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4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6(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A/03/wKhkGWbfRv6AQKzKAAHcqitua60435.jpg)
![河南2024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6(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A/03/wKhkGWbfRv6AQKzKAAHcqitua604352.jpg)
![河南2024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6(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A/03/wKhkGWbfRv6AQKzKAAHcqitua604353.jpg)
![河南2024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6(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A/03/wKhkGWbfRv6AQKzKAAHcqitua604354.jpg)
![河南2024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6(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A/03/wKhkGWbfRv6AQKzKAAHcqitua604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折扣/圻本省亲/不省人事舍身求法/退避三畲
B.尊新/民族傥幸/,有风趣李代桃便/信马由缉
C.恐吁/惊吁搴外/顿开茅搴慎重其事/窜峦叠嶂
D.绸缴/愁炼斯量/指轻怕重持之以恒/断壁残用
【答案】C
【解析】A.折扣(zh6)/圻本(she);省亲(xlng)/不省人事(xing);畲身求法(sh3)/退避三畲
(she)oB.簇新(cti)/民族(zii);侥幸(ji&o)/皆有风趣(rdo);李代桃催(jidng)/信马由缰(jidng)。
C.恐吓(he)/惊吓(xia);塞外(sdi)/顿开茅塞(s4);慎重其事(zhbng)/重峦叠嶂(ch6ng)。
D.绸缎(duan)/熬炼(duan);掂量(dian)/拈轻怕重(nian);持之以恒(heng)/断壁残垣(yuan)o
C项每对读音都不同。故选C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隐匿探视妙手回春如坐针毡
B.倾刻惦记拳打脚踢无精打采
C.温情惋惜箪食壶浆走投无路
D.苍茫装饰根深蒂固抽丝剥茧
【答案】B
【解析】B.“倾刻”改为“顷刻”。故选B。
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虽有至道,弗学,=(《虽有佳肴》)
(3)中国文人敬重梅花的品行,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在不幸境况中依旧孤高不驯,坚贞不屈
的句子是:,。
(4)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
,”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白居易《卖炭翁》中的“
",真实再现了卖炭翁的冲突心理,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
【答案】(1)曲径通幽处(2)不知其善也(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细致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精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文学常识要记住作者、作品等。本题中的“幽、善、
零落、厦、贱”等字词简单写错。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完成)(4分)
(1)下面《水浒》中的两个回目都体现了“合作”精神,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是怎样合作的。
①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
②梁山泊英雄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第四十回)
(2)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肯定有深刻的印象。请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急是因为什么?最终是如何脱离危急的?
【答案】(1)①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
设计让白胜用欲擒故纵法在酒中下蒙汗药,晁盖等七人扮作枣贩子在黄泥冈埋伏。杨志等人全被麻倒,眼
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②宋江和戴宗即将被斩,刑场边一群乞丐、使枪棒卖药的、挑担的脚夫、客商都来捣乱,李逵领先动手,
杀死了行刑的刽子手。客商中的两人背起宋江和戴宗逃出刑场。这些捣乱的人都是梁山英雄。
(2)记得是他少年时掩护革命者被沙俄军队抓获。因巡查官的愚蠢和自己的口才蒙混过关。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实力。学生在学习中要留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留意表面的学问,如作者、
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微环节,并且刚好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
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依据题干要求这两个回目都体现了“合作”精神,叙述的时候要抓住这些梁山英雄是怎样相互协作,
最终取得胜利的来作答即可。
(2)依据原著故事情节:保尔看到朱赫来被沙俄军队抓住,帮朱赫来逃走了,于是他被抓到城防司令部关
了起来。那夜保尔受尽了熬煎,拳头、脚尖不住地向他袭来,他浑身是伤,可什么也没说。连他自己也不
