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稻螺综合种养技术规范_第1页
山区稻螺综合种养技术规范_第2页
山区稻螺综合种养技术规范_第3页
山区稻螺综合种养技术规范_第4页
山区稻螺综合种养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区稻螺综合种养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区稻螺综合种养中的术语和定义、稻田条件、稻田改造、放养前准备、种螺放养、水稻种植、种养管理、收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区稻螺综合种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稻田条件宜选择水源充足,土质肥沃,保水性能好,便于排灌的田地。环境应符合NY/T847和NY/T5361的要求,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5稻田改造5.1田埂设施田埂宜加高、加宽至30cm~40cm,亦可适当硬化或加铺土工膜。5.2田间开沟在田埂内测开环形围沟或“十”字沟,宽宜20cm~30cm、深宜10cm~30cm。开沟应符合SC/T1135.1的要求。5.3进排水设施在稻田对角田埂上设置进水口、排水口,进水口应设置过滤网,排水口应设置防逃网。6放养前准备6.1消毒新养螺的稻田,首次放螺前10~15天,宜用生石灰对稻田进行清野消毒,注水入田至水深约15cm时,用生石灰30~50kg/亩全田均匀泼洒。6.2施肥稻田应施足基肥,宜施用高钾类复合肥,有条件的可施用缓释肥。7种螺放养7.1种螺选择可选择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合湖圆田螺等本地田螺物种。种螺宜应选择自我从泥土中爬出、受惊能迅速回壳、厣完整无损、表面光滑干净、青黄色的健康优质种螺。7.2种螺运输宜选择早上或傍晚,或阴雨天进行运输。7.3放养时间宜于3月下旬前放养种螺,投放时应避开炎热天气,宜选择阴天、小雨等凉爽天气。7.4放养密度放养密度宜100斤~130斤/亩(667m2),种螺规格最佳为30只~35只/斤(500g),同一稻田放养种螺规格应该尽量保持一致。8水稻种植8.1品种选择宜选择茎秆粗壮、分蘖力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8.2种植时间水稻种植宜采用宽行窄株方式移栽。应符合NY/T5117的要求。9种养管理9.1饵料投喂人工投喂宜选择米糠加菜叶混合饲料,也可选择蛋白含量较低的鱼类颗粒饲料。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要求。宜于傍晚在田沟内进行投喂,每周投喂2次~3次。9.2水质水位管理宜保持微流水。稻田畦面宜保持有浅水层。9.3病害防治若田螺厣片下陷,则饲料不足,应增加投喂量;若厣片收缩,螺肉溢出,则缺钙,可适当添加含钙饵料或适量泼洒生石灰。用浸过猪血的草把诱捕蚂蟥。常见疾病防治见附录A。病虫害的防治,应采用生态防治方法为主,宜少施或不施用药物,药物应以生物制剂为主,农药施用应符合GB/T8321.2的要求,渔用药物施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9.4敌害防控针对野鸭等水禽敌害,可在稻田上方架设防鸟网,防鸟网四周应与田地紧密相连,不能留有缺口。9.5巡查每天早晚应对进水口过滤网、排水口防逃网、田螺进食、围网和防鸟网、水位等情况进行巡查。遇到下雨天应特别加强对水位的检查。日常巡查记录表见附录B。10收捕小螺长到50只/斤(500g)以下时,宜开始收捕,按照捕大留小原则,留养小螺和亲螺,后续繁殖使用。宜选用篓、桶等盛装,应保持湿润,防止暴晒,螺堆叠不宜太高,以避免挤压。水稻收割宜带水人工收割,减少对田螺造成损伤。附录A(资料性附录)稻和螺常见疾病防治病名流行主要季节病症防治纹枯病7-8月份。(1)起初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之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斑纹,形似云彩。(2)病斑中央为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3)稻穗受害后变成墨绿色,严重时变成枯孕穗或者白穗。(1)清除稻田周围的杂草,以此消灭野生的寄生虫。(2)生病稻草周围长出的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使用。稻瘟病一般在水稻岀穗至灌浆期为发病的盛期。(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片病斑: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大多为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为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向两恻延伸。(3)茎节病斑:黑色或黑褐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使整个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穗茎上常发生淡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5)谷粒病斑:边缘呈暗褐色,中部为灰白色。(1)选择抗病品种。(2)进行种子处理,以杀灭病菌。(3)作好秧田病虫防治,将病害尽可能扼杀在秧田里,严防带入稻田,形成危害。(4)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缺钙病整个生长期。软厣现象、厣片收缩后肉溢出、螺壳生长不良,螺体缺钙。(1)在稻田翻耕前,加施生石灰。(2)每隔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3千克兑水进行水体消毒与补钙。(3)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虾皮、淡鱼粉、贝壳粉等。附录B(资料性附录)日常巡查记录表日期巡查时间气温水温水位投喂时间投喂饲料投喂量饲料剩余情况附录C(资料性附录)标准化技术模式图图片项目环境条件稻田改造种螺放养水稻种植种养管理主要技术要点选择水源充足,土质肥沃,保水性能好,便于排灌的田地。环境应符合NY/T847和NY/T5361的要求,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1)加固田埂。田埂加高、加宽,宜30cm~40cm。(2)开挖沟坑。在田埂内测开环形围沟或“十”字沟,宽宜20cm~30cm、深宜10cm~30cm。(3)进排水布设。在稻田对角田埂上设置进水口、排水口,进水口应设置过滤网,排水口应设置防逃网。(1)种螺选择。种螺宜应选择自我从泥土中爬出、受惊能迅速回壳、厣完整无损、表面光滑干净、青黄色的健康优质种螺。(2)放养时间。于3月下旬前放养种螺,投放时应避开炎热天气,宜选择阴天、小雨等凉爽天气。(3)放养规格。于3月下旬前放养种螺,投放时应避开炎热天气,宜选择阴天、小雨等凉爽天气。。(1)品种选择。宜选择茎秆粗壮、分蘖力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2)种植时间。稻种植宜采用宽行窄株方式移栽。(1)饲料投喂。人工投喂宜选择米糠加菜叶混合饲料,也可选择蛋白含量较低的鱼类颗粒饲料。(2)田水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