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39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39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39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39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3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3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______是化学学习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强劲动力。A.(江南博哥)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正确答案:D[解析]按照水平高低,化学学习兴趣可分为“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四种水平。其中,创造兴趣是化学学习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强劲动力。故本题选D。

2.

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

①目标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

③实用性原则④实验优先原则

⑤教学最优化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D[解析]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要受到教学目标、教师因素、学习者因素以及物质因素等的影响。根据制约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并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的特征,在选择和应用各种化学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实验优先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故本题选D。

3.

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变化较大的一部分。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______。A.教学目标评价B.教学手段评价C.教学内容评价D.学业评价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规定可知,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故本题选D。

4.

某教师在讲授“过氧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时,采用“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过程中,经常使用一种叫作‘过氧乙酸’的消毒剂”的情境来引入课题。该教师是从______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以引入课题的。A.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B.认知矛盾C.科技成果D.化学直观手段正确答案:A[解析]“用过氧乙酸消毒剂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情境是从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来创造的,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该教师是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以引入课题的,A项正确。

B项,从认知矛盾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是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

C项,从科技成果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是利用化学重大科技成就。

D项,从化学直观手段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是利用实物、模型、标本、图片等。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1L0.1mol·L-1NH4Cl溶液中,的数目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1molOD-中含有的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NA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正确答案:D[解析]NH4Cl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因此1L0.1mol·L-1NH4Cl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NA,A项错误。

Mg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gMg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项错误。

O的质子数=电子数=8,质量数为16,中子数为16-8=8;D的质子数=电子数=1,质量数为2,中子数为2-1=1(氘原子,即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因此1molOD-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中子数为9NA,C项错误。

H2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虽然是可逆反应,但由于该反应为分子个数不变的反应,故无论反应进行的程度如何,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均为0.2NA,D项正确。

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A.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B.将固体Na2CO3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上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正确答案:B[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左边放称量物,右边放砝码,且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A项错误。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解后一定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巾,因为容量瓶是精密仪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B项正确。

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否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C项错误。

定容摇匀后,部分水沾在容量瓶内壁,不需要补加蒸馏水,否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项错误。

7.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A.c1:c2=1:2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1正确答案:D[解析]X和Y的平衡浓度之比为1:3,变化的量为1:3,所以起始量也为1:3,即c1:c2=1:3,A项错误。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该比值为3:2,B项错误。

反应前后X、Y气体的浓度比相同,符合反应系数之比,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相等,C项错误。

若正反应完全进行,则c1取最大值为0.1mol·L-1+0.08mol·L-1÷2=0.14mol·L-1;若逆反应完全进行,c1取最小值为0,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故有0<c1<0.14mol·L-1,D项正确。

8.

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M和1molN两种物质混合于固定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G,并测得H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A.x=2B.2min内M的反应速率为0.3mol/(L·min)C.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物质M,最终H的浓度将达到0.5mol/LD.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将混合物转移到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再次平衡后的H的浓度将等于0.4mol/L正确答案:B[解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达到平衡后H的浓度为0.2mol/L,故H的物质的量为0.4mol,计算得到x=1,A项错误。

2min内M的反应速率为1.2mol÷(2L·2min)=0.3mol/(L·min),B项正确。

如N完全反应,可生成1molH,但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则最终H的浓度小于0.5mol/L,C项错误。

将该混合物转移到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后H的浓度将大于0.4mol/L,D项错误。

9.

某高中学生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后,能够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该学生使用的思维方法为______。A.归纳法B.类比法C.演绎法D.分类法正确答案:C[解析]演绎法是根据一类事物都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来推断该类事物中的个别事物也具有此属性、关系和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题干中,该学生使用的思维方法为演绎法,C项正确。

A项,归纳法是从个别化学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化学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或化学推理形式。

B项,类比法是指从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类)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

D项,分类法是指分门别类地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各类事物的一般规律,或者将所研究的某一对象归类,通过这一类事物的一般规律深刻认识所研究的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

10.

根据已有知识“碱金属具有很强的金属性,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铯是一种碱金属元素”,由此可以推出“铯也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这里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是______。A.演绎B.归纳C.比较D.类比正确答案:A[解析]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题干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演绎,A项正确。

B项,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C项,比较是指找出对象间的异同,认识比较对象间的内在联系。

D项,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是从个别到个别的逻辑思维方法。

11.

