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看图片思考:原始人类生活面临哪些困难?该如何克服?容易受伤经常迁徙食物不稳定相对稳定食物来源种植农作物饲养动物建造房屋定居新课导入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壹·石器锄耕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距今约20000年距今约10000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粟(小米)黍(黄米)稻(大米)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认识一下任务一:阅读教材,研读图文材料,简述原始农业兴起的过程、标志及意义。1.请阅读课本,梳理原始农业(种植业)发展的过程。半坡遗址出土了粟的朽粒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积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考古发现是研究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南稻北粟2.观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2)观察地图,你能看出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1)在地图中找到玉蟾岩遗址、东湖林遗址、贾湖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良渚遗址,并在课本中做好标记。①分布广,数量多。②沿河流(水源)分布③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③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以种植粟、黍为主。(3)这些遗址为何会集中分布在江河流域呢?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3.根据以下出土的文物,推断人们定居后的生产生活概况。使用磨制石器生产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家畜种类有猪狗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采集狩猎野外、山洞、迁徙打制石器农作物种植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意义4.阅读课本p10的相关史事,思考陶器的发明对当时的人类具有怎样的价值呢?半坡遗址·鹿纹陶盆(距今约6000年前)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猪纹陶钵(距今约7000年前)马家窑文化旋纹尖底瓶(距今约5000
4000年左右)~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绳纹陶罐(距今约10000年左右)
贰·稻作农业的繁荣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任务二:依据考古发现,结合课本内容,介绍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河姆渡人的生活时间生活地区气候条件房屋建筑生活设施生产工具农业作物畜牧业手工业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水稻陶器、玉器、骨哨、雕刻、天然漆等猪、狗、水牛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磨制石器,骨耜最典型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木结构水井骨耜稻谷猪纹黑陶钵双鸟朝阳纹牙雕骨哨为什么要建这种房子?朱漆碗有一定的审美意识追求精神生活①防蛇虫猛兽之害②通风防潮③养殖家禽家畜对音乐的感知水平和创造能力
河姆渡出土的狗骨
河姆渡出土的水牛骨生产工具——骨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绑藤条的骨耜从“刀耕火种”到“耒耜耕作”刀耕火种:砍伐树木,焚烧树桩与野草用作肥料,然后直接在燃烧过的地区播种的耕种方法。石器锄耕:利用耒耜作为挖土铲土的工具,有利于深翻土地,改变以往刀耕火种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相关史事今河南中部的淮河上游地区,有一处距今约9000-7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贾湖居民能够制作精致的石器、陶器和骨器。遗址中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证明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墓葬中随葬的部分龟甲,上面刻画有符号。出土的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能够吹奏七声音阶的笛子。舞阳贾湖遗址
叁·文明曙光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任务三:依据考古发现,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P12内容,完善仰韶文化相关信息。黄河中游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村遗址、半坡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等时间:地点:代表遗址:农业:手工业:粟鱼、鸟、花等图案的彩陶2.阅读课本,结合下列半坡遗址出土文物,归纳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完成表格。距今时间生活地区房屋类型农作物生产工具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距今约6000年左右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黍猪、狗乐器(陶埙);陶器;纺织制衣(纺轮)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猪骨彩陶鱼纹盆狗下颌骨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铲半坡遗址出土的鱼钩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弓箭、长矛、石球、鱼钩(叉)陶埙(乐器)装饰品纺纶骨锥半坡遗址出土的石锥、石锛、石斧3.合作探究(1)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
(2)房屋的建造体现出先民们怎样的智慧?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今天的黄土高原窑洞今天的江南水乡吊脚楼原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黄河流域气候相对比较寒冷,风沙大,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有利于挡风保暖,冬暖夏凉;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属于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炎热,降水量大。房屋架高,底层架空,既可以防潮又能够通风。智慧:适应自然,因地制宜拓展延伸:仰韶文化的彩陶
