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三)德育目标1课时念?产生力的条件又是什么?(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2)出示投影片效果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效果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脚踢球手提水肩推车引导学生回答: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板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3)强调: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4)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找出下列带“·”的物体所受的力,指出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木块飘浮在水面上2、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1)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轻轻地拉一下弹簧的挂钩,测一下拉力的大小。(2)测钩码的重力的大小引导得出: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提问:在初中学习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回答:竖直向上老师归纳:所以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板书: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方向由具体的作用去定。3、力的图示提问: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引导回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总结归纳引入: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那在物理学当中可以形成准确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就是力的图示。(1)教师板演: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如何表示这个力呢?首先选一标度(比如1cm长表示20N的大小)。其次,从力的作用点向右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要是标度的5倍,表示100N,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学生:根据过程总结什么是力的图示。板书: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2)力的示意图。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不画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3)巩固训练Ac=50N,表示其所受中立的力的图示: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图示和步骤1、P₅练习一(1)(2)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弹簧秤、钩码(二人一组)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学生准备)、木圆环、直角三角尺(教师用)重锤线(演示用)板书:第二节重力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学生动手实验:(3)巩固训练: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1)重力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4)重心的确定四、作业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T作用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实验演示: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成。3、弹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F,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₂,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学生分析:静止地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书的支持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结论: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引导得出:悬挂物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拉紧悬绳,使重物、悬绳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重物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悬绳沉重竖直向下的弹力F,这是物对绳的拉力;悬绳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物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F₂,这就是绳对物体的拉力。结论:拉力是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1)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接触面光滑)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A(2)师生共评:弹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点与点的接触要找两接触点的公切面,弹力垂直于这个共切面指向被支持物。强调:象B图中,斜面与球间有无弹力?对小球状态进行分析:如果小球受到斜面弹力,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静止,会向右运动。由此可判定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这是判定相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得基本方法,说明两接触物体接触但没有发生形变。5、形变的种类请同学阅读P₆,看形变的种类有哪些,举例说明。学生:形变分为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比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为拉伸形变,弓、跳板的形变为弯曲形变,金属丝被扭转为扭转形变。总结: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1、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力方向的确定3、形变的种类四、作业Pg、练习二、3、4、5种类大小:由具体情况而定第4单元:摩擦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3、知道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带绳的木块、小铁块、弹簧秤(学生用,二人一组),学生自己一人备一块小毛巾)(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知识反馈性练习(出示投影片)过程测力计读数拉力方向摩擦力大小摩擦力方向l静摩擦力12静摩擦力23最大静摩擦力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4(2)静摩擦力的作用(3)反馈练习:(出示投影片)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滑动摩擦力大小3.静摩擦力变力0<Fs≤Fmx概念大小方向产生条件大小方向摩擦力大小大小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第5单元:力的合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难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教学用具: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钩码、弹簧秤、细线、三角板学生每两人一组: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甲如图甲,一个力用力F可以把一筒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i、F₂两个力把同样的一筒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F₂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学生:效果是一样的。老师:那么力F就叫做F₁与F₂的合力,如果我们要求F₁和F₂的合力,就叫力的合成。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合成符合什么规律。(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共点力的概念2、知道合力和分力是从力的效果的角度区分3、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法则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6)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2)如果是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又如何求他们的合力呢?为什么可以这样求?(3)请同学完成Pi₃的思考与讨论。提问,如果两个分力F₁、F₂,他们的夹角不定,求其合力的范围。(用作图法)Fan=F₁—F₂(两力夹角为180°,F合于大的方向一致)2、有F₁=5N,F₂=8N,F₃=10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教学重点: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教学难点: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教学用具:有关知识的投影片教学方法:实验法、类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在已知分力求合力时,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惟一地求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所对应的合力。而在已知某力,将它分解为两个分力时,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却可以有无数组解。但具体到实际当中如何分解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分解。