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节能与能源利用建设评价技术细则_第1页
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节能与能源利用建设评价技术细则_第2页
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节能与能源利用建设评价技术细则_第3页
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节能与能源利用建设评价技术细则_第4页
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节能与能源利用建设评价技术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节能与能源利用建设评价技术细则1.1一般规定1.1.1所用能源和供暖空调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通过比较及分析确定,因地制宜选择能源形式,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1.1.2能源利用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标准。在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前提下,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耗能系统的效率,降低建筑全年能耗。1.1.3建筑设计应符合重庆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规定。节能材料应保证构造安全、措施合理。【条文说明】1.1.1~1.1.3提出了建筑节能与能源系统设计和利用的原则,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1.2控制项1.2.1空调系统选用高性能的冷热源,合理设置温度调节及冷热计量装置,不应使用电直接加热的暖通空调系统。1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以及锅炉热效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中的有关规定值,能效等级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2集中供暖或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设置住户分室(户)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及分户冷热计量(分户冷热分摊)的装置或设施。3不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调和供暖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条文说明】对于用电驱动的集中空调系统,冷源(主要指冷水机组和单元式空调机)的能耗是空调系统能耗的主体,因此,冷源的能源效率对节省能源至关重要。性能系数、能效比是反映冷源能源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为此,将冷源的性能系数、能效比作为必须达标的项目。采用集中供暖和(或)集中空调机组向住宅供热(冷)的住宅,用户需支付供暖、空调费用。作为收费服务项目,用户应能自主调节室温,因此应设置用户自主调节室温的装置;收费与用户使用的热(冷)量多少有关联,作为收费的一个主要依据,计量用户用热(冷)量的相关测量装置和制定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采用集中供暖或集中空调的住宅,改变24小时恒温设置的状况,对末端进行调节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为此要求能够进行室温调节;同时,为将能效与经济效益发生关联,进一步通过经济杠杆的手段推动建筑节能,要求对此类建筑的冷热量进行分户计量。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高品位的电能直接用于转换为低品位的热能进行供暖或空调,热效率低,运行费用高,必须严格限制这种“高质低用”的能源转换利用方式。【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无集中空调系统、住宅冬季加热时,本条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暖通设计图及说明书、电气设计图及说明书(设计阶段),暖通竣工图及说明书、电气竣工图及说明书、供货合同、产品样本、供货清单等(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设计图及说明书;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相关竣工图,并核对设备的能效值,针对有关室(户)温调节设施及分户计量热量的技术措施内容,核查现场。判定要点:针对第1款,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以及锅炉热效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中的有关规定值。对于冷水机组,根据产品形式检验报告,依据表1.2.1.1,判定该机组的额定能源效率等级。产品的性能系数应不小于其表1.2.1.1中能源等级2级所对应的指标规定值。表1.2.1.1能源效率等级指标(冷水机组)类型名义制冷量(CC)kW能效等级123(COP)W/W(COP)W/W(COP)W/W(IPLV)W/W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CC≤503.203.002.502.80CC>503.403.202.702.90水冷式CC≤5285.605.304.205.00528<CC≤11631.005.604.705.50CC>11631.305.805.205.90对于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根据产品形式检验报告,依据表1.2.1.2,判定该机组的额定能源效率等级。表1.2.1.2额定能源效率等级所对应的指标规定值类型能效等级(EER)/(W/W)12345风冷式不接风管3.203.002.802.602.40接风管2.902.702.502.302.10水冷式不接风管3.603.403.203.002.80接风管3.303.102.902.702.50产品的性能系数应不小于其表1.2.1.2中额定能源效率等级所对应的指标规定值。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符合性能系数不宜低于表1.2.1.3的规定。表1.2.1.3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符合性能系数类型额定制冷量(kW)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W/W)水冷螺杆式<528528~1163>11634.474.815.13离心式<528528~1163>11634.494.885.42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动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1.2.1.4的规定。表1.2.1.4单元式机组能效比类型能效比(W/W)风冷式不接风管2.60接风管2.30水冷式不接风管3.00接风管2.70锅炉的额定效率应符合表1.2.1.5的规定。表1.2.1.5锅炉额定热效率锅炉类型热效率%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89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不应低于表1.2.1.6的规定。表1.2.1.6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类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528528~1163>11633.84.04.2螺杆式<528528~1163>11634.14.34.6离心式<528528~1163>11634.44.75.1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50>502.42.6螺杆式≤50>502.62.8针对第2款,集中供暖或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设置住户分室(户)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及分户冷热计量(分户冷热分摊)的装置或设施。针对第3款,考虑到一些特殊的建筑,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不在本条的限制范围内:1采用太阳能供热的建筑,夜间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补充,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小昼夜峰谷,平衡能源利用;2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非常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热源的建筑,当冬季电力供应充足、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电锅炉不在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时;3无城市或区域集中供热,且采用燃气、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4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发电量能够满足直接电热用量需求的建筑;5冬季无加湿用蒸汽源,且冬季室内相对湿度要求较高的建筑。(住宅冬季加湿不参评);6对于居住建筑,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不应设计直接电热作为室内供暖主体热源。1.2.2建筑各部分用能系统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每户单独设置空调用电回路。