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_第1页
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_第2页
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_第3页
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_第4页
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梓潼县是以生猪产业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典型丘区农业县,2020年以来以川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着力不断完善生猪全产业链,大力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县出栏生猪59.24万头,已连续多年超额完成生猪出栏目标任务,正积极为四川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更多梓潼力量。目前,恰逢生猪行业处于一个非常困惑、艰难的阶段,现就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行一些探讨。1工作成效1.1突出规划引领,建体系强保障梓潼县将生猪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行动的重要抓手,依托全县77万亩耕地、90万亩林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生猪产业。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支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十六条措施,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养殖规模三个总体要求,采取科学规划养殖点位、严把养殖场建设关、提升现代化养殖水平、完善生猪全产业链建设、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坚持生猪产业绿色发展六个加快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从规范管理“1+5”扶贫代养场、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联结共享模式、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联结共享模式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深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联结共享模式,切实加强责任落实、资金保障、监管执法、督查考核四个措施保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补齐生猪全产业链短板,变单一养殖为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品牌,打造年出栏生猪70万头、年产值超50亿元的生猪全产业链,实现政府增税、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猪全产业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科学规划建设点位,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严格审批备案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实行周调度,适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推动生猪全产业链快速发展。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440万元推动川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近三年整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生猪生产基地县建设项目等中省财政资金6965.2万元,撬动盘活社会资本3亿余元,全面建设生猪养殖基地、提升种业工程、完善防疫设施、配套屠宰加工、加强品牌创建、健全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造智慧猪业,加快补齐生猪全产业链短板。1.2创新三种模式,增规模保供给为破解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等难题,在扩大养殖规模和保障养殖效益的前提下,先后创新升级三种生猪代养模式,建成生猪代养场284栋、在建28栋,年出栏生猪已达60万头以上。一是创新“1+3”生猪代养模式。“1”指政府搭台。“3”分别指龙头企业提供圈舍修建图纸、饲料兽药、养殖技术、猪苗等,回收育肥猪;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修建圈舍,开展生猪代养;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生猪育肥出栏后,龙头企业结合市场行情,按照生猪体重每增加1公斤给予一定的代养费,综合考虑料肉比、死淘率等生产成绩给予奖励,每饲养出栏1头育肥猪可获得200元左右(最高达到500多元)的代养费。该模式具有“零风险”、可复制、可推广、可致富的特点,目前,已发展“1+3”生猪代养场190栋,年出栏生猪40万头以上。二是巩固“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代养模式。梓潼县将生猪养殖作为脱贫攻坚时期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柱产业,在“1+3”生猪代养模式的基础上,将农户拓展为由贫困户和村集体共同组建的扶贫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入社入股,村集体以产业扶持基金和财政项目补助资金入股,按股分红。同时,坚持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理念,引入农场主配套种植用地,消纳养殖粪污,实现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全县共建成“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代养场56栋,年出栏生猪13万头以上,助力2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6000余个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在脱贫过渡期内,梓潼县仍然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管理并发挥好扶贫代养场的作用,防止出现返贫现象,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实现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升级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养模式。坚持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引领,引入国有企业助力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猪产业,因地制宜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国有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生猪代养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直接出资,也可以土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经评估作价后折资入股;所在镇(乡)核定标准养殖场建设及配套设施费用总额,确定股份资金额,农户按股出资,最高出资股份限额由所在镇(乡)居民实际经济状况予以限定,防止集体内少数人控股;国有企业负责修建和经营管理,以风险共担、固定收益+效益分红、租赁收入等方式分红,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按股分红,破解了村集体资源有投入无收入的难题。目前,已建成投产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养场38栋,在建24栋,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出栏生猪达17万头以上,已投产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1.3坚持全产业链,抗风险提品质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全面建成风险可控、质量可控、产品可追溯安全放心的生猪全产业链。一是抓龙头。