(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知道力的分解要从实际情况出发3、会用图示法根据实际要求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请同学阅读课本,回答:(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2)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学生:某一个力F,可用F₁和F₂来代替,那这两个力叫F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当然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老师总结: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相互替换,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实际效果,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θ角。分析:(1)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副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2)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就是唯一的。(3)如图所示分解F₁=Fcosθ,F₂=Fsinθ例2:物体放在斜面上,那物体受的重力产生有什么样的效果。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由学生分析:(1)G方向竖直向下,又不能下落。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产生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效果;在沿斜面方向上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效果。(2)两分力方向确定了,分解是唯一的。2、巩固性训练(出示投影片)(1)如果图甲,小球挂在墙上,绳与墙的夹角为θ,绳对球的拉力F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里来代替F?(2)如图乙,如果这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如何分解重力G。师生共评(1)a:球靠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拉力产生向上提拉小球的效果,向左紧压墙面的效果。分力的方向确定了,分解就是唯一的。b:F的分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F₁来平衡重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F₂来平衡墙对球的支持力。的直线方向上的分力G₂来平衡F₂。b: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从理论上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是无数组的。但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前提下相互替换,在此意义上分解是唯一的。绳与水平夹角为60°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第7单元: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通过观察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演示实验,推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三、德育目标教学重点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复习什么是共点力: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理论推导:(2)平衡条件的实验验证:—→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在误差范围内);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0(2)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000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F合=0;是多大?方向如何?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进一步熟练受力分析的方法。(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举例:(1)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2)师解析本题:先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悬线的拉力,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悬线中的拉力大小为F=mg。再取O点为研究对像,该点受三个力的作用,即AO对O点的拉力F,BO对O点的拉力F₂,悬线对O点的拉力F,如图所示:a:用力的分解法求解:将F=mg沿F₁和F₂的反方向分解,得到F¹=mgtgθ;F”=mg/cosθ,得到F=mg/cosθ;F₂=mgtagθb:用正交分解合成法求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结合例题总结求解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3)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采用力的合成、分解、图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4)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3:学生用上述方法求解课本上例1,并抽查部分同学的答案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4:讲解有关斜面问题的处理方法:(1)学生阅读课本例2,并审题;(2)分析本题;b: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物体A共受四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水平向右的力F,垂直于斜面斜向上方的支持力F₂,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里F₃,其中G和F₁是已知的,由滑动摩擦定律F₃=uF₂可知,求得F₂和F₃,就可以求出u。c:画出物体的受力图:d:本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对于斜面,常取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为y轴,将力沿这两个方向分解,应用平衡条件求解:e:用投影片展示本题的解题过程:解:取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为y轴,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应用平衡条件求解,由平衡条件可知,在这两个方向深的合力Fx合和Fy合应分别等于零,即F合=F₃+F₁cosθ-Gsinθ=0所以:5:巩固训练:知挡板也是光滑的,求:(1)挡板对小球弹力的大小;(2)斜面对小球弹力的大小。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点:1: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题时常用的方法--力的合成法、力的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1)定研究对象;(2)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3)分析研究对象是否处于平衡状态;(4)运用平衡条件,选用适当方法,列出平衡方程求解。练习一的1、2、3、4题力的分解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分析研究对象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运用平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列出平衡方程求解第9单元: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转动轴和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状态。2:掌握力臂的概念,会计算力矩。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通过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得到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重点:1:什么是转动平衡;2: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力矩的概念及物体的转动方向的确定。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力矩盘、钩码、弹簧秤、投影仪、投影片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2;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2)举例:(4)力臂:c:巩固训练: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6)课堂讨论:3:力矩的平衡:(2)实验:态(即平衡状态),量出这三个力的力臂L₁、L₂和L₃,分别计算使圆盘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M₁=F₁L,M₂=F₂L₂,及使圆盘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M₃=F₃L₃,总结有什么规律。(3)总结得到力矩的平衡条件c:力矩的平衡条件:0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力臂及其找法第10单元: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1)什么是力矩的平衡?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熟练应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在转动平衡状态下的有关问题。2:进一步提高受力分析的能力。(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另一端用钢绳AO拉着横梁保持水平,与钢绳的夹角θ=30°,在横梁的O点挂一个重物,重要G₂=240N,求钢绳对横梁的拉力F₁:a:分析(1)本题中的横梁是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2)分析横梁的受力:拉力F₁,重力G,拉力F₂;(3)找到三个力的力臂并写出各自的力矩:b:指导学生写出解题过程:c:用投影片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如下:d:巩固训练:AB段长为40cm,杆的质量分布均匀,已知OAB的总质量为7kg,现在施加一个外力F,使杆的AB段保持水平,则该力作用于杆上哪一点,什么方向可使F最小?