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清镇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清镇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清镇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清镇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清镇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清镇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理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造了一个叫“生物圈Ⅱ号”的实验基地C.淡水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都能调节气候D.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作物比野生植物对旱、涝或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2、如表提供了我国从公元1393年以来人口增长的数据,据表回答:年份139315781764184919281949198919952000人口数(亿)0.600.602.004.104.705.4011.0012.0012.95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有所缓慢,原因主要是我们国家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A.一国两制 B.改革开放 C.计划生育3、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4、下列与安全用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药剂量适当 B.合理选择药物C.按时用药 D.抗生素可以长期大量使用5、下列现象或活动,与真菌无关的是()A.制作豆腐乳 B.发面蒸馒头C.脏衣服受潮发霉 D.幼儿患手足口病6、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所做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至4h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7、以下不属于软件动物的是()A.螠蛏 B.乌贼 C.海蜇 D.鲍鱼8、某人得了急性支气管炎,那么病毒到达发病部位的路线正确的是()A.鼻→气管→支气管B.鼻→咽→气管→支气管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9、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A.生长 B.获取营养 C.生殖 D.美化环境10、下列各图表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CD段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B.如图中的曲线若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如图是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BC段表示呼气过程D.如图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11、“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A.能进行呼吸 B.需要营养 C.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能生殖12、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汗液 C.排出粪便 D.排出尿液13、下列营养物质中,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它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14、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A.红色,dd,Dd或DD B.黄色,dd,Dd或ddC.红色,Dd,Dd或dd D.黄色,Dd,DD或dd15、医生为某同学的眼球作了如图所示的成像原理图解,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C.需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D.物体反射光依次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到达视网膜16、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D和d控制.一对夫妇的基因都是Dd,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可能是()A.DD、Dd B.DD、dd C.DD、Dd、dd D.DD17、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单位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C.越小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18、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皮层B.大脑皮层、视网膜C.视网膜、视神经D.视神经、大脑皮层19、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这说明()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20、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A.转动遮光器B.转动转换器C.转动目镜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21、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殖期的青蛙雌雄抱对,完成体内受精B.鸟类的生殖过程非常复杂,都具有求偶、筑巢和产卵的行为C.如果将黄桃的带芽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枝条成活后所结的桃子是黄桃D.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2、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直接证据是化石B.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C.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D.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2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细胞通过分化使细胞数量增多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D.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24、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B.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C.疫苗通常使用灭毒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试剂D.接种疫苗可以治疗任何疾病25、小明养了一种动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可能是()A.龟 B.蚯蚓 C.金鱼 D.青蛙26、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的特点是()A.需要在野外的状态下B.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中观察动物C.不施加外界的影响D.不需要做认真的记录27、能说明血吸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是()A.有口无肛门B.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发达C.消化器官很简单D.身体呈两侧对称28、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实驗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动物是()A.猕猴 B.狒狒 C.黑猩猩 D.金丝猴29、下列营养缺乏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铁 D.佝偻病—缺乏维生素A30、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生理活动都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①呼气②出汗③排便④排尿.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1、为便于归纳整理,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下列为爱思考的小明同学精心梳理的流程图,其中书写错误的是()A.脂肪消化:脂肪→脂肪乳化微粒→甘油+脂肪酸B.平静呼气: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管→尿液D.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左心房3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A.图A中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向右移动装片B.图B中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③和⑤C.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D.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污点一定在物镜上33、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生活的适应。A.沙漠 B.水中 C.陆地 D.空中34、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鹬蚌相争 B.螳螂捕蝉C.一山难容二虎 D.弱肉强食35、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由小草、鼠、兔、鹰、狐、蛇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下列那组生物,生态系统必将无法稳定()A.蛇与鹰B.兔与狐C.草与鼠D.兔与鼠36、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这次疫苗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资料二2018年8月13日、14日,云南省相继发生两次5.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给婴儿接种疫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构成传染病在灾区蔓延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____。(3)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医护人员在救灾过程中,发现有鲜红的血液从一伤者大腿处一股一股地涌出,极有可能是________血管出血,因此医护人员立即在伤口的__________用止血带止血。37、根据资料回答问题:食蟹猴群生活在靠近水域的森林中,食蟹猴群等级结构比较严格,集体行动时,“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现异常情况,即会发出信号,召唤猴群迅转移。食蟹猴的食物除了螃蟹外,水果、树叶、鸟类,海螺、牡蛎等也是其食用的对象。食蟹猴找到一个海螺,把海螺放在一块光滑的岩石上,双手将一块巨石举过头顶,用力砸下去。如果海螺壳没有裂开,食蟹猴会第二次,第三次接连砸下去,直到海螺壳裂开,露出鲜美的肉来。食蟹猴取食牡蛎时,用薄薄的石片一撬,牡蛎壳就打开了,食蟹猴便“探囊取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食蟹猴用不同的石头取食螃蟹和牡蛎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与遗传基础有关吗?_____(填“有关”或“无关”)该行为的优势在于_____。食蟹猴群体等级结构比较严格,这是_____行为具有的特征。“哨兵”发出信号是在群体中进行_____。38、下表是科学家们长期对生活在某地的桦尺蛾体色变化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时间取样数量/只深色桦尺蛾数量/只浅色桦尺蛾数量/只1850年1000919091870年10002047961890年10003496511910年10005534471930年10007662341950年100091189(1)桦尺蛾体色的深与浅在遗传学上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设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用b表示),那么深色桦尺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__。(3)桦尺蛾体色深浅的变化是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39、人们喜欢挑选“顶花带刺”的黄瓜,结这类黄瓜的植株全株具毛;通过辐射诱变可获得表面光滑的黄瓜,结这类黄瓜的植株全株无毛,如下图。无毛黄瓜可减少农药残留,还能增强对部分害虫的抗性。研究者选用不同黄瓜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人们食用的黄瓜属于果实,它是由黄瓜雌花的_____发育而来。黄瓜植株的有毛和无毛是一对_____。根据表中第_____组可确定该对性状的显隐关系。若用B和b表示,则第¤组实验中,亲本有毛植株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种类和比例为_____。农业生产上,通过辐射诱变可获得全株无毛的黄瓜,这一新性状的出现是_____现象。40、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如果Ⅰ代表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Ⅲ代表肝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氨基酸D.尿素

