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4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自己的语言一一侗语。在侗族人聚居的侗乡里,侗族人往往

出生没多久就开始学唱歌。侗族有句俗语“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在侗族人的心中,唱歌和吃饭同样重

要。侗族人认为吃饭是养活身体的活动,而唱歌是养活心灵的活动。

信仰音乐的侗族人爱唱歌,将唱歌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侗寨到处洋溢着洪亮的歌声。侗族大歌

的内容,不仅涉及侗族地区的自然风物,也包括侗族社会的历史、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唱歌不仅是日

常的休息和消遣,也是侗族人用来记事的重要工具,在各种节气、特殊仪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比

如在民族节日的时候唱歌表示欢庆,以歌为礼迎送宾客;在祭祖时唱歌表示对祖先的缅怀;在需要致哀的

场合唱歌以抒发悲伤的感情;当生活中发生了冲突和矛盾,用唱歌来化解;在劳动中感到疲劳,用唱歌来

缓解,为劳动者鼓劲。他们用歌唱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这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利于传播侗族的民族文

化。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歌队演唱的声部合唱歌曲。《三江县志》记载,19世纪初期已有了侗族表演唱歌。

唱法是按组互和的,喉音佳者如果唱反音的话,形成的效果就是众声低而反音独高,所以会格外的动听。

唱高声部的嗓子好的人会成为歌手,即侗族大歌队中的“塞嘎”,而唱低声的当控制音量,以达到与高声

部的和谐统一。侗族大歌属于支声复调音乐,一领众合,它的和声与织体独具特色。低音声部通常先是承

担着演唱主旋律的任务,继而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声音模拟阶段,在这个时段中往往还会有一个拖着固定低

音的拖腔声部。而高平和调声部则因为是支音复调式,使主调式听起来具有装饰性,进而产生了层次丰富

的效果,从而给人带来一种丰富精彩、同时又至纯至关的艺术感受。

(摘编自黄柯瑕《侗族大欧的文化生成性解读与艺术特征》)

材料二: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的民间合唱艺术,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为特色,

如高山流水、鸟叫虫鸣。其结构一般分“果(组)”“枚(首)”“僧(役)”“角(句)”四大部分。

大歌的合唱形式和传统合唱形式不同,领唱和众唱相结合,采用“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

1950年,音乐工作者郭可以和萧家驹等人在黎平县工作时,发现了藏在侗族大山里的民族合唱。侗族

大歌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无复调音的认识,也因此,20世纪50年代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

分割点。

此后,侗族大歌开始在侗族以外的地方以不同的舞台表演形式发展。1953年,黎平岩洞女歌手吴培信、

吴山花、吴惜花、吴秀美四位姑娘被选中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第一次登上中南海怀仁堂演唱

侗族大歌《嘎亮雷》(汉语译为《蝉之歌》),受到观看演出的中央领导和观众的热烈赞赏。同年,吴培

信等作为赴朝慰问团成员,将侗族大歌唱到了朝鲜前线;其后,她们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

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把侗族大歌唱到了国际音乐舞台上。大歌是侗族的文化名片,这些表演加深了侗

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侗族大歌走向舞台化的表演,也彰显了世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解的变化。

国际声乐史专家当德尔先生决定把侗族大歌推荐到巴黎秋季艺术节。1986年,来自贵州黎平、从江两

县的吴玉莲、陆俊莲等九位侗族姑娘在巴黎正式开始演出,剧场里摆放的是专门从中国空运过来的竹凳,

穿戴着传统民族服饰的侗族姑娘在银饰叮叮咚咚的碰撞声中缓缓登场,她们婉转清脆的歌声,使那些听惯

了强烈音响的巴黎听众惊奇地发现了铜族大歌的独特之处。

在舞台上的侗族大歌“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以表演的形式来创作”。20世纪50年代之后,为适应舞台