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用投影片出示例题2:(5)巩固训练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第1单元:机械运动有关空投物资的投影片(抽动)1课时同学们,通常我们所说的:飞机在蓝天上飞、汽车在奔驰、河水在流动……,这些物体都(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叫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动)(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参考系)(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出示空投物质的投影片(飞机、物资都可以抽动,能显示出其实际的运动(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曲线,叫09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要指出时刻、时间间隔在数轴上的表示特点。(2)时间的单位有,符号分别为03、在实验室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常用来测量。师强调:要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时刻、时间、时刻表示为一点,时间表示为一线段。这在以后的直线运动中的速度的研究中,常要用到这两个概念。4、位移和路程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并讨论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一个人汽自行车沿途必须经过A、B、C、D四村,才能从甲地到达乙地。然后在返回,返回时又经过D、C、B、A村。那么这个人从甲地到乙地时,他的路程的大小、位移的大小,方向如何?如果他返回时路程大小、位移大小、方向又如何?分析得出结论:质点运动的实际轨迹的长度即路程,它只表示大小,而没有方向,是标量。而位移是物理学中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所以这个人返回甲地经过D、C、B、A村庄时,它的位置时钟是从甲地(始位置)指向乙地(末位置)方向没有变,大小是从甲分别到D、C、B、A的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越来越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参考系、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这将是后面学生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所以同学们要结合实际问题将它们区分开。四、作业补充:归纳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概念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参照物,结果可能不同选取参考系的原则3、时刻、时间的区别4、位移、路程的区别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己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自己讨论、鉴别,培养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第1单元: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1课时课时安排:1课时那么,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导致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b: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怎么办?举例说明。⑤巩固训练A: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2)关于惯性,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c: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质质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黄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休选动次本的改交度关流和第3单元: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一、知识目标1课时(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点?时间/S003、巩固性训练(出示投影片)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学生:一定不相等。老师:对,这就是变速直线运动。板书: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就叫变速直线运动。提问:那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还是直线吗?学生分析:变速运动中,位移s与时间t不成正比,肯定不是直线,应是曲线。归纳总结:只要是匀速直线的位移——时间图像,一定为直线,这是判定是否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依据。这节课主要学生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在处理图像前,首先要看懂横、纵轴所表达的物理量,然后再去结合函数关系图像去认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P₂4练习二2、4如图所示的s—t图象中,(1)、(2)、(3)表示物体作什么运动,(4)表示什么物理意义,t₁时刻对应两为s,表示什么物理意义。五、板书设计变速直线运动移一时间关(相等的时时位移不相学,位核与时间不成此,-图象为曲线六、教学总结本节教学主要采用自己动手、类比对照等方法,使图像中的物理意义便的很简单,很清楚,使学生从简单入手,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多角度处理物理问题,为以后讲述图像打下较扎实的基础。第4单元: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像的物理意义。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1、类比位移-时间图像,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从位移图像到速度图像使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在教学中重视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作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教学方法1课时教学步骤归纳总结(出示投影片)(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1)如何建立关于速度——时间的坐标轴;(2)同学们把书合上,当一物体以v=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作出它的v—t图像(学生板演);(3)从图像中能获取什么物理信息?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横轴,v轴为纵轴,建立坐标系。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不随时间变化,只能是与t轴平行的直线。从图像中可获得:(1)速度的大小、方向(2)从s=vt可获得:边长为v和t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就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即图中的斜线阴影部分)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一个物体做的运动具有这样的特点,同学们细分析所给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出示投影片)时刻t/s速度v/km·h05问题(1)从出示的数据同学们可看出什么规律?(2)根据数据作出v—t图像学生讨论得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每隔5s,速度增加约10km/h,也就是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速度的改变量相等。师:对,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同志们根据这个特点给其下一定义。生甲:速度改变均匀的运动。生乙: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地增加。板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用描点法作出v-t图像如下:回答: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无论从图表中,还是从图像中都可以看出,速度随时间均匀地增加。师总结:对,这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板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它的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增加,这就叫匀加速直线运动。学生们再看这个图像(出示投影片),v随时间如何变化?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归纳: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可以获取:(出示投影片)(1)某时刻的瞬时速度(2)某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说明△v与v方向相反。乙4、例题精进:(出示投影片)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在0~2s时里,速度越来越小(在负方向上),2s时速度为0,在0~2s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练习四1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区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重点:1、速度的变化量△v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放心的理解教学方法:比较、分析、讨论法有关知识的投影片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出示投影片)甲这是两物体的v—t图像,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同学们从图中找一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生:甲图中,物体的速度每秒变化5m/s,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秒变化5m/s。师:哪个物体的速度改变要快一些呢?学生:甲物体,因为甲的速度每秒才改变1m/s。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引入一个新概念——加速度,来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加速度不是增加的速度,而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知道加速度的公式和单位,初步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应用此公式求解有关问题。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正、负值的含义。