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插座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每户单独设置空调用电回路。【条文说明】采用集中冷热源的住宅建筑,能源消耗情况较复杂,主要包括空调系统、输配系统、其他动力系统、照明插座等。当未分项计量时,不利于建筑各类系统设备的能耗分布,难以发现能耗不合理之处。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9.1.7条规定:热源、热力站和制冷机房的燃料消耗量、补水量、耗电量均应计量,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量。对于采用集中冷热源的住宅建筑,应参照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BJ50/T-153中的分项计量要求执行。对于设置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建筑,为便于后期计量需求,在进行电气系统布线设计时,应单独设置空调用电回路。同时《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7891第4.2条给出了有关分项计量的相关规定:“4.2.1用电量分项计量空调系统用电量应单独进行计量,系统中各类设备用电量应分项计量,包括:a)冷水机组总用电量;b)冷冻水系统循环泵总用电量;c)冷却水系统循环泵总用电量;d)冷却塔风机总用电量;e)空调箱和新风机组风机的总用电量;f)供暖循环泵总用电量;g)送、排风机的总用电量;h)其他必要的空调系统设备的总用电量(如蓄冷空调系统中的溶液循环泵等)。4.2.2热驱动冷水机组能耗计量使用燃气、燃油等燃料驱动的吸收式冷水机组,应对冷水机组的耗气(油)量进行计量。使用热水、蒸汽等驱动的吸收式冷水机组,应对冷水机组的耗热量进行计量。4.2.3供冷量、供热量计量应对冷热站的总供冷量、供热量分别进行计量。采用外部冷热源的单体建筑,应对建筑消耗的冷热量分别进行计量。4.2.4空调系统补水量计量应对空调系统补水量进行计量。”【适用范围】本条适用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无集中空调系统时,本条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电气设计图和暖通设计图(设计阶段),电气竣工图和暖通竣工图(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图纸及说明书中有关分项计量、用电回路设置、室(户)温调节设施及分户计量热量的技术措施内容。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查阅图纸及说明书中有关分项计量、用电回路设置、室(户)温调节设施及分户计量热量的技术措施内容,核查现场。判定要点:集中供暖或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参照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BJ50/T-153中设置分项计量,并设置住户分室(户)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及分户冷热计量(分户冷热分摊)的装置或设施。对于设置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建筑,为便于后期计量需求,在进行电气系统布线设计时,应单独设置空调用电回路。1.2.3室外照明应进行节能设计。室外照明选用高效节能光源、灯具及附件,灯具光谱应避开昆虫视觉敏感谱段;庭院和草坪照明选用光感应自控或太阳能灯具。【条文说明】室外照明应采用和实施绿色照明,节约用电,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建筑物室外照明亮度偏高、不按照明标准建设夜景照明的问题,室外照明应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的要求。照明设计时应选用下列光源:1)泛光照明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2)内透光照明宜采用三基色直管荧光、发光二极管(LED)或紧凑型荧光灯;3)轮廓照明宜采用紧凑型荧光灯、冷阴极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LED);4)商业步行街、广告等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场所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三基色直管荧光灯或其他高显色性光源;5)广场、绿地等场所照明宜采用紧凑型光灯、发光二极管(LED)或小功率的金属卤化物灯;6)自发光的广告、标识宜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场致发光膜(EL)等低耗能光源;7)通常不宜采用高压汞灯,不应采用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和普通照明白炽灯。照明设计时应按下列条件选择镇流器:1)直管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2)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电压偏差较大的场所,宜配用恒功率镇流器;光源功率较小时可配用电子镇流器。采用室外灯具光谱应避开昆虫视觉敏感谱段。昆虫的可见光区要比人类的可见光区(390―770nm)更偏向于短波段光。大多数趋光性昆虫好330―400nm的紫外光波和紫光波,因此室外灯具光谱应避免采用330―400nm的紫外光波和紫光波(如高压汞灯)。重庆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且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且夏季日照时长和日照百分率均较高,是进行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的最好时段。因此,为充分利用资源能源,要求室外庭院照明和草坪照明选用光感应自控或太阳能灯具。【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电气专业设计图、设计说明书等(设计阶段);电气专业竣工图、照明灯具样本、供货合同等文件(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电气专业设计文件等,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查阅室外照明竣工图、灯具供货合同、灯具样本等,并现场核实。判定要点:在满足室外照明功能性要求的基础上,选用高效节能光源、灯具及附件,且灯具光谱应避开昆虫视觉敏感谱段。庭院和草坪照明选用光感应自控或太阳能灯具。(S)1.2.4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应符合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排放的冷凝水不得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生活。1室外机位置设置合理,不影响建筑立面景观。2便于安装、清扫和维护室外换热器,能保证良好通风。3集中设置冷凝水管,冷凝水排水管位置合理。【条文说明】空调已成为住户冬夏供暖降温的必要设备,空调室外机及冷凝水排管的位置及处理方法,不仅对建筑的立面造型影响很大,也会因冷凝水排放不当而引起不少住户间的纠纷。建筑设计应把空调室外机与冷凝水排管的安放位置、构件外形与建筑立面的形象设计统一考虑,作为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室外机安装位置不得占用建筑物内部的过道、楼道、出口等公用地方。室外机的安装位置不应对室外人员形成热污染,且不得占用人员公共通行区域,设于公共人行道上方的机位底部距地应大于2.5m;室外机周围无人行通道时,机位底部距地应大于2m。此外,为了保证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正常工作,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有明确的规定。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平面和立面设计应考虑空调器(机组)室外部分的位置,应稳定牢固,不应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应影响立面景观,并应留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和通道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散热器;2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宜布置在南、北或东南、西南向的外墙;3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安装应有利于通风换热,在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层布置室外机时,凹槽的净宽度不宜小于2.5m,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自风机出风口起算不应大于4.2m;4空调器(机组)室外机间的排风口不宜相对,相对时其水平间距应大于4m;5室外机位置处采用的遮挡或装饰,不应导致排风不畅或进排风短路,避免散热条件恶化;6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安装应采取减振措施,室外机的噪声对相邻住户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与地方标准对声环境噪声的规定。7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要能够人员便捷的通达,便于维修、维护、清洁。参评生态小区的建筑,室外机的安装应符合现行重庆市《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67和现行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中的有关规定。