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______。A.导向功能B.选拔化学人才功能C.反馈调节功能D.检查诊断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检查诊断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反思功能和甄别功能。故本题选B。

12.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C[解析]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为铁,正极为碳,电解质溶液为溶有O2或CO2等气体的水膜。当水膜呈弱酸性或中性时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当水膜呈酸性时发生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故本题选C。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A.金刚石的硬度大——刻画玻璃B.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D.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正确答案:C[解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A项错误。

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项错误。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利用的是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物质的还原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项正确。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吸热而迅速地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因而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有制冷作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项错误。

14.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B.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准确、具体、可行C.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防止流于形式,切忌生硬照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D.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正确答案:D[解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故本题选D。

15.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______。A.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B.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化学课程标准正确答案:A[解析]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与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没有必然联系。故本题选A。

16.

______是一种最能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学教育研究方法。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研究法D.文献综述法正确答案:C[解析]实验研究法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教学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或设想,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是一种最能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学教育研究方法,C项正确。

A项,调查法是研究者为了深入了解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B项,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D项,文献综述法是指通过全面收集、鉴别、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17.

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了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了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______。A.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B.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C.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D.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正确答案:D[解析]化学教材编写时,应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化学教材编写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故本题选D。

18.

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下列关于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B.教师可以随意提高教材内容的难度C.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D.教师要敢于质疑教材,超越教材正确答案:B[解析]教材的“二次开发”既以教材为依托又超越教材,它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删减、调整和加工,合理地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资源,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①灵活调整教学进度;②灵活调整教学顺序;③灵活变化教材的呈现方式;④敢于质疑教材,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不代表轻易否定教材,而是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的基础之上,进行灵活的再加工创造。B项中的“随意”的表述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理念相悖。故本题选B。

19.

亚硝酸钠是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但其为致癌物质,使用时必须严格限制。工业生产亚硝酸钠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分解塔”中SO2从塔底进入,硝酸从塔顶喷淋,可使SO2被充分吸收

B.“分解塔”中发生的反应为

C.混合时充入的氮气参与反应,可提高亚硝酸钠的产量

D.尾气中通入一定量的O2,再通入“吸收塔”中,可实现氮氧化物的循环吸收正确答案:C[解析]“分解塔”中SO2从塔底进入,硝酸从塔顶喷淋,二者接触更充分,可使SO2被充分吸收,A项正确。

“分解塔”中的反应物为SO2和HNO3,生成物为NO、NO2和H2SO4,且生成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项正确。

“混合”时充入一定量的氮气是为了稀释气体,使氮氧化物被充分吸收,且氮气很稳定,一般情况下不参与反应,C项错误。

“吸收塔”中的尾气含有NO和NO2,故通入适量的O2,再进入吸收塔中时会转化为HNO3,可以实现氮氧化物的循环利用,D项正确。

20.

学习化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相等”有关的规律,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在稀释时溶质不发生化学变化)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C.微粒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一定相等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相等正确答案:A[解析]如果稀释时溶质不发生化学变化,则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A项正确。

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不一定相等,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是36.5:40,B项错误。

原子、分子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一定相等,但离子的不相等,C项错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

二、简答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不同国家对中学科学教育的要求不同,提出的化学课程目标也有差异。但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着重围绕科学探究、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加以展开。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化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作为一种向导的课程理念,而且作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问题:1.

中学化学中的科学探究具有哪些作用?正确答案: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受与理解。

②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④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

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⑥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⑦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实践途径。

2.

试分析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正确答案: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但初中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为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科学探究对学生的促进和发展功能,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将科学探究融入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②重视构建科学探究的学习情境。

③重视科学探究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④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究中的差异。

⑤努力开发科学探究所需的条件。

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科学探究方式。

⑦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进行探究。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目前的化学实验在内容的选择、设计和呈现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化学实验内容改革、化学实验设计改革、化学实验陈述方式改革三个方面。其中,从化学内容的选择上来看,化学实验的生活化、趣味化的特点十分明显。

问题:3.

简述在化学教学中,将化学实验生活化的方式以及采取这种方式的作用。正确答案:化学实验生活化对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化学实验生活化。

①选取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试剂。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试剂,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使他们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例如,“灼烧葡萄糖、砂糖和面粉”“蛋壳的性质实验”等。

②选取生活和社会中的化学现象作为实验内容。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都可以作为化学实验内容选取的素材,这些素材学生熟悉、内容丰富、易于选取。以这些素材为实验内容,对于激发学生注意身边的化学现象、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更好地学以致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验”“鸡蛋白性质实验”等。

③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位社会成员,选取这些问题为实验内容,对于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污水净化实验”“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及形成酸雨的实验”等。

4.

