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走进生命花园_第1页
中班健康:走进生命花园_第2页
中班健康:走进生命花园_第3页
中班健康:走进生命花园_第4页
中班健康:走进生命花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六班

2019学年第二学期

主题:走进生命花园

一、主题缘起:

“活教育”要培养“活儿童”。儿童天生具有生长的活力,好的教育应该顺

应儿童的天性,从儿童的经验、问题、兴趣和需要出发。

疫情期间,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孩子,但我们仍努力想办法对幼儿进行经验调

查。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调查孩子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主题

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线索。通过和家长沟通,我们了解到一个关于疫情的视频让团

团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波动。幼儿的反应让家长产生了一些担心和焦虑:幼儿能不

能理解疫情和死亡?死亡会不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该不该让幼儿

接触疫情的信息?出于保护幼儿的目的,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幼儿接触和疫情

相关的信息。

我们及时和家长沟通,对家长想要保护幼儿的心态表示充分理解的同时,也

向家长解释了疫情的教育价值。中班幼儿能够理解也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疫情这

件事,他们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建议家长的态度要乐观,多给孩子

提供正面的信息和引导,将抗疫的积极变化和胜利的信心传递给孩子。

而且,因为情境的变化、互动方式的变化,我们对幼儿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看到了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二、主题价值:

“活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做人”。人的培养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实践。

对幼儿来说,让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培养他们有用的生活能力

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活教育”的重要途径。

新冠疫情是对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挑战,我们发现疫情似乎唤醒了幼儿对于

死亡的懵懂意识,死亡对幼儿来说,不再是远处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每天都在

身边发生的事情。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历程,是幼儿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认

为有必要帮助家长认识到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同等重要。因此这次活动的设计主

要是通过科学、社会教育的形式,让幼儿认识生命,爱惜生命,感恩父母。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生命资源。自然界的生

活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丰富的,是目的、意义与价值的源泉。因此这次

活动通过让幼儿参观周围环境,了解周围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现象,满足幼儿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生命的美好,萌发幼儿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尊重各种

生命的情感。通过这个“生活共同体”,我们共同汲取生活与成长的力量。

三、主题架构:

(一)主题目标

1.回归生活,与幼儿家长共同面对生活挑战,共同汲取生活与成长的力量。

2.结合疫情的背景,幼儿对生命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幼儿有理解、共情的能力。

3.家园共育,一起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共同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二)主题网络

1.回归生活,与幼儿家长共同面对生活

挑战,共同汲取生活与成长的力量。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

2.结合疫情的背景,幼儿对生命有更多的

感受和理解,幼儿有理解、共情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园共育,一起观察儿童、发现儿童,

共同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三)活动构成

整个主题活动分五块内容进行:

1.语言领域。师幼共同创编情节及对话,帮助幼儿创编出富有新意、完整

的童话剧,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把握各个角色的典型特征,使幼儿初步

懂得“生命不仅仅神奇,而且特别珍贵”的重要意义。

2.科学领域。通过科学活动“毛毛虫变蝴蝶”,让幼儿通过观看毛毛虫

变蝴蝶的蜕变视频,体验生命的伟大和大自然的伟大。

3.健康领域。教师设计了健康活动“可怕的病毒我不怕"健康游戏:我

会带口罩以及健康游戏:病毒拜拜让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激发幼儿通过游戏

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冠状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

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4.社会领域。通过让幼儿参观周围环境,了解周围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

现象,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生命的美好,萌发幼儿珍惜生命、爱护生

命,保护、尊重各种生命的情感。

5.艺术领域。通过艺术游戏《画口罩》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感受生活中的美并能够通过设计口罩萌发在疫情期能够保护自己。

四、活动安排:

序号活动名称要点提示

1语言:奇妙的生命1.通过阅读绘本内容,感受生命的奇妙

和珍贵。

2.激发幼儿爱妈妈、爱家人的情感。

2社会:认识生命1.在户外参观过程中,幼儿感受到植物

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个生命都是来

之不易,,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

生命是脆弱。

2.在活动中萌发幼儿的生命保护意识,

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珍惜

生命O

3科学:我是冠状病毒1.通过游戏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知道冠状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

