计表格五年级上册册一单元_第2页
教学设计表格五年级上册册一单元_第3页
教学设计表格五年级上册册一单元_第4页
教学设计表格五年级上册册一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小数乘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目标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用具课件、作业纸

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剪贴)

1.例1。编写意图

3.5W--------*35南

3x3

10.5七*-----[05南

(1)在购物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

教材创设学生喜欢的“买风筝、放风筝”情景,引入小数乘

整数的学习。其教学功能有二:①“买风筝”活动不但能引发

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②利

于学生根据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3.5元义3”转

化为“35角X3”来计算,为例2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

计算做准备。

(2)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决买3个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多数学生只会列算式

“3.5X3”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但不会计算。这时,

他们可能会用已掌握的小数加法、整数乘法或其他方法来计算。

教材呈现了三位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体现了尊重学生差异,

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的课改理念。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师:看老师这有一幅图。(课通过生活

创件展示例题图)人们在干什情境的引入,

设么?调动了学生的

情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还学习兴趣,渗

境知道了什么?透数学来源于

生:有卖风筝的生活应用于生

风筝的价钱不一样活的思想,并

师:这么漂亮的风筝,看来为下面学生自

新了三个小同学,他们想买3主的探究小数

课个一样的来放飞。(教师边乘整数提供条

说边出示课件)件。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师:买哪个呢?你们能

给他们提个建议吗?学生自由回答。在实际的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问题情境中,

自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让学生运用原

主有道理,我们先采纳买最便学生思考并汇报。有的知识经验

宜的方案,也就是买3个(1-2人)自主地进行估

3.5元的风筝,(教师板书师:同学们各自的算、笔算,培

3.5元)理由很充分,思考养了学生的估

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问题也很有深度。算能力、计算

作少钱呢?并说清怎样想那么到底花多少能力的同时,

交的?钱呢?你们能算让学生懂得估

流师:谁把你的成果展示给我出来吗?算也是检验笔

们大家看。学生独立计算。算的一种方法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方法,

在实物投影演示。并从中选

择板书。

竖式笔算35角X

3=105角。竖式笔算3.5元

X3=10.5元。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

的算理、算法。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比较发现

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与生:观察比较

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汇报

不同?①学生独立思培养学生独

2、尝试解决考。(自己想一立思考,合作

教师出示0.72X5o想)交流的能力

师:这也是一道小数乘法的②小组交流计算

题,怎样写竖式呢?师生共方法。(把你的想

同写出来。同学们看0.72法与小组同学交

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流。)

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③学生试算。(根

结果呢?据小组的意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给大把这道题试着在

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小卷上算一算)

算的。④汇报演示。

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⑤理解算理算法

他讲得怎样?(让3个学

生进行讲解)

教师指板书请学生说一

说小数乘法怎样计算,计算

时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根据今天所学知

实识解决一些问题巩固所学知

践(1)想一想,做一做。识

应14X63.07X8练习做题

用集体反馈,根据学生所

说出示正确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

堂小数乘法中的小数乘整数,

小那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

结么收获?

作业:预习例3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3.5X3=

35角X3=105角=10元5角

0.72X5=72(扩大100倍)X5=360(使积不变最后的积要

缩小它的100倍)=3.6(末尾的票去掉)

课后记(教师随笔)

课题小数乘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法则。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目标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新问题的能力。

重点重点: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乘法的计算算理的理解。

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用具口算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剪贴)

.例2及“做一做”

20.72x5=______

0.72不悬钱毅,能不能转化成弊

怎样计算?数来计算?

霸嚷

072扩大到它妁72

x5[x5

3.60-细小到它妁酝_60

▲3

最后的0可以去掉“

编写意图

(1)帮助学生弄清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本例的设计分为两个步骤:①用转化的方法将“0.72X5”转化为

“72X5”o教材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转化成整

数来思考?”即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②用动态竖式揭示原理。为了使

学生理解转化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教材显示了用竖式计算0.72X5的动

态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清楚地看到:①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就转化为72,这样就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②由于因数0.72

的扩大引起了积的扩大,所以,要使积不变,必须把扩大到100倍的积

“360”缩小到它的1/100o

(2)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要点。

1.70.7252.5

x4X4x6x6

恕-恕:小故乘整数与赘数乘整故行什么不同?

