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试时间:2024年3月6日10:30-11:45.满分:100分时长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奥克尼新石器遗址位于英国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屈家岭文化遗址位于中国湖北省,两个遗址大约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遗址中考古出现了大量谷物类、坚果类、植物根茎、少量动物骨头和陶器。这些遗址发掘可以()A.了解人类商品贸易起源情况 B.实证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C.研究早期人类手工业的发展 D.佐证早期文明的相互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新石器时代(英国和中国)。据材料可知,奥克尼新石器遗址位于英国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屈家岭文化遗址位于中国湖北省,两个遗址大约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遗址中考古出现了大量谷物类、坚果类、植物根茎、少量动物骨头和陶器,可以实证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商品买卖情况,无法了解人类商品贸易起源情况,排除A项;陶器只是材料中一部分,不能涵盖全部材料,排除C项;早期文明彼此孤立发展,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睡虎地秦简》中要求官员:有事必须书面说明,使用统一文字、相同规范书写和相同规格材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驿站,主要用于传递政府文书、收集重要信息和管理重要官员。这些措施()A.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 B.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C.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D.维护了地方自治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睡虎地秦简》中要求官员,有事必须书面说明,使用统一文字、书写规范和相同规格材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驿站,主要用于传递政府文书、收集重要信息和管理重要官员。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融合,排除A项;材料主旨主要是围绕文书相关制度,并不能看出这些举措对财政负担的影响,排除B项;秦朝实行郡县制,而非地方自治,排除D项。故选C项。3.唐朝建国初期,李渊效法汉高祖,以“约法三章”为模板制定简约法律。624年,唐政权稳定后,李渊继承隋朝法典,增加了53个条款。637年,唐太宗重订法律,系统重修法典,废除一些酷刑。651年唐高宗修订法典,颁布法典疏议用来〖解析〗并辅助审判。725年唐玄宗颁布最完整的唐律,此后历代王朝以此为蓝本。这说明唐律()A.加强了基层教化的作用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增加了儒法结合的内容 D.推动了中华法系的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朝(中国)。唐朝建国初期,李渊效法汉高祖,以“约法三章”为模板制定简约法律。624年,唐政权稳定后,李渊继承隋朝法典,增加了53个条款。637年,唐太宗重订法律,系统重修法典,废除一些酷刑。651年唐高宗修订法典,颁布法典疏议用来〖解析〗并辅助审判。725年唐玄宗颁布最完整的唐律,历代王朝以此为蓝本。这说明唐律推动了中华法系的完善,D项正确;唐律对于基层社会的影响在材料中并未提到,排除A项;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表述绝对,排除B项;儒法结合应当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材料没有列举法律条文,因此无法得出增加了儒法结合内容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4.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经在欧亚大陆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奢侈品一香料、丝绸、珠宝等。1500年以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商人在全球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咖啡、棉花、金属手工品等。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500年(世界)。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经在欧亚大陆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珠宝等。1500年以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商人在全球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咖啡、棉花、金属手工品等。这种转变主要是商业贸易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和世界范围扩大,A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时空定位不对,排除B项;材料未提宗教,宗教改革1517年才开始,排除C项;材料涉及经济领域,不涉及文艺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5.1599年7月,荷兰人雅各布指挥四支船队返回阿姆斯特丹,带回了堆积如山的东方商品,评价认为“荷兰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装过如此多财富的船只”。此次,航海的利润高达399%,刺激了欧洲更多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由此可知()A.国家的建立是海外贸易的前提 B.荷兰在大航海时代抢占时代先机C.尼德兰革命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D.海外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599年(荷兰)。1599年7月,荷兰人雅各布指挥四支船队返回阿姆斯特丹,带回了堆积如山的东方商品,评价认为“荷兰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装过如此多财富的船只”。此次,航海的利润高达399%,刺激了欧洲更多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材料主要海外贸易利润巨大,刺激了各国加入海外扩张,从而实现资本原始积累,D项正确;国家的建立是海外贸易的前提,材料未涉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排除A项;荷兰在大航海时代抢占时代先机,西班牙和葡萄牙更早,排除B项;尼德兰革命引发欧洲价格革命,材料未涉及价格革命,材料没有通货膨胀,排除C项。故选D项。6.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慈善使用法》。英国慈善组织与活动以中世纪教会的慈善措施为蓝本,借助过去各教区组织框架逐步渗透到社会基层,形成自上而下的慈善网络。这说明英国()A.历史传统影响慈善事业 B.国家立法依赖教会组织C.慈善事业存在巨大阻力 D.慈善组织得到广泛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1年的英国。依据材料可知: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慈善使用法》,英国慈善组织与活动以中世纪教会的慈善为蓝本,借助过去各教区组织框架逐步渗透到社会基层,形成自上而下的慈善网络。材料主要说明近代英国慈善学习和效法中世纪教会的慈善对象与活动,慈善事业根植于历史传统,A项正确;国家立法依赖教会组织,国家立法依靠的是世俗权利不是教会,排除B项;慈善事业存在巨大阻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慈善组织得到广泛支持,材料未涉及社会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7.1788年,法国农业出现大规模歉收,无良的商人和领主们囤积粮食,面粉和面包的价格高涨,但当时公共权力未履行公共职责,民众发动了粮食暴动,人民反抗情绪日益加深。这说明()A.社会动荡导致物价飞涨 B.统治阶级积极应对粮食危机C.社会危机酝酿革命风险 D.民众暴动摧毁公共管理秩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8年(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前夕,因粮食价格上涨问题出现了粮食暴动,人民反抗情绪高涨,革命一触即发,说明社会危机酝酿革命风险,C项正确;物价飞涨导致社会动荡,选项因果倒置,排除A项;材料说明统治阶级消极应对,排除B项;1788年只是出现了民众暴动,公共管理秩序还未摧毁,排除D项。故选C项。