自我保护意识。

4语言(儿歌):防疫儿歌1.理解儿歌内容,了解预防新型冠状病

毒的基本方法。

2.乐于参与表演,大胆表现儿歌内容。

5健康游戏:我会带口罩幼儿认识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会传染

给别人,懂得预防感冒。

6健康:可怕的病毒我不怕1.通过游戏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知道冠状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

自我保护意识。

7艺术:画口罩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

受生活中的美。

2.通过设计口罩萌发在疫情期能够保

护自己。

8科学:毛毛虫变蝴蝶了解蝴蝶的形态以及毛毛虫变蝴蝶的

过程,感受生命的美好。

9表演游戏:赶走病毒小恶魔1.进一步熟悉剧本的构成,继续尝试用

(一)绘画的方式将故事转化成完整的剧本。

2.根据故事内容想象情节,尝试分组合

作为剧本设计台词。

3.能在剧本的创作中积极参与讨论,敢

于在集体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10表演游戏:赶走病毒小恶魔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故

(二)事中人物的角色特点。

2.用绘画的形式完成“我喜欢的角色”

调查表,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3.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五、具体活动:

活动一:奇妙的生命(语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和珍贵。

2.用动作表现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能跟随音乐用合适的动作表

现小生命的变化过程。

3.激发幼儿爱妈妈、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

2.胎动图片

3.盆子、海洋球。

活动过程:

1.引入。

(1)播放婴儿哭声。

师:这是什么声音?

(2)点开婴儿哭闹的图片。

师:对,是刚出生的小宝宝。你们知道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图书P10------24页。(幼儿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

2.回顾。

(1)请幼儿回顾,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图画书,你们知道你是怎样来的吗?那在妈妈肚子

里是怎样一点一点长大的呢?

(3)教师总结。

3.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

(1)请幼儿相互讨论探索,你在妈妈肚子里做了些什么?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了些什么?

幼儿讨论过程。

(2)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请幼儿做相应的动作示范。

师:请XX说说你在妈妈肚子里做了什么?

幼:踢腿(假设性的回答)

师:那,你是怎样踢的呢?请你做给小朋友看看。其他的小朋友,你们在妈妈

的肚子里也会踢腿吗?

幼:会。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在妈妈肚子里踢腿的动作。

请多个幼儿分别回答,教师做出回应并个别示范、集体示范等。

(3)教师总结。看看图片上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千什么。缩成一团。(动

作轻柔)

活动延伸:

图1-1

活动二:认识生命(社会)

活动目标:

1.在户外参观过程中,幼儿感受到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个生命都是

来之不易的。

2.幼儿了解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

生命是脆弱

3.初步萌发幼儿的生命保护意识,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珍惜生

命。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有种植园和饲养区,幼儿具有种植蔬菜和饲养动物的经验。

2.关于动植物的图片、动植物生长变化的片段视频。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让幼儿观察,感受生命的生长变化。

(1)观看图片,认识有生命的事物。

播放两组图片,一-组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组是无生命的物体,让幼儿观察

比较两组图片的异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

并加以区分。

(2)观看视频,了解生命的生长变化。

播放植物的种植一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一枯萋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繁殖

视频。

幼儿讨论:植物和动物分别是怎样成长的,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

碍呢?了解生命成长的不容易)

2.户外观察,感受身边的生命。

(1)种植区、饲养区观察。

组织幼儿到种植区,观察自己种植的蔬菜有什么变化;然后到饲养区,看看饲

养的动物相比之前有什么变化?

师:这些蔬菜都长得高高的,小动物们也都越来越壮,那小朋友们是怎样照顾

这些蔬菜和动物的?

(2)到幼儿园的花园观察,渗透保护花草、动物的感情。组织幼儿观察花园

里都有哪些植物、动物。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花园美吗?为什么呢?

师: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小草,还有小鸟、蝴蝶等等,让我们的花园很美

丽。所以我们不可以摘花儿,随意践踏小草,不能伤害小动物。爱惜每一个生命,

即使它是很微小的。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里种植喜欢的植物,或者饲养一只小动物。将植物或动物的成长

过程、幼儿的照料过程记录下来。感受生命的成长,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活动照片

活动三:我叫冠状病毒(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1.情景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

方?为什么在医院挂吊瓶?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2.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及传染途径有哪些?

