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_第1页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_第2页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_第3页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_第4页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TOC\o"1-2"\h\u9084第一章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211341.1智能交通系统定义 2102531.2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历程 321131.2.1国际发展历程 3274231.2.2我国发展历程 3189481.3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 384621.3.1系统集成化 3251381.3.2网络化 3101571.3.3智能化 4270001.3.4个性化 498751.3.5绿色化 431809第二章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 4222442.1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4276202.2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 4221062.3交通信息实时监控 54611第三章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5183293.1信号控制策略 582143.2信号控制算法 6210073.3信号控制系统优化 621573第四章车联网技术与应用 6260984.1车联网基本概念 715194.2车联网关键技术 733574.3车联网应用案例分析 720373第五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861015.1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823135.2交通违法行为监测与处理 8114595.3交通拥堵治理策略 97173第六章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9157766.1公共交通系统优化 9201246.1.1优化目标与原则 9118826.1.2优化方法与策略 10148916.2公共交通信息服务 10110356.2.1信息服务内容 1068196.2.2信息服务渠道 10184866.2.3信息服务优化策略 10167486.3公共交通调度与管理 10114356.3.1调度与管理目标 1041546.3.2调度与管理方法 11142996.3.3调度与管理优化策略 1117275第七章智能停车系统 11278487.1停车资源管理 11208117.1.1概述 11296187.1.2管理策略 1123327.1.3技术手段 11198887.2停车诱导系统 12167457.2.1概述 12291967.2.2系统构成 1231187.2.3技术手段 1229097.3停车费用管理 12286687.3.1概述 12314307.3.2管理策略 12212247.3.3技术手段 1314773第八章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13280638.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13141098.2智能交通传感器 1341958.3智能交通监控设备 1429442第九章智能交通系统安全与评价 1442949.1智能交通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4296369.1.1系统安全风险概述 14118649.1.2安全风险分类 14191059.1.3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14280689.2智能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15187409.2.1安全评价概述 1592609.2.2定量评价方法 15225269.2.3定性评价方法 1513569.3智能交通系统安全措施 1577489.3.1技术措施 15161699.3.2管理措施 15280969.3.3法律法规措施 1528694第十章智能交通系统政策与法规 151458510.1智能交通系统政策环境 161639910.2智能交通系统法规体系 162080010.3智能交通系统行业标准 16第一章智能交通系统概述1.1智能交通系统定义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简称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综合应用于交通管理、交通运输、交通信息服务等领域,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保障交通安全,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智能交通系统是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人、车、路、环境四要素的和谐统一。1.2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历程1.2.1国际发展历程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际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196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关注交通监控、信号控制等方面。(2)1970年代:欧洲开始关注智能交通系统,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3)1980年代:日本加入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行列,重点发展自动驾驶技术。(4)199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三大研发体系。1.2.2我国发展历程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8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研究交通监控、信号控制等方面。(2)1990年代: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逐渐深入,开展了一系列试点项目。(3)2000年代至今:我国智能交通系统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规模迅速扩大。1.3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3.1系统集成化智能交通系统将逐步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形成一个高度集成化的整体,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1.3.2网络化智能交通系统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处理,为用户提供便捷、准确的出行服务。1.3.3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统将不断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实现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的智能化。1.3.4个性化智能交通系统将关注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需求。1.3.5绿色化智能交通系统将注重环境保护,通过优化交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交通系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二章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2.1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手段:(1)视频监控技术: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对交通场景进行实时监控,捕捉交通流量、车辆类型、行驶速度等关键信息。视频监控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已成为交通信息采集的重要手段。(2)感应线圈技术:在道路表面埋设感应线圈,通过检测车辆经过时产生的电磁信号,获取车辆的速度、车型等信息。感应线圈技术具有安装简便、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等特点。