8.1793年,英国乔治国王派出了马葛尔尼使团来华,希望和“强大的东方帝国”进行贸易,当他们登上中国土地后,惊讶的发现中国民众主要食物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很少,马葛尔尼等人感受到“盛世”下的衰败,对华态度逐渐转向强势。英国使团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认同 B.中英国家实力对比C.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张 D.中英人口增长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793年(中国)。1793年,英国乔治国王派出了马葛尔尼使团来华,希望和“强大的东方帝国”进行贸易,当他们登上中国土地后,惊讶的发现中国民众主要食物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很少,马葛尔尼等人感受到“盛世”下衰败,对华态度逐渐转向强势。从材料看,中英民众饮食对比体现两国实力变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政治制度,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184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1793年的情形,并不能看出两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9.1860年,巴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横流。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开启了一项庞大的巴黎市政改造工程:巴黎市区建立起60千米的宽敞明亮的新下水道,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巴黎同时建立长达26千米林荫大道,最宏伟的就是凯旋门景观,钢铁框架的歌剧院,大型商业百货,餐厅、咖啡馆、茶馆随处可见。这说明()A.城市化与城市管理同步提升 B.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C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 D.皇权用建筑展现自身权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后半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化及其伴随的城市问题突出,促进了巴黎市政建设,说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C项正确;城市化使得城市问题突出,城市管理才得到提升,排除A项;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建筑突出皇帝权威,排除D项。故选C项。10.20世纪初,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厂里,已婚妇女每周所挣的钱比他们在家里绣手帕挣的钱要高出一倍多;棉纺织业资本家更愿意雇佣性格温顺的妇女,所需支付金钱只有男工的一半。这说明当时的英国女工()A.获得一定的权益 B.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深受资本家青睐 D.劳动强度不及男工〖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初(英国)。1914年,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厂里,已婚妇女每周所挣的钱比他们在家里绣手帕挣的钱要高出一倍多;棉纺织业资本家更愿意雇佣性格温顺的妇女,所需支付金钱只有男工的一半。这说明当时女工获得一定的权益,A项正确;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材料主要涉及经济方面,未涉及政治,排除B项;深受资本家青睐,资本家压榨女工的表现,主要是棉纺织业,排除C项;劳动强度不及男工,材料未涉及劳动强度,排除D项。故选A项。11.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可参加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但在实际选官过程中,部分没有参加考试的人,通过社会关系,同样可以入仕。这说明当时中国选官制度()A.进一步导致女性地位下降 B.促进近代选官公平合理化C.照搬欧美文官考试的经验 D.体现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可参加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但在实际选官过程中,部分没有参加考试的人,通过社会关系,同样可以入仕。这说明当时中国选官制度体现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对比女性地位变化,排除A项;1913年时,中国的近代选官并不公平,也不合理,部分没有参加考试的人,通过社会关系,同样可以入仕,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近代的选官制度没有照搬,有中国自己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12.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图,说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时间最长 B.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折射国家实力变化C.金本位促进美国向全球不断扩张 D.牙买加体系使美元逐步退出国际货币〖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世界)。看图可以发现,美元取代了英镑,最终出现了国际货币多元化情形,国家货币体系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折射这些大国国家实力的变化,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时间最长,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金本位时期,当时主导国家是英国,并非推动美国向全球扩张,排除C项;牙买加体系使美元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不符合史实,美元并未退出国际货币,排除D项。故选B项。13.《国际联盟》第十条:规定要保障各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第十一条:规定防止战争的行为,谴责和制裁侵略行为。《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第二条: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侵害会员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以上说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A.都倡导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纠纷与争端 B.都实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C.都保障了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D.都始终代表大国强权利益〖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国际联盟》第十条:规定要保障各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第十一条:规定防止战争的行为,谴责和制裁侵略行为。《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第二条: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侵害会员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说明两者都倡导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纠纷与争端,A项正确;都实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不符合国际联盟,排除B项;都保障了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符合国际联盟,排除C项;都始终代表大国强权利益,联合国开始代表大国意志,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和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益,联合国作用越来越明显,排除D项。故选A项。14.1969年,北京人口增多,政府为了解决出行困难,建成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开通后老百姓积极体验地铁。1978年后,中国地铁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建成多条地铁干线,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这说明地铁建设()A.导致财政赤字严重 B.