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百合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小说以“细节"为重点的人物描写艺术,分析人物形象与情感,以解读出小说的主题。

2、感受小说人物的人性之美,领会人物至美的青春,理解小说面对表现战争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赏析人物形象,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借助对人物分析,感受青春的魅力,思考“青春价值”。

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长篇幅课文和鉴赏小说的能力。

2、学生对战争题材的作品,阅读量有限,尤其是距离作品写作的时间较长,情感上可能相对疏离,但高一的学生正是善良纯真的年纪,对美好的人性人情容易产生共鸣,对日常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

教学流程:一、导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然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如果说《沁园春·长沙》中的青春是伟人的豪迈,那么《百合花》中的青春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以细节为抓手,探究人物形象,感受至美青春。

展示学习目标:

1、赏析小说以“细节”为重点的人物描写艺术,分析人物形象与情感。

2、感受小说中每个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人性之美,领会人物至美的青春。

展示情境任务:

社团开放日即将到来,学校电影社拍摄的微电影《一条棉被》将在“社开"当天隆重上映。现电影社需要制作一段电影的预告片,特向全体高一同学征询拍摄建议。

二、作者与背景

【作者介绍】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杭州。1925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进过孤儿院。1942年在浙江武康县初中毕业。1943年参加新四军,后在部队文工团当演员和创作干部。1955年从部队转业,任上海《文艺月报》编辑。她在文工团时即已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写过一些获得好评的歌词,话剧。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

《静静的禅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很多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多国文字。

【写作背景】《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发表在1958年3月号的《延河》,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茹志鹃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三、感受与体验

活动一:微电影《一条棉被》是以课文《百合花》为蓝本而拍摄的。请你在阅读课文后,以“我"的角度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1946年,文工团的“我”由小通讯员带路护送前沿包扎所之后,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后来小通讯员为救战友而牺牲,新媳妇拿出自己最心爱的百合花被子盖住小通讯员。

理清情节:

开端(1-23)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去包扎所。带路

发展(24-43)通讯员随“我"借被子,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借被,救护

高潮(44-57)通讯员救人牺牲。牺牲

结局(58-59)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献被

活动二:为宣传微电影《一条棉被》,我们需要剪辑一段电影预告片,请你为“小通讯员"或小媳妇,剪辑一个(或一组)镜头(细节)入片,并阐述理由。

展示关于小通讯员的片段:

示例1: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示例2: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拼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

示例3: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

示例4: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小通讯员的细节赏析

细节描写手法性格特征

插了几根树枝,多了一枝野菊花肖像描写天真纯洁、有美好情趣

立刻张皇起来,局促不安,脸涨得通红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腼腆害羞、质朴纯洁

摸出,顺手放在路边,说完脚不点地地走动作描写体贴真挚、腼腆害羞

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衣服挂住了门钩,挟了被子就走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腼腆羞涩、质朴纯洁

小结:小通讯员是一个纯洁、平凡、质朴、贴心、羞涩、腼腆、执拗、善良、可爱、真实、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年轻小英雄。

展示关于小媳妇的片段:

示例1: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示例2: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示例3: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示例4: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新媳妇的细节赏析

细节描写手法性格特征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不断向房里瞅着,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娇羞矛盾、深明大义

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娇羞顽皮、深明大义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气汹汹地嚷,扭过脸去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歉疚痛惜、重情重义

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动作描写歉疚痛惜、崇敬献礼

小结:新媳妇是一个羞涩腼腆、单纯质朴、深明大义、重情重义,有着“百合花”特质的农村妇女。她是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农村革命妇女的典型代表。

三、品味与评价

活动三:小说结尾说“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你觉得小通讯员平常吗?这个故事里讲述的“我”和新媳妇是否平常呢?

