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1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区域与区域特征德国慕尼黑高校的教授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四个区域,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关于所划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肯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样C.各区域间都有非常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的划分是凭空构想出来的结果2.图中我国四个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样性B.区域面积的大小C.区域年降水量的大小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024山东聊城高二上期末)2024年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覆盖陕西、甘肃、山西三省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商洛、铜川、平凉、庆阳、临汾、运城等城市,面积10.71万平方千米。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纵深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下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上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有 ()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开放性④综合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作为区域,关中平原城市群具备的特征有 ()①肯定的面积和形态②没有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内部具有相对一样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题组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甲乙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缘由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6.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生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2024广东湛江高二上期末)我国地域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平原、丘陵高原、山地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外流河内流河多冰川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和黑土、褐土、红壤草原和草原发育下的土壤冻土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①②海拔7.表中空格①②应当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经度、纬度B.热量、水分C.海拔、热量D.水分、地形8.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缘由是 ()A.夏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样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限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限制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有 ()①光照足够②热量足够③降水丰富④土壤肥沃⑤浇灌水源足够⑥气温日较差大A.①⑥B.①②④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2024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陕州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陕州地坑院享有“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等美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名录。院内展示的陕州剪纸、澄泥砚、皮影戏、糖画等,体验互动性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下图为不同尺度陕州地坑院航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0.地坑院反映出陕州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有B.地势起伏大,森林密布C.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D.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11.“地平线下古村落”进村不见房,居民在院内栽种大树的重要作用是 ()A.遮挡风沙B.避暑纳凉C.防人跌入D.减弱噪声(2024山西高二上期中)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合掌屋”是日本独有的一种民宅建筑,位于日本本州岛岐阜县白川乡,这里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如诗如画。“合掌屋”屋顶由茅草覆盖而成,茅草厚度为70—80厘米,房屋酷似人的双手合十的造型。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2.影响白川乡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矿产13.“合掌屋”屋顶坡度较大的缘由有 ()①抵挡冬季寒潮②利于冬季积雪滑落,削减积雪③防止雨水浸透④避开夏季洪水冲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4.从平安角度考虑,白川乡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须要预防的是 ()A.火灾B.暴雪C.火山活动D.暴雨题组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2024陕西汉中高二上期中)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15.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B.平坦肥沃的平原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16.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采集和狩猎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D.高新技术产业17.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中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实力提升练题组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4河南郑州高二下期末)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2.()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依次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更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2024山东日照高二上期中)太湖平原气候温柔潮湿,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著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很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剧烈爱好,所产长绒棉、瓜果品质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依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两题。3.()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缘由是 ()A.地理位置差异巨大B.气候条件差异巨大C.土地条件差异巨大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4.()关于两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靠近东部城市,发展放牧业B.吐鲁番盆地开发水源,发展水稻生产C.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发展棉花生产D.