化的演出,族大歌不再拘泥于传统村寨演唱的类型,而是作了舞台化改编。之后,侗族大歌登上春晚舞台,

呈现了一首又一首舞台化改编后的侗族大歌,这些侗族大歌加入了表演性的艺术动作,从而脱离了传统村

寨的表演环境,从村寨走向了舞台。

(摘编自罗雪《侗族大歌的演唱转型:从村寨走向舞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是侗族人的信仰,他们认为歌能养心,唱歌既是消遣也为记事。

B.音乐担负着特殊功能,侗族人在劳动、祭祖、冲突中都离不开唱歌。

C.侗族人认为音乐能涵养心灵,唱歌是传播侗族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

D.加入表演性动作后的侗族大歌更适应舞台化演出,甚至登上了春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侗族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合唱艺术,在侗族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B.侗族大歌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无复调音的认识,是中国音乐史上重大事件之一。

C.侗族大歌格外动听与按组互和的唱法有关,众声低,反音独高,带来至美的艺术享受。

D.穿着民族服装的侗族姑娘、独特的银饰竹凳,使巴黎观众发现了侗族大欧的独特之处。

3.下列侗族大歌演唱场景与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相符合的一项是()

A.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大型村歌竞演活动“乡村超级碗”在黎平侗寨举办首场晋级赛。

B.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侗族“蝉之歌”组合获得原生态组银奖。

C.宋代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传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

D.2023年4月20日,湖南省通道县皇都村举办大型侗寨山水实景演出——“戊梁恋歌”。

4.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砍内容丰*|-府利『维护检定]-懵”族文仞

B.J、歌低讦中部一皮青复・式口一长怖」调]

c.。铳H条我演:♦心族人欧被发现♦走向世界霹台|

D.网族大砍鼻白化|一加濯国家认同感|-做殳中国百乐印创

5.侗族大歌有哪些特征?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讲演

萧红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月亮行走在山西的某一座城上。

这是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

地服务团。

第一个上来的是个花胡子,两只手扶着台子的边沿,好像山羊一样,他垂着头讲话。

“告诉我!笑什么……笑什么……”孩子王根拉住了他旁边的女同志,摇着她的胳臂。“笑他滑稽,

笑他那样子。”那女同志一边用手按住嘴,一边告诉那孩子。那孩子起来看看,他是这大厅中最小的一个,

大概也没看见什么,就把手里剥好的花生来放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手掌。接着又去

吃落花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

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不知道是谁提议叫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

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于是王根站上了自己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

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

起来。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

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

有开口,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

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

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

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如游丝般轻微。

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人,就像

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

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

听众。

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

“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

务团里的勤务。”

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湖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

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不是还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

“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我……”

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想马上

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

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

“讲下去呀!王根,讲下去!”他本团的同志喊着他。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一样。他的跟泪已经浸

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在做什么。

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他哭了。

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

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上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讲得好,

别哭啊……再讲再讲……”

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他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

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这天晚上的欢迎会,一直继续到半夜。

王根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他把头压在来边上,就像小牛把头撞在栏橱上那么粗蛮,他手里

握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那山楂就像用热水洗过的一样,当用手抹着眼泪的时候,那小果子就

在手心里冒着气。

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

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但永远梦到他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

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想逃走,可是总逃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和他同屋睡觉的另外两个

比他年纪大一点的小勤务的鼾声,证明了他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地在睡,而不是在讲演。

但是那害怕的情绪,使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

身边一样。“妈妈……”这是他往日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

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

人。

1938年10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花胡子因为形象滑稽而被听众嘲笑,不仅表现了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也为王根出场埋下了伏笔。

B.王根开口讲演之前,他圆圆的小脸、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笑声中洋溢着对他的爱悦。

C.讲演过程中,听众的情绪与王根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反差,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

D.王根在讲演之后持续做梦,表明他对这次的讲演耿耿于怀,紧张和懊悔等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取材巧妙,作家通过体察入微的笔触,以欢迎会上孩子的讲演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

