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共121题)_第1页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共121题)_第2页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共121题)_第3页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共121题)_第4页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共121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1(共4套)(共121题)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第1套一、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_______原则。标准答案:因材施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科尔伯格运用了_______法探讨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标准答案:道德两难问题讨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集体教育模式以苏联教育家_______为代表。标准答案:马卡连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_______。标准答案:道德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标准答案:说服法/说理教育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我国学校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_三个基本方面。标准答案:道德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7、有人说,德育工作是“5+2=0”,这一观点违反的德育原则是()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原则D、一致性原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方面应主动协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5+2=0”指的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不一致造成教育影响力不够,违背了一致性原则。8、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的一致性原则C、通过集体教育的原则D、正面说服教育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9、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闪光点”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的德育原则。A、说理疏导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可接受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要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抓“闪光点”,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10、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原则。A、知行统一B、渗透熏陶C、集体教育D、一致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所述意思是: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11、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B、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所述意思是:一般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嬉闹,讨厌拘谨严肃,就像草木的萌芽,环境通达就长得好,反复侵扰则会让嫩苗萎蔫。今天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孩子心里高兴了,进步就挡也挡不住了。这体现了德育的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教育B、品德评价C、实际锻炼D、榜样作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昔孟母,择邻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都体现了陶冶法。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A、疏导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体谅模式也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是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创立的。麦克菲尔在对青少年学生的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所以道德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1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原则”提出来的。16、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采取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里贯彻的是()原则。A、导向性B、疏导性C、一致性D、连贯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17、德育模式有许多种,其中重“行”的是()A、认知模式B、感化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等。其中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学习模式重行。18、“抑其所短,扬其所长”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长善救失B、疏通引导C、知行统一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长善救失原则又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题意“长”“短”分别对应的就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19、探寻抗战足迹,参观抗战纪念地、纪念馆等属于()A、说服教育法B、指导实践法C、品德评价法D、个人修养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的方式包括: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法等。②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如参观、访问和调查。因此参观抗战纪念地、纪念馆等属于说服教育法中的参观。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A、情感陶冶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所述意思是指当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即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来影响别人品德的方法。21、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说服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包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22、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育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中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23、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并强调道德两难问题的运用的德育模式是()A、体谅模式B、认知发展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科尔伯格通过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诱导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化和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24、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皮亚杰B、赞科夫C、班杜拉D、科尔伯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德育理论。25、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A、体谅模式B、集体教育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混乱,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儿童无法得到清晰的价值观,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注重灌输和规劝,并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价值澄清理论试图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来帮助儿童减少价值的混乱,提高分析和处理各种道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能力。26、重视“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社会模仿模式C、体谅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体谅”既指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意味着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学会关心。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7、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标准答案:(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简述运用陶冶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标准答案:(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9、试述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标准答案:(1)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2)任何一个学生身上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同时,这两种因素是不断运动斗争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学生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是积极因素不断增长,消极因素不断克服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中新与旧、进步与落后的思想斗争和转化的过程。(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0、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阎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阎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阎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一天中午,阎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阎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个五分钟交流会。阎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阎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怎样?这样好吗?”于是阎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阎老师说:“有位名家说的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20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阎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阎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问题: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教育方式、教育技巧的意义。标准答案:该案例中阎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有: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1)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阎老师在看到班上有不少男同学留长发时,没有严加指责,而是去把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番,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这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比直接指出要好得多。(2)陶冶教育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案例中,阎老师首先自己理发,以自己的行为作为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陶冶,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3)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阎老师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理发的效果进行评价,而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公认,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这一做法更是具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第2套一、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教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法。标准答案:品德评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陶冶教育法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_______。标准答案:艺术陶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手段,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标准答案:说服法/说理教育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_______之间的矛盾。标准答案:已有品德水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见贤思齐”,这主要运用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标准答案:榜样示范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6、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B、采取罚款的方式解决班级卫生问题C、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将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低、喜欢模仿别人,所以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来进行教育;中学生已经能够理解道德知识,并能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可以注重说理教育的运用。7、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是()A、锻炼法B、实践法C、示范法D、说服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讲解、谈话、报告、讨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参观、调查、访问等)。