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PPT课件扇形统计图圆规直尺等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面积/万3、比一比。(练一练)中国耕这面机古世界拼地面快的中国耕这面机古世界拼地面快的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课题)出示例2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择。)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3、巩固应用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做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做基础训练第3课时扇形统计图练习课教材第7~8页的内容。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A用()统计图B用()统计图C用()统计图2、练习一第5题。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业策种植面积/平方米3、练习一第6题。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有内在联系)4、练习一第7题。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过程: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一)认识圆柱的特征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板书:底面2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1个曲面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谈话: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形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高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二)认识圆锥观察圆锥体,摸一摸、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板书:底面1个圆形侧面1个曲面练习二第3题。第2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材第11页的例2、第12页的例3和第1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4~6题。教学过程: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我想让它站起来,你⑤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再次追问:为什么?(补充板书)②解决例2:④小结: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应用已知直径(或半径)求周长的上(两个底面)我们把这个圆柱饮料罐各部分——展开粘在纸上(学生动手操指着图,由这些些部分组成了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①例3中的圆柱表面积会算吗?1、教材第12页“练一练”(理解题意要求的是圆柱的哪部分面积后独立做)练习二第4、5题。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第3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练习二第14页内容。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1、练习二第7题面积?(侧面积)(3)集中分析评讲。2、练习二第8题3、练习二第9题4、练习二第10题(3)学生自主完成。5、练习二第11题(1)学生读题。(3)学生独立完成6、练习二第12题(1)学生读题。(2)引导思考。(3)集体练习7、练习二思考题(学有余力学生完成。)引导思考:截成3段截了几次?一共多了几个面?几个什么样的面?那么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会做吗?接下来学生练习。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怎么算?呢?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s和h,r和h,d和h,c和h)四、巩固拓展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标:2、练习三第6题。量?学生动手测量、计算。第6课时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教学难点:1、练习三第10题。2、练习三第11题。3、练习三第12题。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2变?(体积)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积?2、第19页动手做。第7课时圆锥的体积3、(出示教具)大家觉得这个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老师比较学生指出的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简单呢?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有怎样的关系?(用学具演示)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你又发现什么规律?(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1/3?2、做练习四第1、2题。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练习四第3题。第8课时圆锥体积的练习课练习四第4~12题和第23页思考题教学难点:1.复习体积计算。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出示第6题的图。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15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1、练习四第10、11题。第9课时整理与练习(1)第24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教学过程:征?提问: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的?(板书: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2、练习与应用第2题。3、练习与应用第3题。桶能盛120升水吗?要拿什么和120升比较?学生自主完成。4、练习与应用第4题。练习与应用第5~6题。第10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以?2、做复习第7题。1、做练习四第8题。2、做练习四第9题。3、做练习四第10题。提问:用这堆沙子去填长方体的沙坑哪一个量是相等的?(体积)接着学4、做练习四第11题。结合题目据的关系。接下来学分按2000平方厘米计耳)生自5、做练习四第12题。6、做练习四第13题。提问:要求圆柱体饮料罐的容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要注意从它的里面测量)7、做练习四第14题。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转化的策略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课件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男生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2.做第28页的“练一练”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三.巩固练习,回顾策略w1.练习五第1题。2.练习五第2题。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3题。第2课时假设的策略教材第28~29页的例2和第29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4~5题。教学准备:课件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大船只数小船只数乘坐的总人数和42人比校大船只数小船只数乘坐的总人数和42人比校91多了6人82大船只数小好只数乘坐的总人数和42人比较大船只数小好只数乘坐的总人数和42人比较55少了2人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第二步: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2.完成练习五第4题。练习五第5题。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教学过程: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的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3,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行3.练习五第8题。第一堆第二堆第三堆4.练习五第9题。2分球个数3分珠个数总得分和21分比较教教第四单元比例第1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的。)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第2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教科书第35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的第3—6题。教学过程: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质等。)(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例。(板书:比例)意义)(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比例吗?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2.