“做一做”中的第1题,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对

比编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点有二:①小

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小数位数与

因数中的相同。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小数的

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是不能去掉的。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1中的计算经验,特别是将3.5元转化为

35角的经验来学习例20

(2)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X5”,列出竖

式,并尝试对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

(3)应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在学生理解上述算理

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归纳用竖式计算的要点:①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

行;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

数;③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

末尾的“0”可去掉。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一、复习引入:

习口算学生口述

(课3X256X845X6练习计算

件出0.5X20.3X30.IX温

示)9

2、用竖式计算学生做在本上习上节课所

71X572X5学,为本节课

0.7X50.3X5做铺垫

二、新二、新授0.71X5=3.55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0.71xio71

铺垫◄-通过上节课

乘整数乘法,这节课我们继x5------>x5学习大胆尝

3.55勺355试培养学生

续来学习小数乘法。(出示知识的迁移

例题)学生代表尝试做在能力。体会两

黑板上,并讲述做位小数乘法

0.71X5=题过程。同一位小数

0.71471因数扩大乘法相同。

100倍

...因数扩大100倍,另一

个因数不变。要想积不变,

变得后的积要缩小100倍。

.,.3554-100=3,55

小练笔:0.75X5=(学生做

在本上)

教师巡视,指导。

这道题大家都学会了,现在

我们来看一道难的,检验大

家学得怎么样?好不好?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0.72X5=生:0.72X5=3.6

谁来大胆尝试着做一做。0.72xio72

x5------>.x5

生尝

3.60口360

试师:观察红色字的特点,你

发现了什么?生:一个因数是两

位小数,另一个因为后面揭示

师:0.72义5的结果是3.60,数是整数,积也是因数与积的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去掉两位小数。位数关系做

生:可0.72X铺垫。

小数末尾的0。并且不改变5=3.6,3.6是一位

大小,为了简单写成小数。

根据小数的性质,

3.6o但它原来的最初结果小数末尾的零去

仍然是两位小数。掉,不改变小数的

大小。学生代

明白了吗?表尝试做在黑板

上,并讲述做题过

巩固程。

练习

小练笔:0.75X5=(学生做

学生代表尝试做在

在本上)黑板上,并讲述做

教师巡视,指导。题过程

074X50.76X5学生自己做,教师

指导

作业:练习一34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乘法

0.71xio710.72xio72

<---------<---------

x5-------->x5x5-------->x5

3.55-103553.60-10360

课后记(教师随笔)

课题小数乘小数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3课时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法则。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目标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新问题的能力。

重点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剪贴)

12犷大到它的1。倍_12

x0:8扩大到它的书x8

0.96-悔小到它的心g6

看一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编写意图

(1)选择与“米、分米”有关的校园生活——换玻璃为学习背

景。

以换玻璃的活动引入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其教学功能有三:

①提供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生活素材。由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

入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乘法计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多问

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②引起认知冲突。当学生列出

“1.2X0.8”的算式来求长方形玻璃面积时,问题油然而生: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促成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

经验,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把1.2米、0.8米转化为12分米、8

分米,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使学生又有了一

次用转化的方法来学习新知的体验。③更换橱窗玻璃是校园生

活中的平常事,借此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的品

德教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活动:①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整数

来计算吗?”引导学生在例2的基础上再一次想到用转化的方

法,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为整数,再进行计算。②动态显示

“1.2X0.8”的竖式计算过程:先将两个因数1.2和0.8,都扩

大到各自的10倍,变成12和8,然后求出积,使学生清楚地看

出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到100倍;最后

再看积,由于积已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将

扩大后的积96缩小到它的1/100,得0.96。

(3)引导学生归纳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在1.2X0.8的竖式下面精心安排了一个探讨性的问题:

“看一看,因数和积的小数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自主

找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悟出小数点位置的正确处理方

法,为概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即例4做好准备。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口算:提高学生计算

复习0.3X60.8X4能力

7.2X04.2X8

0.25X43.6X3

4.3X50.6X9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

意义。理解小数乘小

0.70.390.824数的意义

3、用竖式计算复习上节课所

1.2X82.5X8学,熟练掌握小

3.8X72.4X5数乘法

F■^空

-、4.5-------►()

新授X3X3

(-------135

()——►78

X4X4

31.2<——()

幻灯片出示例3,宣传栏

上的玻璃坏了,长L2米

宽0.8米。需要换一块多

大的玻璃?

1、引导学生分析题

1)题中已知什么?求

什么?