8、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学生的内心价值思考,发展学生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该学校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角色扮演法D、品德评价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方式中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题干所述体现的是角色扮演法。9、鲁迅先生早年求学时,曾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这种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B、情感陶冶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自我教育法,即通过引导、指导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活动等自我教育来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方法。鲁迅先生在桌子上刻字以时刻提醒自己,是一种自我反思,属于自我教育法。10、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A、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B、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C、升学就业指导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D项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11、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是()A、道德认识B、道德方法C、道德意志D、道德品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只有人们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才会因此确立相应的态度、做出相应的行为。12、既强调说理教育,又强调建立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的德育原则是()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13、体谅模式与价值澄清模式的区别在于()A、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B、价值澄清模式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C、价值澄清模式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D、体谅模式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价值澄清模式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强调通过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促进统一价值观的形成;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帮助学生以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全面的方式思考道德争论并寻找解决的方法。14、下列情形中,运用了品德评价法的是()A、奖励助人为乐的学生,惩罚违规违纪的学生B、鼓励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C、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D、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品陶冶情趣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品德评价法又称奖惩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15、以下关于德育过程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是组织实践活动多方面施加影响的过程B、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C、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D、是教学的最主要环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与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教学的最主要环节和中心环节是上课。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的这些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即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17、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原则。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18、班主任吴老师发现近期班级成员学风涣散,在分别找了几个学生谈话之后,又召开了相关主题班会,这一做法贯彻了()A、导向性原则B、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C、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D、直观性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吴老师先找个别学生谈话,然后在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就体现了这一原则。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德育()的观点。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集体教育模式D、体谅模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体谅他人的想法。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20、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系统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的途径是()A、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B、共青团团队活动C、思想品德课D、课外活动或校内活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思想品德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21、张老师在历史课教学中,展示了当地历史、地理等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张老师采取的德育途径是()A、其他各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班主任工作D、劳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途径中的其他各科教学是指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文化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张老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是通过历史课教学活动体现出来的,正是对这一途径的运用。22、“仁言不如仁声(音乐)之人人深也”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法B、陶冶法C、锻炼法D、说服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仁德的言辞不如礼乐之声(音乐)深入人心。重视音乐的作用,体现的是德育陶冶教育法中的艺术陶冶。23、班会课上,班主任刘老师在表扬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之后,又严厉批评了抄袭和请人代写的学生。刘老师有效地运用了()A、课外辅导法B、自我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读书指导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评比和操行评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一些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批评了那些抄袭的同学,这包括奖励和惩罚,说明教师运用的是品德评价法。24、采用座右铭激励学生属于()A、品德修养指导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品德修养指导法是培养人的自觉能动性,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25、汤老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这表明汤老师选择德育方法依据了()A、德育内容B、学生个体差异C、教育目的D、学生年龄特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汤老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这表明汤老师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德育。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6、简述说服法的贯彻要求。标准答案:(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简述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标准答案:(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8、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请运用相关德育原则分析这种现象。标准答案:(1)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2)题干中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该原则要求:①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②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③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9、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问题: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原则?请具体分析。标准答案: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以及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案例中,陶行知来到校长办公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将糖果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2)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任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案例中,当陶行知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当即斥责了他,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表现,但是陶行知先生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没有使学生在同学面前难堪,而是让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3)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案例中,陶行知先生可谓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陶行知先生首先肯定了王友打抱不平的优点,但话中有话,“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这句话就是要让王友自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最终王友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良苦用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第3套一、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_______和家庭德育等形式。标准答案:学校德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_______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标准答案:德育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_______是德育的永恒主题。标准答案: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_______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标准答案:受教育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_______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标准答案:品德认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1题,每题1.0分,共21分。)6、“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对比他人的作为和后果可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该句体现的是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7、小东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报告,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小东,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小东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人手对小东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东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才忍不住偷拿别人的东西,这说明他道德意志不够坚定。作为教师,应从小东的道德意志人手,来提高其道德水平。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经验反映了()A、德育过程的多端性B、德育内容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所述是指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故题干所述体现了德育过程的多端性。9、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1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自我修养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社会实践活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校德育的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1、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A、社会要求B、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C、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D、教育者的需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1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行为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D、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德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13、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A、全面性B、主动性C、民主性D、民族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内容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和民族性、继承性。