参考答案1、D【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B.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造了一个叫“生物圈Ⅱ号”的实验基地,进行生态平衡方面的实验,故B正确。C.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所以,淡水生态系统调节地表水,森林生态系统能提升地下水,都能调节气候,故C正确。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故D错误。故选D。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及特点,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C【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据此解答。【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有所缓慢,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故选:C。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3、D【解析】①模拟的是气管,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A正确;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瓶壁表示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B正确;甲图中④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C正确;乙图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D错误。4、D【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用药时,根据病情,适当用药,属于安全用药,A正确;合理选择药物,属于安全用药,B正确;服药时,要按时.C叙述正确;抗生素长期使用或滥用,就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而失去治疗效果。D叙述错误。5、D【解析】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有的对人类有害,据此作答。【详解】A、制作豆腐乳主要用到毛霉等真菌,不符合题意。B、发面蒸馒头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不符合题意。C、潮湿的衣物上有一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就会“长毛”发霉,“毛”是真菌的菌落,不符合题意。D、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口腔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与真菌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要掌握了真菌的相关知识,就能正确答题。6、C【解析】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详解】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组,既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惟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颜色,说明未制造淀粉。因此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故选C。考查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步骤。7、C【解析】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海葵、海蜇。据此解答。【详解】ABD.螠蛏、乌贼、鲍鱼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不符合题意。C.海蜇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符合题意。故选:C。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动物的特征。8、C【解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该人得的是急性支气管炎,那么病毒到达发病部位是支气管,空气中的病毒到达支气管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C正确;A选项缺少咽、喉、气管几部分,故A错误;B选项缺少喉,故B错误;D选项不仅包括呼吸道,还包括了肺,若病毒进入肺,就是肺炎了。故D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逻辑推理能力。9、C【解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征。【详解】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雌性两性的识别,属于繁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可见C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10、D【解析】