容易造成交通拥堵C.符合人们出行需求 D.推动国际贸易繁荣〖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7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69年,北京人口增多,政府为了解决出行困难,建成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开通后老百姓积极体验地铁。1978年后,中国地铁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建成多条地铁干线,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这说明地铁是为了改善城市出行状况,C项正确;地铁建设导致财政赤字严重,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地铁的修建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排除B项;地铁主要是国内城市,不直接涉及国际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15.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疟疾防治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医疗卫生事业受益于经济发展 B.疟疾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流行疾病传播与人口密度相关 D.公共卫生发展取决于国家性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疟疾发病率明显减少,说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表明医疗卫生事业受益于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公共卫生问题的分布,疟疾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的说法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口密度数据,无法说明流行疾病传播与人口密度相关,排除C项;“公共卫生发展取决于国家性质”的说法中“取决于”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东西方社会的基层治理】材料一明代,王阳明平定匪患,颁布十家牌法。各家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妇和妇随,遇事要谦让,不得大兴词讼。轮牌人每日需巡视各家一番,并做好记录。十家牌法:某县某坊,某人某籍………右甲尾某人、右甲头某人。十家当家人轮流当值,每日酉时,持牌到各家,照牌审查。某家某夜少某人,往某处、干某事等,如有可疑,立即报官。如有隐匿,事发,十家同罪。——摘编自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材料二早在16世纪,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发展,在易北河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低地国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德意志西部、英国和瑞典,都基本不采用农奴制,建起近代自治村社。各国颁布法律和敕令,废除了贵族专有土地所有权,拥有资本者可以直接购买土地成为土地所有者。17世纪,在西欧和北欧,传统庄园领主仍然享有广泛的特权:农民每一年都需要向领主缴纳免役费、农民土地交易时需缴纳交易费、领主垄断食品加工工具的垄断权,农民负担很大。这些特权导致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18世纪,虽然农民在村社已经形成政治实体,但社会影响力有限。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基层自治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其取得进步的历史背景。〖答案〗(1)历史作用: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有利于社会治安的改善;有利于儒家思想向基层渗透;有利于基层教化维护封建统治;对后世基层治理提供借鉴(从3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2)欧洲基层自治发展的历程:16世纪,基本废除农奴制度,建立自治村社。17世纪,废除贵族特权,村社获得买卖土地自由18世纪,村社政治权利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答案〗时间+内容,缺少时间最高一半分数)历史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国家的转型和社会治理的改进;农民暴动争取自身权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从3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作用:据材料一中的十家牌法并结合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可知,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据材料一“轮牌人每日需巡视各家一番,并做好记录”可知,有利于社会治安的改善;据材料一“各家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妇和妇随,遇事要谦让”可知,有利于儒家思想向基层渗透;据材料一“如有隐匿,事发,十家同罪”可知,有利于基层教化维护封建统治;结合所学,从对后世的作用来说,对后世基层治理提供借鉴。【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8世纪(欧洲)。第一小问历程,据材料二“早在16世纪……都基本不采用农奴制,建起近代自治村社”可知,16世纪,基本废除农奴制度,建立自治村社;据材料二“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可知,17世纪,废除贵族特权,村社获得买卖土地自由;据材料二“18世纪……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可知,18世纪,村社政治权利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早在16世纪,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发展”可知,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据材料二“各国颁布法律和敕令,废除了贵族专有土地所有权,拥有资本者可以直接购买土地成为土地所有者”“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的转型和社会治理的改进;据材料二“这些特权导致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可知,农民暴动争取自身权利;据材料二“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可知,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17.【食物传播与交换】材料一番茄传播图——摘编自迈尔斯《世界史》材料二17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种增长大部分要归功于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提高和饮食营养改善,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玉米和马铃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比重大大提高,在中国玉米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在不适合水稻和小米的生态环境中生长。从西欧到中国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航海探险唤醒商业贸易的繁荣,这时欧洲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的诞生。这种大规模种植外来物种,也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番茄传播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食品交换的影响和带来的启示。〖答案〗(1)特点:起源于美洲;以欧洲为主导,向世界传播;东、西两条线传播;历时3个世纪;18世纪传播回美洲。(任选3点即可)(2)影响:积极:丰富了物种种类,促进了物种的改良。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促进了全球经济联系,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消极: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积极+消极)启示:1.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2.经济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相适应。