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题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题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题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题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轻盈(yín)篡改(cuàn)教诲(huǐ)杳无消息(yǎo)B.不辍(chuò)燥热(zào)悄然(qiǎo)惨绝人寰(huán)C.遗嘱(zhǔ)骤雨(zòu)粗糙(cào)锐不可当(dāng)D.翘首(qiào)屏息(bǐng)镌刻(juàn)深恶痛疾(wù)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重岩叠嶂走起来要小心。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起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C.只见落梅山庄坐落在群山万壑之间,风景秀丽,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氛让人望峰息心。D.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绿挺拔。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C.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D.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C.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地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6、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②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③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④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⑤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⑤②④7、根据提示默写。(1)少壮不努力,。(《长歌行》)(2)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二、文言文阅读。(15分)随园记[清]袁枚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①,树之荻千章②,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③,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④,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⑤而旷也为设宧窔⑥。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⑦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⑧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见矣。己巳三月记。(《袁枚文选》(清)袁枚著.高路明选注,作家出版社,有删减)(注释)①构堂皇,缭垣牖:建起殿堂,砌上围墙。②荻千章:楸树千株。③舆台嚾呶:地位低贱的人叫喊吵闹。④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⑤蓊(wěng)郁:茂盛浓密貌。⑥宦(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⑦夭阏(è):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⑧苏子: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下面的引文出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一处)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西行二里(______)(2)树之荻千章(______)(3)易其义(______)(4)遂乞病(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号曰隋园,因其姓也。(2)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见矣。4.作者以“随”字来命名自己园子的用意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母亲的角度似乎是固定的,但那一次去芝加哥逛百货商场,女装部的衣服争奇斗艳。李欧梵教授说:王安忆,你看中哪一件,就停下脚步不走,妈妈就会给你买了。母亲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她说:“中国的女性不会在任何一件衣服跟前走不动的。”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记得在美国旅行时候,在一所大学讲演,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学生说:“你母亲和你,前者从大我到小我,后者从小我到大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王安忆散文及新京报采访(组合改编)1.对母亲茹志鹃而言,“我们像风筝”,作者回忆了哪几件母亲对自己“牵”与“不牵”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3.说说第4节划线句“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的含义。4.“从大我到小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小我”和“大我”在母亲身上表现鲜明,请具体分析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回忆了生活中平常的往事,情节跌宕起伏。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B.作者走上创作之路的主要原因在于母亲看“我”无事烦恼,无所事事,有意促成我,我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梦想。C.“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一句中的“永远”,强调孩子在哪儿都想自由,但父母牵挂,这种亲情是没有时间界限的。D.本文题目可拟为“风筝”,因为“风筝”是文章的线索,更是母爱的象征。6.文章最后一小节是否应该删除?谈谈你的看法。2、漫啜秋光浓似酒叶静(1)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2)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3)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4)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划出了线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5)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6)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7)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杆绿叶的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8)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9)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选文有删改)1.文章第(2)段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2.文章除了写祖父,为什么还侧重描写背草捆儿的老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按要求赏析句子。(1)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度)(2)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赏析加点词语)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四、写作题(40分)如果你用眼睛认真观察,如果你用心灵细心感悟,你会发现,许多你曾认定的事实其实只是表象:吃喝玩乐不是友情,好斗耍狠不是勇敢,一掷千金不是豪气,一走了之不是洒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才是真正的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是真正的勇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才是真正的豪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是真正的洒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真正的胸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才是真正的奉献:“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才是真正的大……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这才是真正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字数不少于600字。(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6)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县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BBCCB(1)老大徒伤悲(2)山山唯落晖(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1.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2.向西,往西栽种,种植更改于是3.(1)叫它隋园,是因为园子原来的主人姓隋。(2)我竟然把一个官职换取了这所园子,园子的希罕是可以想见的了。4.整个园子在修葺时每处景致都是就势取景。表现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辞官后憧憬在此处悠游山林,享受自在随性、洒脱不羁的生活。三1.牵:(1)劝我写散文,(2)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