请设计一个趣味化学实验。正确答案:【实验名称】“套取指纹”实验。

【实验用品】白纸一张、玻璃管一个、碘晶体、酒精灯。

【实验步骤】①用手指先在一张白纸上按一下:②取一个玻璃管,在管内放入两个米粒大小的碘晶体,将玻璃管放到小火上缓慢加热;③当碘受热上升到玻璃管口时,将白纸上按过手印的地方对准玻璃管上方,不一会,白纸上就清晰地显示出指纹的印迹了。

【现象解释】因为人的手指上总有少量油脂,碘极易溶解在油脂中,由于碘的颜色很深,所以白纸上就能够显示出指纹的印迹。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三、诊断题(本大题15分)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考试中设计了如下习题,并对不同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多选)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______。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解题结果】大部分的学生认为B和D正确,少部分的学生认为C正确,极少部分的学生认为A正确。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学习诊断的方法有哪些?该化学教师应用的诊断方法是什么?正确答案:学习诊断的方法主要有提问、谈话和测验,该教师应用的诊断方法是测验。

2.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分析学生没有选择正确选项的原因。正确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和D,学生没有选择正确的原因可能是不知道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以及不清楚呼吸作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

3.

分析学生选择错误选项的原因,并给出本题的正确解题思路。正确答案:学生误选A项的原因:不知道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学生误选c项的原因:不知道活性炭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活性炭的吸附性不属于其化学性质。

正确的解题思路如下: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比较大,而硬度属于物理性质,A项错误。氮气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涉及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B项正确。活性炭用作吸附剂应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应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项错误。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发生的是呼吸作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应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项正确。故本题选BD。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下面是两位化学教师关于“金属材料”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设计。

教师1:环顾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水壶、刀具、水龙头等,它们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引出几种重要的金属。

教师2:从提出问题“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开始,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出几种重要的金属。

问题:1.

请说明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设计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和各自的特色。正确答案: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设计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课程理念。

①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贡献。

教师1的情境设计的特色在于以生活中身边的物质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教师2的情境设计的特色在于从提出问题开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简述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常用方法。正确答案: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导入要符合科学性原则;②导入要符合相关性原则;③导入要符合趣味性原则;④导入要符合启发性原则;⑤导入要符合适度性原则。

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设计的常用方法:①社会导入。社会导入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或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联想,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②实验导入。实验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模拟实物、演示实验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学生的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③旧知导入。旧知导入就是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关系的“支点”,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④问题导入。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通过从旧知识或从生产生活中提出与新课有联系的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怀疑、困惑、矛盾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的一种导入方法。⑤直接导入,俗称“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开始,以简洁、明确的讲述或设问直接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各个重要部分内容及教学程序,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⑥化学史导入。化学史导入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避免平铺直叙,使化学课变得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30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标准为“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活动与探究建议为“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片段如下。

实验5-1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如图5-5)。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图8-5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2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图5-6),观察现象。

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图5-6镁条燃烧

要求:1.

谈谈你对“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的教学价值的认识。正确答案:“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而本节课是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一个过渡,可以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做好理论准备。

2.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不少于300字)。正确答案: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现象;学会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培养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的测量,培养唯物主义世界观。

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③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探究法等。

④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O4→Cu+FeSO4。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猜想、讨论】

【共同总结】可能有的三种情况:①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②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③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教师引导】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于、等于,还是小于?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环节二: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

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如何变化?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

【教师说明】实验分两大组进行,第一组进行实验一,第二组进行实验二。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零;

2.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些沙子;

3.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

4.在铁与硫酸铜反应的这个实验中,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并进行纠正】

【学生陈述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并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反应前后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设问】有了前面的实验作基础,我们该如何去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呢?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设问】现有一反应,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克?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强调】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不是有多少反应物,一定要注意“参加”二字的真正含义。

【教师介绍】质量守恒定律是十八世纪的重要发现之一,它把对化学的学习由生成何种物质(即质的研究)引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质量守恒定律是谁发现的,又是如何发现的呢?请阅读课本资料。

【学生阅读】

【教师引导】了解了质量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