【适用范围】本条适用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采用无室外机的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集中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本条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专业设计图和暖通设计图(设计阶段),建筑竣工图、暖通竣工图、产品样本、供货合同及供货清单(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阶段审核建筑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判定要点:空调室外机设置应能保证良好的的通风,满足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要求,或提供相应分析报告证明空调室外机设置,能保证室外机通风散热,不影响正常使用。空调室外机设置应不影响建筑立面景观;便于清扫和维护室外换热器,能保证良好通风;冷凝水排管位置合理。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要能够人员便捷的通达,便于维修、维护、清洁。1.3评分项1.3.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日照和采光。1建筑朝向接近南北向,居室夏季避免东、西向日晒。2提供相关设计文档证明已做过通风、日照和采光方面的优化设计。【条文说明】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以及楼群的布置都对通风、日照和采光有明显的影响,因而也间接影响建筑的供暖和空调能耗以及建筑的室内环境的舒适与否,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这方面的优化又很难通过定量的指标加以描述,所以在评审过程中,应通过检查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进行过设计优化,优化内容是否涉及体形、朝向、楼距对通风、日照和采光等的影响来判断是否能得分。【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阶段。【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专业及建筑节能相关设计图和文件、优化设计报告(设计阶段),建筑专业及建筑节能相关竣工图和文件、优化设计报告(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建筑专业及建筑节能相关设计图和文件,进行优化设计的尚需查阅优化设计报告;竣工评价和运行阶段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分规则:本条评价总分值为7分,各项得分可叠加:1建筑朝向接近南北向,居室夏季避免东、西向日晒,得5分。2提供相关设计文档证明已做过通风、日照和采光方面的优化设计,得2分。判定要点:如果建筑的体形简单、小区内60%以上的建筑朝向接近正南正北(朝向为南偏西30º度至南偏东30º范围内),楼间距、窗墙比也满足标准要求,可视为设计合理,本条直接得7分。体形等复杂时,应通过检查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进行过设计优化,优化内容是否涉及体形、朝向、楼距对通风、日照和采光等的影响来判断是否能得分。1.3.2外窗、玻璃幕墙等外立面透明部分围护结构应有较大可开启部分,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1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不低于35%,但低于40%,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不低于5%但低于10%;2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不低于40%,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不低于10%。【条文说明】本条窗户的可开启比例对室内的通风有很大的影响。对开推拉窗的开启比例大致为40~45%,平开窗的开启比例更大。玻璃幕墙建筑的幕墙可开启部分比例就象一般建筑的窗户可开启面积比例一样,对建筑的通风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现行建筑节能标准未对其提出定量指标,而且大量的玻璃幕墙建筑确实存在幕墙可开启部分非常少的现象,因此,本条作为绿色建筑的评分项。玻璃幕墙的开启方式有多种,通风效果各自不同,考虑到玻璃幕墙建筑一般都很高,高处的风力比较大,为简单起见,无论玻璃幕墙采用何种开启方式(上悬式或下悬式开启最为常见),活动扇都可认定为可开启面积,不再计算实际的或当量的可开启面积大小。本条的玻璃幕墙系指透明的幕墙,背后有非透明实体墙的纯装饰性玻璃幕墙不在此列。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处风力过大以及安全方面的原因,自然通风不再是外窗和玻璃幕墙是否能开启主要考虑因素,故仅评判第18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18层以上部分不参评。【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有严格的室内温湿度要求、不宜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或房间,不参评。当建筑层数大于18层时,18层以上部分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专业及建筑节能相关设计图和文件(设计阶段),建筑专业及建筑节能相关竣工图和文件、优化设计报告(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建筑专业及建筑节能相关设计图和文件;竣工阶段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6分,评价规则如下:1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不低于35%,但低于40%,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不低于5%但低于10%,得3分;2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不低于40%,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不低于10%,得6分。判定要点:外窗(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应按每个户型的外窗(幕墙)可开启面积与外窗(幕墙)总面积之比计算。无论玻璃幕墙采用何种开启方式(上悬式或下悬式开启最为常见),活动扇都可认定为可开启面积,不再计算实际的或当量的可开启面积。本条的玻璃幕墙系指透明的幕墙,背后有非透明实体墙的纯装饰性玻璃幕墙不在此列。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处风力过大以及安全方面的原因,自然通风不再是外窗和玻璃幕墙是否能开启主要考虑因素,故仅评判第18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18层以上部分不参评。1.3.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及重庆市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外窗传热系数不大于3.2W/(m2•K)。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重庆市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 1)不小于5%。2)不小于10%。3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 1)不小于5%。2)不小于10%。【条文说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对建筑冬季连续供暖和夏季连续空调的负荷和能耗有很大的影响,国家、行业和重庆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出明确的要求。本条对优于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热工性能指标进行评分。对于第1、2款,要求在国家、行业和重庆市有关建筑节能标准对外墙、屋顶、外窗、幕墙等围护结构主要部位的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的要求上有进一步的提升。特别地,不同窗墙比情况下,节能标准对于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数值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针对性地改善。具体说,要求绿色建筑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比标准要求的数值均降低5%得4分;均降低10%得6分。夏热冬冷地区要求同时比较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重庆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已经比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值有明显提升,按此设计的建筑在进行第1款的判定时有利于得分。本条文第3款的判定很复杂,需要经过模拟计算,即需根据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分档评分,其中参考建筑的设定应该符合国家、行业或重庆市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计算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而且还必须与供暖空调系统的类型以及设计的运行状态综合考虑,当然也要考虑建筑所处的气候区。应该做如下的比较计算:其他条件不变(包括建筑的外形、内部的功能分区、气象参数、建筑的室内供暖空调设计参数、空调供暖系统形式和设计的运行模式(人员、灯光、设备等)、系统设备的参数取同样的设计值),第一个算例取国家、行业或重庆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第二个算例取实际设计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然后比较两者的负荷差异。