明确:从事件而言,借被之事很小;从人物形象而言,通讯员(包括新媳妇和“我")都是普通人。但表现的主题(战争、人性)又很宏阔,这是一种“以小见大”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舍生忘死去保护他人的高尚人格得以让一个平常的小通讯员成为英雄;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让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闪耀着独特的美。人情、人性之美,青春与生命的短促与珍贵被放大到极致。茹志鹃没有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赋予名字,因为她更想告诉我们:人性之美、青春之美,才是力量。

明确小说的中心思想:小说通过带路、借被、牺牲和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讴歌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赞美了人性美与青春美。

活动四:战争年代有无数像“小通讯员"一样的青年撑起了民族的脊梁,用鲜血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如今在和平年代,“小通讯员”的形象有什么时代意义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明确:“小通讯员"的形象是富有传统中国气质青年群像的代表,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先辈们的艰苦卓绝斗争,感受到人民战士的崇高品德、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更体会那种蓬勃、美好的青春与生命的魅力。“小通讯员”是我们当下青年的精神旗帜,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战争年代,更是我们当下青年的精神旗帜。我们一代代青年都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革命责任和人性光辉。

四、总结

七十多年过去,这个动人故事因为有了这篇《百合花》而永远芬芳在我们的心间。

你是无名的乡村少年,也是平凡的通讯员,而你舍生忘死扑向手榴弹的那一刻,留下的是一个军人最英勇无私的身姿,是青春最美好的亮色。

《百合花》(第一课时)答疑课

答疑重点:“我"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中“我”这一形象的意义。

问题一:“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1)“我”的情感变化:生气——好奇——喜欢——崇敬。(2)好处: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小说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淡而浓地刻画和凸显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

问题二: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

参考:“我”也是一名革命战士。热爱家园、纯洁善良、信仰坚定、关心战友、友爱百姓、乐观积极。

问题三:“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连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的见证者,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凸显军民情深的小说主题。

附录:

《百合花》(第一课时)延伸阅读材料

一、为了更好地为微电影《一条棉被》做宣传,现为预告片征集宣传语。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微电影写一段宣传语,150字左右。

要求:从小说人物、情节或主题的角度概括作品,推荐电影。

二、延伸阅读:

我写《百合花》的经过茹志鹃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百合花》便是这样,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然而产物和我的忧虑并没有直接关系。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都不是真人真事,也不是依据真人真事来加工的。但是小说里所写的战斗,以及战斗的时间地点都是真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岸战斗的时间,正是一九四六年的八月中秋。那时候,我确实是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战勤工作。我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也正是去借被子。入夜以后,月亮越升越高,也越来越亮,战斗打响了。最初下来的,都是新战士,挂的也是“轻花”。越到战斗激烈,伤员下来得越少,来的却都是重伤员。有时担架刚抬到,伤员就不行了。

担架就摆在院子里,皓月当灯,我给他们拭去满脸的硝烟尘土,让他们干干净净地去。我不敢揭开他们身上的被子。光从脸上看去,除了颜色有些灰黄以外,一个个都是熟睡中的小伙子。我要“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这种感情确乎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就有的。我就着那天上大个儿的圆月,翻看他们的符号,记录他们的姓名、单位。心里不可遇止地设想着他们的家庭,亲人,朋友,他们生前的种种愿望,在他们尚有些许暖意的胸膛里,可能还藏有秘密的、未了的心事。……此时此地,

此情此景,实在用不着小本本,即便有,也是无从落笔。它们就这样刻在我的心里了,直到现在,清晰度仍然很好,毫不受岁月的干扰。

在那三年风风雨雨,没有白昼没有夜晚的解放战争中,像这样值得追述的事迹太多了。在一九五八年春寒料峭的夜里,我把它们都翻了个遍。这里再讲两件和《百合花》不无关系的经历。