4、能理解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请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弄清其中的某些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咱们共同解决。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提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学生:是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提问:速度的改变量指的是什么?老师:Av=v,-Vo,△v学生乙:不对。△大,如用了很长的时间,速度改变也不快。学生丙:我同意乙的看法。要比较谁的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去找统一的标准比较。比如,比较物体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用单位时间作出统一标准区衡量,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也必须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老师总结:丙同学说得非常好,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而不是指速度变化的多少,只有用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变化率)才能表示变化的快慢。板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提问:那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为什么,方向(由谁来决定)与谁的方向一致?学生讨论得出: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v,-vo=△v也是矢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也是矢量。即a的方向就是v—vo的方向。提问:比值是恒定的,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出:就是速度随时间而均匀改变。师:速度随时间均匀地改变,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就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2、重点、难点导析如图请回答:(1)图线①②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2)①物体3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速度方向什么关系?(3)②物体5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速度方向有何关系?(4)①②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分析①物体:①作匀变速直线运动,3秒内属于的改变量为△v=9m/s-0m/s=9m/s,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强调:加速度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而不表示其大小。3、巩固性练习某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1、加速五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3、能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分析出v、a的大小、方向等。1、P₃o练习五3、4、52、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它们的运动的v分析:(1)甲乙的运动形式(2)甲乙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较(3)t₁时刻的物理意义。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第6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学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本部分矢量较多,在解题中要依据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出各量的方向,不要死套公式而不分析实际的客观运动。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据速度和位移公式推导得到的速度和位移关系式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讲练法、推理法、归纳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1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们来学生上述规律的应用。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生目标2、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有关问题。3、提问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学生在白纸上书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2)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检查和评析,消去时间,同学们试着推一下,能得到一个什么关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4)学生推导后,抽查推导过程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6)在黑板上板书上述三个公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a.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发射炮弹时,炮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运动,如果枪弹的加速度是b:用CAI课体模拟题中的物理情景,并出示分析思考题:1)枪筒的长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哪个物理量?2)枪弹的初速度是多大?3)枪弹出枪口时的速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什么速度?4)据上述分析,你准备选用哪个公式求解?C:学生写出解题过程,并抽查实物投影仪上评析。(2)用投影片注视巩固练习I:a=0.1m/s²,求A:前4s内通过的位移B:前4s内的平均速度及位移。(3)a.用投影片出示例题2一个滑雪的人,从85米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系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b:用CAI课件模拟题中的物理情景。c:据物理情景,同学们思考1)该滑雪人的运动可当做哪一种匀变速运动?2)你认为所给的已知条件等效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哪些物理量?3)要求得时间t,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求?d:经同学们讨论后,用投影片展示课本上的解题过程:得e:说明: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也就是说: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求解有两个途径:(1)(2)这两个公式综合使用往往可使问题简化。三、巩固练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结果的位移是s,测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经过的位移是多少?四、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述公式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些公式共涉及vo、V、a、s、t五个物理量,对于一段直线运动,只要已知三个物理量,总可以就出另外两个物理量。四、作业课后习题第7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知道它是任何推导出的,知道它的图像的物理意义,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3、会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矩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既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重点: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和速度的式的推导2、会运用公式分析、计算教学难点: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讲授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片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下面是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请回答:1、质点甲、乙做什么运动?2、同学能否求出甲、乙的加速度a?总结:在速度——时间图像里(匀变速直线运动)既可以知道每一时刻相对应的瞬时速度,还可以求出其物体的运动的加速度。加速度值就是该直线的斜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来表示,但图像有其局限性,要让你求出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只借助图像是不行的。那就必须用公式表示其规律。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其推导过程。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初步应用它们来求解有关问题。(二)学生目标问题过程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刚才同学们根据图像的已知的条件求出甲、乙的加速度值。那又如何求甲5s末、10s末、ts末的瞬时速度呢?学生甲:因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可找到它的数学表达式:设5s的速度为v₁,10s末的为v₂.ts末为vt学生乙:跟根据直接带进数据即可求出。师总结:殊途同归,都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2)公式的运用v₁=v₀+at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都适用。在加速运动中,由于a与v同向,许速度是多少?分析:刹车的结果多让速度变为0,整个过程为匀减速运动,a只能取负值。解:依据题意知,(3)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一质点以初速度为500m/s,加速度为200m/s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质点经多长时间就可以停下来?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公式)问题: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s与平均速度V有什么关系?学生:因为速度是均匀改变的。