(1)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液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4)图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程度图,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详解】A.。图中是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正确;B.若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图中显示血液流经血管B时氧气减少,因此则血管B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B正确;C.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C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体消化道中,数量首先变少的是食物X,然后是食物Y,最后是食物Y,。由此可以判断X是淀粉,Y是蛋白质,Z是脂肪。三种营养物质都能在D内被消化,说明D代表小肠;X淀粉在A内也能被消化,说明A是口腔;Y开始消化的部位C是胃;B没有消化功能,且位于口腔中间,可以判断B是咽和食道。C胃中的消化液是胃液,D小肠中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D错误。故选D。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的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的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结合图形,即可解答。11、C【解析】

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芳林新叶催陈叶”意思是树林里新生的树叶催换着旧的树叶,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选C。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2、C【解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13、D【解析】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对人体各具有一定的作用。据此作答。解答: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故选D14、B【解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则红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果皮黄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详解】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是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形成种子胚的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Dd或dd。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Dd或dd。故选:B。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或种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15、B【解析】物像落在视网膜前面是近视,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16、C【解析】

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详解】一对夫妇的基因都是Dd,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子女的基因可能是DD、Dd、dd,C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17、C【解析】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不是属,A错误;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所以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不能对动物进行分类,B错误;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

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少,不是越多,D错误。18、A【解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详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故选A。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19、B【解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制造出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供其他动物或人类所食用,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正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0、C【解析】

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

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详解】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A不符合题意;转动转换器能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还能更换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换用低倍镜视野变亮,B不符合题意;转动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不变,不能改变视野亮度,C符合题意;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使光线汇聚,视野变亮,D不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能改变视野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反光镜、遮光器和物镜。21、C【解析】

(1)两栖动物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体、成体四个发育时期,幼体与成体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2)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

(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

(4)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详解】青蛙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卵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A错误;鸟类的生殖具有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行为,有的鸟类没有筑巢和孵卵行为,如杜鹃,B错误;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黄桃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黄桃,C正确;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是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2、B【解析】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解答:A、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其直接证据是化石,A正确;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B错误;C、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C正确;D、类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D正确。故选:B23、C【解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B、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叫细胞的分裂,细胞通过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错误;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正确;D、动植物细胞其同具有的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错误。故选:C。熟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动植物的结构和异同点及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构成是解题的关键。24、D【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3)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详解】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A正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B正确;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C正确;接种疫苗可以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感染,但是不能治疗疾病,D错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5、D【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龟用肺呼吸,蚯蚓用体壁呼吸,金鱼用鳃呼吸,青蛙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26、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法与观察法的联系与区别。据此解答。【详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7、C【解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详解】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血吸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故选C。本题考查扁形动物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28、C【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类人猿中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最相似,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而狒狒、猕猴、金丝猴与黑猩猩相比,同人类的形态结构相似较少,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我们选择代替人类做实验的动物,最好选择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现代类人猿:黑猩猩。考点: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29、A【解析】

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缺乏症。【详解】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形成的,A正确;

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形成的,B错误;

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C错误;

幼儿缺钙和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D错误。注意区分不同的病症引起的原因。30、A【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详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而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31、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脂肪的消化、呼气的过程、尿液的形成和体循环路线。

【详解】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A正确。人在平静时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B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液的形成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正确。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D错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脂肪的消化、呼气的过程、尿液的形成和体循环路线。32、C【解析】

观图A可知: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图甲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左边,且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可;观图B:①②⑤是物镜;③④⑥是目镜;据此解答。【详解】A.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而要想看到细胞的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是最小,即最小目镜④和①物镜组合,B错误。C.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镜头压碎标本,C正确。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可能在物镜或移动装片上,D错误。故选:C。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会正确操作显微镜。33、B【解析】试题分析:野鸭趾间有蹼,增大了划水的面积,适于水中划水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考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4、C【解析】鹬蚌相争、螳螂捕蝉、弱肉强食,都属于捕食关系;一山难容二虎属于竞争关系。35、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成分,因此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选项中只有C有生产者。36、病原体抗原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动脉近心端【解析】

(1)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2)构成传染病在灾区蔓延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4)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因此静脉出血时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掌握传染病的概念、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37、学习有关适应复杂的环境社会通讯(或信息交流)【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