【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节能计算书等相关设计文件和专项计算分析报告(设计阶段、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建筑节能计算书等相关设计文件和专项计算分析报告;竣工和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专项计算分析报告、产品说明书等,并现场核实。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6分,评价规则如下:1外窗传热系数不大于3.2W/(m2•K),得2分;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重庆市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提高5%,得4分;提高10%,得6分;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5%,得4分;达到10%,得6分。判定要点:第2款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重点核查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要求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比标准要求的数值均降低5%得4分;同时降低10%得6分。第3款中,应该做如下的比较计算:其他条件不变(包括建筑的外形、内部的功能分区、气象参数、建筑的室内供暖空调设计参数、空调供暖系统形式和设计的运行模式(人员、灯光、设备等)、系统设备的参数取同样的设计值),第一个算例取国家、行业或重庆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第二个算例取实际设计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然后比较两者的负荷差异。1.3.4合理采用墙体自保温体系。1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自保温墙体材料。2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墙体自保温体系。【条文说明】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建筑构造,采用节能型墙体材料及配套专用砂浆使墙体的热工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符合相应标准的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体系,其系统性能及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专篇、节能计算书等文件(设计阶段、竣工阶段、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设计文件;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查阅竣工验收文件,核查现场。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6分,评分规则如下:1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自保温墙体材料,得3分;2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墙体自保温体系,得6分。判定要点:墙体自保温体系的系统性能及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墙体在不另加保温隔热措施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小于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规定的限值。1.3.5空调系统机组能效均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及相关标准的规定。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其它空调系统机组能效指标在2级的基础上提高或降低幅度达到附录A的要求。【条文说明】本条对于统一购置安装的房间空调器,要求空调器能效等级应达到1级能效;对于非统一购置安装空调的建筑,则此条不得分。本条是第1.2.1条的更高层次要求,要求空调机组的能效指标在第1.2.1条的基础上达到附录A的提高或降低幅度。【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采用市政冷热源时,本条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图和文件(设计阶段),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和文件、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图和文件;竣工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检查;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并现场核查。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4分,评分规则如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其它空调系统机组能效指标在2级的基础上提高或降低幅度达到附录A的要求,得4分。判定要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其它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要求提高或降低幅度达到附录A的要求。对于统一购置安装的房间空调器,要求空调器能效等级应达到1级能效;对于非统一购置安装空调的建筑,则此条不得分。1对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其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值的提高或降低幅度满足表1.3.5的要求。2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表1.3.5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提高或降低幅度机组类型能效指标提高或降低幅度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提高6%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直燃型制冷、供热性能系数(COP)提高6%蒸汽型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降低6%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能效比(EER)提高6%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提高8%锅炉燃煤热效率提高3个百分点燃油燃气热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对于冷水机组,根据机组的性能系数测试结果,依据表1.3.5.1,判定该机组的额定能源效率等级。产品的性能系数测试值和标注值应不小于其表1.3.5.1中额定能源效率等级所对应的指标规定值。表1.3.5.1能源效率等级指标类型名义制冷量(CC)kW能效等级123(COP)W/W(COP)W/W(COP)W/W(IPLV)W/W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CC≤503.203.002.502.80CC>503.403.202.702.90水冷式CC≤5285.605.304.205.00528<CC≤11631.005.604.705.50CC>11631.305.805.205.90对于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根据机组的性能系数测试结果,依据表1.3.5.2,判定该机组的额定能源效率等级。产品的性能系数测试值和标注值应不小于其表1.3.5.2中额定能源效率等级所对应的指标规定值。表1.3.5.2能源效率等级类型能效等级(EER)/(W/W)12345风冷式不接风管3.203.002.802.602.40接风管2.902.702.502.302.10水冷式不接风管3.603.403.203.002.80接风管3.303.102.902.702.50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符合性能系数不宜低于表1.3.5.3的规定。表1.3.5.3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符合性能系数类型额定制冷量(kW)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W/W)水冷螺杆式<528528~1163>11634.474.815.13离心式<528528~1163>11634.494.885.42注:IPLV值是基于单台主机运行工况。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动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1.3.5.4的规定。表1.3.5.4单元式机组能效比类型能效比(W/W)风冷式不接风管2.60接风管2.30水冷式不接风管3.00接风管2.70表1.3.5.5锅炉额定热效率锅炉类型热效率(%)燃煤(Ⅱ烟煤)蒸汽、热水锅炉78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89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不应低于表1.3.5.6的规定。表1.3.5.6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类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528528~1163>11633.84.04.2螺杆式<528528~1163>11634.104.304.60离心式<528528~1163>11634.404.705.1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50>502.402.60螺杆式≤50>502.602.80居住建筑当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水泵)机组作为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设备时,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1.3.5.7规定。