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问题:如果一质点初速度为vo,以加速度为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ts后的位移是多少?→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追的位移时间关系。(1)位移公式:板书:位移公式(2)公式的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既适合于匀加速运动,又适合于匀减速运动。在加速运动中,例:一辆汽车匀速行驶,然后以1m/s²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从加速行驶开始,经12s行驶了180m,问: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大?分析:这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t、s,求解:根据即求出初速度为9m/s。(3)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后的位移。老师:这个答案有疑问吗?同学通常见到刹车后汽车要沿速度方向滑行一段位移,而s₂表明汽车还向后倒25m,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很疑惑,公式、答案没错呀,到底是怎么回事?提示:同学可以计算一下,刹车后停下来v₁=0,由v₀=10m/s,变为0,用多长时间?同学们一分析马上明白,4s后即可停下来,所以s₂根本就无意义。老师:这类问题,同学们不能盲目地运用公式,要根据物理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作一个判断,然后再去求解。这一节我们主要学生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及位移公式,在运用时,要注意物理过程,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四、作业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P₃3练习六3、4、5、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8单元: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方法实验现象十合力推理十实验验证教学用具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生目标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同一地点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都是重力加速度g,方向竖直向下。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二)学生目标问题过程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甲从H米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米高处与甲同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速度相同。C: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三、小结这节课主要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出了运动规律的三个公式,要求学生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灵活地运用。受重力作用,从静止自由下落它们的情况是相同的。自由落体运动第1单元:牛顿运动第一定律一、知识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教学重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课时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雅里斯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2)牛顿第一定律3:巩固训练:(用投影片出示)(2)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0(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a:施加推力前,小车和木块处于什么状态?(静止)(3)巩固训练(用投影片出示)2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与惯性的区别2.牛顿第二定律。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2课时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1)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教师进行讲解:图中是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2)对本次实验中说明的两个问题a: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b: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控制两辆小车。(3)实验的做法:a: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以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b: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4)需观察的现象,观察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实验现象: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5)分析推理:a:由公式得到在时间t一定时,位移s和加速度a成正比;b:由实验现象得到:小车的位移与他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c:推理得到结论:对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cF(6)巩固练习:a.据得到:要使物体在短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很大,即加速度很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0b.竞赛用的小汽车,要求起动后几秒钟内速度由零达到60m/s以上,他们为什么要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1)实验装置同上;(2)说明与前次实验的不同。前一次实验中,我们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受力的大小,来研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的。本次实验是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的,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的。(3)实验现象: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辆小车的位移大。(4)分析推理,得到结论: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综合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两个关系,得到下述结论: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表示:a:如果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k=1;b: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²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3)推广: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情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上述关系可推广为: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放心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ma。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4:例题分析(课本例题)(1)学生阅读例题内容(2)分析:要求物体的加速度—→质量m已知—→必须先求F₁和F₂的合力,而合力的大小可以用作图法求解,也可以用计算法求解。(3)用投影片展示解题过程: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力F₁和F₂分别沿x轴和y轴的方向分解F₁的两个分F₂x=F₂cos60°,F₂,=F₂sin60°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F合=Fx+F₂x=F,cos60°+F₂cos60已知合力F合和质量m,据F合=ma,即可求得:三:小结1:本节课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确定了a和F之间的大小关系,也确定的a和F的方向关系3:求解合力时,可采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各个力沿x轴和y轴分解,最后求合力的课本P₅3练习二定律白条件(控制变量法)在F,m,a取国际单位的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相同第3单元: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例1]如图3—6—2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N,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g取10m/s²)平面直角坐标系把F沿两坐标轴方向分解,则两坐标轴上的合力分别为图3—6—2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F=Fcosθ-F物体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ax=a,y轴方向上物体没有运动,故ay=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x=max=ma,F,=may=0图3—6—3图3—6—3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可解得物体的加速度a=0.58m/s²小结:当物体的受力情况较复杂时,根据物体所受力的具体情况和运动情况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利用正交分解法来解.