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南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初三省并重;自光宅(唐睿宗年号)以后,政事堂由门下移至中书,中书省遂居三省之首;玄宗以后,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这反映出A.中书省决策权扩大 B.专制皇权得到强化C.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D.宰相议政职能加强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针对的是A.“两个凡是”的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C.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3.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4.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廷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A.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 B.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C.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 D.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5.有学者说:“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该学者意在说明光荣革命A.清除了政治体制中的君主残余 B.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C.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 D.完成了国家权力中心成功转移6.诗人蔡显因写“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诗句而遭到乾隆诛戮。该事件反映的是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文学革命 D.白话文运动7.下列材料描绘的内容与所指对象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白色区域属葡萄牙,灰色区域属西班牙)。这意味着A.大西洋区域是两国争夺的焦点B.开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C.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D.其他国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争夺之外9.1795年大作家席勒在诗中大声呐喊“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导致作家困惑的主要原因是A.作家经常讥讽时政,遭到政府流放而愤懑B.作家非常热爱祖国,为国家的落后而悲伤C.德意志是地理概念,现实政治中还不存在D.德意志被拿破仑征服并成为其帝国一部分10.西周宗法制规定,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些规定A.有利于维护西周王权 B.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C.确保了贵族特权垄断 D.确保了嫡长子的权力11.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 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12.如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毛纺织厂创建时的资本来源状况(单位:万两)。据此可知A.清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抑商政策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被政府实际控制C.资金不足是民族工业最大困境D.政府为实现自救积极创办近代工业1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的国家,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政体逐步完善,例如18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法案》,将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这部法案表明英国A.扩大选民投票范围B.确立人民主权地位C.保护选民投票自由D.实现全民普选制度14.推动石油作为一种新能源开采与推广的机器是A.蒸汽机 B.轧棉机 C.电机 D.内燃机15.外国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民众起义,却不应被理解为民主的展现,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所做出的掠夺。”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 B.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C.是一场民主思想启蒙运动 D.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16.1872年,李鸿章曾抱怨道:“兴兵轮造兵船,实自强之一策。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本盖自其君主持,而民一心并力,则财与力日生而不穷,中土则一二外臣(地方长官)持之,朝议夕迁,早作晚辍,固不敢量其所终极也。”这反映出李鸿章A.主张效仿日本政体 B.对既有体制有所反思C.反对官办近代企业 D.担忧督抚的权力受限17.下表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一部分官督商办企业。由此可以判断洋务运动A.有力地维护了清政府的经济利益 B.促进了中国近代商业发展C.一定程度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未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8.近代外国领事最早出现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时间当在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 D.中法战争后19.出版于19世纪末的《西学大成》是当时中国全面介绍西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介绍的“西学门径”包括算学、天学、地学、史学、兵学、化学、矿学、重学、汽学、电学、光学、声学等12门。“史学”门所收录的书有《大英国志》《列国岁计政要》《列国海战记》《万国公法》等。编者把史学纳入“西学门径”是基于A.“富国强兵”的需要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C.“史学革命”的需要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20.麦迪逊在1787年2月的一封信中指出:“一般来说,我觉得有思想的人士对于新制度的希望远不及对于现制度的绝望之甚。的确,现制度不但没有人们加以拥护,而且不值得加以拥护。如果没有非常有力的支持,它马上就会崩溃下去。”这反映出麦迪逊A.致力于革除联邦体制弊端 B.极力维护和挽救邦联体制C.对建立联邦体制缺乏信心 D.改变松散邦联体制的决心21.以下食物在我国汉族地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共和制23.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24.下列体现司马迁治史抱负的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25.下列三幅图分别表示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它们所揭示的共同问题是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大国之间结盟威胁和平D.冷战局面的形成26.《工厂游记》一书针对童工的劳役和剥削问题,提出国家应出钱买断私人企业,创造“国家车间”和“国家工厂”。赞同此说的是A.卢梭 B.彼得一世 C.马克思 D.罗斯福27.“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28.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894年-1921年应该填:时期