(1)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新型冠状病毒是传染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

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接触的人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

以叫做传染病。

(3)提问:除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外,常见的传染病还有哪些?

小结法: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

病的认识和理解。

3.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教师: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

(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

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毒;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

疫力;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区域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

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4.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教师提出问题后抢答,

给回答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后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活动延伸:

在寒假期间,孩子们对冠状病毒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了解

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

活动照片

图1-3

活动四:防疫儿歌(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了解防疫小知识、知道防疫小可爱做的事情。

2.大胆参与表演,能有节奏感的表现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准备好防疫儿歌视频

活动过程:

1.播放防疫视频,倾听儿歌的内容。

2.再次完整的播放视频,教师进行提问,理解儿歌内容。

(1)小朋友们我们在假期里都戴着什么东西出门呢?

(2)那怎么样是防疫小可爱呢?我们该怎么做?

(3)中国一定会胜利,那需要大家怎么做呀?

和教师一起进行念儿歌,对儿歌进行一个梳理,并加上有特征的动作巩固

孩子对儿歌的记忆。

2.再次播放视频《防疫小可爱》

(1)学做手指操,巩固儿歌。

(2)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做,并再次指导,跟着视频一起做一做吧

(3)请大胆的幼儿进行上来表演手指操游戏吧。

附儿歌《防疫小可爱》

叫戴口罩你就带!

你是“防疫”小可爱!

洗洗小手多喝水!

你是听话小宝贝!

了不起,了不起!

贡献就是待家里!

众志成城共防疫!

中国一定会胜利!

活动照片

图1-4

活动五:我会带口罩(健康)

活动目标:

1.借助课件或挂图,通过猜猜、想想、说说,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认识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会传染给别人,懂得预防感冒。

活动准备:

1.课件或挂图:《小河马的大口罩》,小河马、熊医生、小白兔、小松鼠

图片。

2.布置森林背景,故事录音。

3.音乐:《去森林郊游》、《健康歌》。

活动过程:

1.伴随音乐《去森林郊游》进入场地,师幼围坐在一起。

〃小朋友走走走,-起去森林郊游”,引发幼儿兴趣,发现问题:今天森林里这么安

静,小动物们怎么没出来玩呀?幼儿想象自由讨论。

(出示森林背景)提问:

(1)这些小动物们怎么了?怎么都戴上口罩呀?它是用来干什么的?什么时候才要

戴它?(幼儿回答)

(2)小朋友,你感冒过吗?感冒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如果感冒了,你应该怎么

做才能让感冒快快好起来?(幼:吃药、多喝水、休息、出外时带•上口罩等等。)

森林里这些小动物到底怎么了,我们一起看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2.分段欣赏课件或挂图,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课件或挂图第一幅,提问:小河马怎么了?小河马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它

戴什么了?小河马戴口罩发生了什么事?(幼儿猜测)

(2)出示课件或挂图第二幅,猜猜“口不见了”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小河马的口

罩怎么了?怎么会不见了?想想谁会捡到小河马的大口罩?他们又会用口罩做什么

事呢?幼儿猜想,教师出示相关小动物的图片。

(3)出示课件或挂图第三幅,说说“口罩不见了”后发生的事情。

幼儿欣赏,说说发生的事情。第二天,这些小动物都感冒了,是怎么回事呢?(幼儿

回答)。

(4)听录音,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内容。

提问:为什么小动物最后都感冒了?教师小结:小河马的大口罩上沾有感冒病毒,

别的小动物捡到拿来用,就把病毒传染给它们了。那咱们小朋友的口罩能互相戴

着玩吗?戴完口罩应该把它放在哪里?我的创新

3.说说怎样预防感冒、治疗感冒。

(1)请幼儿做医生,帮感冒的小动物治病。

教师: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给小动物们治疗感冒呢?

(2)幼儿帮助小动物,-起预防感冒。教师:小动物们说感冒了很不舒服,鼻子塞

得紧紧的,呼吸都困难,真是不想感冒啊!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想办法,帮助小动

物,告诉它们怎样来预防感冒,让小河马的感冒不会传染给它们?