(3)地磁车辆检测技术:利用地磁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存在和运动状态,获取交通流量、车辆类型等信息。地磁车辆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4)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时获取车载终端的位置、速度等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和较低的通信成本。(5)卫星导航技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他卫星导航系统,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卫星导航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实时性的特点。2.2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优化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2)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全面、多维度的交通信息库。数据融合技术包括数据合并、数据匹配、数据更新等。(3)数据挖掘: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法,从大量交通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交通拥堵原因、交通热点区域等。(4)数据分析:通过对交通数据的统计分析,发觉交通规律和趋势,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5)模型构建:根据交通数据分析结果,构建交通预测、优化等模型,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决策支持。2.3交通信息实时监控交通信息实时监控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如下:(1)实时监测交通流量: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掌握道路拥堵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2)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通过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如车辆故障、交通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实时监测交通环境:通过实时监控交通环境,了解道路状况、气象条件等信息,为出行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4)实时发布交通信息:通过交通广播、互联网、车载终端等渠道,实时发布交通信息,引导出行者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时间。(5)实时调度交通资源: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交通管制措施等,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第三章智能交通信号控制3.1信号控制策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交通密度和交通状况,自动调整信号配时,实现交通流的优化分配。(2)预测控制策略:通过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交通需求,提前调整信号配时,使得交通流在道路上均匀分布。(3)区域协调控制策略:将交叉口视为一个整体,实现相邻交叉口之间的信号协调,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道路通行效率。(4)智能诱导控制策略: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对交通流进行诱导,优化交通分布,降低拥堵程度。3.2信号控制算法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算法是实现信号控制策略的核心,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信号控制算法:(1)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不断优化信号配时,实现交通流的均衡分配。(2)模糊控制算法:将交通信号控制问题转化为模糊逻辑问题,利用模糊规则进行信号配时调整。(3)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学习历史交通数据,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实现信号配时的自适应调整。(4)启发式算法:根据交通状况和经验,设计启发式规则,对信号配时进行调整。3.3信号控制系统优化为了提高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功能,以下方面可以进行优化:(1)数据采集与处理:加强交通数据采集,提高数据质量,为信号控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2)模型构建与求解:构建更加精确的交通流预测模型,提高信号控制算法的求解速度和精度。(3)控制策略与算法融合:将多种信号控制策略和算法进行融合,实现信号控制的综合优化。(4)实时性与鲁棒性:优化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提高系统对复杂交通状况的适应能力。(5)系统评价与反馈:建立完善的信号控制系统评价体系,对系统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不断优化系统运行效果。第四章车联网技术与应用4.1车联网基本概念车联网,即车辆与互联网的融合,是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云等之间的网络连接,从而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道路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车联网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4.2车联网关键技术车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车辆终端技术、通信技术、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车辆终端技术是指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类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用于收集车辆状态信息,如车辆速度、加速度、位置等,以及环境信息,如道路状况、交通信号等。通信技术包括车载自组网(VANET)技术、专用短程通信(DSRC)技术、蜂窝网络通信技术等,用于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数据融合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算法模型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驾驶决策提供支持。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则是利用云计算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为车联网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4.3车联网应用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车联网应用案例分析:案例一: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是车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通过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实时获取道路状况、交通信号等信息,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就是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的,该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案例二: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从而优化交通流量,降低交通拥堵。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了交通信号的实时调整,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案例三:车路协同车路协同是指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例如,美国密歇根州的车路协同项目,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实现车辆与道路之间的信息交换,有效提高了道路安全性。