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共同努力。(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6-18世纪。特点:依据地图,可知起源于美洲;从时间来看,是新航路开辟时期,逐渐传播,可得出以欧洲为主导,向世界传播;从扩散路线可得出东、西两条线传播;从漫画展示的时间来看,历时3个世纪;从最后路线图,可得出18世纪传播回美洲。【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1700年的世界。影响:积极:依据材料“玉米和马铃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比重大大提高,在中国玉米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在不适合水稻和小米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可得出丰富了物种种类,促进了物种的改良;依据材料“17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种增长大部分要归功于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提高和饮食营养改善”,可得出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依据材料“这时欧洲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的诞生”,可得出促进了全球经济联系,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消极:依据材料“这种大规模种植外来物种,也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可得出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启示:依据材料“17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可得出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依据材料“这种大规模种植外来物种,也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可得出经济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关注世界发展与人类共同利益,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共同努力。18.【贫困与公共秩序】材料一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欧洲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人们的寿命超过之前的任何年代。在欧洲,大部分农民没有足够的土地或收入,城市贫困家庭的女性、甚至儿童,都需要工作才能养活家庭。很多家庭成员不得不依靠福利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帮助才能生存,部分穷人过于懒惰,靠寄居在这些机构维持生活。在信奉基督教的欧洲地区,比较富裕的公民有帮助穷人的传统,他们将帮助穷人作为自己赎罪的一种方法。基督教会也成立社团,直接向穷人提供救济品。18世纪60年代,法国政府建立了一个新型专门接受穷人的机构——流浪者救济院。法国政府为降低社会犯罪率,对发现的贫穷流浪者严格管理,几十人关在同一个房间,吃一点仅仅维持温饱食物,外出时间被严格限制,被流浪者称为“流浪者监狱”。——摘编自沃洛克《18世纪的欧洲:传统与进步》材料二1979年,英国失业率为5.6%,到1982年,失业率达到12.2%,失业人口突破了300万人。伦敦、利物浦等街头出现贫困人口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甚至出现暴乱。撒切尔夫人赢得1983年大选,她从工党阵营中吸收了有技艺高超而且富有的工人加入保守党。她向租户低价出售公有住房,努力保障低收入住房安全。她将国有企业几乎全部私有化,并将股份和利益分配给普通民众。这些政策获得民众好感,1987年她再次当选。但同时,她强力支持英阿马岛之战,使得英国财政赤字更加严重。她选择裁撤政府机构,消减政府开支,减少对民众的部分公共开支,引起人们的不满,最终被民众选下台。——摘编自拉奇《欧洲时代的终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8世纪导致贫困的因素,〖解析〗“流浪者监狱”的真正含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撒切尔夫人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社会状况,说明其减少公共支出的理由。〖答案〗(1)因素:人口大量增加;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弊端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不足;部分人口的懒惰。“流浪者监狱”含义:贫穷的人被集中管理,生存条件恶劣,缺少自主自由时间。(因素,含义)(2)措施:政治上:拉拢工人阶级精英加入保守党;裁撤政府机构,减少政府支出。经济上:给贫穷的人提供公共住房;将国有企业私有化,重新分配经济利益。原因:20世纪70、80年代,传统国家加强经济干预模式失灵,英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高。二战以来,英国社会福利进一步发展,国家财政压力较大。20世纪80年代,英阿马岛之战,战争支出导致国家财政赤字严重。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措施,原因)〖解析〗【小问1】本题为影响类、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8世纪(欧洲)。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欧洲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可知,人口大量增加、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弊端显现;根据材料“在欧洲,大部分农民没有足够的土地或收入,城市贫困家庭的女性、甚至儿童,都需要工作才能养活家庭”可知,贫富差距拉大;根据材料“很多家庭成员不得不依靠福利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帮助才能生存”可知,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不足;根据材料“部分穷人过于懒惰,靠寄居在这些机构维持生活”可知,部分人口的懒惰。第二小问“流浪者监狱”含义:根据材料“几十人关在同一个房间,吃一点仅仅维持温饱食物,外出时间被严格限制”可知,贫穷的人被集中管理,生存条件恶劣,缺少自主自由时间。【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第一小问措施:政治上:根据材料“ 撒切尔夫人赢得1983年大选,她从工党阵营中吸收了有技艺高超而且富有的工人加入保守党”可知,拉拢工人阶级精英加入保守党;根据材料“她选择裁撤政府机构,消减政府开支,减少对民众的部分公共开支”可知,裁撤政府机构,减少政府支出。经济上:根据材料“她向租户低价出售公有住房,努力保障低收入住房安全。她将国有企业几乎全部私有化,并将股份和利益分配给普通民众”可知,给贫穷的人提供公共住房、将国有企业私有化,重新分配经济利益。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80年代,传统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模式失灵,英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来,英国社会福利进一步发展,国家财政压力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英阿马岛之战,战争支出导致国家财政赤字严重。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19.【文明的兴衰】汤因比系统阐释文明一般均需服从的历史规律,即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衔接的因果关系是“挑战”和“应对”的对立统一关系。每一种文明都不简单,成长本身同样艰难,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每一个文明的兴衰,都有着广泛的动因。不同动因对不同的局部产生着不同影响,每个局部都会以不同方式对动因所驱使的力量做出不同反应,并起到自己的作用。文明选择正确的时代趋势,会使得文明迅速成长与发展,甚至成为世界优势文明。——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根据以上材料,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答案〗【文明的兴衰】示例:论题:近代英国兴衰与时代选择密切相关论证:汤因比认为文明一般均需服从的历史规律,即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的四个阶段,文明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面对多种因素,选择正确的时代趋势,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前提。揆诸历史,近代以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度,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趋势。