[例2]一斜面AB长为10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3—6—4所示(g取10m/s²)(1)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图3—6—4底端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2)若给小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解析:(1)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3—6—5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重力G沿x轴和y轴方向分图3—6—5轴方向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ax=a,物体在y轴方向没有发生位移,没有加速度则a,=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所以=10×(sin30°-0.5×cos30°)m/s²=0.67m/s²设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小物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由v,²=v₀²+2as得则在图3—6—5的直角坐标所所以,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速下滑.[例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kg,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开始运动,4s末它的大小.前4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①设摩擦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F-F=ma后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②③④由②④可求得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运动过程较复杂的问题,更应注意对运动过程的分析.在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时,一定弄清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是否相同,若不同,必须分段处理,加速度改变时的瞬时速度即是前后过程的联系量,分析受力时要注意前后过程中哪些力发生了变化,哪些力没发生变化.[例4]如图3—6—6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均不计.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多大?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2m取B为研究对象,其水平方向只受A的作用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₁=ma小结:对连结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问题,通常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然后再根据要求的问题取某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第4单元:超重和失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课时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生成功以来,人们经(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用投影片出示思考题组1:(2)实例分析:a:用投影品出示例题1:2)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在升降机中受到两个力:重力G和地板的支持里F,升降机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升F压=F支=mg=500N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超重现象呢?(3)用投影片出示练习题:一个质量是40kg的物体,随升降机一起以2m/s²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求物体对升降机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地板的压力大小,是大于重力还是小于重力?学生自己分析得到:此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F=480N,大于人的重力400N,即也产生了超重现象。(1)当物体也向上的加速度时,产生超重现象;(2)产生超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增大。3、用类比法得到:(1)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产生失重现象(包括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此时F压(2)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产生完全失重现象,此时F亚=0或F拉=0;(3)产生失重和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4、巩固训练:质量为m的物体用弹簧秤悬在升降机的顶棚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读数最小:A:升降机匀速上升;B:升降机匀加速上升,c:升降机匀减速上升,d:升降机匀加速下降,」5:解答本课上的思考与讨论:2、产生超重、失重及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分别是什么?3、产生超重和失重时,重力、压力、拉力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课本练习六五、板书设计:实质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举例: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c:举例说明:1)我们选定位移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就可以利用推导得到速度的单位米每秒。2)再结合公式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F=ma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单位是牛。(4)基本单位和到单位一起构成了单位制。(5)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得到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a:长度的单位——米;b:时间的单位——秒;c:质量的单位——千克。(6)巩固训练:1)属于物理量的是0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3)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属于导出单位的有。2、例题教学:(1)用投影片出示例题: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千克,在14牛的恒力作用下:a:5秒末的速度是多大?b: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大?(2)分析:本题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已知的,需要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初速度vo=0,在恒力的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它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所受的力F,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加速度a,即可用运动学共识求解得到最终结果。(3)学生在胶片上书写解题过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过程进行评析:(4)评析:刚才这位同学在解答过程中,题中各已知量的单位都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计算的结果也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做的很好。引申:既然如此,我们在统一各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写出各物理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就可以了。(5)用投影片出示简化后的解题过程: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6)巩固训练: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0A:F=200×20=400N;B:F=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单位制,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四、作业: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的作用,在0.3秒的时间内,速度从0.2m/s增加到0.4m/s;这个物体受到另一个恒力的作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从0.5m/s增加到0.8m/s,第二个力和第一个力之比是多大?五:力学单位制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第1单元:曲线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二、能力目标:通过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分析,提高学生能抓住要点对物理现象技术分析的能力三、德育目标:使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教学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放录像:(3)推理:—→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运动轨迹是曲线时商相互不影速度方向时刻改变→速度方向对应于该点线方向→当F与V有一夹角时做曲线运动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秒表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做课本演示实验:a在长约80—100cm一端封闭的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A运动到C:(2)分析: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运动(由A到B)和随玻璃管水平向右的运动(由A到D),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由A到C)是这两个运动合成的结果。(3)用CAI课件重新对比模拟上述运动(4)总结得到什么是分运动和合运动a:红蜡块沿玻璃管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随管做的水平方向的运动,叫做分运动。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合运动。b: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合(位移、速度)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分(位移、速度)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三)例题分析1、用投影片出示课本例12、出示分析思考题(1)说明红蜡块参与哪两个分运动(2)据实验观察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3)红蜡块的两个分速度应如何求解?