案例四:智能出行服务车联网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如实时导航、路况信息推送等。例如,百度地图利用车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和最优出行路线,提高了用户的出行体验。第五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5.1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作为交通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载体,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交通信息的集成、处理、分析与发布。该平台通过整合各类交通数据资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交通信息,支持决策制定与实施。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实时收集各类交通信息,如交通流量、路况、气象数据等,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与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3)交通信息发布模块: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实时交通信息,如交通诱导屏、手机APP、官方网站等,引导公众合理出行。(4)交通指挥调度模块:实现对交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调度,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5.2交通违法行为监测与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监测与处理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减少交通、保障道路畅通。以下是交通违法行为监测与处理的关键环节:(1)违法行为识别:通过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超速、违章停车等。(2)违法数据采集与传输:将违法行为数据实时传输至交通管理部门,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3)违法处理: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罚款、记分、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等。(4)违法信息反馈:将处理结果反馈至违法行为人,提醒其遵守交通法规,提高交通文明素质。5.3交通拥堵治理策略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以下策略进行拥堵治理:(1)交通需求管理:通过调整交通需求,如限制部分车辆上路、优化公共交通服务等,降低道路拥堵程度。(2)交通组织优化:优化交通流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如设置可变车道、调整信号配时等。(3)交通诱导与调控:通过实时交通信息发布,引导车辆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减少拥堵区域交通压力。(4)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5)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测与处理,减少因违法行为导致的拥堵。(6)公共交通优先:优化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轻道路拥堵压力。第六章智能公共交通系统6.1公共交通系统优化6.1.1优化目标与原则公共交通系统优化旨在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便捷性和舒适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民出行体验。优化目标主要包括提高线路利用率、缩短乘客出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在优化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以满足乘客需求为出发点,关注乘客出行体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2)科学合理:根据客流、线路、车辆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3)协同发展:与其他交通方式相互协调,实现公共交通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6.1.2优化方法与策略(1)线路优化:通过调整线路走向、增加或减少站点,提高线路利用率,减少重复线路。(2)车辆调度:合理配置车辆,实现车辆的高效运行,减少空驶率。(3)运营时间调整:根据客流变化,调整车辆发车间隔和运营时间,提高服务水平。(4)车站布局优化:合理规划车站布局,提高车站换乘便捷性,缩短乘客出行时间。6.2公共交通信息服务6.2.1信息服务内容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实时公交信息、线路查询、站点查询、换乘查询等。通过提供全面、准确的公共交通信息,方便市民出行。6.2.2信息服务渠道(1)互联网平台:通过官方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等渠道,提供实时公交信息、线路查询等服务。(2)短信平台:通过短信服务,向市民发送实时公交信息。(3)公共交通设施:在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设施处,设置电子信息显示屏,提供实时公交信息。6.2.3信息服务优化策略(1)提高信息更新频率:保证实时公交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更新线路、站点、换乘等信息。(2)优化信息展示界面:界面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市民快速查询所需信息。(3)加强信息推送:根据市民出行需求,主动推送相关公共交通信息。6.3公共交通调度与管理6.3.1调度与管理目标公共交通调度与管理旨在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主要目标包括:(1)保障公共交通车辆按时、准点运营。(2)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减少空驶率。(3)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的正常使用。6.3.2调度与管理方法(1)实时监控:通过GPS、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车辆运行状况,发觉并处理问题。(2)车辆调度:根据客流变化,合理调整车辆运行计划,实现高效运营。(3)设施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公共交通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4)人员培训:加强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6.3.3调度与管理优化策略(1)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公共交通调度的智能化。(2)加强客流分析:准确预测客流变化,优化车辆运行计划。(3)提高设施维护水平:加强设施检查、维护,降低故障率。(4)优化人员配置:合理配置公共交通从业人员,提高服务效率。第七章智能停车系统7.1停车资源管理7.1.1概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停车问题逐渐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的一大难题。停车资源管理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停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优化利用。7.1.2管理策略(1)停车信息采集:通过安装在停车场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停车场的空余车位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停车信息。(2)停车资源分配:根据停车场的空余车位、地理位置、车型等因素,合理分配停车资源,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3)停车数据统计分析:对停车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优化停车资源布局。