18世纪60、70年代,英国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急需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个工业国。以英国为代表欧洲文明,快速发展,向全球不断扩张。19世纪60、70年代,因为英国拥有广大殖民地,缺乏技术革新动力,被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的美德赶超。20世纪上半叶,英国卷入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取得战争胜利,但英国在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代表欧洲文明走向衰落,地位下降。总之,英国抓住时代机遇,积极有为,成就了欧洲文明在世界的地位。英国错失时代机遇,英国文明地位相对下降。每一个文明,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并不断创新,促进文明长盛不衰。(论题+阐释+史论+结论)〖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每一种文明都不简单,成长本身同样艰难,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结合近代世界的相关知识可知,其论题是近代英国的兴衰与时代选择密切相关。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近代世界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根据材料“每一种文明都不简单,成长本身同样艰难,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与“汤因比系统阐释文明一般均需服从的历史规律,即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的四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汤因比认为文明一般均需服从的历史规律,即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的四个阶段,文明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面对多种因素,选择正确的时代趋势,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材料“ 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与“不同动因对不同的局部产生着不同影响,每个局部都会以不同方式对动因所驱使的力量做出不同反应”结合近代英国相关知识可知,近代以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度,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趋势。18世纪60、70年代,英国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急需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个工业国。以英国为代表欧洲文明,快速发展,向全球不断扩张;根据材料“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结合近代世界的相关知识可知,9世纪60、70年代,因为英国拥有广大殖民地,缺乏技术革新动力,被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的美德赶超。20世纪上半叶,英国卷入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取得战争胜利,但英国在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代表欧洲文明走向衰落,地位下降。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如,总之,英国抓住时代机遇,积极有为,成就了欧洲文明在世界的地位。英国错失时代机遇,英国文明地位相对下降。每一个文明,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并不断创新,促进文明长盛不衰。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试时间:2024年3月6日10:30-11:45.满分:100分时长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奥克尼新石器遗址位于英国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屈家岭文化遗址位于中国湖北省,两个遗址大约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遗址中考古出现了大量谷物类、坚果类、植物根茎、少量动物骨头和陶器。这些遗址发掘可以()A.了解人类商品贸易起源情况 B.实证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C.研究早期人类手工业的发展 D.佐证早期文明的相互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新石器时代(英国和中国)。据材料可知,奥克尼新石器遗址位于英国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屈家岭文化遗址位于中国湖北省,两个遗址大约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遗址中考古出现了大量谷物类、坚果类、植物根茎、少量动物骨头和陶器,可以实证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商品买卖情况,无法了解人类商品贸易起源情况,排除A项;陶器只是材料中一部分,不能涵盖全部材料,排除C项;早期文明彼此孤立发展,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睡虎地秦简》中要求官员:有事必须书面说明,使用统一文字、相同规范书写和相同规格材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驿站,主要用于传递政府文书、收集重要信息和管理重要官员。这些措施()A.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 B.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C.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D.维护了地方自治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睡虎地秦简》中要求官员,有事必须书面说明,使用统一文字、书写规范和相同规格材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驿站,主要用于传递政府文书、收集重要信息和管理重要官员。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融合,排除A项;材料主旨主要是围绕文书相关制度,并不能看出这些举措对财政负担的影响,排除B项;秦朝实行郡县制,而非地方自治,排除D项。故选C项。3.唐朝建国初期,李渊效法汉高祖,以“约法三章”为模板制定简约法律。624年,唐政权稳定后,李渊继承隋朝法典,增加了53个条款。637年,唐太宗重订法律,系统重修法典,废除一些酷刑。651年唐高宗修订法典,颁布法典疏议用来〖解析〗并辅助审判。725年唐玄宗颁布最完整的唐律,此后历代王朝以此为蓝本。这说明唐律()A.加强了基层教化的作用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增加了儒法结合的内容 D.推动了中华法系的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朝(中国)。唐朝建国初期,李渊效法汉高祖,以“约法三章”为模板制定简约法律。624年,唐政权稳定后,李渊继承隋朝法典,增加了53个条款。637年,唐太宗重订法律,系统重修法典,废除一些酷刑。651年唐高宗修订法典,颁布法典疏议用来〖解析〗并辅助审判。725年唐玄宗颁布最完整的唐律,历代王朝以此为蓝本。这说明唐律推动了中华法系的完善,D项正确;唐律对于基层社会的影响在材料中并未提到,排除A项;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表述绝对,排除B项;儒法结合应当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材料没有列举法律条文,因此无法得出增加了儒法结合内容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4.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经在欧亚大陆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奢侈品一香料、丝绸、珠宝等。1500年以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商人在全球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咖啡、棉花、金属手工品等。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500年(世界)。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经在欧亚大陆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珠宝等。