活。

B.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透过儿童对他人的细心观察,对自己的细腻反思,呈现出自然流淌的朴实情

感。

C.小说语言风格多样,叙事语言沉静冷峻,人物语言既有成人的戏谑,也有孩童的天真,具有高超的艺术

性。

D.小说和孙犁的《荷花淀》一样,表现了抗日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表达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宏大主

题。

8.小说的主角王根虽然还只是一个九岁孩子,但战争让他“把自己也变作大人”。作为孩子和大人,他有

什么不同表现?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两处。

9.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自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役规曰:“智伯好利而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彷狙于得地,

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同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

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

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

择交而图智氏矣。"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

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

“浚民之青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乃走晋阳。

其后,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韩、魏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亡则韩、

魏为之次矣。"二子曰:“吾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

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日: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

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

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

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无故A索地B诸C大夫D必惧E吾F与之地G智伯H必骄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文中指对着,与《石钟山记》中“与向之噌眩者相应”的“向”意思不同。

B.相,文中兼指双方,与《孔雀东南飞》中“相见常日稀"的“相"意思相同。

C.期,文中指约定,与《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期”意思不同。

D.中,文中指不偏不倚,与《过秦论》中“才能不及中人”的“中”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从韩康子那里得到割地后,又向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同样得到魏桓子的应允,最后又向赵襄子索

地,却遭到拒绝。

B.智伯军队为救水乱作一团,韩、魏两军乘机从正面杀来,赵襄子率兵与两军合击,大败智伯,杀死智伯

之后又诛灭其族人。

C.世间常有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事情发生,司马光认为,这是世人不能明确地分辨才与德,而笼统地称

之为贤明造成的。

D.智伯亡国破家的故事引发司马光思考,他从德与才两者的关系出发,指出人可以分为圣人、君子、愚人、

小人四种类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

(2)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14.请根据材料概括智伯亡国破家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应举早行

缪蟾

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

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

路崎岖兮凭竹杖,月朦胧处认梅香。

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恋”一句直接表现诗人对家的眷恋和晨起的困倦,表达的感情真实而又生动。

B.“起来”一句写诗人早起穿着颠倒,以调侃笔写出睡意未足、行程仓促之感。

C.诗歌中间两联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等,写出凌晨时分特定的声音、光影、景物。

D.这首诗在标题和构思上都有模仿《商山早行》的痕迹,表达的情致也基本相同。

16.此诗为状元缪蟾的自述诗,激励着历代学子。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具有哪些可贵的求学品质。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对于水面的雾气常有不同的表达,如《赤壁赋》“”中的“露”和《桂枝

香•金陵怀古》“”中的“烟”都指水汽。

(2)《阿房宫赋》在运用六组排比尽情揭露秦王朝的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笔锋一转,让

“”的“天下之人”同“”的“独夫”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变

成了一片焦土。

(3)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说“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湃、豪情满怀”,古诗文

中不乏借黄河或长江抒发情感的句子,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岭下,渭水畔,许久未见如此沸腾的烟火气。满怀好奇的客人从各地演来,排队、打卡,品鉴一碗

冲上“顶流”的热辣。甘肃天水,一颗因“天河注水”而得名的遗珠,正被更多人看见。

伏羲、秦人、三国、石窟……天水,这座早已A的西北老牌旅游城市却总是“怀才不遇”。

提到天水,很少有人能一口气说出它昔日的辉煌。这里是“羲里蜗乡”,孕育了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新石

器时代遗址大地湾。秦人在此放马、建都,蜀魏在此拉锯争雄,东西文明在此交汇……它是《诗经》里的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诞生地,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乡,也

是杜甫入蜀前游历了三个多月、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秦州。天水等待了太久。①当来自B

的人潮顺着网线寻来,本地人那句“上次天水来这么多人,还是诸葛亮收服姜维的时候”,既有“怀才不

遇”的心酸,又有“明珠始识”的意外和欣喜。

C,天水麻辣烫的爆火,最早似乎与一位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美食视频有关。细节虽