做练习九第3题。3.做练习九第4题练习九第5.6题。第3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1)3:5和18:30(2)0.4:0.2和1.8:0.9(3)5/8:1/4和7.5:3(4)2:8和9:272.出示例4(1)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2)做“试一试”(1)学生尝试练习。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5:3=():412:3.做练习十第1.2题第4课时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1.出示例5话?(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第5课时认识比例尺教学内容: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提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2.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2.做练习八第4题(1)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04080120千米(4)做练习八第3题。第7课时面积的变化教科书第48~49页教学准备:多媒体形与小长方形的比是():(),宽的比是():()(3)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1)请同学们测量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再填写下表,再填写教科书第49页上面的表格(3)小组交流2.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150米,宽8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504.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世界图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厘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教材第50页的例1,第51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3题。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知识?(东2.如果一个物体处在没有竖列没有横行的环境中,比如在海上、空中,又(1)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①出示第50页例1的情境图。提问:一艘轮船在正北方向航行,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学生用学过的东北、西北来描述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2)教学用角度确定位置。①如果老师现在告诉苏我你还有一个灯塔A也在北偏东方向,你能在图中指一指吗?提问:如果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但是位置却不同,我②问:怎样测量灯塔1和正北方向偏离的角度呢?向,观察灯塔1所在的边,读出度数。学生先在图上量一量灯塔1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说出度数,然后在书中来了呢?图上距离3厘米3×10=20(千米)提问:(1)本题中以哪儿为观测点?(3)如何求出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件?第2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教学过程:(1)出示题目要求:在黎明岛南偏西30°方向30千米处是红枫岛,你能(2)各自独立完成。1.练习九第4题。2.练习九第5题。汇报交流: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离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来的?练习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体的画法。3.3.练习九第6题。你能完成上面的问题吗?祀2号谁能告诉大家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引导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画图时,要先用量角器确定物体的方向,再确定图上距离,最后画好距离,并标出名称。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科书第52页的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的第7~10题。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走路线)1.出示第52页例3,尝试描述行走路线。(3)医院在超市北偏东60度240米处。(1)自己说一说。(3)全班汇报交流。2.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练一练)(3)全班汇报交流。1.1.练习九第7题。2.练习九第8题。3.练习九第9题。提峰消(1)出示第9题的平面图。公再中二广场指出:这是某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0.8干来(2)看图说说,5路公共汽车经过哪几1千来率站率书店(3)你能说出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线路吗?四、拓展练习(练习九第10题)作有馆学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从你家上学,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第1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一)教科书第56页的例1、第57页的“试一试”和~3题。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引入: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出示例1。1.探究时间与路程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引导:表格中的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说说是怎样的关系?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预设:(1)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面变化。(2)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路程越多;行驶的时间越短,行驶路程越少。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2.分析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提问:表格中时间越长,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路程越少。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时间与路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动手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学生观察比值,发现规律,汇报小结。引导学生回答: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比值都是相等的,它们表示行驶的速度。提问: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二3.揭示正比例的意义。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例1中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 (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间成正比例关系;那么=,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用x和y3.练习十第1题。4.练习十第2题。正比例的意义(一)=速度(一定)=(一定)第2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二)2.使学生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2.折线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能否把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统计图里表示出来呢?如果能,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1)出示教材第58页例2的方格图。提问:表中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格表示多少千米?(2)出示例1的表格。引导:表示1小时的竖线与表示80千米的横线相交的点,就80千米"。数字在2和3的正中间这个位置同学们首先要看准,从这点作横轴的垂线,问题二: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3.小结:我们在根据图像判断时,必须找准对应的点,通过画纵轴或者横1.完成练一练小玲打字的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估计小玲5分钟打了多少个字?打750个字要多少分钟?2.练习十第4题先独立填表,再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长度和总价所对应的点,把它们按顺3.练习十第5题也可以通过图像来判断。根据图像判断数量时可以作对应点的垂线,以减少误第3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课件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3.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4.导入新课: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又存在什么关系?