(3)幼儿给森林背景上的小动物摘掉口罩。

教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灵,小动物们用了之后感冒都好了,我们来给小动物们

摘掉口罩吧。

4.教师带领幼儿做《健身操》,增强体质“赶走”感冒。

小朋友们懂得了很多预防感冒的方■法,以后小朋友-定要做到这些。现在,让我们

一起来运动运动,让身体变得更棒吧。(放音乐《健康歌》)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活动的导入富有趣味性,情境性;音乐的恰当运用切

合了题意;游戏的设计,符合幼儿喜好游戏的特点。活动过程完整有趣,故事生动

形象,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幼儿非常感兴趣,印象也更加深刻。

整个活动运用情景导入法、故事中断法、情境表演、律动等方法,把枯燥的

难以理解的健康知识,通过主题教学的有效整合,使孩子们轻松理解。

活动照片

活动六:可怕的病毒我不怕(健康)

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

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

点)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

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

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

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

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

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

体内里捣乱。(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

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

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一冠状

病毒”。

2.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

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

①玩法: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

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②教师面对幼儿,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时的状态(注意避免唾沫飞出,

仅仅口腔送气即可)。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打

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

游戏2:“病毒”传传看

①玩法:教师将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涂一点,效果更直观),揉搓

一下,然后让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师: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桌子和椅子上)

②请小朋友B将小朋友A摸过的位置再摸一遍。

师:现在“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小朋友B的手上)

③让小朋友B与小朋友C握握手。

师:这次“病毒”去了哪里?(幼:小朋友C的手上)

④让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脸蛋和鼻子。

师:现在,哪里又产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脸蛋和鼻子上)

⑤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况如何避免。

师总结:“病毒”的传播能力真是太厉害了,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饭前

便后,打喷嚏或咳嗽后,都要洗,还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好

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3.通过判断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哪个是错误的。

活动延伸:

知道出门时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然后

将卫生纸扔进垃圾桶;还要经常按照正确的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们的小手

洗干净,这样,病毒大军就不会轻易找上门啦!

图1-6

活动七:画口罩(艺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口罩若干、水彩笔、PPTo

活动过程:

1.感知各种口罩(看PPT)o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都戴了什么?

(2)这些人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3)你喜欢哪一款呢?为什么?

(4)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口罩呢?

2.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1)老师喜欢小猫咪,所以我要设计一个猫的口罩,这个口罩有两个面,

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面就可以了,另一个面是用来罩住嘴巴的,以老师在口罩上做

的红色圆点记号的一端放在最上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设计的。

(2)我先画上小猫咪的鼻子,再以这个为中心,画上小猫咪的脸,另一边

该怎么画呢?再是嘴巴。小朋友想想看,还缺点什么呢?(小猫咪的胡子)

(3)你们看,老师的口罩变漂亮了哦(老师戴上口罩表演猫叫),那你们想

不想让自己的口罩也变漂亮呢?重点:告知幼儿动物的脸的两边是对称的。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要求:请小朋友们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口罩。

(2)画好的小朋友把报纸和彩色笔放在桌子中间,把椅子塞到桌子下面,

可以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动物口罩,请爸爸妈妈帮你把口罩戴上。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3.口罩秀。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模特歌,请你们戴上漂亮口罩,我

们一起来走模特路。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组合走模特路,展示自己的口罩。

活动延伸:

把自己设计的口罩送给身边的人,如门卫叔叔,食堂阿姨,生活老师,

好朋友等,知道口罩在疫情期间的重要性知道出门时要戴口罩。

图1-7

活动八:毛毛虫变蝴蝶(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蝴蝶的形态以及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认真观察视频与图片呈现的现象,能够用的方式表达毛毛虫变蝴蝶的过

程。

3.对观察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感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探索。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变蝴蝶的成长视频。

