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物理讲义专题练习9全册(人教版)13.1 分子热运动(考点解读)(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初中物理讲义专题练习9全册(人教版)13.1 分子热运动(考点解读)(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初中物理讲义专题练习9全册(人教版)13.1 分子热运动(考点解读)(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初中物理讲义专题练习9全册(人教版)13.1 分子热运动(考点解读)(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初中物理讲义专题练习9全册(人教版)13.1 分子热运动(考点解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3.1\o"13.1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考点解读)(解析版)1、分子的热运动(1)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我们说物体吸热和放热,这里的热指的是能量。(2)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4)不管温度高低,分子都在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的快慢不同;(5)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注意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缓慢,但并没有停止,不要误以为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就停止!!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如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②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③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4、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①进入鲜花店时,香气扑鼻而来,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皮内部会变黑,把冰糖放入水中,过段时间水会变甜等现象都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②气体、液体、固体之间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半杯凉水和半杯热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红墨水,结果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这是因为装热水的杯子中水温高,分子运动快,所以水先变红,这实际上说明了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考点1分子的热运动】【典例1-1】(2023•连云港一模)观察下列四组图片,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B.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 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D.用手捋过的塑料细丝张开【答案】D【分析】(1)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答】解:A.美味佳肴香气扑鼻是香味分子在空气的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是醋和酱油分子在空气的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捋过的塑料细丝张开,是因为摩擦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符合题意。故选:D。【典例1-2】(2023•千山区模拟)阳春三月,游客漫步在荷兰花海中,穿行于满地的郁金香间,田埂上“香气袭人知昼暖”,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高楼下“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油菜花上发生了漫反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答案】温度;漫反射。【分析】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②当一束光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时,它的反射光线是射向不同的方向的,不是平行的,所以我们才能从不同的地方看到同一个物体,而这种反射方式称为漫反射。【解答】解:花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香味,香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天气晴暖,香气更浓。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油菜花的婀娜身姿,说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的都有,是发生了漫反射现象。故答案为:温度;漫反射。【变式1-1】(2023•无为市二模)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原因是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B.茶壶、锅炉水位计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C.高空抛物是违法行为,重物从高空下落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巨大的动能 D.雾霾天气有大量细微尘粒悬浮在空中,此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A【分析】(1)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答;(2)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3)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在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其转化为动能时,往往也会越大;(4)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当动车进站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内侧流速快、压强小,外侧压强不变,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动车,易出现危险,所以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内,故A错误;B.锅炉水位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锅筒的蒸汽空间、水空间直接连接,因此水位计中水位与锅炉水位是一致的,水位计中的水位变化即为锅筒中水位的变化,利用了连通器,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故B正确;C.重物从高空下落时,速度增大,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D.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A。【变式1-2】(2023•焦作一模)春天桃花盛开,同学们能闻到桃花的香气,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美丽的桃花,是由于光在花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蜜蜂落在花朵上,压弯了花瓣,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漫反射;形状。【分析】(1)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发生的反射叫漫反射;(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解答】解:桃花在远处隐隐的传来阵阵香气,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从不同角度都能观赏花,是由于光在花的表面发生漫反射现象。蜜蜂落在花朵上,压弯了花瓣,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漫反射;形状。【考点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典例2-1】(2023•沙坪坝区校级二模)关于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雪花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图丙中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图丁中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答案】D【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雪花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C.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D.水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墨水扩散越快,故D正确。故选:D。【典例2-2】(2023春•盐城期中)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如图乙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向上慢慢地提起玻璃板,可以观察到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玻璃板的重力,从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变小;间隙;大于。【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间隙;(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距离较近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较远时表现为引力,玻璃板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解答】解:图甲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图乙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故答案为:变小;间隙;大于。【变式2-1】(2023•亳州三模)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A.甲图,该实验说明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乙图,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不能证明分子间有空隙 C.丙图,通过该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丁图: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随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答案】B【分析】(1)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2)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际上是物质的形态、体积不同的表现,不涉及分子,像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就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的;(4)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液体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都不变,则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得出浮力和浸没深度的关系。