(1)初步感知反比例。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3.但是笔记本的总价是固定的,始终是60元。(2)探究反比例关系。提问:观察这张表格中的两个数量,它们成正比例吗?为什么?①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的?(3)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引导总结:购买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3作适当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用教学重点:2.举例说明。(1)当底面周长一定时,()与()成正比例;(2)当高一定时,()与()成比例;(3)当侧面积一定时,()与()成()比例。(1)当()一定时,()与()成正比例;(2)当()一定时,()与()成反比例;(3)当()一定时,()与()成比例。(1)当a一定时,()与()成()比例;(2)当()一定时,()与()成反比例;(3)当()一定时,()与()成()比例。(1)看图填写表格。第(1)小题,引导学生根据四名同学看的是同一本书,理解“每天看的页但这两种量不满足构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条件,所以,它们既不成正比例,也5.练习十一第7题。6.练习十一第8题。学生自主练习,再把每次输入的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最后第5课时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一)量量比比(小组合作完成)(1)按要求填表。(二)议议做做(1)学生同桌交流。谈话: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你第七单元总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8~110页第1课时整数、小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1.学生回顾整理整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相关概念间2.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整数、小数的相关知识,掌握数的知识之间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认数的作用,产生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及读写。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组织交流。小数吗?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有是几?举例说一说。提问: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排列有什么规律?每个数级上的数表示什么?小0右边的□里为什么要写小数?0左边的口里的数是怎样想的?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1)指名口答。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一个数乘10、100、1000,怎样很快写出得数?—个数除以10、100、1000,可以怎样写出得数?的数,把四个省(自治区)的人口数精确到万位吗?(3)提问:请你分别按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排列四个省(自治区)的顺谈话: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第2课时因数与倍数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像?什么叫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判断是3和5的倍数呢?5.完成下面各题。(1)写出12和18的公因数,说出最大是几。(2)写出6和8的公倍数,说出最小是几。指名学生口答第(1)(2)题,教师板书找公因数、公倍数的过程。让学6.把12分解质因数。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评议,结合说说有公因数2的数、有公因数3或5的数各2.做“练习与实践第14题。指出:根据条件,可以知道总棵树比6的倍数少1,比5和4的倍数也都少1.启发:如果添上1棵,总棵树与6、5和4有什么关系?、学生尝试解答。(1)什么叫分数?什么叫百分数?(2)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请你举例说明。(3)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4)小数、追问:第(2)题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为什么两次填写的结果不同?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近1,第二组数会越来越接近0.学生写出相应的百分数,并交流是怎样想的,再和估计的比一比。2.做提问:你能说说种子发芽率的具体含义吗?折扣表示什么?发芽率和折扣2.布置作业。第4课时常见的量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提问: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板书;质量)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常用的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各有哪些?(板书:时间人民币)你能说(2)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时间单位?你知道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吗?说说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元=10角1角=10分引导学生完整说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时2012年6月16日18时55第5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重点:算。这节课先复习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同学们要熟悉掌握小数、分数加、减法分别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呢?先独立思出示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出示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较得到的百分之几。出示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提示可以用计算器计算。第6课时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1)教学重点:系,以及计算法则。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1.复习运算顺序。2.复习运算律。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每题分别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结全课会?第7课时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2)教学难点: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清分数、百分数(4)实际降价了百分之几?(1)李大爷收白菜300千克,已经售出240千克,已经售出几分之几?(2)(题略)(3)(题略)2.解答下面各题。追问:为什么第(1)题只有一步计算,第(2)题要两步计算?解答分数、4.对比练习。出示:(1)某市修建一条12千米长的高架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2)某市修建一条高架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还有4.8千米没有修。(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什么条件,第(1)题要求什么。让学生列式解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第8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1)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我们学习过解决问题的哪些策略?可以联系实(1)让学生独立阅读第(1)(2)题。提问:你能说说第(1)题可以怎样想吗?还能怎样想?指名几个学生从条件想起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提问:第(2)题你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①交流:第(1)小题是怎样列式的?这样列式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列式?这样列式又是怎样想的?②交流:第(2)题怎样列式?这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也有不同的这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这又是怎样想的?第9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2)教学难点:交流:你知道了题里有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出示图形,根据交出示:一个长方形长8分米,宽6分米。如果把一条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吗?算一算、比一比。交流:你用了什么策略?怎样画图的?这两个梯形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的吗?提问:下面的线段图表示了哪些条件?还有什么条件没有表示出来?引导:果多重的线9第10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3)教学难点:子与黑子正好相等?