知道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愿说。他在心里暗暗提示自己,要做得英勇,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
人一样。“大头目”彼得留拉要亲自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打算迎接。捷涅克上校怕“大头目”看到
监狱里关了那么多没用的犯人,竟胡乱问了问保尔就放他走了。由此进行概括即可。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建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多彩的巨大的中华文化的载
体,更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元曲的灵动俏丽;
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潇洒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好像更情
愿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峻的发展危机。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
横平竖直都难做,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看法。(2分)
【答案】(1)宋词的荡气回肠
(2)将“多彩的巨大的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调换位置
【解析】(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实力。先阅读语段,把握也许内容,此段大意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
有创建和文化遗产,现在受到挑战。然后看横线前后的内容,以此作为依据确定横线上的内容和句式。依
据上文“唐诗”及下文的“元曲”可知,应当谈及“宋词”。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实力。”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与“多彩的巨大的中华文化的载体”
具有递进关系,所以应当将它们调换位置。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内容。(2分)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2日07版)5G将如何影响将来?作为大会热词,本届“互联网之光”
博览会特地为“5G”开拓了应用体验区,通过“5G+数字经济”“5G+数字政府”“5G+数字城
市”“5G+数字生活”“5G+互动体验”等多领域全景应用展示,为公众绽开了一幅5G时代的全新生活
画卷。
(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阿根廷为此特地发行了以戒烟为主题的邮票。请细致视察下图,写出邮
票的寓意。(6分)
【答案】(1)5G,铺展美妙生活新画卷。(答案不统一,合理即可)
(2)香烟如同一柄锐利的剑,尖锐地刺穿了心脏,以此警示人们要酷爱生命,远离香烟。(合理即可)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新闻的概括。对于此类考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确定文段中的陈述
对象是人、事还是物,可以用的答题模式是:人+所做的事;事(物)+结果。另外我们可以留意一下第一
句,通常状况下第一句就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中找出关键词,组织成句。通读材料捕获关键
词“5G”“为公众绽开了一幅5G时代的全新生活画卷”。据此概括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此题考查的是对图片的理解。细致视察图片,可以看出图片中的形象分为两
部分,香烟和心脏,两者的关系是香烟刺穿了心脏,所以设计者意在告知人们香烟就像一把利剑穿透心脏,
说明香烟会危害人的健康。据此理解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金鱼马
它是地球上唯一的一匹金鱼马。
物以稀为贵。人类视它为无价之宝。冬天怕它冻着,夏天怕它热着。探讨它的专家在5位数以上。为
它拍电影电视运用的胶片和录像带的总长度使人类中最红的超级影星嫉妒得殂去清米。
金鱼马能在大地上像马一样奔跑,也能在水里像金鱼一样游弋。看一次金鱼马表演,费用是6000美元。
人类为金鱼马的传宗接代问题所苦恼,他们不惜耗费人力财力把地球像梳头那样几乎篦了一遍,愣是
没有发觉其次匹金鱼马。
金鱼马的来历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大谜:
专家们的目光最终不得不投向太空,他们推论说金鱼马是外星生物。
其实,金鱼马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生物,土得掉渣儿。
金鱼马原来是一匹一般的马,它觉得世界上一模一样的马太多了。好不简单作为生命在地球上生存一
次,别出心裁和有自己的特色,才对得起这千载难逢只有一次的生命机会。这匹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
了金鱼。它宠爱金鱼那雍容华贵的风度和体态,它确定把自己变成金鱼马一一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生命形式。
信念的魔力是所向无敌的。
它坚信自己能成为金鱼马,它的头脑将它的这一信念传达给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每一条
神经、每一块肌肉,并且吩咐它们毫无保留地协作完成这一史无前例的转变。
它丝毫不怀疑自己能胜利。这是它胜利的关键。
在一个晴天的早晨,它发觉自己已经成为一匹金鱼马。它至今还记得地球上的万物头一次见到它时的
那种惊异和喜悦。
马们艳羡金鱼马的地位。它们赞许金鱼马的运气好,它们哀叹自己的运气不佳。它们说上帝偏心眼。
它们只好认命。
其实,每一匹马都可以成为金鱼马,只是它们不敢想或不会想。
上帝在赐予每个生物生命的同时,还赏赐给它一项特异功能一一敢想就胜利了一半。惋惜绝大多数生
命只顾埋头活过程,忽视了上帝对每一个生命的公允赏赐。
金鱼马的生命是完整的。
(作者:郑渊洁。有删改)