吐鲁番盆地爱护生态,发展观光农业(2024河南濮阳高二下期末)远离大陆的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生态爱护最完善的地方,全岛约40%的地区被正式列为国家公园、自然爱护区。塔斯马尼亚岛上土壤肥沃,水源干净,无果蝇,苹果种植环境绝佳,是著名的“苹果之岛”。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关于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深度解析)①土层厚度M地大于N地②土层厚度N地大于M地③土壤肥力M地高于N地④土壤肥力N地高于M地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同山东半岛相比,塔斯马尼亚岛种植苹果的最不利条件是 ()A.风力较大B.气温较高C.光照不足D.降水较少(2024山东聊城高二上期末)图甲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以藤条为架、以黄泥为地、以稻草和黏土为墙、以茅草为顶),图乙为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图甲图乙7.()金字形茅草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网格的缘由是 ()A.防止虫蛀B.抵挡台风C.美观大方D.空气流通8.()甲、乙两图所示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易错)A.气候类型不同B.距海远近不同C.海拔不同D.生活习惯不同9.(2024山东聊城高二下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荷兰有“低地之国”之称,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爱护国土。荷兰有“风车之国”之称,耸立海边的风车可碾磨谷物,可抽排海水,也可发电。材料二荷兰和我国江苏省简图。(1)()比较荷兰与我国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2)()说明荷兰风车景观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3)()荷兰和我国江苏省都经验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说明围海造田的目的和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题组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某地区农村的民居建筑样式发生了变更: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后窗户;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0.()“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后窗户”反映了该地区 ()①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更②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③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更加富有④降水丰富,光照不足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11.()“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此相关的有 ()①耕地面积越来越小②坡顶更加美观③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④降水量越来越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24安徽皖南名校高二上期中)古代海南曾是“化外之地”,一度是犯罪之人流放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2024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区。读海南岛地理简图,回答下面三题。12.()古代海南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缘由是 ()A.气候恶劣,水热条件差B.矿产资源短缺C.地理位置偏僻D.人口稀有,劳动力短缺13.()海南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主导区位优势是()A.生态环境好B.位置优越C.商业贸易发达D.水陆交通便利14.()海南由古代的“化外之地”到现在的自由贸易区,说明 ()A.海南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更B.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海南的矿产资源得到开采C.区域发展的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D.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的方向第一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024课标Ⅱ,1—2,8分)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变更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更较大(2017课标Ⅱ,1—3,12分)19世纪50年头,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接连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样C.无对应的自然标记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4.()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5.()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6.(2024浙江1月选考,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24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整地下管道中的水温,限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缘由。三年模拟练选择题(2024福建宁德高三上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立,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厘米,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村里的数百亩农用地主要种植葡萄,葡萄加工、销售是该村农夫的主要收入来源。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该村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2.()该村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收入B.避暑纳凉C.利用光照D.美化庭院3.()为建设漂亮乡村,当地政府应激励该村 ()A.扩大农田面积,提升粮食产量B.提高绿地面积,削减水土流失C.改善生活环境,吸纳外来人口D.发展主题旅游,增加农夫收入(2024江西南昌高三二模)卡帕多西亚地区,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被誉为地球上最适合乘坐热气球的地方之一。受周边史前火山的影响,地表覆盖着厚厚的由岩浆灰冷凝而成的凝灰岩,经过历史时期的风化水蚀,部分松软岩层被剥蚀,残留坚硬的部分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林景观。据载,土耳其先民曾在此凿洞而居,形成了现今著名遐迩的卡帕多西亚石窟建筑(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卡帕多西亚地区石林景观的形成,得益于(易错)①凝灰岩易透水、可溶性强,水蚀作用剧烈②气候干燥,物理风化作用显著③高原冰川广布,冰蚀作用剧烈④玄武岩较为坚硬,不易被剥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热气球观光成为当地热门旅游项目的缘由不包括 ()A.当地海拔高、气压低,适合开发热气球观光B.石林地貌广布,地表比较坎坷,陆地交通不便C.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D.空中俯瞰,凸显景观魅力,获得最佳欣赏体验6.()土耳其先民曾在此凿洞而居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洞窟隐藏难攀,能防备猛兽和敌人的侵害B.洞窟冬暖夏凉,能躲避山岩上的严冬酷暑C.气候大陆性强,降水较少,洞窟潮湿宜居D.岩层质地松软,空隙多,穴居建筑不稳固(2024山东济南高三上期中)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下面图1示意飞檐景观,图2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图1图27.()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8.