7.1.3技术手段(1)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停车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处理,提高停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2)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停车数据进行分析,为停车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停车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7.2停车诱导系统7.2.1概述停车诱导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停车场的空余车位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停车诱导服务,提高停车效率。7.2.2系统构成(1)信息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停车场的空余车位信息、停车场地理位置等数据。(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停车诱导信息。(3)信息发布模块:通过导航设备、手机应用等渠道,向驾驶员发布停车诱导信息。7.2.3技术手段(1)导航技术:利用导航技术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停车诱导路径。(2)地图匹配技术:通过地图匹配技术,实时更新停车场的地理位置信息。(3)通信技术:利用通信技术实现停车诱导信息的实时传输。7.3停车费用管理7.3.1概述停车费用管理是智能停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停车费用的合理调整,引导驾驶员合理使用停车资源。7.3.2管理策略(1)费用标准制定:根据停车场的地理位置、停车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停车费用标准。(2)费用调整策略:根据停车场的空余车位、时段等因素,动态调整停车费用,引导驾驶员合理停车。(3)费用收取方式:采用电子支付、自助缴费等便捷的收费方式,提高停车费用收取的效率。7.3.3技术手段(1)电子支付技术:利用电子支付技术实现停车费用的快速收取。(2)自助缴费设备:通过自助缴费设备,为驾驶员提供便捷的缴费服务。(3)数据挖掘与分析:对停车费用数据进行分析,为停车费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第八章智能交通基础设施8.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科技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已成为我国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智能化改造:通过在道路上部署智能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道路信息的实时采集,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智能道路还能根据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2)桥梁智能化改造:对桥梁结构进行监测,实时获取桥梁的应力、位移、温度等数据,为桥梁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桥梁的寿命,为桥梁的维修、加固提供依据。(3)隧道智能化改造:在隧道内安装智能照明、通风、消防等系统,实现隧道环境的实时监测,保证隧道内行驶安全。(4)公共交通设施智能化改造:对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提供实时出行信息,优化乘客出行体验。8.2智能交通传感器智能交通传感器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时采集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以下几种传感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1)车辆检测器:通过检测车辆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判断交通状况,为信号灯控制提供依据。(2)地磁传感器:检测地面上车辆的存在,为停车收费、交通诱导等提供数据支持。(3)摄像头:捕捉道路上的实时画面,为交通监控、处理等提供图像资料。(4)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实现车辆周围环境的精确感知。8.3智能交通监控设备智能交通监控设备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以下几种设备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采集交通信息,自动调整信号灯,实现交通流的优化分配。(2)电子警察系统:通过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道路通行秩序。(3)智能交通诱导系统:根据交通流量、拥堵状况等信息,为驾驶员提供最优出行路径,缓解交通拥堵。(4)交通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显示屏、广播等方式,向驾驶员发布实时交通信息,提高出行安全。(5)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通过地磁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停车场状况,为驾驶员提供停车诱导服务。第九章智能交通系统安全与评价9.1智能交通系统安全风险分析9.1.1系统安全风险概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智能交通系统安全风险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异常和安全隐患。对智能交通系统安全风险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9.1.2安全风险分类智能交通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风险:如系统硬件故障、软件漏洞、通信故障等;(2)操作风险:如操作人员失误、操作规程不完善等;(3)环境风险:如天气、路况等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4)管理风险: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不到位等;(5)法律法规风险:如法律法规滞后、监管不到位等。9.1.3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安全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FT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件树分析(ETA)等。通过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故障模式、影响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安全风险。9.2智能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方法9.2.1安全评价概述智能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功能进行评估,以确定系统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类。9.2.2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这些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对系统安全功能进行量化分析。9.2.3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价、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通过专家经验、定性指标和评价标准,对系统安全功能进行评估。9.3智能交通系统安全措施9.3.1技术措施(1)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加强系统软件和硬件的检测与维护,保证系统运行正常;(3)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4)建立完善的通信保障体系,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和实时性。9.3.2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觉和消除安全隐患;(4)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