2.蝴蝶拼图,蝴蝶成长过程的图片(卵-毛毛虫-蛹-蝴蝶)。

3.音乐及春天背景图一幅。

4.将幼儿分成4人一组。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就藏在拼图里,我们同一组的

小朋友一起动手合作把它拼出来看看它是谁好吗?拼完后说一说你们拼出来的蝴

蝶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拼出来的蝴

蝶是什么样的?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都有一对翅膀、触角和

身体。颜色和花纹等不同)。

(3)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毛毛虫是怎样

变成蝴蝶的呢?(幼儿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播放视频。

(1)分步观察①卵:这是什么?它们长得怎么样?(卵,长得都不一样)②毛毛虫:

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会干些什么?(会吃树叶)③蛹:毛毛虫长大后会

做什么事呢?怎么样才能变成蝴蝶呢?(吐丝、结茧,在里面变成蝴蝶)(小结:谁能

完整的介绍一下“蝴蝶是从哪里来的",经过卵-毛毛虫-蛹-蝴蝶四个时期)

(2)完整欣赏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

3.通过游戏竞赛,加深幼儿对毛毛虫变蝴蝶过程的了解(给幼儿分发准备好

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到你们桌上的图片了吗?上面画的什么?(卵、毛毛虫、蛹、蝴

蝶)现在请各个小组的小朋友来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

按照毛毛虫变蝴蝶的顺序摆好。

4.角色游戏,结束活动。

(1)老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结束:我们飞到草地上去玩吧。

活动照片

图1-8

活动九:表演游戏:赶走病毒小恶魔(一)

活动目标:

1.熟悉剧本的构成,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将故事《赶走病毒小恶魔》转化成

完整的剧本。

2.根据故事内容想象情节,尝试分组合作为剧本设计台词。

3.能在剧本的创作中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或水彩笔,完整的空白剧本打印稿每组一份,《赶走病毒小恶魔》

空白剧本、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继续熟悉故事,制作剧本

1.根据故事内容想象情节,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

师:故事中后来发生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二、制作剧本

1.师:今天为每一组提供了一份空白的剧本,请你们小组合作,想一想角色

之间的对话,然后画下来。

2.幼儿分组创作剧本。

三、集体分享各组创作的剧本,

师:刚才每组都创作了剧本,谁愿意跟大家来分享一下,读一读自己的剧本。

四、表演

幼儿尝试分组分角色合作练习剧本中的对话,进一步感受角色之间的配合。

师:刚才每组分享了自己的剧本,现在你们想不想分角色去练习?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好的剧本放在语言区,引导幼儿经常阅读对话,继续熟悉剧本,

并有感情首色朗读剧本。

2.在美工区中提供空白刷本,让幼儿继续创编剧本。

MV9

活动十:表演游戏:赶走病毒小恶魔(二)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角色特点。

2.用绘画的形式完成“我喜欢的角色”调查表,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3.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我喜欢的角色”调查表,彩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回忆故事内容,梳理不同角色的个性特点。

师:故事《赶走病毒恶魔》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有什么特点?谁愿意来学一

学(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等来表现)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二、认识“我喜欢的角色”调查表。

师:这是一张我喜欢的角色调查表,看看表里有什么?(介绍表格内需要填写

的内容,解释“理由”就是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三、幼儿绘制表格,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记录。

1.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制作这张表?(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师:请你把喜欢的角色画在表里。(幼儿操作)

幼儿作品展示,师幼共同评价。

请幼儿说说自己表格中的内容。

①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角色。

②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角色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鼓励幼儿大胆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师:请你把你喜欢的角色表演给大家看,好吗?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继续提供“我喜喜欢的角色”表格,鼓励幼儿制作。

活动照片

图1-10

教师感悟或童话小插曲:

一、勇敢面对疫情

有家长提出“疫情报道中的死亡的事情有些残忍,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接触”过和家长

沟通,我们了解到一个关于疫情的视频让有些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波动。幼儿的反应让家

长产生了一些担心和焦虑:幼儿能不能理解疫情和死亡?死亡会不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消极

的影响?该不该让幼儿接触疫情的信息?出于保护幼儿的目的,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幼儿

接触和疫情相关的信息。

我们发现疫情似乎唤醒了幼儿对于死亡的懵懂意识。死亡对幼儿来说,不再是远处一个

抽象的名词,而是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的事情。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历程,是幼儿需要面对的问

题,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帮助家长认识到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同等重要。