你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怎样想的吗?交流:你准备怎样理清绳长的关系?你想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有哪些假提问:还可以怎样假设?哪位同学用了这样的假设策略的?说说你的解答出示:货场要运货50吨,用2辆大货车和6辆小(1)指名学生读题。引导:两种解法,你用了哪一种,怎样想的?;另一种呢?第11课时式与方程整理与复习(1)(1)回顾举例。追问:第(3)题是怎样根据a=3求周长4a和面积a各是多少的?2.复习方程与等式。(1)复习方程的概念。具备什么条件?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请你说一说,并从上面式子中找出例学生观察第2题。①果园有桃树和柳树共1000棵。②红花比黄花少25朵。第12课时式与方程整理与复习(2)教学重点:1.5小时后离乙地还有75千米。这辆汽车(1)学校书法组有42人,比音乐组的2倍少4人。音乐组有多少人?O=书法组人数(2)学校书法组和音乐组一共42人,书法组人数是音乐组的2倍。书法(1)出示数表和3个方框。①让学生按横框直接在书上的数表里框4个数,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框的4如果用a表示框里的第一个数,后面3个数分别怎样表示?自己想一想、(2)框数、猜数游戏。出示第(2)题,了解要求。引导:框出4个数算出它们的和,能不能按刚才表示4个数和的式子,说出4个数各是多少呢?谁愿意来报出一组4个数的和,大家想一想这4个数分要求:现在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框4个数说出和,另一人说出这4个数;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还有什么不第13课时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1)出示问题:③什么叫求比值?什么叫化简比?请你举例说明。(2)全班交流。别?③什么叫求比值?什么叫化简比?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依据和结果有什么不同?3.复习比例的知识。(1)出示问题:(1)出示统计表。(2)出示问题(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你又有第14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与复习1.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掌握2.学生通过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加深理解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特点,体会数形结合和函数思想,提高分析、判断和初步演3.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常见的相关联的变换关系,感受比和比例的应用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了解正、反1.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怎样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怎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问:你能举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例子吗?在小组里相互说一提问:每张表里有哪两种量?每张表里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反比例,还提问:我们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比例的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指名学生说说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比例的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1)学生练习。出示第9题,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第(1)~(3)题,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2)学生交流。②让学生说说问题(2)判断的方法。结合图像说明:可以先在横轴上找到表示75千米在图像上的对应点,再通③出示学生根据第(3)题画出的图像。(1)出示问题(1),提出要求:(2)出示问题(2)(3),学生独立解答。第15课时数与代数综合练习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35分)2.在1、2、9这三个数中,()既是素数又是偶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了3分,这场篮球比赛中,他共得()。4.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295330000人,划线部分读作(),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5.把3米的钢管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是()1米的。()6.订阅《儿童文学》、《趣味数学》、《科学世界》,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有()种不同的订阅方法。7.零下7摄氏度,记作()摄氏度,高于海拔500米,记作()米。照这样排列下去,第20个图形是()。59.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至少要添上10.一种商品以盈利四成来定价,出售时将定价八折出售,仍能盈利()%。11.2.4时=()时()分3.7立方米=()立方分米=()升李小东身高158(),体重40(),他每天睡10(),他卧室的面积大约是12(),他一天大约喝水850()。13.把1.8千克:36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南4000000京大约相距()千米;扬州到上海的实际距离约是248千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扬州至上海的距离是()厘米。15.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5.用98粒黄豆做发芽实验,结果全部发芽,发芽率是98%。()第33/74页6.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数就扩大100倍。()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负数比正数小D.数轴上-4在-7的左边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3.一本书降价25%的售价是36元,原价是()元。4.甲正方形的边长是12dm,乙正方形的边长是10dm。甲正方形面积和A.奇数B.合数C.素数D.偶数54911756.、、、、这些数中,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有()个。A.交换律B.结合律C.分配律D.交换律和结合律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n°,它的顶角是()。A.222000B10.一组彩灯按3盏红色、4盏黄色、2盏绿色和1盏白色的顺序悬挂,那么第100盏灯是()色。1.直接写得数。(4分)41522.8×0.5=×0.25+3=142.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第34/74页3.求未知数x。(4分)件少万吨?价多少元?20天运河全长的10倍还多74千米,苏伊已铺设了2.8千米,照这样计算,剩2.王阿姨买了50000元定期五年的国家建设债券,年利率为3.14%,到期时,她想用利息买一台7500元的笔记本电脑,够吗?(4分)票和中国邮票各多少张?(4分)4.有大、小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大齿轮有90个齿,小齿轮有18个齿,如果大齿轮每分钟转100转,小齿轮每分钟转多少转?(用比例知识解答) 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6小时,乙单独做要用4小时。甲做完后,两才能做完?(4分)6.兴化城区出租车的计费标准是:起步价(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6元,以后每超过1千米(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另加价1.6元(1)请你算一算,乘车8千米要多少钱?(2分)(2)如果你有21元钱,最多可以乘车多少千米?(3分)第16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2)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组织交流。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你画出的是怎样的图形?3.应用练习。提问: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先和交流:你是怎样画角的?(板书画角)怎样的图形是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吗?2.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什么?角可以分成几类?怎么分类的?(1)让学生来画出角、填写特征。(2)把下面角的度数填在合适的圈里。提问:你画的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量角的?(2)让学生画一个60°的角,同桌相互说说是怎样画的。提问:先估计每个角的度数并填空,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填一填。完成后第17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2)1.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形基本特征和相关知识的认知,进一步理解各类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应用2.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知识的联系,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能解释自己的判断和应用的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进一步3.