表1.3.5.7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类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5284.10528~11634.30>11634.60螺杆式<5284.40528~11634.70>11635.10离心式<5284.70528~11635.10>11635.6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502.60>502.80螺杆式≤502.80>503.00居住建筑当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动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作为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设备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1.3.5.8的规定。表1.3.5.8单元机组能效比类型能效比(W/W)风冷式不接风管2.80接风管2.50水冷式不接风管3.20接风管2.90居住建筑当采用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设备时,应选用能量调节装置灵敏、可靠的机型,其在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下表1.3.5.9的规定。表1.3.5.9不同机型性能参数表机型名义工况性能参数冷(温)水进/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蒸汽压力(MPa)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性能系数(W/W)制冷供热蒸汽双效18/1330/350.25≤1.28——12/70.4——0.6≤1.19——0.8≤1.16——直燃供冷12/730/35——≥1.20供热出口60————≥0.90居住建筑当采用房间空调器(热泵型)作为房间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设备时,其能效比不应低于表1.3.5.10的规定。表1.3.5.10房间空调器能效比类型额定制冷量(CC.W)能效比(W/W)整体式—3.10分体式CC≤45003.404500<CC≤71003.307100<CC≤140003.20居住建筑当采用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作为房间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设备时,其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不应低于表1.3.5.11的规定。表1.3.5.11热泵型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类型额定制冷量(CC/W)全年能源消耗效率/[(W·h)/(W·b)]能效等级1级2级3级分体式CC≤45004.504.003.504500<CC≤71004.003.503.307100<CC≤140003.703.303.10居住建筑当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房间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设备时,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应低于表1.3.5.12的规定。表1.3.5.1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参数名义制冷量(CC,W)制冷综合性能系数(W/W)CC≤280003.2028000<CC≤840003.15CC>840003.10居住建筑当采用燃气取暖器进行采暖、空调时,燃气取暖器的热效率不应低于表1.3.5.13的规定。表1.3.5.13燃气取暖器热效率燃气取暖器类型热效率(%)家用燃气取暖器66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84常压容积式燃气热水器841.3.6合理设计减少集中供暖输配系统耗电。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条文说明】本条要求如下:1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现行重庆市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的要求。2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现行重庆市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的要求。3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需要比《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要求低20%以上。耗电输冷(热)比反映了空调水系统中循环水泵的耗电与建筑冷热负荷的关系,对此值进行限制是为了保证水泵的选择在合理的范围,降低水泵能耗。【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非集中空调或供暖的建筑,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图和计算文件(设计阶段),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计算文件、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图和计算文件;竣工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并现场检查;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并现场检查。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4分,评分规则如下: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得4分。判定要点: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1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建筑供热负荷(kW);——考虑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当采用直联方式时,=0.85;当采用联轴器连接方式时,=0.83;——设计供回水温度差(℃)。系统中管道全部采用钢管连接时,取=25℃;系统中管道有部分采用塑料管材连接时,取=20℃。∑L——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当∑L≤500m时,=0.0115;当500<∑L<1000m时,=0.0092;当∑L≥1000m时,=0.0069;2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1.3.1.1中的规定。Ws=P/(3600t)式中:Ws——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P——风机全压值(Pa);t——包含风机、电机及传动效率在内的总效率(%)。表1.3.1.1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系统型式办公建筑商业、旅馆建筑粗效过滤粗、中效过滤粗效过滤粗、中效过滤两管制定风量系统0.420.480.460.52四管制定风量系统0.470.530.510.58两管制定风量系统0.580.640.620.68四管制定风量系统0.630.690.670.74普通机械通风系统0.32注:1.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待定过滤装置的房间的通风系统;2.严寒地区增设预热盘管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35[W/(m3/h)];3.当空气调节机组内采用湿膜加湿方法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53[W/(m3/h)]。3在选配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应计算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中。耗电输冷(热)比应符合下式要求:EC(H)R=0.003096∑(G·H/η)/∑Q≤A(B+α∑L)/ΔT式中:EC(H)R——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G——每台运行水泵的设计流量,m3/h;H——每台运行水泵对应的设计扬程,m;η——每台运行水泵对应设计工作点的效率;Q——设计冷(热〉负荷,kW;ΔT——规定的计算供回水温差,按表1.3.1.2选取,℃;A——与水泵流量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1.3.1.3选取;B——与机房及用户的水阻力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1.3.1.4选取;α——与∑L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1.3.1.5或表1.3.1.6选取;∑L——从冷热机房至该系统最远用户的供回水管道的总输送长度,m;当管道设于大面积单层或多层建筑时,可按机房出口至最远端空调末端的管道长度减去100m确定。表1.3.1.2ΔT值冷水系统热水系统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51515105表1.3.1.3A值设计水泵流量GG≤60m³/h200m³/h≥G>60m³/hG>200m³/hA值0.0042250.0038580.003749表1.3.1.4B值系统组成四管制单冷、单热管道B值二管制热水管道B值一级泵冷水系统28—热水系统2221二级泵冷水系统1)33—热水系统2)27251)多级泵冷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5;2)多级泵热水系统,每增加一级泵,B值可增加4。