7.结合语境,说明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死去活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容超级影星对金鱼马的艳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实力。品尝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
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死去活来”的本义是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悲伤或难受。结
合前文内容可知,用“死去活来”形象地写出了为它拍电影电视运用的胶片和录像带的总长度使人类中最
红的超级影星嫉妒的程度。
8.人类视金鱼马为“无价之宝”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①生活上对它极度呵护;②探讨人数众多;③宣扬近乎泛滥。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实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留意提示性语言,把
握中心句。从“冬天怕它冻着,夏天怕它热着”可概括诞生活上对它极度呵护;从“探讨它的专家在5位
数以上”可知对它探讨人数众多;从“为它拍电影电视运用的胶片和录像带的总长度使人类中最红的超级
影星嫉妒得死去活来”分析可知,对它的宣扬近乎泛滥。
9.马和金鱼原来是绝无可能结合的,但这匹原本一般的马却做到了,其缘由是什么呢?(4分)
【答案】首先,这匹马敢想、会想且信念坚决;其次,这匹马信任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能胜利;再次,
它付出了坚决的行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实力。从“它宠爱金鱼那雍容华贵的风度和体态,它确定把自己
变成金鱼马一一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生命形式”分析可知,这匹马敢想;“信念的魔力是所向无敌的。它坚
信自己能成为金鱼马”“它丝毫不怀疑自己能胜利”可以看出这匹马信念坚决;“它的头脑将它的这一信
念传达给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每一条神经、每一块肌肉,并且吩咐它们毫无保留地协作完成
这一史无前例的转变”分析可知,这匹马有了信念会把它付诸行动,最终取得了胜利。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0.这则童话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答案】示例:人要让自己的生命放稀奇异的光彩,要敢于想象,要敢于创新,要有坚决的信念,要信任
自己的实力,要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童话给人的启示。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
儿童进行思想教化的一种文体。通读全文可知,其实金鱼马就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生物,土得掉渣。其他马
艳羡金鱼马的地位,它们都可以变成金鱼马,它们只是不敢想或不会想。作者在文章结尾告知我们:上帝
在赐予每个生物生命时,还赐予它了一项特殊功能一一敢想就胜利了一半。惋惜,绝大多数生命只顾埋头
生活了,忽视了上帝对每个生命的赏赐。由此分析可得出:我们要想胜利,就必须要敢于想象,要敢于创
新,要有坚决的信念,像文中的那匹马一样去努力,去脚踏实地地奋斗,那么终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一条“金
鱼马”。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2分)
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古时“六尺巷”的故事被传为佳话,那“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容胜利地化解了两家的冲突,而今日
却不知又有多少人为那“三尺墙头”争个头破血流,又有谁能做到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呢?
心胸宽广能使冲突涣然冰释,心胸狭隘能使冲突添油炽薪。我们身边的很多冲突,其实只是因为一些
小事引起,却因为双方锋芒毕露、互不谦让而导致两败俱伤。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便为人所传颂。在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起初对蔺相如被封为
上卿颇为不满,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则“引车避匿”,最终使廉颇明白了国家大义
而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将相和使赵国能抵挡秦国进攻。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使孟获心服口服得以平定南蛮;
鲍叔牙不计前嫌举荐管仲而使管仲辅佐齐王让齐国成为一个大国。这些无不说明着宽容对个人、对社会、
对国家都必不行少。
雨果曾说:“最名贵的报仇是宽容。”此话不假,梁楚之欢的故事正是如此:梁楚边疆,楚人嫉妒梁
国的瓜好,便夜里偷偷去破坏他们的瓜,而梁人以德报怨,夜里去浇灌楚人的瓜园,楚王听后感到惭愧,
向梁王表示歉意并与梁王交好。在我们的相识中,宽容可能意味着示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宽容经常是
强者的表现,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当今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在各地生活的人有着数不胜数的差异,而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这就
离不开宽容。我们须要的不是排解除异己,而是求同存异。是宽容,让战火平静;是宽容,让卑视消逝;
是宽容,让这个世界和谐共荣。
如何能做到宽容呢?宽容须要我们能换位思索,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在心中留下肯定空间,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然而宽容并不等同于无限度的容忍,凡事都讲求中庸之道,一味地放纵,造成的可能是更多的损害。
对于那些罪不容诛的罪犯,我们又何须赐予他们宽容怜悯之心呢?