难考究,但网络“放大镜”的一次次催化、发酵,是这座小城破茧出图的直接推手。②如今,信息时代终

于让它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当寻味成为更多人享受生活的钥匙,精确的大数据算法将各地最新最全的美食话题,推送给愿意付出

时间和精力的“有缘人”。③在天水麻辣烫“打卡点”,高举的手机和“捧花”一样醒目,品鉴美食、分

享现场、介绍甘肃农产品和景点的嘶喊,汇成粗糙却热烈的线上狂欢。④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天水,感知天

水。

与此同时,网上有关天水麻辣烫的同质化宣传,逐渐被更具思考力和人文关怀的推介代替:“历史需

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才能被挖掘到足够精彩的一面,天水替甘肃走了很大一步”“这片土地并非一片贫

瘠,它开满了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ABC

19.下列句子中的“涌”与文中加点的“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作家需要思如泉涌的灵感。B.天边涌出一轮明月。

C.上课铃响了,学生们涌进教室。D.山间涌流若美妙的歌声。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B.②C.③D.@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其性质和信息守恒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黑洞的形成源

于恒星的演化。当一颗恒星燃尽了核燃料时,它可能会发生剧烈的引力坍缩。这个过程的结果可能是超新

星爆炸,①。黑洞是一种极其紧凑的天体,其引力场极强,使得周围的一切,包括光都无

法逃脱。

②,人们称之为事件视界,穿过这个特定边界的物体将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黑洞

内部存在一个被称为奇点的点,其密度无限大,物理规律无法解释,这使得我们对黑洞内部的性质充满了

疑惑和猜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黑洞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理论逐渐涌现,试图解决信息守恒的难题。量子引力

理论、弦理论等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而这些理论试图在量子层面揭示黑洞内部的奇异性,以及信息

是否真的在黑洞内部被永久丧失。③,我们对黑洞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在信息守恒的问

题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然而这些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领域,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推动我们对黑洞和宇宙

本身的认识。在这场“信息守恒的大战”中,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试图揭示宇宙中这个引人入胜的谜

团的真相。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

22.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内容概括完整,表达通顺连贯,不超过50个

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1,1+2=1,3+4=1,5+7=1,6+18=1.看到这一串等式,很多人的直觉就是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可是,如果在数字之后加上单位呢?1里+1里=1公里,1个月+2个月=1个季度,3天+4

天=1周,5个月+7个月=1年,6小时+18小时=1天...

顺丰创始人王卫说:“一个人成功一次,也许是偶然,但若长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可能从

思维到行为都跟别人不太一样。”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4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自己的语言一一侗语。在侗族人聚居的侗乡里,侗族人往往

出生没多久就开始学唱歌。侗族有句俗语“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在侗族人的心中,唱歌和吃饭同样重

要。侗族人认为吃饭是养活身体的活动,而唱歌是养活心灵的活动。

信仰音乐的侗族人爱唱歌,将唱歌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侗寨到处洋溢着洪亮的歌声。侗族大歌

的内容,不仅涉及侗族地区的自然风物,也包括侗族社会的历史、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唱歌不仅是日

常的休息和消遣,也是侗族人用来记事的重要工具,在各种节气、特殊仪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比

如在民族节日的时候唱歌表示欢庆,以歌为礼迎送宾客;在祭祖时唱歌表示对祖先的缅怀;在需要致哀的

场合唱歌以抒发悲伤的感情;当生活中发生了冲突和矛盾,用唱歌来化解;在劳动中感到疲劳,用唱歌来

缓解,为劳动者鼓劲。他们用歌唱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这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利于传播侗族的民族文

化。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歌队演唱的声部合唱歌曲。《三江县志》记载,19世纪初期已有了侗族表演唱歌。