记得大概是在莱芜战役吧!不知为了什么事,在一个夜晚,我跟一个通讯员要去最前沿。走之前,那位带路的通讯员告诉我,我们要通过相当长的一段开阔地带,敌人经常向那里打冷炮,要我注意有时要弯腰前进,但不要慌。他不讲倒还好,这一番交代,倒使我有点紧张起来,就打定主意紧跟住他,他猫腰,我猫腰,他走多快我走多快。反正决不在一位战士面前,丢女同志的脸。可是一上了路,他却不愿我傍着他走,要我拉开距离。拉开距离的意思我懂,是为了减少伤亡,这也是军人的常识。但是走在这一片一无庄稼,二无树木,无遮无掩的开阔地里,敌人的炮弹又不时地、呼啸着飞来,我不能自制地要往他旁边靠,在他旁边,就好像有一种安全感。可是他见我走近,就加紧步子往前跑,他一跑,我就在后紧追。于是在星光之下,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在怪叫的炮弹声当中,我和他两个人,默默无声地展开了一场紧张的竞走比赛,走得两个人都气喘吁吁。不过一旦当我实在喘不过气来,掉了队,落在他的视野之外了,他就会走回头来寻找。这位通讯员的面貌我已记不得了,我为什么要去前沿也不记得了。记忆的筛子啊!把大东西漏了,小东西却剩下了,这本身注定我成不了写史诗的大作家。奈何!但是这样一次古怪的同行,无声的追逐,却永远是这么色泽鲜明,甚至那野草的摇动,通讯员的喘息,都仿佛还在眼前,响在耳旁。一九五八年时如此,现在也如此。

另一次情况也是如此:也不知是什么战斗以后,什么战役之前了。记忆中出现的,已是我和汪岁寒同志来到班里,坐在战士们的地铺上,倾听他们的开会发言(可能是总结吧)。这个班里有一位刚提升的排长,是一位战斗英雄。这位英雄的英勇事迹被时光抹淡了,只记得他很年轻很怕羞,说说话就脸红。有一次,我不知跟他说了一句什么笑话,他红了脸笑着,竟像个苏州小姑娘那样扬起手来,说:“我打你!”当然没有打下来,但他这种略带女孩儿的姿态,和他英雄的称号连在一起,摄入了我的记忆。晚上,在一间小小的堂屋里,有一张门板搭起的高铺,这原是排长的床,因为优待女同志,就让给了我。英雄则和汪岁寒同志在地上打了个通铺。夜里,他们头靠头地在轻轻谈话。我居高临下,可以听得很清楚。于是一边装作睡着的样子,一边就竖起了耳朵。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想探入英雄的内心世界,可是听听他们谈的也只不过是些家常话。英雄在谈他的家庭,其中也说到了他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之类的内容。他谈得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于是我略感失望,就慢慢睡着了。当时虽然有点失望,但后来想想,这倒有好处,起码脑子里印进了一个真实的印象:英雄不也和平常的人一样嘛。

一九五八年初,那时虽在“反右”,不过文学上的许多条条框框,还正在制作和诞生中,可能有一些已经降临人间,不过还没有套到我的头上,还没有成为紧箍咒。所以,我在翻箱倒柜番之后,在过去那些质感的怂恿催逼之下,决定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我觉得我认识这个人很久了,然而我却一直把他搁在一边,冷落了他。他年轻,质朴,羞涩。差涩的原因是他的年轻。他还只刚刚开始生活,还没有涉足过爱情的幸福。他在什么情况下会怎么做,我都能推测想象。我当时主要想的就是这些,至于主题是什么,副主题又是什么,主要事件又是什么,我都没有考虑过。

我在确定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就出现了一个女性的“我”,来串起整个故事。在过程中,又生出与小通讯员同乡一节,来写出他在家乡做老百姓时期的可爱形象,用中秋的一轮明月,来暗写他儿时的生活情景。当时,我就想得这么简单,干得也很利索,很快就写了出来,连抄带写大概用了一个星期。

在回想起来,可庆幸的一点,是没有按着那一段真实生活来加以描红,而是在原来的生活感受基础上,重新捏出了一个人物,又根据这个人物的需要,再回头来看过去的生活素材,并改造、综合它们。