在和幼儿一起了解疫情的过程中,家长看到了幼儿从“疫情太可怕了”到“我不怕病毒,

我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巨大转变。家长发现幼儿对疫情表现出“害怕”,或许是因为最初

对它并不了解,而不是因为幼儿的心理很脆弱。其实幼儿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疫情。在讨论如

何打败病毒的时候天天:“我知道冠状病毒从哪里来的。武汉有个海鲜市场,里面有蝙蝠,

人碰到蝙蝠就感染病毒了。”晨晨:“我画了画,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这是要戴口罩,戴口

罩脏了要换新的,还要要洗手15秒,少去人多的地方。”凡凡:“我不怕病毒,只要做到

这几点就能保护好自己了。

即时分析: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批同胞和抗疫英雄牺牲了。我们思考2020年的清明节蕴含着不

一样的教育价值,或许能让幼儿对生命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在之前的活动中,家长对于死

亡教育的态度逐渐开放。结合疫情的背景和正在进行的线上主题活动,清明节或许能成为幼

儿进一步感知和理解生命的机会。

很多家长开始时并没有意识到清明节蕴含的教育价值。他们或是对这个节日只当平常,

没有太多与幼儿讨论的意义;或是对死亡的话题讳莫如深,不愿在幼儿面前提及。教师此时

的态度和行为就显得极为重要。

我们在家长群中推送相关文章,让家长看到幼儿也有自己的生命观;我们向家长解释死

亡教育的价值——认识死亡能让幼儿更加理解和热爱生命;我们还鼓励家长和幼儿聊一聊关

于清明节的事情,并将和孩子的对话记录下来,真实呈现出幼儿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二、感受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尊重各种生命

四月初的一天,中六班的蚕宝宝从卵中悄悄探出了脑袋。看到一只只可爱的蚁蚕,我们

思考这会不会成为中班幼儿生命教育的另一个契机呢?这些蚕宝宝不仅是春天的精灵,也是

生命轮回的象征。幼儿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探索它的特点和习性,获得丰富的科

学经验,更可以亲近并感知一个个小生命的可爱,感受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意义。

即时分析:

在之前的疫情讨论和清明谈话中,我们发现家长已经看到了幼儿对于生命有着自己

的理解,对生命教育也抱持着越来越积极、开放的态度。关于疫情的讨论,让家长们看到了

幼儿面对疫情的勇气;清明的谈话,让家长们认识到了幼儿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在幼儿照顾

蚕宝宝这个小生命的过程中,或许又会迸发出闪光的时刻。

六、环境创设:

(一)主题呈现:

图1-2

创设解说:

(二)区域创设:

区域名称区域内容区域材料关键经验

小兔医院小医院提供小医院的操1.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

角色(如李兰娟奶奶,

作材料,再为幼儿钟南山爷爷),并能根

准备一些头饰、小据生活经验进行角色游

戏。

衣物等东西,供幼

2.游戏中乐意表达自己

儿表演用。

的想法。

区域名称区域内容区域材料关键经验

小兔书吧为什么不能出门绘本1.能认真阅读图书,并能

病毒小子威利进行简单的讲述。

2.能根据诗歌内容正确

表达和操作。

区域名称区域内容区域材料关键经验

小兔乐园病毒踩踩踩头饰、垫子、纸板、1.通过游戏掌握预防冠

球等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

2.知道冠状病毒传播的

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

护意识。

区域名称区域内容区域材料关键经验

小兔剧场打败冠状病毒提供故事中小动1.能自主选择角色,打扮

物头饰、有病床、自己,乐意表演。

救护车等道具。2.能与同伴合作初步用

语言、动作、表情较连

贯的进行表演。

3.能合理布置场景,懂得

上下场的顺利,尝试同

伴间的互评。

区域名称区域内容区域材料关键经验

小兔DIY打败病毒水粉颜料、毛笔、彩1.利用各种动物以

笔、大白纸及病毒组合在一起,

创作具有创意的作

品。

2.创作创意病毒画、

画口罩等活动,萌发

对美术活动的喜爱。

七、童话剧本:(宋体、小三加粗)

赶走病毒小恶魔

场景一:森林的夜晚

一只小鸡在小树林里找小虫吃。它的羽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