表1.3.1.5四管制热水管道系统的α值系统管道长度ΣL范围(m)≤400m400m<ΣL<1000mΣL≥1000m冷水α=0.02α=0.016+1.6/ΣLα=0.013+4.6/ΣL热水α=0.014α=0.0125+0.6/ΣLα=0.009+4.1/ΣL系统地区管道长度ΣL范围(m)≤400m400m<ΣL<1000mΣL≥1000m热水严寒α=0.009α=0.0072+0.72/ΣLα=0.0059+2.02/ΣL寒冷α=0.0024α=0.002+0.16/ΣLα=0.0016+0.56/ΣL夏热冬冷夏热冬暖α=0.0032α=0.0026+0.24/ΣLα=0.0021+0.74/ΣL1.3.7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进行空调系统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1不小于5%;2不小于10%;3不小于15%。【条文说明】本条主要考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贡献率。采用以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节能率为评价指标,被评建筑的参照系统与实际空调系统所对应的围护结构要求与1.3.3条优化后实际实施要求一致。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计算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系统形式,提高设备与系统效率,优化系统控制策略等。以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节能率为评价指标,可参照式1.3.7计算:(1.3.7)式中:——为被评建筑实际空调供暖系统全年能耗,GJ;——为被评建筑参照空调供暖系统全年能耗,GJ。关于参考系统的选取,遵循如下原则:设定内容设定内容设定内容采暖、空调负荷相同暖通空调系统设定冷源系统(对应不同的实际设计方案,参照系统选择如右)实际设计方案(设计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系统,或水源或地源热泵系统,或蓄能系统)IPLV值。采用电制冷的离心机或螺杆机,其能效值(或IPLV值)应按照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取值。若地标能效规定高于国标,仍应采用国标作为参照值。实际设计方案(设计采用风冷、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或吸收制冷机组或系统)。采用风冷、蒸发冷却螺杆机或吸收式制冷机组,其能效值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取值。实际设计方案(设计采用直接膨胀式系统)。系统与实际设计系统相同,其效率满足相应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单元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或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的空调系统的要求。热源系统实际设计方案,包括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热源采用燃气锅炉,锅炉效率满足相应的标准的要求。输配系统实际设计方案。采暖输配系统能效比满足《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的要求;冷冻水输送系数和冷却水输送系数的应满足《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2007的要求。末端实际设计方案。末端与实际设计方案相同。参考系统选取为:1)集中空调系统:参照系统优先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参照系统的设计新风量、冷热源、输配系统设备能效比等均应严格按照节能标准选取,不应盲目提高新风量设计标准,不考虑风机、水泵变频、新风热回收、冷却塔免费供冷等节能措施。对于集中式空调供暖系统,计算供暖空调系统能耗时,需考虑部分负荷下的设备效率。计算空调冷热源的能耗时,要计入冷却侧的水泵和风机的能耗,即冷却泵及冷却塔风机电耗;此外,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系统要同时计算地下水取水及回灌用水泵电耗;利用电热的末端再热或加湿装置的电耗要计入此项;利用冷却塔自由冷却的风机电耗要计入此项;水环路热泵系统各热泵分别计算后并累加后统一计算。2)对于单元式机组,参考系统为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的单元式机组本身。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进行空调和供暖时,选用符合《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规定的第三级产品;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户式集中空调(供暖)机组时,选用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机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中规定的第三级产品。3)对于新风热回收系统,热回收装置机组名义测试工况下的热回收效率,全热焓交换效率制冷不低于50%,制热不低于55%,显热温度交换效率制冷不低于60%,制热不低于65%。需要考虑新风热回收耗电,热回收装置的性能系数(COP值)大于5(COP值为回收的热量与附加的风机耗电量比值),超过5以上的部分为热回收系统的节能值。4)对于水泵的一次泵,二次泵系统,参考系统为对应一二次泵定频系统。考虑变频的措施,水泵节能率可计入。5)对于不宜采用风机盘管的空间,选用全空气定风量系统。本条针对VAV空调系统,其应该有两种比较形式:普遍的节能值应与风机盘管比较,对于冷水不宜进室的房间,或室内噪音有严格要求的房间,应该与全空气定风量系统比较。6)对于有多种能源形式的空调供暖系统,其能耗应折算为一次能源进行计算。【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图和计算文件(设计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报告,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计算文件、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建筑节能计算书等相关设计文件和专项计算分析报告;竣工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检查;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专项计算分析报告等,并现场检查。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3分,评价规则如下:1不小于5%,得1分;2不小于10%,得2分;3不小于15%,得3分。判定要点:执行本条时,需进行暖通空调系统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选定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单纯地提升设备性能,因其在其他条文中已得到相应分数,则本条不重复得分。本条适用于所有参评建筑。下表为不同类型空调器能效等级指标表,所选用空调器能效等级不应低于表中规定的第三级。表1.3.7.1房间空调器能效等级指标类型额定制冷量(CC)能效等级123整体式3.303.102.90分体式CC≤4500W3.603.403.204500W<CC≤7100W3.503.303.107100W<CC≤14000W3.403.203.00表1.3.7.2单冷式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类型额定制冷量(CC)/W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W·h)/(W·h)]能效等级1级2级3级分体式CC≤45005.405.004.304500<CC≤71005.104.403.907100<CC≤140004.704.003.50表1.3.7.3热泵型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类型额定制冷量(CC)/W全年能源消耗效率/[(W·h)/(W·h)]能效等级1级2级3级分体式CC≤45004.504.003.504500<CC≤71004.003.503.307100<CC≤140003.703.303.10表1.3.7.4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等级对应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指标名义制冷量(CC)/W能效等级54321CC≤280002.803.003.203.403.6028000<CC≤840002.752.953.153.353.55CC>840002.702.903.103.303.501.3.8降低建筑物在部分冷热负荷和部分空间使用下的暖通空调系统能耗。 1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空调系统进行分房间控制;2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的规定;3水系统采用水泵变频技术,或全空气系统采用变风量控制。【条文说明】多数空调系统都是按照最不利情况(满负荷)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的,而建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是处于部分负荷状况的,或者同一时间仅有一部分空间处于使用状态。针对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条件的情况,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节约能源,显得至关重要。本条对于非集中购置或安装空调器或空调系统的项目,此条第2、3款不得分。