主题词

1894-1921年

1921-1935年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1956年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年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29.如表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比较(2012)据此,对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认识正确的是A.打破了经济集团相互隔绝的状态B.将成为世界最大区域性合作组织C.促进世界经济力量向多元化发展D.整体经济实力优于其他经济集团30.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在边区境内只准使用边区银行币,边币图案多为边区名胜,如中共中央办公楼、边区参议会会场、边区银行大楼等。自此,边币逐渐成为独立于法币之外的货币体系。边区政府这一做法A.打破了日军的残酷“扫荡”B.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C.扭转了根据地面临的困境D.有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优秀历史文化的汲取和杰出历史人物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漫步罗马街头,触目所见,到处皆是凝固的历史——古罗马时期的断柱残壁,中世纪时期简朴的建筑,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点的贵族庄园,以及其后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的各式喷泉、广场和纪念碑——它们是罗马的灵魂,它们承载的文化内涵凝结了人类的智慧。…罗马的建筑和艺术,数千年来更成为西方建筑与艺术的源泉和楷模之一——唐亦功《古罗马城建筑的分布规律及布局形式》材料二在古罗马的政治传统中,最让美国开国者们着迷的政治理想是共和。如果说民主起源于雅典,那么共和则起源于罗马。共和的本质是政权的公有,是公天下。其对立面是一人独大或一权独大的私天下。相对于专政依靠武力的统治,共和的统治依靠的是和平手段。在美国开国者中,最高的共识就是在美国摒弃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态度最为坚决的则是华盛顿本人。他有句名言,我打败英王乔治三世统治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本人在美利坚做乔治(华盛顿)一世。——刘军宁《为什么是古罗马的政治传统吸引了美国开国者?》材料三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罗马在建筑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并概括说眀古罗马万神殿的建筑艺术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开国者们摒弃君主制选择共和政体的原因。(3)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华盛顿任总统期间在“坚持民主、警惕专制方面的历史贡献。32.材料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至1993年间举行了3次首脑会议,签订了有关削减2/3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美俄关于建立伙伴与友好关系宪章》等30余个文件。1994年,美俄关系中出现了许多麻烦,俄罗斯外交发生了由完全倒向西方到东西并重的全方位的重大转变;俄罗斯社会普遍存在反美情绪,克林顿的对俄政策同样遭到国内的批评美俄双方越来越意识到,它们的利益并不一致。为了调整关系,克林顿和叶利钦于1995年再次会晤,在俄伊核贸易问题上,叶利钦向美国作出了一点小小的让步;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双方没有找到共同点;在车臣问题上也各执一词,对于会谈的结果,俄罗斯的美国问题专家阿尔巴托夫认为:“俄美两国结束了蜜月而进入对立时代的现实,正好表明俄罗斯已成长为够坚持自己意志的国家了”。——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俄核裁军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俄关系变化的原因。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摘編自(英)考特《简明英囯经济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统计表——摘编自杨圣明《中国关税制度改革》(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特点及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材料“中书省遂居三省之首”“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可知,执掌决策职能的中书省地位上升,封驳诏奏权力逐渐分散,说明君权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削弱,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书省地位上升,没有体现中书省决策权扩大,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没有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宰相权力的削弱,而不是其议政职能的加强,D项错误。2、A【解析】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针对的是“两个凡是”错误思想而兴起的,选项A正确;平反冤假错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的,排除B;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的,排除C;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排除D。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农场”,与工业无关,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的增加,D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所述为“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此时的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才使国家农场生产与私人生产形成鲜明对比,B项正确。所以答案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弊端4、A【解析】

光绪帝在寻求宫外人士以支持变法时受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打击,说明维新变法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故选A项;清廷不存在内外朝,排除B项;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改变清廷权力结构和开启政治博弈的局面,排除CD项。故选A。5、C【解析】

据材料“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正常的统治秩序确立,为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C正确;据所学可知英国政体中保留了“君主”,A说法与史实不符;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应该是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开始,B与题意不符;据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D说法错误。6、B【解析】

因诗句而遭诛戮体现的是文字狱现象,属于思想文化专制,故选B项;八股取士是科举制走向僵化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都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故选B。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所说的“烧生铁精以重柔铤”,“以柔铁为刀脊”,对应的是将生熟铁一起冶铸的灌钢法,B项正确;①栏中“江南水轮不假人”“一轮十筒挹且注”,相对的是唐代的灌溉工具筒车,而非翻车,③栏中“越窑”、“翠色”指的是青瓷而非白瓷,④栏中“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描绘的是陆上丝绸之路,不是海上丝绸之路,ACD三项错误。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的分界线是“教皇子午线”,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也是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活动的承认,故C正确;“教皇子午线”是对两国争夺仲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主旨不是传播基督教,故B错误;其他国家后来参与了殖民地争夺,故D说法错误。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完成统一之前,德意志是地理概念,现实政治中还不存在,因而席勒发出了找不到德意志的困惑的呐喊,C选项正确;遭到政府流放、国家落后等,不是席勒呐喊找不到德意志的主要原因,AB两项不符合题意;拿破仑帝国建立于1804年,D选项错误。10、A【解析】

小宗服从大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些规定明确了大小宗的地位关系,而且大宗地位保持不变,有助于维护西周王权,A正确;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题干涉及制度是宗法制,排除B;题干描述的是大小宗关系,而非继承关系,排除C;D涉及的是继承制度,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11、A【解析】

明太祖对数千名地方官员进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家重视对地方的掌控,A项正确;明太祖并未扩充地方官僚队伍,没有使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B项错误;“监察制度”成熟和官员腐败情况严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两项错误。12、D【解析】

材料反映政府不同程度参与近代企业的创建,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清王朝的经济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到的四大毛纺织厂并非以官府资本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工业最大困境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C【解析】

题干“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选民更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民的投票自由权得到切实保护。故答案为C项。A项,题干只能反映出投票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扩大选民的投票范围,排除;B项,题干与人民主权地位无关,排除;D项,题干体现不出实行全民普选,排除。1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作为一种新能源开采与推广,故D正确;蒸汽机推动了煤炭的开采和推广,故A错误;轧棉机的动力来自蒸汽机,故B错误;电机的动力来自电力,故C错误。15、A【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五四运动不能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应从中国遭受的侵略与民族自觉的角度评价,从“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可以看出,它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的民主启蒙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16、B【解析】