()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纳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考虑,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有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A图中所示各区域都有肯定的面积和范围,A正确。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像性,但不完全一样,B错误。自然区域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质,C错误。各区域主要是依据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的,其划分并非凭空构想出来的结果,D错误。2.A图中我国四个区域划分的依据是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样性,A对。区域面积的大小、区域年降水量的大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不是图中我国四个区域划分的依据,B、C、D错。3.B读图可知,该图含有多个城市群,不同的城市群之间具有差异性,②正确;图中城市群间的连线反映了不同城市群之间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③正确。故选B。4.C据材料可知,关中平原城市群由若干城市组合而成,每个城市都具有肯定的面积和形态及明确的边界,①正确、②错误;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域特征,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样性,③④正确。故选C。5.B由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农作物熟制及图中经纬线,可推知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缘由是热量不同。6.D读甲图可推断出P平原是松嫩平原,从而确定该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7.B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形成的主要缘由是纬度不同,热量不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严峻缺水,区域内部差异主要是水分差异引起的。故选B。8.D我国面对地球上最大的大洋,背靠地球上最大的大陆,夏季,陆地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表面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陆地降温快,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表面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缘由是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选D。9.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光照足够,降水少,①正确、③错误;热量受纬度影响,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没有优势,②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土壤发育差,比较贫瘠,④错误;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源缺乏,浇灌水源不足,⑤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多晴天,气温日较差大,⑥正确。故选A。10.D从图中可看出,地坑院是向下深挖土层而建的,反映出陕州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故选D。11.C从图中可看出,地坑院是向下深挖土层而建的,居民在院内栽种大树,树冠高出地面,是提示路过的人此处有地坑院,防人跌入,起平安警示作用,C正确。12.C由材料可知,白川乡四面环山,平地较少,图中聚落分布在山间盆地,说明地形是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因素,故选C。13.B岐阜县白川乡位于日本本州岛西部,是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合掌屋”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积雪滑落,削减积雪,②正确。冬季风从海上吹来,旁边有暖流,有时可能形成降雨,夏季雨水也较多,“合掌屋”屋顶坡度较大,可以防止雨水浸透,③正确。故选B。14.A由材料可知,“合掌屋”以木头、茅草建成,加上日常生活中需在屋内生火做饭、煮茶、取暖等,最易发生火灾,所以从平安角度考虑,白川乡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须要预防的是火灾。故选A。15.A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野果和野兽,山麓和丘陵地带更有利于采集和狩猎。图示石器时代活动遗迹多分布在山麓和丘陵地带,故选A。16.B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区位较优越,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故选B。17.D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对工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往往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故选D。实力提升练1.C我国地形困难多样,类型齐全,自西向东表现为高原—山地—平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冬季南北温差大,南高北低;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受海陆因素和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径流量受气候、流域面积、支流数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如长江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径流量大于其南侧的珠江与北侧的黄河。故选C。2.A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渐渐增多,因此植被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春小麦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小麦分布的纬度比冬小麦高;剑麻为热带作物,不应分布在我国北方,亚麻性喜温凉,分布的纬度较高;一年两熟的热量条件应好于两年三熟。故选A。3.D太湖平原位于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吐鲁番盆地位于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以盆地为主,故两者整体状况差异明显。4.D农业发展方向要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确定。太湖平原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广袤,几乎没有大面积的草场,因此不相宜发展放牧业,A错误;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源不足,不相宜发展水稻生产,B错误;太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水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田农业,当地降水较多,光照较弱,不相宜改水田为旱地发展棉花生产,C错误;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源不足,生态脆弱,风景独特而美丽,为了爱护生态,宜发展观光农业,D正确。故选D。5.D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层厚度大,土壤肥力高,再加上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西北风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茂密,有机质来源更丰富。因此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D正确。河流上游坡度大的地方,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易水土流失,土层薄,土壤肥力差;河流中下游平原,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层厚,土壤肥力高。植被生长茂密的地方,有机质来源更丰富,土壤肥力更高。6.C塔斯马尼亚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苹果种植,C正确。7.D金字形茅草屋地处海南省,气候潮湿闷热,故其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主要是为了加强空气流通,使居住条件更加凉快舒适,故选D。8.A甲、乙两图所示民居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类型不同,热量及降水条件不同,为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民居形成了不同的特征,故选A。