【解答】解:A、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悬挂静止的物体的细线沿竖直方向,故A错误;B、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际上是物质的形态,体积不同的表现,不像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就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正确;C、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D、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浮力不变,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得出浮力和浸没深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B。【变式2-2】(2023春•如皋市期中)2023年春季爆发的甲型流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在甲流防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总体积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空隙。若将针管的一头堵住,推动活塞发现药液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2)甲流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0.001mm~0.005mm,由此可以判断飞沫的运动不属于(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运动;飞沫离开口腔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飞行一段距离,因此要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答案】(1)小于;空隙;斥;(2)不属于;惯性。【分析】(1)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是微观的,肉眼看不见的运动;而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看得见的;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答】解:(1)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将针管的一头堵住,推动活塞,发现药液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2)被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0.001mm~0.005mm,可以直接观察,由此可以判断飞沫不是分子,飞沫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飞沫离开口腔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飞行一段距离,因此要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故答案为:(1)小于;空隙;斥;(2)不属于;惯性。【考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典例3-1】(2023•柳南区二模)如图的不同现象中,说明分子有引力的现象是()A.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小于100mL B.注射器里的水很难被压缩 C.带有细线的铁丝圈上的肥皂液膜一侧被弄破时细线被拉到另一侧 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答案】C【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可知: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间隙;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针筒里的水很难被压缩,故B不符合题意;C、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附着肥皂泡棉线的任意一侧,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符合题意;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典例3-2】(2023•庐阳区二模)如图所示,把两块铅柱挤压在一起,悬挂于真空罩内,下端挂上重物。当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时,两块铅柱仍然没有被重物拉开,则说明它们受到了引力的作用。【答案】引力【分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解答】解:如果在抽成真空时,两铅柱不受气体压力的作用,由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可知,如图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分子间引力存在。故答案为:引力。【变式3-1】(2023•淅川县一模)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如图甲,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 B.如图乙,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大 C.如图丙,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如图丁,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答案】B【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快;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B.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故B符合题意;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3-2】(2023•虹口区二模)小王在观看“天宫课堂”时,观察到宇航员将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插入水槽后,管中水面会上升。于是他在实验室中开展研究,过程如下。①他先将塑料管甲插入水槽,如图(a)所示,管内外水面相平,这是由于塑料管与水槽构成了一个连通器。②他换用塑料管乙、丙进行实验,发现插入水槽后乙、丙两管内水面上升到不同位置,如图(b)所示。比较塑料管乙、丙的粗细和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可得:管越细,管内外水面高度差越大。③他在“天宫课堂”中看到的实验现象如图(c)所示,对比图(b)发现:太空中管内水面上升比在地球上显著,丙管中水喷出。为了探究原因,他查阅资料后得知:(a)液体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形成向上的合力F;(b)“天宫课堂”的实验处于微重力环境。请结合上述信息分析造成图(c)所示现象的原因:液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水形成向上的合力,当该合力与其重力相等时,液体不再上升,由于“天宫课堂”的实验处于微重力环境,所以液体受到的重力比地球上要小的多,这导致在太空中管内水面上升比在地球上显著。。【答案】①连通器;②管越细;③液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水形成向上的合力,当该合力与其重力相等时,液体不再上升,由于“天宫课堂”的实验处于微重力环境,所以液体受到的重力比地球上要小的多,这导致在太空中管内水面上升比在地球上显著。【分析】(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2)通过图(b)中两管粗细与各自管内外水面高度差之间的比较得出结论。(3)结合给出的两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解答】解:①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在图(a)中塑料管与水槽构成了一个连通器。②在图(b)中,塑料管丙比塑料管乙细,管丙内外水面高度差大,故可得到管越细,管内外水面高度差越大。③对比图(b)发现:太空中管内水面上升比在地球上显著,丙管中水喷出。结合给出的两个知识点综合可知:液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水形成向上的合力,当该合力与其重力相等时,液体不再上升,由于天宫课堂”的实验处于微重力环境,所以液体受到的重力比地球上要小的多,这导致在太空中管内水面上升比在地球上显著。故答案为:①连通器;②管越细;③液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水形成向上的合力,当该合力与其重力相等时,液体不再上升,由于“天宫课堂”的实验处于微重力环境,所以液体受到的重力比地球上要小的多,这导致在太空中管内水面上升比在地球上显著。【考点4扩散现象】【典例4-1】(2023春•江阴市期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答案】D【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的运动。【解答】解:A.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B.扫地时的灰尘不是分子,灰尘飞扬也不是分子运动,两者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C错误;D.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故D正确。故选:D。【典例4-2】(2023•前郭县校级三模)春暖花开竞娇妍,春风拂柳絮飘扬;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以地面为参照物,飘扬的柳絮是运动的。【答案】扩散;运动【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1)人们就闻到了花的香味,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2)以地面为参照物,飘扬的柳絮与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飘扬的柳絮是运动的。故答案为:扩散;运动。【变式4-1】(2023•江岸区模拟)近段时间由于天气逐渐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肺炎等传染病频繁发生,学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消毒杀菌。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正在教室喷洒消毒液,桶内的消毒液压出形成“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喷洒过程中,喷出的“白雾”说明液体和气体之间可发生扩散现象 B.喷洒过程中,看到的“白雾”是由于消毒液放出热量形成的 C.喷洒区域附近能闻到消毒液的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消毒液喷洒出来后过一会就消失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答案】C【分析】(1)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2)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解答】解:AB、喷洒过程中,喷出的“白雾”,是由于喷雾器桶中的压力大(超过一个大气压),消毒液被喷到桶外时,压力突然变小,使消毒液变成雾状,该现象不属于扩散,也不存在吸放热,故AB错误;C、喷洒区域附近能闻到消毒液的刺激性气味,是消毒液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消毒液喷洒出来后过一会就消失了,由液态变为气体,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C。【变式4-2】(2023•上蔡县校级模拟)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实施、个人戴口罩防护尤为重要。