2)它与例1有什么

不同?能用加法算

吗?

3)怎样列式?

1.2X0.80.8X1.2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分组讨论:上节

课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

小组讨论:

算方法时,是把小数转化成1.2x0.8=0.96

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1.2

x0.8

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L2X0.96

0.80.8X1.2?

如果能,应该怎样

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

讨论结果。)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

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

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因数和积的小数位

数,它们有什么联系?(因数

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

数。

拓展1、想一想605X0.82的积学生独立思考并回

练习中有几位小数?6.052X0.82答

呢?

2、做一做学生计算

小结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学生汇报

获啊?

作业:练习一4、5、6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例3玻璃长1.2米宽0.8米,这块玻璃多大?

1.2X0.8=0.96(米)

1.2

x0.8

0.96

课后记(教师随笔)

课题小数乘小数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4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

用0补足。

目标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

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以小数的

重点

乘法。

难点: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

难点

用0补足。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剪贴)

编写意图

(1)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小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教材没有给出统一的法则,只要

求学生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如何才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

呢?这必须让学生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为此,教材组织学生

应用交流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个序以图、

文、式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师生的眼前: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根据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一>积

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2)利用例3后“做一做”中的练习引入本例的学习。

本例学习之前,学生已进行过一定量的小数乘法练习,特别

是例3后面“做一做”中的3道题,学生记忆犹新。教材及时

将学生已做过的习题作载体,小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这

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达到了省时、高效

的教学目的。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口算:提高学生计算

复习0.9X67X0.08能力

1.87X00.24X2

4X0.30.12X6

1.6X54X0.2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

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复习上节课所

积有几位小数。学,熟练掌握

0.4X0.34.87X2.3小数乘法中积

5.062X0.37的位数与因数

0.58X0.96位数的关系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

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

0.02X0.4O

4、揭示课题:前两节课

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简

单的小数乘法,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较复杂

的小数乘法。(板书课

题:较复杂的小数乘

法)。

二、新1.教学例4、6.7X0.3

授(1)猜:这道题的积里有几6.7X0.3=2.01

1、引位小数?6.7一位小数

入(2)引导学生写竖式。X0.3一位小数

(课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该怎样2.01两位小数

件出写?试着写一写,指名板演。

示)集体订正,师示范: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有前三个例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0.560.5X0.04=0.0224题做铺垫,学

两位小数

X0.04o0.56生很容易掌

①生独立按照整数乘法的X0.04两位小数握小数乘法

法则算出积,指名板演。的计算方法

②分组讨论:积的小数位0.0224四位小

数应该有多少位?位数不够数

时怎么办?

③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

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④让学生点出积的小数

点,并指名板演。

⑤师巡视,集体订正。(注

意示范)

、(投影出示)

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

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

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2、点小数点。

38.045.006

X4.6X0.00

722812

35042

14208

164892

3、快算。

课堂同学们你们今天有哪些收学生谈收获

小结获啊?

作业:练习一7、9、10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例46.7X0.3=2.010.56X0.04=0.0224

6.70.56

X0.3X0.04

课后记(教师随笔)

课题小数乘小数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5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O

教学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

补足。

目标3、理解倍数可以使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剪贴)

5吼

一—哎呀、它追上来了!

别担心.j

一它追不金人、4%—

上我!了

/J、非洲野巧的最高速

一•一度是56千耒/时。

鸵务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

度是多少千米/时?

56x1.3=_____(千米/时)

我算得对吗?56

x1.3

鹫柒

请验算一下。

彳;」写:不箕屋“

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千米/时。

编写意图

(1)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倍数是

小数的学习。教材主题图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讲述非洲野狗追

及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继而发出善意的担

心:“追得上吗?”由此导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这一情

境的创设,体现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课改理念。

(2)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教材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素材,给出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

野狗的1.3倍”的信息,使学生从具体事件中领会有时用小数

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材通过女孩提问:“我算得对吗?”引出验算。验算的方

法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

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如,

对着原式再做一遍。再如,用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7.28是错的。这里不要

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口算:提高学生计算

复习0.7X0.90.04X0.2能力

0.8X0.053.1X0.3

0.16X0.51.7X0.03

1.8X0.040.12X6复习上节课所

2、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学,熟练掌握

位数有没有错误。打“小数乘法中积

或“X”的位数与因数

56.7X38=2154.6位数的关系

0.37X0.94=3.478复习倍数关系

41.23X29.2=12039.16使学生明白倍

0.78X6.1=47.5856X2数也可以是小

3、求56的2倍是多少?数

新授

1、引1.教学例5(板书)

入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

(课

件出千米每小时,鸵鸟的最高速

示)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

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培养学生独立

每小时?做题能力

生读题明白以下问题:生独立完成,指名

板演,集体订正。

①已知所求?

