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客观题共76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题2分,共7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如电视台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下列外景地中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仰韶文化遗址2、《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产生的主要缘由是A.原始社会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C.国家的建立D.人性的退化3、中国古代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起先出现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A.铁器的运用B.社会局面的稳定C.水利技术的提高D.统一的中心集权国家的出现4、春秋战国是中国各民族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中原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的沟通,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交融起干脆作用的因素是A.兼并斗争B.铁器的运用C.各国的变法D.商业的兴盛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①井田制瓦解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③新兴地主阶级起先驾驭政权④百家争鸣⑤争霸斗争频繁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6、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准确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了秦朝“中国”二字有了详细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浩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发生改变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7、农历一月古时原来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的读音也改为“征”,这说明白皇帝制度的特征是A.皇权与神权相结合B.中心集权C.随意性和独断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8、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力力的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C.现实统治的须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在中国,破布制成的优质纸约从公元100年就有了,并很快取代了书写用的笨重的木片和竹条。但是由于纸不像木片那样经久耐用,而且它早在印刷术独创之前就有了,所以不能不有悖常理地认为,某些书的散失应归咎于纸。”材料反映了造纸术的独创A.领先于欧美国家而且简洁好用B.对后世具有无可估价的重要性C.造成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外流D.使部分中国文化典籍散失10、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探讨》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气……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11、在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乾陵中,有“六十一藩臣像”,该像的背面刻有各藩臣的国名和人名,这些藩臣多为唐西北地区都护府管理下的少数民族官员以及部落酋长。据此推断A.我国西部地区起先隶属中心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唐朝文明发达吸引万邦来朝D.唐朝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12、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年龄、健康状况。隋朝政府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农业劳动力足够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D.保障徭役赋税的征收1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供应快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限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14、有学者指出:“科举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这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淌B.打击了门阀士族集团C.形成了社会向学风气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15、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据此可知,《齐民要术》A.是古代工艺技术著作的精品B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好用特征C.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D.反映了北魏农夫生活的安逸16、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起先,王安石变法遭到彻底否定。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今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改变表明A.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B.闻名学者能引领学术探讨方向C.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加D.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改变17、辽国统治者实行“藩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在中心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其动身点是A.适应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B.巩固契丹的奴隶制度C.笼络汉族的地主和官僚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18、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匈奴族19、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殊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D.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市镇20、宋代士人在热忱参政的同时,又特别注意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主动追求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这反映出,宋代士人A.追求道家的精神自由B.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C.具有剧烈的自我意识D.追求心外无物的志向21、元初,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同时,常常以“行某处中书省事”头衔,出外行使中书省职权。因事设官,事已则罢,无固定的治所和辖区。至元二十三年,行省长官不再系中书省相衔,始为名副其实的地方行政机构。据此可知,元代行省A.权力扩大不利于加强中心集权B.设置存在着某些混乱之处C.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D.设置经验了一个渐进过程22、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用的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人全数落第,这引起了北方举人的剧烈不满,他们认为主考官均系南方人,在取士上有偏袒南方士人之心。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考试制度的不公允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心集权不断加强23、明初,朝廷对官民婚礼有严格规定,但到明代中后期,这些规定渐成一纸空文,婚姻不问门第只论钱财、婚礼穷奢极侈等成为普遍现象。这一改变折射出A.新兴阶层摒弃了门第观念B.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习俗C.市民文化容纳了传统礼仪D.同等观念冲击了专制统治24、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八十八万人,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一改变反映了清代A.精耕细作农业传播到边疆B.民族融合出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经济重心呈现北移的趋势D.传统的游牧经济起先出现衰败25、据吕思勉《中国近代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兵既逼江宁,清廷战守俱穷,与英使订立条约。许英商随意与华人贸易,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这一“条约”A.迫使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B.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化中国内地C.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D.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6、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斗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政策筑梦”指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创立拜上帝会C.金田起义D.制造天京事变27、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起先的。从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见,但还是一种思想。”依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A.让改革思想有了实践意义B.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C.使得崇洋媚外思想起先出现D.促使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28、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见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学习西方自然科学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29、“戊戌维新之珍贵,在精神耳!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精神既立,则形式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也。”(梁启超《康有为传》),在梁启超看来,戊戌变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起到了A.思想启蒙的作用B.救亡图存的作用C.政治变革的作用D.推动革命的作用30、“痛哉!吾台民,从今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31、“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损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需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以上谕旨现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这一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2、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与。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也声明一样。四川、山西、河南督抚也同意。这样,互保区域事实上包括了13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从今可知A.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了B.清政府地方已完全独立C.清政府失去了南方地区D.清政府中心权威的式微33、某网站在2010年曾就“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进行了问卷调查。排名前四的城市依次为武汉、广州、南京、北京。视察下图,有关各城市表述正确的是A.①是民国建立定都之城B.②是同盟会的创立之城C.③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D.④是临时约法颁布之城34、《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B.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C.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D.借鉴了西方启蒙运动的精神35、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爱护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改变C.民主共和的观念渐渐深化人心D.社会转型期女性同等地位确立3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创业资本工人人数191369833082400027071719201759500620000557622A.迈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民族资产阶级起先登上历史舞台C.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D.为民主革命积蓄新的革命力气37、男子被强令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有损人格的跪拜礼被废除,代之以文明简洁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同等的称呼。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鸦片斗争后

B.洋务运动期间

C.维新运动期间

D.民国初年38、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见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C.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胡适的思想守旧落后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9、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改变亲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盛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状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干脆限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心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限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心与地方关系探讨》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存在的弊端。(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心构成哪些方面的威逼。(4分)(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2分)(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心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2分)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十余年,取得很多重大成功的史实,使革命派信任可以用武力推翻清政府,坚持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从“太平天国占有中国大半,终亡于曾国藩等儒生之领兵”的事实中,他们相识到:“士大夫以为然,中国革命成矣”,重视学问分子的宣扬鼓动和组织领导作用。他们吸取太平军与三合会、哥老会、捻军“同为清廷之仇敌,而不能联为一贯”的教训,认为“必其联合留学,归国之后,于全国之隐私结社有以操纵之”,加强对全国革命力气的统一领导,以期“义旗一起,大地皆应”。——摘编自陈锡祺、桑兵《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领导者的影响》材料二首义起于武昌毫不惊奇,“九省通衢”的武汉开风气较先,群众爱国热忱和进步思想也较浓烈。武汉也向有革命传统,1904年有了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1907年又进一步成立文学社和共进会。革命须要长期打算和精细支配,文学社、共进会隐私经营多年,成功策反占半数以上的湖北新军,使新军成了武昌起义的主力,清王朝的军队竟然变成它自己的掘墓人。——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材料三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安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行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拓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材料四从今,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尽管以后的历史实际常常名不副实,“民国”并不真正属于人民……人们终归不能低估君主专制主义的影响。在有形的皇权专制主义被推翻以后,无形的专制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却是难以克服的痼疾。——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完成下列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