唱法是按组互和的,喉音佳者如果唱反音的话,形成的效果就是众声低而反音独高,所以会格外的动听。

唱高声部的嗓子好的人会成为歌手,即侗族大歌队中的“塞嘎”,而唱低声的当控制音量,以达到与高声

部的和谐统一。侗族大歌属于支声复调音乐,一领众合,它的和声与织体独具特色。低音声部通常先是承

担着演唱主旋律的任务,继而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声音模拟阶段,在这个时段中往往还会有一个拖着固定低

音的拖腔声部。而高平和调声部则因为是支音复调式,使主调式听起来具有装饰性,进而产生了层次丰富

的效果,从而给人带来一种丰富精彩、同时又至纯至关的艺术感受。

(摘编自黄柯瑕《侗族大欧的文化生成性解读与艺术特征》)

材料二: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的民间合唱艺术,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为特色,

如高山流水、鸟叫虫鸣。其结构一般分“果(组)”“枚(首)”“僧(役)”“角(句)”四大部分。

大歌的合唱形式和传统合唱形式不同,领唱和众唱相结合,采用“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

1950年,音乐工作者郭可澈和萧家驹等人在黎平县工作时,发现了藏在侗族大山里的民族合唱。侗族

大歌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无复调音的认识,也因此,20世纪50年代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

分割点。

此后,侗族大歌开始在侗族以外的地方以不同的舞台表演形式发展。1953年,黎平岩洞女歌手吴培信、

吴山花、吴惜花、吴秀美四位姑娘被选中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第一次登上中南海怀仁堂演唱

侗族大歌《嘎亮雷》(汉语译为《蝉之歌》),受到观看演出的中央领导和观众的热烈赞赏。同年,吴培

信等作为赴朝慰问团成员,将侗族大歌唱到了朝鲜前线;其后,她们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

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把侗族大歌唱到了国际音乐舞台上。大歌是侗族的文化名片,这些表演加深了侗

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侗族大歌走向舞台化的表演,也彰显了世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解的变化。

国际声乐史专家当德尔先生决定把侗族大歌推荐到巴黎秋季艺术节。1986年,来自贵州黎平、从江两

县的吴玉莲、陆俊莲等九位侗族姑娘在巴黎正式开始演出,剧场里摆放的是专门从中国空运过来的竹凳,

穿戴着传统民族服饰的侗族姑娘在银饰叮叮咚咚的碰撞声中缓缓登场,她们婉转清脆的歌声,使那些听惯

了强烈音响的巴黎听众惊奇地发现了铜族大歌的独特之处。

在舞台上的侗族大歌“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以表演的形式来创作”。20世纪50年代之后,为适应舞台

化的演出,族大歌不再拘泥于传统村寨演唱的类型,而是作了舞台化改编。之后,侗族大歌登上春晚舞台,

呈现了一首又一首舞台化改编后的侗族大歌,这些侗族大歌加入了表演性的艺术动作,从而脱离了传统村

寨的表演环境,从村寨走向了舞台。

(摘编自罗雪《侗族大歌的演唱转型:从村寨走向舞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是侗族人的信仰,他们认为歌能养心,唱歌既是消遣也为记事。

B.音乐担负着特殊功能,侗族人在劳动、祭祖、冲突中都离不开唱歌。

C.侗族人认为音乐能涵养心灵,唱歌是传播侗族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

D.加入表演性动作后的侗族大歌更适应舞台化演出,甚至登上了春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侗族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合唱艺术,在侗族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B.侗族大歌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无复调音的认识,是中国音乐史上重大事件之一。

C.侗族大歌格外动听与按组互和的唱法有关,众声低,反音独高,带来至美的艺术享受。

D.穿着民族服装的侗族姑娘、独特的银饰竹凳,使巴黎观众发现了侗族大欧的独特之处。

3.下列侗族大歌的演唱场景与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相符合的一项是()

A.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大型村歌竞演活动“乡村超级碗”在黎平侗寨举办首场晋级赛。