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合理的系统分房间、水泵变频、变风量、变水量等节能措施,保证在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建筑使用时,能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恰当的能源供给,同时不降低能源转换效率,并能够指导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实现节能高效运行。本条第1款,按不同房间划分空调区,分别设置控制系统,以满足调节和使用要求。本条第2款,对于采用分体空调以及多联机的项目,应进行空调系统合理设置的论证分析,且选择1级能效的变制冷剂流量机组,以实现节能运行。本条第3款,系统在进行设计时应该要考虑足够的管网水力平衡,不单是使用平衡阀的措施。【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图、技术经济论证分析报告、建筑节能计算书等相关设计文件和专项计算分析报告(设计阶段),暖通空调专业竣工图、建筑节能计算书等相关设计文件和专项计算分析报告、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竣工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检查;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并现场检查。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6分,各项得分可叠加,评价规则如下:1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空调系统进行分房间控制,得2分;2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的规定,得2分;3水系统采用水泵变频技术,或全空气系统采用变风量控制,得2分。本条第1款主要针对系统划分及其末端控制,空调方式采用分体空调以及多联机的,可认定为满足(但前提是其供暖系统也满足本款要求,或没有供暖系统);本条第2款主要针对系统冷热源,如热源为市政热源可不予考察(但小区锅炉房等仍应考察);对于冷水机组,根据机组的性能系数测试结果,依据表1.3.9.1,判定该机组的额定能源效率等级。产品的性能系数测试值和标注值应不小于其表1.3.9.1中额定能源效率等级所对应的指标规定值。表1.3.8.1能源效率等级指标类型额定制冷量(CC)/kW能效等级(COP)/(W/W)12345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CC≤503.203.002.802.602.40CC>503.403.203.002.802.60水冷式CC≤5285.004.704.404.103.80528<CC≤11635.505.104.704.304.00CC>11631.105.605.104.604.20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符合性能系数不宜低于表1.3.9.2的规定。表1.3.8.2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类型额定制冷量(kW)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W/W)水冷螺杆式<528528~1163>11634.474.815.13离心式<528528~1163>11634.494.885.42本条第3款主要针对系统输配系统,包括供暖、空调、通风等系统,如冷热源和末端一体化而不存在输配系统的,可认定为满足,例如住宅中仅设分体空调以及多联机。判定要点:第1款中,对于采用分体空调、多联机的建筑,可实现自然分区、分室调控,可直接得分(但前提是其供暖系统也满足本款要求,或没有供暖系统)。第2款主要针对系统冷热源,如热源为市政热源可不予考察(但小区锅炉房等仍应考察),对于采用分体空调以及多联机的项目,应进行空调系统合理设置的论证分析,且选择1级能效的变制冷剂流量机组。第3款中,水系统、风系统必须全部采用变频技术和水力平衡技术方可认为达标。对于变制冷剂流量的多联机或者变频分体空调,本款可认为达标。本条对于非集中购置或安装空调器或空调系统的项目,此条第2、3款不得分。1.3.9照明系统采取节能控制措施。1照明系统采用分区控制、定时控制、自动感应和照度调节等措施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2照明系统分区需满足自然光利用、功能和作息差异的要求。3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室外等场所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4照明系统具备照度、色温参数调节功能,并具备物联网联网集中控制功能。【条文说明】在建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照明系统的分区控制、定时控制、自动感应、照度调节等措施对降低照明能耗作用很明显。因此,本条作为生态小区的评分项。照明系统分区需满足自然光利用、功能和作息差异的要求。公共活动区域(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应全部采取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目前照明系统大多采用时控方式为主,既不能及时调整开关灯时间,也无法及时反映照明设施的运行情况,达不到量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标准修订后鼓励生态小区项目进一步提升照明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新形势下发展要求。照明系统可采用色温、照度可调节的智能控制方式,根据季节变化和天气状况、时间和日照亮度等状况,实时对路灯的照明亮度等进行调节,同时融合物联网技术,即通过射频技术(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小区的整个照明系统组成网络,进行高效有序的集中管理控制,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最终实现节能和绿色照明,延长灯具使用寿命,提升居住品质和舒适度。【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电气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设计阶段),电气专业的竣工图、计算文件、产品供货合同、供货清单、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电气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竣工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并现场检查。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并现场检查。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4分,各项得分可叠加,评价规则如下:1照明系统采用分区控制、定时控制、自动感应和照度调节等措施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得2分;2照明系统分区需满足自然光利用、功能和作息差异的要求,得2分;3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室外等场所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得2分;4照明系统具备照度、色温参数调节功能,并具备物联网联网集中控制功能,得2分。判定要点:公共活动区域(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应全部采取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具备照度、色温参数调节功能,并具备物联网联网集中控制功能。1.3.10在照明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有关规定的同时,采用绿色照明,控制照明功率密度值。1主要功能房间的照度及色温在满足相应要求下,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2所有区域的照度及色温在满足相应要求下,照明功率密度值均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条文说明】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了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分为“现行值”和“目标值”,其中“现行值”是新建建筑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目标值”要求更高,是努力的方向。【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对于毛坯房形式的住宅建筑,仅评价其公用部分。【达标判断】支撑材料:电气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设计阶段),电气专业的竣工图、计算文件、产品供货合同、供货清单、照度检测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电气专业设计图和文件;竣工和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查阅相关竣工图、照度检测报告、产品样本、产品供货合同与清单,并现场核实。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10分,评价规则如下:1主要功能房间的照度及色温在满足相应要求下,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得5分,2所有区域的照度及色温在满足相应要求下,照明功率密度值均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得10分。