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感受认识图形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图形的认识,主要复习围成的平面图形学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和同桌相梯形、圆,提问: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看图想(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1.提问: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你能根据对边(三)整理复习圆的知识(1)让学生依次完成第(1)题和第(2)题的画图。提问:怎样画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画底边上的高?(2)让学生完成第(3)题。(1)出示第7题。提问:围一个等腰三角形,你准备选哪三根小棒?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2)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出示第9题。第18课时周长和面积整理与复习(1)教学过程:些知识?1.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指出:周长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量。周长是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2.复习长度、面积单位及其进率。(1)提问:计量周长和面积的单位相同吗?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各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在小组里讨论。提问: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结合每个图形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吗?4.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1)回顾交流。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面积公式?这些公式各是怎样推导的呢?追问:这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最基本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根据(2)整理沟通。引导:你们能根据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6种图形摆一摆,在白纸上贴一贴,连一连,表示出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吗?引导:每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提问:通过这里的计算,你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有什么经验或体会?3(2)引导:比较你画的面积相等的4个图形,周长都相等吗?与同桌说一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课堂作业。第19课时周长和面积整理与复习(2)教学难点: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1)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2)一个正方形边长4厘米;(3)一个圆的半径是2分米。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计算。2.计算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交流:每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的?3.揭示提问第(1)题,明确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1.5厘米。学生独立完成第(2)提问:如果像这样在正方形里画9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这9个圆的说明:画9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9个圆的面积之和还是28.26平方厘米,占正方形面积的78.5%。是78.5%。(4)引导: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8厘米,像这样画16个圆,你能用不(3)提问:如果用24根这样的木条来围,怎样围面积最大?先让学生说(4)设疑:为什么要在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才最大呢?有兴趣的同学课第20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谈话:在小学阶段,我们除了学过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外,还学过立体图形(1)提问:观察、比较这些立体图形,你能把这几个立体图形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提问: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4)在图形中出示表示不同部分的字母。提问:你能说出每个字母表示的含义吗?什么是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2.观察形体形状。提问:从圆柱前面、右面看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圆锥呢?从上面看圆柱(1)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2)看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画出的图形,全班学生交流。7.哪一个?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1.交流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课堂作第21课时表面积和体积整理与复习(1)1.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意义,掌握相应的1.小组整理。(2)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2.组织交流。(2)提问: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要进一步明确的2.课堂作业。第22课时表面积和体积整理与复习(2)教学难点:追问:求需要多少铁皮是求的什么?解答这三个问题有什么不同之处?有(2)集体交流。2.课堂作业,第23课时图形的运动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2.反思特征。(1)图形的平移和旋转。(3)轴对称。(3)强化对称。交流:你是怎样平移的?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为什么要向右平移5(2)让学生完成第(2)题,并思考第(3)题。提问:这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了图形的运动,你对各种运动方式有了哪些第24课时图形与位置整理与复习方法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运用确定位置和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培养几何直观、形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3.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体会2.回顾内容。(1)引导:大家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请同学们1.用方位确定位置。引导:如果把我们的位置按顺序把竖排看成第1排、第2排,每排从前往后按第1个、第2个,的顺序数,想一想你坐在第几排第几个?和你的同桌互(2)用方向确定位置。(3)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问:猴山的位置怎样用数对来表示?数对(9,3)表示的什么意思?3.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4.复习路线图的运用。第25课时空间与图形练习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30分)1.3点时,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度,这个度数等于周角度数的()2.正方形的对称轴有()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条。4.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5.如右图,由图A到图B是向()平移了()格,由图B到图C是向()平移了()格。()厘米或()厘米。7.(1)王老师家的位置是(,),丁丁家的位置是(,),红红家家的位置是(,)。(2)以王老师家为中心,丁丁家在()偏()()°的方向上,红红家在()偏()12.56厘米,圆的半径为()厘米。11.一根长3米,底面半径5分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方分米或()平方分米。12.一个长方形长15厘米,宽10厘米,以长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圆柱形,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4.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5.若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1: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用100倍的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