B.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侗族“蝉之歌”组合获得原生态组银奖。

C.宋代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传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

D.2023年4月20日,湖南省通道县皇都村举办大型侗寨山水实景演出——“戊梁恋歌”。

4.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怖利丁维护杭口代播包族文旬

A.大砍内容L富--

B"大联抵百声部皮占复调式装饰羊调1

--

C.伐.统H案在演-♦族大欧被发现-徒向世界鼻创

0.但一大砍日幻化■加汉国章认同感,■改变中国音乐印象

5.侗族大歌有哪些特征?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C2.D

3.C4,B

5.①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

②模拟自然界的声音;

③领唱和众唱相结合,采用“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

④演唱融入日常生活和劳动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是传播侗族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错误,文中说“也利于传播侗族的民族文化”,不能判断为“最好

的方式”,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C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穿着民族服装的侗族姑娘、独特的银饰竹凳,使……”错误,原文为“她们婉转清脆的歌声,使那些

听惯了强烈音响的巴黎听众惊奇地发现了铜族大歌的独特之处”,使巴黎听众发现了侗族大歌的独特之处

的原因是婉转清脆的歌声。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Do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材料一第二段表述的是侗族大歌融于日常生活和劳动之中,“吃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就是村寨

中的生活场景。

其他各项都不是日常生活或劳动。

故选C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B.根据原文“高平和调声部则因为是支音复调式,使主调式听起来具有装饰性,进而产生了层次丰富的效

果,从而给人带来一种丰富精彩、同时又至纯至关的艺术感受”,高平和调声部才是支音复调式,对主调

具有装饰作用,而非大歌低音声部。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围绕关键点侗族大歌特征筛选概括信息即可。

结合“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的民间合唱艺术”可知,多声部、无指挥、

无伴奏、无固定曲谱;

结合“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为特色,如高山流水、鸟叫虫鸣”可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

结合“领唱和众唱相结合,采用‘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可知,领唱和众唱相结合,采用

“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

结合“信仰音乐的侗族人爱唱歌,将唱歌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可知,演唱融入日常生活和劳动中。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讲演

萧红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月亮行走在山西的某一座城上。

这是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

地服务团。

第一个上来的是个花胡子,两只手扶着台子的边沿,好像山羊一样,他垂着头讲话。

“告诉我!笑什么……笑什么……”孩子王根拉住了他旁边的女同志,摇着她的胳臂。“笑他滑稽,

笑他那样子。”那女同志一边用手按住嘴,一边告诉那孩子。那孩子起来看看,他是这大厅中最小的一个,

大概也没看见什么,就把手里剥好的花生来放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手掌。接着又去

吃落花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

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不知道是谁提议叫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

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于是王根站上了自己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

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

起来。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

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

有开口,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

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

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

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如游丝般轻微。

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人,就像

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

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

听众。

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

“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

务团里的勤务。”

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湖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

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不是还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

“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我……”

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想马上

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

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

“讲下去呀!王根,讲下去!”他本团的同志喊着他。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一样。他的跟泪已经浸

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在做什么。

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他哭了。

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

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上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讲得好,

别哭啊……再讲再讲……”

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他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

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这天晚上的欢迎会,一直继续到半夜。

王根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他把头压在来边上,就像小牛把头撞在栏橱上那么粗蛮,他手里

握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那山楂就像用热水洗过的一样,当用手抹着眼泪的时候,那小果子就

在手心里冒着气。

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

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但永远梦到他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

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想逃走,可是总逃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和他同屋睡觉的另外两个

比他年纪大一点的小勤务的鼾声,证明了他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地在睡,而不是在讲演。

但是那害怕的情绪,使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

身边一样。“妈妈……”这是他往日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

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

人。

1938年10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花胡子因为形象滑稽而被听众嘲笑,不仅表现了听众无聊麻木心态,也为王根出场埋下了伏笔。

B.王根开口讲演之前,他圆圆的小脸、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笑声中洋溢着对他的爱悦。