1500年以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商人在全球贩运商品,主要物品是咖啡、棉花、金属手工品等。这种转变主要是商业贸易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和世界范围扩大,A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时空定位不对,排除B项;材料未提宗教,宗教改革1517年才开始,排除C项;材料涉及经济领域,不涉及文艺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5.1599年7月,荷兰人雅各布指挥四支船队返回阿姆斯特丹,带回了堆积如山的东方商品,评价认为“荷兰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装过如此多财富的船只”。此次,航海的利润高达399%,刺激了欧洲更多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由此可知()A.国家的建立是海外贸易的前提 B.荷兰在大航海时代抢占时代先机C.尼德兰革命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D.海外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599年(荷兰)。1599年7月,荷兰人雅各布指挥四支船队返回阿姆斯特丹,带回了堆积如山的东方商品,评价认为“荷兰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装过如此多财富的船只”。此次,航海的利润高达399%,刺激了欧洲更多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材料主要海外贸易利润巨大,刺激了各国加入海外扩张,从而实现资本原始积累,D项正确;国家的建立是海外贸易的前提,材料未涉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排除A项;荷兰在大航海时代抢占时代先机,西班牙和葡萄牙更早,排除B项;尼德兰革命引发欧洲价格革命,材料未涉及价格革命,材料没有通货膨胀,排除C项。故选D项。6.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慈善使用法》。英国慈善组织与活动以中世纪教会的慈善措施为蓝本,借助过去各教区组织框架逐步渗透到社会基层,形成自上而下的慈善网络。这说明英国()A.历史传统影响慈善事业 B.国家立法依赖教会组织C.慈善事业存在巨大阻力 D.慈善组织得到广泛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1年的英国。依据材料可知: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慈善使用法》,英国慈善组织与活动以中世纪教会的慈善为蓝本,借助过去各教区组织框架逐步渗透到社会基层,形成自上而下的慈善网络。材料主要说明近代英国慈善学习和效法中世纪教会的慈善对象与活动,慈善事业根植于历史传统,A项正确;国家立法依赖教会组织,国家立法依靠的是世俗权利不是教会,排除B项;慈善事业存在巨大阻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慈善组织得到广泛支持,材料未涉及社会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7.1788年,法国农业出现大规模歉收,无良的商人和领主们囤积粮食,面粉和面包的价格高涨,但当时公共权力未履行公共职责,民众发动了粮食暴动,人民反抗情绪日益加深。这说明()A.社会动荡导致物价飞涨 B.统治阶级积极应对粮食危机C.社会危机酝酿革命风险 D.民众暴动摧毁公共管理秩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8年(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前夕,因粮食价格上涨问题出现了粮食暴动,人民反抗情绪高涨,革命一触即发,说明社会危机酝酿革命风险,C项正确;物价飞涨导致社会动荡,选项因果倒置,排除A项;材料说明统治阶级消极应对,排除B项;1788年只是出现了民众暴动,公共管理秩序还未摧毁,排除D项。故选C项。8.1793年,英国乔治国王派出了马葛尔尼使团来华,希望和“强大的东方帝国”进行贸易,当他们登上中国土地后,惊讶的发现中国民众主要食物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很少,马葛尔尼等人感受到“盛世”下的衰败,对华态度逐渐转向强势。英国使团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认同 B.中英国家实力对比C.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张 D.中英人口增长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793年(中国)。1793年,英国乔治国王派出了马葛尔尼使团来华,希望和“强大的东方帝国”进行贸易,当他们登上中国土地后,惊讶的发现中国民众主要食物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很少,马葛尔尼等人感受到“盛世”下衰败,对华态度逐渐转向强势。从材料看,中英民众饮食对比体现两国实力变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政治制度,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184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1793年的情形,并不能看出两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9.1860年,巴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横流。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开启了一项庞大的巴黎市政改造工程:巴黎市区建立起60千米的宽敞明亮的新下水道,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巴黎同时建立长达26千米林荫大道,最宏伟的就是凯旋门景观,钢铁框架的歌剧院,大型商业百货,餐厅、咖啡馆、茶馆随处可见。这说明()A.城市化与城市管理同步提升 B.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C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 D.皇权用建筑展现自身权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后半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化及其伴随的城市问题突出,促进了巴黎市政建设,说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C项正确;城市化使得城市问题突出,城市管理才得到提升,排除A项;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建筑突出皇帝权威,排除D项。故选C项。10.20世纪初,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厂里,已婚妇女每周所挣的钱比他们在家里绣手帕挣的钱要高出一倍多;棉纺织业资本家更愿意雇佣性格温顺的妇女,所需支付金钱只有男工的一半。这说明当时的英国女工()A.获得一定的权益 B.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深受资本家青睐 D.劳动强度不及男工〖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初(英国)。1914年,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厂里,已婚妇女每周所挣的钱比他们在家里绣手帕挣的钱要高出一倍多;棉纺织业资本家更愿意雇佣性格温顺的妇女,所需支付金钱只有男工的一半。这说明当时女工获得一定的权益,A项正确;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材料主要涉及经济方面,未涉及政治,排除B项;深受资本家青睐,资本家压榨女工的表现,主要是棉纺织业,排除C项;劳动强度不及男工,材料未涉及劳动强度,排除D项。故选A项。11.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可参加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但在实际选官过程中,部分没有参加考试的人,通过社会关系,同样可以入仕。这说明当时中国选官制度()A.进一步导致女性地位下降 B.促进近代选官公平合理化C.照搬欧美文官考试的经验 D.体现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可参加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但在实际选官过程中,部分没有参加考试的人,通过社会关系,同样可以入仕。这说明当时中国选官制度体现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对比女性地位变化,排除A项;1913年时,中国的近代选官并不公平,也不合理,部分没有参加考试的人,通过社会关系,同样可以入仕,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近代的选官制度没有照搬,有中国自己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12.