我拿来了原生活中与通讯员夜间竞走的一节,但我舍弃了夜间的景色,舍去了炮声的呼啸的紧张气氛;我拿来原生活中通讯员和我拉开距离的情节,但去掉了原因是出于军事行动的需要,代替以性格。这一段路程的同行,对于刻画通讯员的性格来说,是一段重要的过程。“我"需要走得从容,紧张的战斗还在后面呢。而且有些内容,即使在一个紧张的军事行动中,也无法表现。因此,我把它处

理在总攻的前夕,一段平静的间隙时间里,使得“我”与通讯员是在完全正常的环境中同行,致使他和“我"拉开距离,更显得突出,也更能显出性格的矛盾,显出他怕女性的那种特定年龄。同时在这段路程中,要让“我”对通讯员建立起一种比同志、比同乡更为亲切的感情,但它又不是一见钟情的男女间的爱情。“我"带着类似手足之情,带着一种女同志特有的母性,来看待他,牵挂他。这个感情建立得越有说服力,那么,小通讯员这一人物在读者心目中也越具感染力。

总之,没有受原有生活素材的诱惑,而且不客气地把它们打碎,重新加以糅合、综合,创造出另一个似有似无,似生活中又非生活中的形象来,然后再根据这个人物形象的需要,再来选择改造原有素材,而未按真实生活去描红。这是我感到可庆幸的一点。

第二个感到可庆幸的,是当初把这个小通讯员,作为一个小战士,作为一个普通人来写的,一个年轻人,一个刚刚开始生活的人。我写的时候十分放松,毫无负担。写新娘子笑他,给他碰钉子;“我”又如何为难他,他又如何出了一头大汗,等等。我写得很自如,一点也不怕会亵渎了英雄形象,会降低了英雄身份。反过来说,如果我当时要把通讯员作为一个英雄来写,或者是把那位英雄排长作为模特儿来写通讯员,那么,尽管英雄在生活中显得如何温和,温和得如何像个姑娘,也无法消除我心头的紧张,笔头的沉重。首先,我当然要考虑写他的英雄事迹,突出他在战场上,如何像个猛虎的一面。而他腼腆的一面,很可能成为一种谦逊的品德。新娘子也许不敢出现,出现了也不敢笑话他。英雄可以有暂时的失败(借不到被子),但是受到嘲笑却是有损形象的。“我"和英雄同行,则可能要不断发现他的优秀品质,成为唱颂歌、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写来,结果,这个人能否站立得起来还是一个问题,别说是英雄了。

说一句不该我来说的话,现在《百合花》里的通讯员,够不上英雄的高度,但如细细推敲一下他的为人和救了民工这一点,似乎评个二等功臣还是可以的。不过这一点我很没把握。比较有把握的是:文学上的感染力,是不大受人物功绩大小约束的。就如作品的伟大与渺小,不受作品里人物地位高低的影响一样。这话大致是不会错的。

第三个感到庆幸的是,在当时那种向“左”转,向“左"转,再向“左”转的形势下,我站在原地没有及时动,(后来也动,怎敢不动?)原因绝对不是自己认识高明,而是出于年轻无知的一种麻木。在那种情况下,我麻里木足地爱上了要有一个新娘子的构思。为什么要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现在我可以坦白交代,原因是要写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旋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当然,我还要那一条象征爱情与纯洁的新被子,这可不是姑娘家或大嫂子可以拿得出来的。

这位小通讯员的性格,能向纵深发展,还是在碰到新娘子以后。而且他碰到的,不是一个抽象的新娘子,是一位特殊情况下特殊性格的新娘子。如果换一个觉悟不高,或者脾气急躁的,干脆不借,或者换一个觉悟很高,性情爽朗者,就一口答应。这样一来,一切问题都没有了,性格上的矛盾也没有了,于是两个人物也就没有了。而他碰到的偏偏是这样一位新娘子,又偏偏只有一条新被子。这位新娘子在借不借被子问题上,不露声色地进行了一场内心斗争。当她悄悄改正自己的行为,把被子借出来的时候,又带出了一股顽皮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