C.讲演过程中,听众的情绪与王根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反差,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

D.王根在讲演之后持续做梦,表明他对这次的讲演耿耿于怀,紧张和懊悔等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取材巧妙,作家通过体察入微的笔触,以欢迎会上孩子的讲演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

活。

B.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透过儿童对他人的细心观察,对自己的细腻反思,呈现出自然流淌的朴实情

感。

C.小说语言风格多样,叙事语言沉静冷峻,人物语言既有成人的戏谑,也有孩童的天真,具有高超的艺术

性。

D.小说和孙犁的《荷花淀》一样,表现了抗日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表达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宏大主

题。

8.小说的主角王根虽然还只是一个九岁孩子,但战争让他“把自己也变作大人”。作为孩子和大人,他有

什么不同表现?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两处。

9.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6.D7.B

8.孩子的表现:

①王根一边看讲演一边吃东西,表现出孩子贪吃的天性;

②在讲演过程中,他误以为听众的笑声“都是嘲笑”,于是大哭起来,表现出孩子的幼稚;

③讲演结束后,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但埋头哭泣时仍紧握山楂,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大人的表现:

①讲演还没开始,他用敬军礼这一形式强化自己身为服务团军人的大人身份;

②讲演中他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这样超越儿童年纪的话语表现出他在思想上努力成为大人;

③噩梦中惊醒,却一改过去对妈妈的求助,”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表现出他在行为上向大人靠拢。

9.①巧用一个“站”字将月亮拟人化,既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听众的态度由之前的戏谑变为庄重严

肃;

②巧妙地将拟人和比喻相结合,连月亮都成了“一个伟大的观众”,突出王根虽然是个孩子,可是讲演却

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③巧妙地以月亮的“冷静”烘托出讲演现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有利于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表现。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的能力。

A.“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错误,文中只说“笑他滑稽,笑他那样子”,没涉及听众状态,选项于文无据。

B.“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错误,原文有“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

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

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起来”,可知王根开口讲演之前的表现并不“冷静”,观众禁不住笑起来源

于他行军礼的小大人模样。

C.“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理解不当,王根讲演并不失败,反而很成功,打动了听众。

是他自己不理解听众的反应,觉得失败。

故选D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小说以孩童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多角度的,既有儿童视角也有成人视角。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孩子的表现要幼稚些,大人的表现相对成熟,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孩子的表现。“把手里剥好的花生来放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手掌。接着又去吃落花

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王根不停的吃这吃那,一边看讲演一边吃东西,表现

出孩子贪吃的天性;

“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在讲演过程中,他不能理解大家的笑是对他的喜爱,误以为听众的笑声“都是嘲笑”,于是大哭起来,表

现出孩子的幼稚;

“王根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他把头压在来边上,就像小牛把头撞在栏橱上那么粗蛮,他手里握

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那山楂就像用热水洗过的一样,当用手抹着眼泪的时候,那小果子就在

手心里冒着气”,讲演结束后,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但埋头哭泣时仍紧握山楂,表现出

孩子的天真可爱。

大人的表现。“他一站上木凳,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有身份意识,讲演还没

开始,他用敬军礼这一形式强化自己身为服务团军人的大人身份;

“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讲演中他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从语言形式到内容这

样的话语都超越了儿童年纪,这表现出他在思想上努力成为大人;

“‘妈妈……'这是他往日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

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噩梦中惊醒,他一改过去对妈妈的求助,“一点声

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表现出他在行为上向大人靠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可从表达技巧、人物塑造、氛围的营造、表现主题等角度考虑。

以“站”来描写月亮,赋予月亮人的的店,运用了拟人修辞。巧用一个“站”字将月亮拟人化,地上人们

聚会,头上一轮明月,“站着”,突出了月亮的存在,表明周围环境的静谧;月亮都站了起来,人们自然

要严肃起来,此处暗示听众的态度由之前的戏谑变为庄重严肃;