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图,说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时间最长 B.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折射国家实力变化C.金本位促进美国向全球不断扩张 D.牙买加体系使美元逐步退出国际货币〖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世界)。看图可以发现,美元取代了英镑,最终出现了国际货币多元化情形,国家货币体系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折射这些大国国家实力的变化,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时间最长,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金本位时期,当时主导国家是英国,并非推动美国向全球扩张,排除C项;牙买加体系使美元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不符合史实,美元并未退出国际货币,排除D项。故选B项。13.《国际联盟》第十条:规定要保障各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第十一条:规定防止战争的行为,谴责和制裁侵略行为。《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第二条: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侵害会员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以上说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A.都倡导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纠纷与争端 B.都实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C.都保障了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D.都始终代表大国强权利益〖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国际联盟》第十条:规定要保障各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第十一条:规定防止战争的行为,谴责和制裁侵略行为。《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第二条: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侵害会员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说明两者都倡导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纠纷与争端,A项正确;都实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不符合国际联盟,排除B项;都保障了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符合国际联盟,排除C项;都始终代表大国强权利益,联合国开始代表大国意志,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和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益,联合国作用越来越明显,排除D项。故选A项。14.1969年,北京人口增多,政府为了解决出行困难,建成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开通后老百姓积极体验地铁。1978年后,中国地铁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建成多条地铁干线,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这说明地铁建设()A.导致财政赤字严重 B.容易造成交通拥堵C.符合人们出行需求 D.推动国际贸易繁荣〖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7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69年,北京人口增多,政府为了解决出行困难,建成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开通后老百姓积极体验地铁。1978年后,中国地铁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建成多条地铁干线,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这说明地铁是为了改善城市出行状况,C项正确;地铁建设导致财政赤字严重,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地铁的修建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排除B项;地铁主要是国内城市,不直接涉及国际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15.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疟疾防治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医疗卫生事业受益于经济发展 B.疟疾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流行疾病传播与人口密度相关 D.公共卫生发展取决于国家性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疟疾发病率明显减少,说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表明医疗卫生事业受益于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公共卫生问题的分布,疟疾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的说法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口密度数据,无法说明流行疾病传播与人口密度相关,排除C项;“公共卫生发展取决于国家性质”的说法中“取决于”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东西方社会的基层治理】材料一明代,王阳明平定匪患,颁布十家牌法。各家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妇和妇随,遇事要谦让,不得大兴词讼。轮牌人每日需巡视各家一番,并做好记录。十家牌法:某县某坊,某人某籍………右甲尾某人、右甲头某人。十家当家人轮流当值,每日酉时,持牌到各家,照牌审查。某家某夜少某人,往某处、干某事等,如有可疑,立即报官。如有隐匿,事发,十家同罪。——摘编自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材料二早在16世纪,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发展,在易北河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低地国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德意志西部、英国和瑞典,都基本不采用农奴制,建起近代自治村社。各国颁布法律和敕令,废除了贵族专有土地所有权,拥有资本者可以直接购买土地成为土地所有者。17世纪,在西欧和北欧,传统庄园领主仍然享有广泛的特权:农民每一年都需要向领主缴纳免役费、农民土地交易时需缴纳交易费、领主垄断食品加工工具的垄断权,农民负担很大。这些特权导致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18世纪,虽然农民在村社已经形成政治实体,但社会影响力有限。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基层自治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其取得进步的历史背景。〖答案〗(1)历史作用: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有利于社会治安的改善;有利于儒家思想向基层渗透;有利于基层教化维护封建统治;对后世基层治理提供借鉴(从3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2)欧洲基层自治发展的历程:16世纪,基本废除农奴制度,建立自治村社。17世纪,废除贵族特权,村社获得买卖土地自由18世纪,村社政治权利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答案〗时间+内容,缺少时间最高一半分数)历史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国家的转型和社会治理的改进;农民暴动争取自身权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从3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作用:据材料一中的十家牌法并结合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可知,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据材料一“轮牌人每日需巡视各家一番,并做好记录”可知,有利于社会治安的改善;据材料一“各家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妇和妇随,遇事要谦让”可知,有利于儒家思想向基层渗透;据材料一“如有隐匿,事发,十家同罪”可知,有利于基层教化维护封建统治;结合所学,从对后世的作用来说,对后世基层治理提供借鉴。