②怎样列式?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③所列算式的意义是什么?56X1.3=7.28(千

米/时)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56

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XI.3

培养学生观

尝试比较例4和例5中积和168察、比较的能

因数的大小。56力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7.28

的因数分别与1比较,你发

现什么?

因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

的大小与因数有什么关系?生独立用交换两个

为什么?(因为例4的因数是因数位置的方法检

验上面的计算结

0.3比1小,求的是6.7的果。或用计算器演

十分之三,所以积比因数算。

小;而例5的因数是1.3比

1大,求的是56的1.3倍,

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3)你能得出结论吗?(当

因数比1小时,积比因数小;

当因数比1大时,积比因数

大。)

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有哪些收学生交流汇报

获啊?

作业:、练习一8、11、12(做在书上)、13、14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56X1.3=7.28(千米/时)

56

XI.3

168

56

7.28

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时

课后记(教师随笔)

课题积的近似数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6课时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1

求出积的近似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发票的格式,金额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

目标

大写数字以及总计金额的写法。

重点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求小数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

难点数的近似值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剪贴)

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

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得

数保留一位小数。)般复

坏心看你「「二费}\

0.049x45«2.2(亿个)

0.049

x45

245

196

2.205

t

0<5,舍去。和5,

保留一位小数.

答;狗约有______亿个嗅觉细胞。

根据K,接,

“四合五人”法保留一

一定的小数位敷。

编写意图

(1)创设一个“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为学生求积的近

似值提供素材,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狗的嗅觉非常灵敏。

(2)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

例题给出信息“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和问题“狗

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不

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确值,只需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同样,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当求出若干个小数的积

以后,也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

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让学生体会求积的近似数也是生活、生产

的需要。

(3)指出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和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说明如何用

“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1、口算。

习1.2X0.30.7X0.5

(课0.21X0.81.8X0.5学生回答

件出1-0.821.3+0.74

示)0.4X0.40.89X1复习小数的近

0.11X0.680X0.05似数,回忆求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近似数的方

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法。为本节课

出示)积的近似数做

保保保准备

留留留

整两

数位位

小小

数数

2.905

4.368

2.6007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

思考并回答

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

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

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

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

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

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

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

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

“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

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

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

值)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出示例6学生读题,找出已

新授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知所求。

1、谈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生列式,板书:

话引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0.049X45

入新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0.049X452.2

课小数)(亿个)学生自己尝试

(课0.049理解

件出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X45积的近似数的

示)演并集体订正。取舍

5、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245

写?196

6、告诉学生在一般的小数

乘法中不需要全部保留小2.205

数位数,没有声明的情况下答:狗约有2.2亿

只需保留两位小数。个嗅觉细胞

运用练习中掌握

1、一个长方形操场,知识

长59.5米,宽42.5米。计

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

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o

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

数?

3.0593.578

3.5743.5833.585

课堂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

小结学的内容?

作业:P.13页练习二1、2、3、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

0.049X45

四舍五入法

课后记(教师随笔)

课题连乘、乘加、乘减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7课时

教学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目标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不同解题思路

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剪贴)

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

的正方形施砖铺地,100块够吗?

0.9x0,9x100I。。块^

=0.81x100不够。

=81(平方米)

110块够吗?

0.9x0.9x110dO?11。块够了。

=0.81x110

=89.1(平方米)

以用块的=誉+:;

瑟T比1上0侬播El二肛一平0方+秒81

编写意图

(1)由小数乘法的一步计算变为连乘、乘加、乘减的两步运算,

提高小数混合运算能力。

前面的小数乘法,都是一步计算。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小

数乘法以后,引入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把小数的加、

减与乘法融在一起,巩固加、减计算技能,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2)通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学习连乘、乘加、乘减运算。

生活中需要用连乘或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这里

选择学校图书馆用正方形瓷砖铺地为素材,设计了“用100块

瓷转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解答第二问学生可

能会有不同的思路。教材呈现了连乘、乘加的方法,通过这两

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

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1、口算。

习1.02X0.20.45X0.6学生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