(4)如何分解合速度3:分析解答上述几个问题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解题过程解: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水平方向的分速度4、同学们看课本的解题过程,并说明是如何求解的。1、飞机以速度v斜向上飞行,方向余水平方向成30°角(1)分析飞机的分运动个合运动2、分析: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他们的合运动不是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它们的合运动是直线运动?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1:什么是合运动和分运动2:什么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4: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本章练习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合成具有等时性(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平抛物体的运动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精品教师--更多全册见本人主页(全册教案)分类里(1)简介平抛运动:a: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b: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它做的是曲线运动。c:分析说明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2)巩固训练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b:举几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实例(3)a:分析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c:实验验证:1.用CAI课件模拟课本图5—16的实验,2.模拟的同时,配音说明: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就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B球被松开,做3.实验现象:(学生先叙述,然后教师总结)现象一: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飞出水平距离就越远。现象二: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会与B球同时落地。—→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到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4.在CAI课件显示出在相等时间内水平方向前进的水平距离是相等的。—→得到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且不受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影响。(4)针对训练:用多媒体出示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它的水平分运动是,竖直分运动是2、平抛运动的规律(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的求解。a: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坐标为b:运用该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坐标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抛物线。(2)平抛速度求解:(三)例题分析1、用多媒体出示例题一架老式飞机高处地面0.81km的高度,以2.5×10²km/h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目标,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2、用电脑模拟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3、在投影仪上出示下列思考题:(1)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什么运动?为什么?(2)炸弹的这种运动可分解为哪两个什么样的分运动?(3)要想使炸弹投到指定的目标处,你认为炸弹落地前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与投弹时飞机离目标的水平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4:解决上述问题,并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5:在多媒体上投影解题过程:又在这段时间内炸弹通过的水平距离为所以x=0.89km答:飞机应在离轰炸目标水平举例是0.89km的地方投弹。(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由决定。(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位移由决定。(3)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2、从高空中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上,每隔1分钟投一包货物,则空中下落的许多包货物和飞机的连线是A:倾斜直线B:竖直直线C:平滑直线D:抛物线3、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秒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1)求物体的初速度;(2)物体的落地速度。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什么是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课本Pg₉练习三六、板书设计:各个相等的时间内的速度增量相等方向竖直向下竖直方向:第4单元:匀速圆周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能够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通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教学重点: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3、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推理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教学步骤:(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这样的运动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例: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匀速圆周运动(1)用多媒体投影一个质点做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2)并出示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3)举例:通过放录像让学生感知:一个电风扇转动时,其上各点所做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4)通过电脑模拟:两个物体都做圆周运动,但快慢不同,过渡引入下一问题。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a: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与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1)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2)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3)线速度的大小S4)线速度的方向一→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5)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6)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2)角速度a: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b:出示阅读思考题1)角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2)角速度等于和的比值3)角速度的单位是c:说明: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の是恒定的d:强调角速度单位的写法rad/s(3)周期、频率和转速a: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b:出示阅读思考题:2)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3)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c阅读结束后,学生自己复述上边思考题。(4)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a:过渡:既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是用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b: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生趣味运动会方案
- 食品原材料的检测方案
- 2024年度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
- 蔬菜供货服务保障方案
- 煤气柜整体调试方案
- 经验交流 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 展会现场方案
- 基于英语学科的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校本研修项目方案
- 2024-2030年男式香水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电脑鼠标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富士M225打印机无线连接
- 交警高清抓拍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 妇幼保健院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图
- B737-300轮舱部件图
- 各种注射法(课堂PPT)
-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与政策演变
- 译林牛津英语7A-unit3-Welcome-to-our-school教案(6课时)
- 新规范箱涵结构设计(单孔)
- 医师执业注册授权委托书
- 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操作规程(1)
- (完整版)初中英语同义词(近义词)归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