本题易错选B,学生依据材料中两地民居的描述,可推断出其距海远近差异明显,而不考虑影响两地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因素。9.答案(1)相同点: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沿海地区。不同点:荷兰位于大陆西岸,我国江苏省位于大陆东岸(或荷兰西临大西洋,我国江苏省东临太平洋)。(2)荷兰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3)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耕地面积或陆地面积)。退耕还海:可增加湿地面积,爱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第(2)题,分析荷兰风车景观的形成缘由,应从该国风力资源丰富入手,主要考虑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第(3)题,围海造田的目的主要从扩大耕地面积角度考虑,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从生态爱护角度考虑。10.A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原为平顶房,是为了削减对耕地资源的奢侈,在屋顶晾晒粮食,现在屋顶改为坡顶,不须要在屋顶晾晒粮食,收获后干脆售出,所以该地应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华北平原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过去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须要在屋顶晾晒粮食,现在商品率越来越高,屋顶由平顶改为坡顶,故该地区为华北平原。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很大变更,①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富有,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②③对。华北地区降水少,光照较足够,④错。故选A。11.C“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耕地面积无关;坡顶较平顶更加美观;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不须要在屋顶晾晒粮食;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更。故选C。12.C结合海南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古代时远离中原政权中心,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速度缓慢。13.B海南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对外联系便利,故海南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主导区位优势是位置优越。14.C海南由古代的“化外之地”到现在的自由贸易区,自然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更,说明区域发展的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第一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1.A“河”是水文要素;“梁”是指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本为陕北方言用语,后来专用于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名称);“柳”属于植物。故A项正确。2.D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乙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说明这一地区在起名时,地表径流较为丰富。而现在图中乙地区河流较少,表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更较大,故D项正确。3.C秦岭—淮河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界线。淮河流入洪泽湖之后,没有接着向东流入海洋,而是向南流入长江,故在洪泽湖以东地区虽然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但没有详细的、可参照的地理实体作为区域划分界线的标记;据图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自然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特点,是由一种自然地理环境向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带,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不显著。4.D据材料可知,苏南、苏北的划分是以长江为界的,明显长江是造成苏南、苏北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导因素,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5.D据题中信息可知,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接连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交通促进了苏南、苏北两区域的联系,减弱了长江的阻隔作用。6.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利用地热溶化积雪,供应浇灌水源。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应;品质好,经济效益高。(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裂,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解析第(1)题,地形特征的描述一般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凹凸及起伏大小、特殊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陆地表面主要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其中平原海拔一般为200米以下,地形平坦;丘陵海拔一般为200—500米,坡度和缓;山地海拔一般为500米以上,坡度较陡;高原海拔较高,一般为10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陡峭;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依据图中的图例可知,灰度最浅的图例为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他灰色图例主要是山地和丘陵,面积较大,因此图示区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该区域为日本部分地区,位于亚洲东部、板块边界,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岛弧链,读图可知,该区域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海岸线曲折,多火山地貌等。第(2)题,第一问为分析甲地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分析农业自然区位一般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四个角度进行,特殊须要留意的是当地冬季可以种植热带芒果的最大优势是热量,依据材料“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整地下管道中的水温,限制大棚内温度”可知,该企业冬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33-2025气体分析混合气体组成的测定基于单点和两点校准的比较法
- 信访合同范本
- 单位采购柜子合同范本
- 出售餐饮椅子合同范本
- 单位同意入职合同范本
- 出租转让吊车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黄金合同范本
- 信息咨询合作合同范本
- 农资商店用工合同范本
- 单位用人聘用合同范本
- 微积分试卷及规范标准答案6套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问题探究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
- 第15课 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
- 药物警戒管理体系记录与数据管理规程
- 空白房屋装修合同范本
- 2024-2029年扩展坞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SH/T 3003-2024 石油化工合理利用能源设计导则(正式版)
- 中国人民大学613卫生统计历年真题12-16
- 人事聘用合同范本标准版
- 新疆地方教材可爱的中国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阅读练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