先后引进正大、大北农等龙头企业,签订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建设任务,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落实扶持政策,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适时调度建设进度,加快生猪全产业链建设。二是补短板。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在生猪养殖规模达到30万头时,加快补齐种业、饲料兽药、屠宰加工等短板。目前,全县已建成现代化规模种猪场11个、饲料企业11个(其中年产18万t饲料厂1个)、通过新版GMP验收兽药企业9个,规划建设50万头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企业1个和2400头曾祖代核心种猪场1个。三是强机制。构建以龙头企业为责任主体、种猪场和代养场为整体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养殖、运输等场内外消毒防疫,实现全县生猪养殖清净无疫,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县内正大雷公山5000头种猪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国家无非洲猪瘟小区。坚持全产业链建设,有效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风险共担,在生猪养殖效益低下时,饲料、屠宰环节的盈利可以弥补养殖环节的亏损,保障龙头企业全产业链的盈利和生猪养殖户的利益,维护生猪全产业链稳定发展。同时,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生猪政策保险等政策的保障也进一步稳定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1.4科技赋能猪业,强智慧扩产能引入先进养殖技术和设备,发展智慧养殖。一是建标准化圈舍。养殖场内全部配套自动料线、自动水线等精准饲喂系统,安装风机、地暖、湿帘等自动环控设备,猪舍环境参数自动调节,室温常年保持在26℃左右,为猪提供最佳生长环境。按照龙头企业管理流程和标准进行生猪养殖,1人可饲养管理1200头生猪,节约人工和管理成本。二是引优良化品种。高度重视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引进世界优良品种,通过优选优育,提高种猪繁殖和商品猪生产性能,能繁母猪PSY(一头母猪年可提供合格断奶仔猪头数)可达25头,育肥猪按体重120kg出栏计算,全程料肉比可达2.6:1,生猪养殖生产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三是用智能化管理。将现代科技智能手段应运到生猪产业各个环节,解决饲养人力成本高、疫病防控风险大、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投入700余万元建立生猪养殖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全县209家规模养殖场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县农业农村部门可随时查看养殖场运行情况,实现全方位精准监管。将5家生猪规模养殖场作为试点,引进AI智能影像采集设备,准确、实时、客观获取养殖大数据,实现对养殖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精准判断猪健康状况、生长状态和饲料消耗等情况,提高生产效率。2存在的问题及生猪全产业链建设的建议2.1规模企业主导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现状:养猪行业的规模企业越来越多,龙头企业的占比在逐步的提升,散养户逐步退出养殖舞台,全县以正大、大北农金驰阳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标准化生猪代养场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全县出栏生猪的80%以上,这个比例随着行业的发展还会逐步提高。龙头企业在生猪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都计划逐步发展屠宰行业和肉制品深加工行业。问题:生猪屠宰资格审核清理的逐步开展,推动了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机械化程度的提升,龙头企业养殖的生猪基本都拉到本企业县外的屠宰场进行屠宰,导致生猪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博弈逐步加大。我县目前的A级屠宰企业很少屠宰正大、大北农金驰阳等龙头企业在本县养殖出栏的生猪,B级屠宰企业屠宰散养户养殖的生猪数量也减少很多,全县生猪屠宰量已大幅降低,2022年出栏的生猪在本县屠宰的仅有不到20万头(含自宰自食),占全县出栏总量不到30%,县内现有屠宰企业生存艰难,正大、大北农金驰阳等龙头企业仍没有一家确定在我县落地建设生猪屠宰企业,羌山农牧计划建设屠宰企业的协议也迟迟未签订落地。建议:推动县内A级生猪屠宰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开展肉制品深加工,打造本地生猪产品品牌,实现生猪养殖到屠宰、深加工闭环生产、全程受控、掌控源头、保障食品安全。一是采取支持壮大现有企业长林标准化改造,促进长林与正大、金驰阳等龙头企业合作,屠宰县内出栏生猪。二是促进龙头企业落实框架协议确定内容,加快在县内建设标准化生猪屠宰企业,屠宰县内出栏生猪。2.2行情对冲,抗风险能力加大现状:目前生猪行情比较差,外三元肥猪销售价格为15元/kg左右,经测算,龙头企业发展生猪代养在满足代养费的情况下,目前保本价格在16元/kg以上。问题:因全国生猪养殖发展迅速,目前生猪养殖行情波动呈现周期短、价格低等现象,龙头企业如果仅在生猪养殖领域发展,则生存风险较大。如大北农金驰阳在生猪价格低迷时,如果周期延长,生存压力非常大。建议:生猪价格行情低的时候,刚好是屠宰行情好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个对立面,可以通过扩大屠宰业的产量来消化养殖环节的亏损,这就是一种对冲,只要把这种配套的比例和结构调配好,它就具备一个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加快推动县内龙头企业建设生猪屠宰场是非常有必要的。2.3树立全县防控意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更加有保障现状:经过非洲猪瘟应急防控和常态化防控措施的长效落实,具备防控技术的龙头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统一负责县内带动发展的生猪代养场的疫情防控,动物防疫条件逐步夯实,生物安全水平逐步提升,生猪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问题:非洲猪瘟防控虽然转为常态化,但从目前来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县内肥猪出栏后绝大部分调往县外屠宰,长林屠宰生猪又大多从县外调入,生猪长期跨县调动不利于县内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国家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了五种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技术,目前,我县主要采取的化尸窖处理病死生猪的方法是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落后处理方式,存在疫情传播的重大风险。建议:一是推动实行调猪改为调肉,更符合大环境生物安全需要,也符合龙头企业内部的生物安全需要。二是通过与龙头企业协商,弃用现有化尸窖处理方式,要求并支持县内所有养殖场新建病死生猪小型暂存冻库,养殖场生猪出栏完后,由病死生猪转运车辆收集转运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2.4补齐生猪产业短板,产业发展影响力得到提升现状:我县生猪养殖发展标准化程度和代养模式均走在全国行业前列,结合实际创新了三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存栏1000头以上的种猪场11个,也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扬,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问题:目前,国家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但是,我县生猪产业还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省级及以上的生猪产业现代农业园区,也缺乏一个可供检查、调研、参观、考察学习的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成效的创新展示平台。另一方面,我县虽然有存栏1000头以上的种猪场11个,但是均为父母代商品场,提供的仔猪均作为育肥养殖,生猪产业还没有一个曾祖代核心场。建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支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种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