纪伯伦曾说:“一个伟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
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宽容就是如此宏大而神圣。人们常说“和气
生财”,而“和气”不仅仅能“生财”,更能使家庭和谐,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生活中难免会有摩擦、
冲突、冲突产生,别忘了为这个世界添一份宽容,少一份间隙,让世界更加和谐。我们要常怀一颗宽容之
心,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
1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案】我们要常怀一颗宽容之心,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中心论点的实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要争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见、
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看法很明确。其次,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推断句。提炼中心论点可以先
看文章题目,再看开头,然后看结尾。通读全文,从文章最终一段的最终一句“我们要常怀一颗宽容之心,
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即可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2.简要分析文章第4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案】作者首先干脆提出“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观点,然后举赵国大将廉颇和上卿蔺相如
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再列举诸葛亮、鲍叔牙的事例进一步论证,最终得出结论:宽容对个人、对社
会、对国家都必不行少。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争论文论证思路的理解。要了解一般争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泱
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终”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
即可。本文第4段首先干脆提出“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分论点;然后举赵国大将廉颇起初对
上卿蔺相如不满,后来负荆请罪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再列举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鲍叔牙不计
前嫌举荐管仲的事例进一步论证;最终得出结论:宽容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必不行少。
13.作者认为宽容具有怎样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宽容?(3分)
【答案】作用:宽容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宽容能使社会、国家平稳安定,使世界和谐共荣。如何做
到真正的宽容:①换位思索,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②不一味地放
纵,有限度地宽容、宽恕、包涵。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心胸宽广能使冲突涣然冰释”可以概括出“宽容”的第一个
作用:宽容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从“宽容对社会、对国家都必不行少”“是宽容,让这个世界和谐
共荣”可以概括出“宽容”的其次个作用:宽容能使社会、国家平稳安定,使世界和谐共荣。从“宽容须
要我们能换位思索,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在心中留下肯定空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
恕人”可以概括出做到“宽容”的第一种方法:换位思索,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以责人之心责己,以
恕己之心恕人。从“宽容并不等同于无限度的容忍,凡事都讲求中庸之道,一味地放纵,造成的可能是更
多的损害”可以概括出做到“宽容”的其次种方法:不一味地放纵,有限度地宽容、宽恕、包涵。
14.结合自己所学学问,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不少于50字。(3分)
【答案】古今中外事例均可,围绕“宽容”,不少于50字
【解析】这道题考查补充事实论据的实力。首先,要依据观点补充,事例要真实、典型、簇新、有代表性;
其次,叙述时用“某人做某事,事情的结果怎样”的形式加以概括。比如: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
后来最终引起一议员的不满。有议员说:“你不应当试图和那些人交挚友,而应当歼灭他们。”林肯微笑
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挚友,莫非我不正是在歼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
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挚友。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
妾皆窃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
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咤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于是苏秦并相
六国。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说:劝告,劝服。②少:轻视,贬低。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所以动心忍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
D.而后喻学而不思则罔
【答案】A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依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
常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殊重视并驾驭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所以/所以;B.用/凭借;C.同“弼”,
辅佐/违反;D.表顺承/表转折。故选A。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害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欢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解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
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样。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
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然后(这样以后)”“忧患(忧愁祸害)”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肯
定要说明精确。
17.(甲)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是人”指的是什么人?(3分)
【答案】“是人"是指【甲】文中的六位名人,又指那些担当重任或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解析】此题考查代词的理解。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都是在经验了一系列的磨难后才有所成就的。“是
人”中的“是”是“这样的”意思,是代词,指代文章开头所列举的这六个人以及像他们一样能够担当重
任的人。
18.(乙)文中的事例能作为证明(甲)文观点的事实论据吗?为什么?(3分)
【答案】能。苏秦出游失败后遭遇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终取得胜利的事例,符合甲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
【解析】本题考查事实论据的运用。能否做甲文的事实论据,要看能否有力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观点。乙文通过写苏秦游说受挫,发奋读书,终为六国之相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可
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抒发了诗人宠爱安静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不情愿随俗浮世的高洁胸怀。(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驾驭,要留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全诗通
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闲情逸致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不与统治者同
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0.这首诗记叙、描写、争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任选一种简要评析。(2分)
【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其次句揭示的情境对于
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的转折。示例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