判定要点:《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了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具体如下:1.3.10.1住宅建筑每户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限值(W/㎡)现行值目标值起居室100≤1.0≤5.0卧室75餐厅150厨房100卫生间100职工宿舍100≤4.0≤3.5车库30≤2.0≤1.81.3.10.2办公建筑和其他类型建筑中具有办公用途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限值(W/㎡)现行值目标值普通办公室300≤9.0≤8.0高档办公室、设计室500≤15.0≤13.5会议室300≤9.0≤8.0服务大厅300≤11.0≤10.01.3.10.3教育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限值(W/㎡)现行值目标值教室、阅览室300≤9.0≤8.0实验室300≤9.0≤8.0美术教室500≤15.0≤13.5多媒体教室300≤9.0≤8.0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500≤15.0≤13.5学生宿舍150≤5.0≤4.51.3.10.4医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限值(W/㎡)现行值目标值治疗室、诊室300≤9.0≤8.0化验室500≤15.0≤13.5候诊室、挂号厅200≤1.5≤5.5病房100≤5.0≤4.5护士站300≤9.0≤8.0药房500≤15.0≤13.5走廊100≤4.5≤4.01.3.11合理选用节能电梯,并采用节能控制措施。选用节能电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条文说明】电梯等动力用电形成了一定比例的能耗,而目前也出现了包括变频调速拖动、能量再生回馈等在内的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因此,增加本条作为生态小区的评分项。【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运行评价。低层建筑、无电梯不参评,单栋建筑仅设有一台电梯的小区,本条中的节能控制措施部分不参评。【达标判断】支撑材料:相关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以及人流平衡计算分析报告(设计阶段),相关专业的竣工图和计算文件,以及人流平衡计算分析报告、产品供货合同、供货清单、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相关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以及人流平衡计算分析报告;竣工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并现场检查;运行评价在竣工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运行记录,并现场检查。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5分。判定要点:本条内容包括如下三层含义:第一层是电梯、扶梯的选用:充分考虑使用需求和客/货流量,电梯台数、载客量、速度等指标;第二层是电梯、扶梯产品的节能特性:由于目前并未明确电梯和步梯的节能型号,暂以是否采取变频调速拖动方式或能量再生回馈技术判定;第三层是其节能控制措施:包括电梯群控、扶梯感应启停、轿厢无人自动关灯技术、驱动器休眠技术、自动扶梯变频感应技术、群控楼宇智能管理技术等。1.3.12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1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二级及以上要求。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条文说明】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发改运行〔2010〕2643号)。虽然其实施主体是电网企业,但也需要建筑业主、用户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对照其中要求,本标准其他条文已对高效用电设备,以及变频、热泵、蓄冷蓄热等技术予以了鼓励,本条要求所用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规定的节能评价值2级及以上要求;水泵、风机(及其电机)等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满足相应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例如《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所规定的节能评价值。【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设计、竣工和运行评价。【达标判断】支撑材料:相关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设计阶段),相关专业的竣工图、计算文件、供货合同、供货清单、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竣工阶段),运行数据(运行阶段)。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查阅相关专业的设计图和计算文件;竣工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并现场检查;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查阅系统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等,并现场检查。对于应急设备,例如消防水泵、潜水泵、防排烟风机等,不包括在本条评价范围内。评分规则:评价总分值为6分,各项得分可叠加:1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二级及以上要求,得3分;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3分。判定要点:所用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规定的节能评价值2级及以上要求;水泵、风机(及其电机)等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满足相应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例如《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所规定的节能评价值。表1.3.12.1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能效等级额定容量/kV·A1级2级3级短路阻抗%电工钢带非晶合金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Dyn11/Ym11Yyn0Dyn11/Ym11Yyn0电工钢带非晶合金Dyn11/Ym11Yyn0Dyn11/Ym11Yyn03080505480335655408033630600100630600450100730695438207851004391087013091087063110870830509809351105010901040150109010408013010501000601180112513060131012501801310125010015012651200751420135015075158015002001580150012517015101440851700162017085189018002401890180016020018501760100208019802001002310220028023102200200240218520801202455234024012027302600340273026002502902560244014028802745290140320030504003200305031534030652920170344532853401703830365048038303650400410361534402004070387041020045204300570452043005004804330412024048704635480240541051506805410515063057049603205580570320620081062004.5800700600038067507003807500980750010008308240450927083045010300115010300125097096005301080097053012000136012000160011701160063013050117063014500164014500表1.3.12.2干式配电变压器能效等级额定容量/kV·A1级2级3级短路阻抗%电工钢带非晶合金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B(100℃)F(120℃)H(145℃)B(100℃)F(120℃)H(145℃)B(100℃)F(120℃)H(145℃)电工钢带非晶合金B(100℃)F(120℃)H(145℃)30135605640685706356757201507067071076019067071076045019584590096590895950101521590940100010702709401000107080265116012401330120122513101405295120129013801480370129013801480100290133014151520130140514901605320130148015701690400148015701690125340156516651780150165517601880375150174018501980470174018501980160385180019152050170190020252165430170200021302280540200021302280200445213522752440200225024052575495200237025302710620237025302710250515233024852665230246026202810575230259027602960720259027602960315635294531253355280310532953545705280327034703730880327034703730400705337535903850310356037904065785310375039904280980375039904280500835413043904705360436046354970930360459048805230116045904880523063096549755290566042052555585597510704205530588062901340553058806290630935505053655760410533056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