【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8世纪(欧洲)。第一小问历程,据材料二“早在16世纪……都基本不采用农奴制,建起近代自治村社”可知,16世纪,基本废除农奴制度,建立自治村社;据材料二“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可知,17世纪,废除贵族特权,村社获得买卖土地自由;据材料二“18世纪……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可知,18世纪,村社政治权利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早在16世纪,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发展”可知,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据材料二“各国颁布法律和敕令,废除了贵族专有土地所有权,拥有资本者可以直接购买土地成为土地所有者”“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的转型和社会治理的改进;据材料二“这些特权导致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可知,农民暴动争取自身权利;据材料二“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可知,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17.【食物传播与交换】材料一番茄传播图——摘编自迈尔斯《世界史》材料二17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种增长大部分要归功于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提高和饮食营养改善,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玉米和马铃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比重大大提高,在中国玉米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在不适合水稻和小米的生态环境中生长。从西欧到中国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航海探险唤醒商业贸易的繁荣,这时欧洲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的诞生。这种大规模种植外来物种,也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番茄传播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食品交换的影响和带来的启示。〖答案〗(1)特点:起源于美洲;以欧洲为主导,向世界传播;东、西两条线传播;历时3个世纪;18世纪传播回美洲。(任选3点即可)(2)影响:积极:丰富了物种种类,促进了物种的改良。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促进了全球经济联系,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消极: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积极+消极)启示:1.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2.经济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相适应。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共同努力。(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6-18世纪。特点:依据地图,可知起源于美洲;从时间来看,是新航路开辟时期,逐渐传播,可得出以欧洲为主导,向世界传播;从扩散路线可得出东、西两条线传播;从漫画展示的时间来看,历时3个世纪;从最后路线图,可得出18世纪传播回美洲。【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1700年的世界。影响:积极:依据材料“玉米和马铃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比重大大提高,在中国玉米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在不适合水稻和小米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可得出丰富了物种种类,促进了物种的改良;依据材料“17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种增长大部分要归功于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提高和饮食营养改善”,可得出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依据材料“这时欧洲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的诞生”,可得出促进了全球经济联系,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消极:依据材料“这种大规模种植外来物种,也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可得出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启示:依据材料“17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可得出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依据材料“这种大规模种植外来物种,也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可得出经济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关注世界发展与人类共同利益,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共同努力。18.【贫困与公共秩序】材料一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欧洲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人们的寿命超过之前的任何年代。在欧洲,大部分农民没有足够的土地或收入,城市贫困家庭的女性、甚至儿童,都需要工作才能养活家庭。很多家庭成员不得不依靠福利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帮助才能生存,部分穷人过于懒惰,靠寄居在这些机构维持生活。在信奉基督教的欧洲地区,比较富裕的公民有帮助穷人的传统,他们将帮助穷人作为自己赎罪的一种方法。基督教会也成立社团,直接向穷人提供救济品。18世纪60年代,法国政府建立了一个新型专门接受穷人的机构——流浪者救济院。法国政府为降低社会犯罪率,对发现的贫穷流浪者严格管理,几十人关在同一个房间,吃一点仅仅维持温饱食物,外出时间被严格限制,被流浪者称为“流浪者监狱”。——摘编自沃洛克《18世纪的欧洲:传统与进步》材料二1979年,英国失业率为5.6%,到1982年,失业率达到12.2%,失业人口突破了300万人。伦敦、利物浦等街头出现贫困人口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甚至出现暴乱。撒切尔夫人赢得1983年大选,她从工党阵营中吸收了有技艺高超而且富有的工人加入保守党。她向租户低价出售公有住房,努力保障低收入住房安全。她将国有企业几乎全部私有化,并将股份和利益分配给普通民众。这些政策获得民众好感,1987年她再次当选。但同时,她强力支持英阿马岛之战,使得英国财政赤字更加严重。她选择裁撤政府机构,消减政府开支,减少对民众的部分公共开支,引起人们的不满,最终被民众选下台。——摘编自拉奇《欧洲时代的终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8世纪导致贫困的因素,〖解析〗“流浪者监狱”的真正含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撒切尔夫人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社会状况,说明其减少公共支出的理由。〖答案〗(1)因素:人口大量增加;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弊端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不足;部分人口的懒惰。“流浪者监狱”含义:贫穷的人被集中管理,生存条件恶劣,缺少自主自由时间。(因素,含义)(2)措施:政治上:拉拢工人阶级精英加入保守党;裁撤政府机构,减少政府支出。经济上:给贫穷的人提供公共住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