如图所示,打喷嚏时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有人认为病毒随小液滴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答案】不正确;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分析】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解答】解: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不是扩散现象,故小明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故答案为:不正确;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23•镇江一模)炒菜时能闻到香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答案】A【分析】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炒菜时能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023•陕西模拟)鲸鱼沟内自然风光秀丽,是西安一处盛夏避暑的风景区,如图为鲸鱼沟瀑布,湍急的流水从山顶悬崖喷涌直下小红同学一家乘车自驾游,耗时1h12min到达,全程3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乘车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她的惯性 B.瀑布周围“烟雾弥漫”是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C.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5m/s D.汽车匀速直线上坡时处于平衡状态【答案】D【分析】(1)惯性只和物体质量有关。(2)分子非常小,用肉眼直接看不到。(3)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4)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解答】解:A、小红乘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A错误;B、瀑布周围“烟雾弥漫”是机械运动,故B错误;C、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5km/h,故C错误。D、汽车匀速直线上坡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3.(2023春•武汉期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操作①探究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酒精至一半位置后,再注入水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后观察液面位置。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④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A.① B.② C.②③ D.①④【答案】B【分析】(1)分子间存在间隙;(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解答】解:①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水的密度大,酒精密度小,这样水和酒精不容易混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①错误;②将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②正确;③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只能说明B受到A的作用,不能说明A受到B的作用,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③错误;④铅笔对左手的压力和对右手的压力大小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所以两食指感受完全不同;实验中为了减小铅笔重力的影响,两个手应该在同一高度上,故④错误。故选:B。4.(2023•济南二模)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王亚平老师用水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搭建了一座液体桥,这说明()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出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答案】B【分析】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水在两板之间连接成为桥,这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故B正确。故选:B。5.(2023春•利通区校级期中)一些诗句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原理,以下诗句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液体升华 B.“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 C.“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光的反射 D.“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答案】B【分析】(1)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3)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筷子变弯、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当一束光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时,它的反射光线是射向不同的方向的,不是平行的,所以我们才能从不同的地方看到同一个物体,而这种反射方式称为“漫反射”.【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色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D、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花的婀娜身姿,说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的都有,是发生了漫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6.(2023•顺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母亲节小丽用积攒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束鲜花。美丽的鲜花散发着芳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妈妈欣喜的将鲜花放入圆形的玻璃花瓶中,小丽发现花根茎看起来变粗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答案】无规则运动;折射;虚。【分析】(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折射现象是指当光由一种介质(比如水)斜射入第二介质(比如空气)时,在界面上折射后偏离原来路线现象。【解答】解:美丽的鲜花散发着芳香,说明了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玻璃花瓶中的花根茎看起来变粗了,是因为光从水中、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虚像。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折射;虚。7.(2023春•邗江区期中)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向试管中注水50mL,然后再注入酒精50mL至充满,封闭管口,将试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能够证明分子间有空隙的现象是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另一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上小下大的容器完成上述实验;通过比较,你觉得乙图(填“甲”或“乙”)图的实验效果更好,理由是总体积变小时,乙的变化明显。【答案】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乙图;总体积变小时,乙的变化明显【分析】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或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丁图的实验效果更好,理由是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乙的变化明显。故答案为: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乙图;总体积变小时,乙的变化明显。8.(2023•巧家县二模)夏天的清晨,漫步在昆明翠湖公园,看到荷叶上的露珠靠近慢慢形成一滴大的露珠,如图所示,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清澈的湖水让游人体验到“潭清疑水浅”的意境,“水浅”是光的折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虚像。【答案】引力;折射。【分析】(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看到荷叶上的露珠靠近慢慢形成一滴大的露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答案为:引力;折射。9.(2023•白云区一模)小明在校园科技节中展示了自己的两件作品。(1)如图1所示,塑料瓶内装入少量的液态乙醚,待乙醚充满整个塑料瓶后,启动电子打火器,活塞瞬间向前飞出一段距离,同时闻到了乙醚的气味。“闻到气味”属于扩散现象;活塞飞出的过程相当于热机的做功冲程;活塞离开瓶口还可以继续向前飞出一段距离,因为它具有惯性。(2)展示竹蜻蜓的飞行,如图2所示。当旋转时,流过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大,在叶片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形成对叶片向上的压力差,推动竹蜻蜓飞行。【答案】(1)扩散;做功;惯性;(2)大;上。【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2)热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4)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流体的压强越小。【解答】解:(1)闻到了乙醚的气味,说明乙醚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热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与本实验中乙醚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把活塞推出瓶口的原理是一样的;一切都物体具有惯性,惯性是指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活塞离开瓶口还可以继续向前飞出一段距离,因为它具有惯性;(2)由图可知,竹蜻蜓的叶片上表面凸起下表面平整,当旋转时,流过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流过叶片下方的气流速度较小,压强较大;在叶片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形成对叶片向上的压力差,推动竹蜻蜓飞行。故答案为:(1)扩散;做功;惯性;(2)大;上。三、实验探究题。10.(2023春•沭阳县期中)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在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方,根据上方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均选填“上”或“下”)(2)如图乙所示,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3)如图丙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