仰韶文化主要的特征是制作彩陶。人们制作陶器的时候,在泥坯表面用矿物颜料绘出图案,经过烧制,陶器表面就留下了彩色纹样,称为“彩陶”。仰韶文化施彩的陶器有盆、钵、瓶、罐等,图案包括鱼、鸟、花卉、太阳、星辰和几何纹样等。仰韶文化彩陶分布广泛,主要在黄河中游地区,影响范围可达黄河上游、下游,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的跨区域发展是我国史前文化大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黄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对周围影响的反映。人面鱼纹陶盆六角星纹陶罐半坡遗址彩陶花卉纹陶钵鸟纹陶钵4.考古学家在山西、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相继发现了蚕茧、丝织品残片、以及骨雕或石雕的蚕蛹,蚕形象遗物。从以上考古发现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出土的石制与陶制蚕蛹仰韶先民能够养蚕缫丝、制作丝织品。丝织品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仰韶文化时期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氏族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通常出现在原始社会向部落社会过渡的阶段,在氏族社会中,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共同生活,劳动和分配资源。一般有两个类别: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工具极端落后,人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生育繁衍成为氏族的头等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妇女作为直接的生产者,其在社会上的地位较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变化,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逐渐增强,这导致对男性角色的重视和男性权威的确立。氏族社会主要有以下特征①以血缘关系结合的社会群体,有共同的祖先;②财产共有;③集体劳动;④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社会最终会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式,例如部落社会、国家等。知识拓展想一想什么能够证明氏族成员地位平等,没有明显阶级分化。考古,看墓葬/随葬品数量、规模有没有明显差别5.阅读课本,说说从仰韶文化早期到仰韶文化晚期,社会发生的变化。【解读】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房子,位于成组房屋的中心位置,可能是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部落事务的场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子基址早期(距今6000多年):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晚期(距今5000年前后):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出现明显的差别,社会关系不平等,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史料实证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1)大汶口文化的由来(2)分布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3)时间距今约6300-4500年(4)文化特征陶器文化山东章丘焦家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成套陶器玉器文化墓葬文化山东章丘焦家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成套玉器6.阅读课本P13内容,完善大汶口文化相关信息。墓葬文化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大汶口时期四人合葬墓大汶口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这说明了什么?这表明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文明社会的步伐。新石器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私有制产生,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大汶口遗址文化相关史事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后继者,距今约4400-3800年。龙山文化发展了制陶技术,人们能够制作更为精美的陶器。其中的一种陶杯,表面黑色,通体锃亮,器壁最薄处不足1毫米,称为“蛋壳陶”。制作这种陶杯需要使用稳定且能够高速旋转的快轮加工技术和高超的烧窑技术,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合作探究原始居民河姆渡人(南方代表)半坡居民(北方代表)生活年代生活地点地理环境房屋特点生产工具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相同点1.都处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2.都过定居生活;3.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4.都产生了原始手工业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今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磨制石器、骨耜今陕西半坡(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磨制石器、骨器、角器人工栽培水稻猪、狗、水牛陶器、玉器、骨哨主要种植粟彩陶、陶埙、骨针、纺轮猪、狗气候干旱、寒冷气候多雨、湿润任务四:根据前面所学,探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并完成表格。任务五:请你观察下图,并回顾不同遗址文化之间的相似性,说一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何特征?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起源地多,分布较为广泛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共同缔造出中华文明课堂小结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时间:距今约7000年房屋:干栏式建筑农业:水稻、骨耜时间:距今约6000年畜牧业:猪、狗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农业:粟、磨制石器自然地理环境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南影响影响畜牧业:猪、狗、水牛手工业:陶器等手工业:彩陶、纺织等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农业发展→剩余产品→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出现、国家出现课堂练习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2024·湖南·中考真题)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A.种植技术
B.制陶技术 C.凿井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理综生物无答案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
- 复杂肠癌外科治疗体会
- 2025-2030中国短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咨询报告
- 抑郁症的用药物治疗
- 政治生活 第四单元知识点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生物科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5年中国硬膜防锈剂数据监测报告
- 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精度方案
- 跨部门协作加速业务迭代进程探讨
- 《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专题培训
- 2025年中考物理押题猜想卷(苏州卷)(全解全析)
-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课件
- 新能源开发知识培训课件
- 精神科患者冲动伤人应急演练
-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培训课件2025
- 《儿童保健学绪论》课件
- 考研班培训合同范例
- DB45T 2157-2020 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通 用卫生规范
- 游戏公司游戏社区及玩家互动平台建设
- 《电力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