“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月亮喻为伟大的听众。这样拟人和比喻

相结合,连月亮都成了“一个伟大的听众”,说明孩子的讲演的精彩和成功。侧面突出王根虽然是个孩子,

可是讲演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前文说“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

底”,会场氛围已经庄重起来,此处更巧妙地以月亮的“冷静”烘托出讲演现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表现

人们对王根讲演内容的认同,共同抗日的决心。此处对月亮的刻画有利于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自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役规曰:“智伯好利而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彷狙于得地,

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

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日:“无故索地诸大天必惧昔与之地智伯必骄。

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

择交而图智氏矣。"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

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

“浚民之青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乃走晋阳。

其后,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韩、魏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亡则韩、

魏为之次矣。"二子曰:“吾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

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

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

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

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无故A索地B诸C大夫D必惧E吾F与之地G智伯H必骄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文中指对着,与《石钟山记》中“与向之噌眩者相应”的“向”意思不同。

B.相,文中兼指双方,与《孔雀东南飞》中“相见常日稀”的“相”意思相同。

C.期,文中指约定,与《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期”意思不同。

D.中,文中指不偏不倚,与《过秦论》中“才能不及中人”的“中”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从韩康子那里得到割地后,又向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同样得到魏桓子的应允,最后又向赵襄子索

地,却遭到拒绝。

B.智伯军队为救水乱作一团,韩、魏两军乘机从正面杀来,赵襄子率兵与两军合击,大败智伯,杀死智伯

之后又诛灭其族人。

C.世间常有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事情发生,司马光认为,这是世人不能明确地分辨才与德,而笼统地称

之为贤明造成的。

D.智伯亡国破家的故事引发司马光思考,他从德与才两者的关系出发,指出人可以分为圣人、君子、愚人、

小人四种类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

(2)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14.请根据材料概括智伯亡国破家的原因。

【答案】10.BEG

11.D12.B

13.(1)主公不如给智伯所求的土地,使智伯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灭掉智氏的大计。

(2)我们心里知道事情是这样的,只怕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先泄露出去,那么大祸就会马上临头。

14.①贪得无厌

②刚愎自用

③才胜于德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智伯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惕忧惧;我们给智伯地,他一定会骄傲。

“索地”的主语应为智伯,而“无故”是“索地”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地”后面断开,即在B

处断开;

“诸”是修饰“大夫”,“必惧”是“大夫”的谓语,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惧”后面断开,即在E处

断开;

“与”的主语为“吾”,宾语为“之地”,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地”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

“智伯”的谓语为“必骄”,中间不应断开。

所以,应在BEG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对着/先前、刚才”;句意:他必定用兵对付别人。/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

B.正确。均为“兼指双方”;句意:我们警惕忧惧而互相亲善。/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

C.正确。“约定/服丧满一年”;句意:为联手攻杀智氏约定日期,而后送他回城了。/在外面没有任何近

亲,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D.“意思相同”错误。“不偏不倚/普通、平常”;句意: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是所谓德。/才能比不

上一般人。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韩、魏两军乘机从正面杀来”错误。由原文“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

大败智伯之众”可知,韩、魏两家军队分别从两侧杀入夹击智伯军,赵襄子率领士兵正面进攻智伯军的前

队。

故选B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骄”,使……骄傲;“图”,图谋。

(2)“然”,这样;“遂”,成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

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可知,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于是派使臣送上

有万户居民的领地给智伯。智伯大喜,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给了智伯一块有万户居民的封地。

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两处地方,赵襄子不给。可见,智伯贪得无厌导致亡国破家。

由原文“役规曰:'智伯好利而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彷狙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

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可知,段规认为智伯不仅贪财好利,而且刚愎自用。所以,

智伯刚愎自用导致了亡国破家。

由原文“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可知,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是因为才胜于德。所以,智伯才胜于德导

致了亡国破家。

参考译文: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伯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

们;不如姑且给他。他习惯于得地,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