李鸿章抱怨自强政策少,“中国政体”难以实现官民一体、内外一致,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反映了他对既有体制有所反思,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学习“日本政体”,A项错误;李鸿章倡导而不是反对官办近代企业,C项错误;担忧督抚的权力受限不是材料主旨,D项错误。17、C【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封建落后的管理方式和各种封建勒索,使企业难以为继,洋务派的官督商办企业大多亏损或倒闭,不利于官督商办企业吸引民间资本及近代工商业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B项排除;官督商办企业发展受限不能说明有效维护清政府经济利益,排除A项;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C。18、A【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近代外国领事最早出现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时间就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符合题意。考点:天朝的危机•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详解】19、A【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阶段,史学所收录的西方制度、法律等,这是有利于国家“富国强兵”,故A正确。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向西方学习最主要是为了救亡图存而非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和中外交流,故BD错。C与材料无关,故错。20、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麦迪逊所说的“现制度”是指当时的邦联体制,并认为它“不但没有人们加以拥护,而且不值得加以拥护”、有思想的人士对它“绝望之甚”,这反映了麦迪逊从根本上改变松散邦联体制的决心,故答案为D项;当时联邦体制尚未建立,排除A项;麦迪逊不是邦联体制的维护者,排除B项;“有思想的人士对于新制度的希望远不及对于现制度的绝望之甚”强调的是人们对邦联制度的不满,对新制度的不了解,并非指麦迪逊对建立联邦体制缺乏信心,排除C项。21、B【解析】

①玛雅人的玉米是在明清时期传入我国;②大米,我国原始社会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③美式汉堡包是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④游牧民族奶酪是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游牧民族中。按照时间顺序为②④①③,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22、D【解析】

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派和君主派进行了多次较量。法国政体发生多次变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在制定宪法是强调防止旧势力复辟。这样做有利于保卫共和制度,故D正确;法国的保守势力并不是因为宪法的制度而消失,排除A;这一修正条文明显不能摒弃封建的等级制度,排除B;法国总统是由参政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排除C。故选D。23、D【解析】

本题要注意19世纪中期,A发生于40年代,BC发生于19世纪后期,只有提出“修约”,扩大市场发生于19世纪中期。故选D项。【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4、C【解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体现司马迁治史抱负,故C正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总括自己修《史记》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司马迁的治史抱负,排除A;“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语出《资治通鉴》,即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不符合题意,排除B;“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出自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即学问必须与社会人事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人事问题服务,不符合题意,排除D。25、C【解析】图片显示两大军事集团对峙、轴心国和“铁幕”说明大国之间的结盟威胁着世界和平,C正确;A、B和D只是反映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26、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张建立公有制,进而消灭阶级剥削的根源。材料中的“国家车间”和“国家工厂”体现的是马克思的公有制思想主张,C选项符合题意;卢梭的主张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A选项排除;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属于封建君主,B选项排除;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非主张建立公有制企业,D选项排除。27、D【解析】据材料“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故被称为“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故D项正确;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没有被否定,也是人类文明的构成部分,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借鉴资本主义的民主制,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学生应该从世界的角度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开创人类文明的新道路”的结论。28、B【解析】试题分析:A项错误,抗日战争是在1937年开始的;C项错误,国共对峙是从1927年开始的;D项错误,星星之火指的是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后开始的。B项正确,1894年到1921年间,进行了辛亥革命,创立了共和制度。考点:辛亥革命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辛亥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29、C【解析】

由材料中经济组织来看,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力量向多元化发展,故C符合题意;材料无关不同经济集团直接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狭义丝绸之路经过的成员国的GDP并不占优势,故无法说明狭义丝绸之路将成为世界最大区域性合作组织,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0、D【解析】

1941年由于日军残酷的扫荡和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浪潮,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陕甘宁边区政府以边币取代法币,有利于避免法币贬值带来的经济冲击,边币图案设计有利于加强民众的政权认同,故D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941年还没有打破日军的残酷扫荡,故A项错误;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的是中共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排除B。扭转根据地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需要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等多方面努力,仅有货币政策这一项不足以扭转根据地面临的困境,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边币的发行。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根据地推行边币政策的主要作用:缓解经济困难,加强政治认同。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贡献:发明拱券技术、穹顶技术。价值: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世界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2)原因:崇尚古罗马式的共和体制;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卢梭等启蒙思想家;避免君主制下的个人专制;对民主和个人自由的向往;华盛顿的坚持和努力。(3)贡献: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且保守派与民主派的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又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实施总统任期制;国会和最高法院可以制衡总统;不当终身总统。【解析】

(1)“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发明拱券技术、穹顶技术。“价值”,依据所学知识从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世界首次出现大跨度和大空间的建筑等角度分析。(2)“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在古罗马的政治传统中,最让美国开国者们着迷的政治理想是共和”得出:崇尚古罗马式的共和体制;依据材料二信息“其对立面是一人独大或一权独大的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