1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途径B、基础C、出发点D、关键环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15、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A、爱国主义教育B、道德品质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法制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德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16、下列有关德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特点B、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C、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方法三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D、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17、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A、礼B、射C、御D、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18、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反复抓,抓反复”主要体现了德育过程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19、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A、二者之间是一致的,可以等同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相互包容的关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0、“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会主动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而德育过程就是对各种影响进行干预、协调的过程,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品德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21、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积极的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习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某一认识产生爱憎好恶的情感,才会对这一道德认识或追求,或舍弃。如果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在行为上就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映。2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社会对他的道德期望和道德要求,并把道德期望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和价值目标,从而形成与此期望相一致的道德行为模式。因此角色扮演的德育方法依据的德育规律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23、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是()A、课堂教育B、家庭教育C、自我反省D、活动和交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24、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A、正面疏导B、因材施教C、长善救失D、知行统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题干中,某教师向学生讲述改革开放的成就属于理论教育,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属于实践锻炼,故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知行统一。25、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据此提出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6、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7、德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标准答案:(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4)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标准答案:(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9、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标准答案:(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简称为知、情、意、行。①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②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③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④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2)①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即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②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三毛学数学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十分钟内,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了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的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30、案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标准答案:①违背了疏导的原则。教师面对有问题的学生,应该耐心引导,促进学生克服缺点和不足。案例中的老师发现三毛采取提前背诵题目的方法获取高分的时候,应该在课下积极引导,而不应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让三毛出丑丢面子,使其丧失信心,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②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案例中的老师在发现三毛数学成绩不好时,应该深入了解三毛对于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帮助三毛提高成绩。③违背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并及时肯定和引导,逐步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因素。案例中的三毛为了考取好成绩采取提前背题目的方法,这起码可以说明三毛记忆力好,并且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老师应该结合三毛这些优点,积极引导、帮助三毛提高数学成绩。④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怀疑、批评或者忽视他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一定要尊重信任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案例中的老师因为三毛数学成绩不好,就打击挖苦她,显然是对三毛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不信任三毛会学好数学的体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标准答案:①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③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④贯彻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坚定不渝地认真执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第3套一、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_______和家庭德育等形式。标准答案:学校德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_______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标准答案:德育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_______是德育的永恒主题。标准答案: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_______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标准答案:受教育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_______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标准答案:品德认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1题,每题1.0分,共21分。)6、“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对比他人的作为和后果可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该句体现的是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7、小东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报告,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小东,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小东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人手对小东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东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才忍不住偷拿别人的东西,这说明他道德意志不够坚定。作为教师,应从小东的道德意志人手,来提高其道德水平。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经验反映了()A、德育过程的多端性B、德育内容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所述是指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故题干所述体现了德育过程的多端性。9、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1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自我修养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社会实践活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校德育的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1、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A、社会要求B、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C、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D、教育者的需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1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行为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D、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德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13、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A、全面性B、主动性C、民主性D、民族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内容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和民族性、继承性。1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途径B、基础C、出发点D、关键环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15、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A、爱国主义教育B、道德品质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法制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德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16、下列有关德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特点B、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C、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方法三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D、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17、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A、礼B、射C、御D、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18、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反复抓,抓反复”主要体现了德育过程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19、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A、二者之间是一致的,可以等同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相互包容的关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0、“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会主动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而德育过程就是对各种影响进行干预、协调的过程,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品德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21、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积极的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习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某一认识产生爱憎好恶的情感,才会对这一道德认识或追求,或舍弃。如果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在行为上就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映。2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社会对他的道德期望和道德要求,并把道德期望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和价值目标,从而形成与此期望相一致的道德行为模式。因此角色扮演的德育方法依据的德育规律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23、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是()A、课堂教育B、家庭教育C、自我反省D、活动和交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24、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A、正面疏导B、因材施教C、长善救失D、知行统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题干中,某教师向学生讲述改革开放的成就属于理论教育,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属于实践锻炼,故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知行统一。25、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据此提出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6、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