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极限的值是()。A.1B.2C.3D.4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极限的相关知识。。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单选题]3.已知矩阵,,则行列式|MN|的值是()。A.-2B.-1C.1D.2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行列式的相关知识。。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单选题]4.已知矩阵M=,则M的秩是()。A.0B.1C.2D.3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秩的相关知识。将矩阵进行初等行变化,,从而可知非零行数量为2,所以该矩阵M的秩为2。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单选题]5.甲、乙、丙三位学生参加期末测试,成绩如下表:学生成绩方差最大的是()。A.语文B.数学C.英语D.政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方差的相关知识。语文:由于三人语文成绩全部都是80,所以整体数据无任何波动,故;数学:,所以;英语:,所以;政治:由于三人政治成绩全部都是100,所以整体数据无任何波动,故;综上所述数学的方差最大。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单选题]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平面的方程是z=x+2y,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2,1)是平面的法向量B.平面与平面z=1-x-2y平行C.坐标原点不在平面上D.直线与平面垂直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平面方程的相关知识。由题可知平面的方程为x+2y-z=0,所以平面的法向量为,所以A选项错误;对于B选项,由z=1-x-2y,可知该平面法向量,不平行于,所以两个平面不平行,错误。C选项,把(0,0,0)代入平面的方程,可得,满足方程,所以原点在平面上,错误。D选项,直线的方向向量=(2,4,-2),得||,所以直线与平面垂直。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单选题]7.在反比例函数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犯的错误有()。①对于反比例函数,k可能为零。②对于函数(k>0),y随x增大而减小。③函数不是反比例函数。④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①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需要注意强调,其中k>0或者k<0,其中;②反比例函数满足的形式,k>0时,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都是单调递减,k<0时,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都是单调递增。④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函数图象都是在每个象限内连续不断的曲线。③函数确实不是反比例函数。故①②④都是学生可能犯错的地方;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单选题]8.下列属于7—9年级数学课程内容要求的是()。①能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取值范围。②能画一次函数的图象。③能解一元三次方程。④能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标的相关知识。根据初中数学内容可知:①能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取值范围,②能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属于7~9年级数学课程内容要求。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问答题]1.已知实系数齐次线性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求k的值。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由题可知,该方程为齐次线性方程,其系数矩阵为,若该方程有无数个解,则可知该矩阵的秩R(A)<3(未知数的数量),所以|A|=0,即,解得k=-5。[问答题]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四面体ABCD的顶点B、C、D的坐标分别为(0,0,0),(1,1,0),(-1,1,0),并且。(1)求顶点A的坐标。(2)求四面体的体积。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设A(a,b,c),因为,根据题意易得,,即=(0,0,2),所以A(0,0,2);(2)根据题意可知,四面体的高为,底面为三角形BCD,又因为,由于,,根据勾股定理易得三角形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所以四面体体积为:。[问答题]3.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小球随机放入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盒中,每个盒子放且仅放一个小球,以X表示与所在盒子编号相同的小球的数量,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将三个小球放入三个盒子中,共有(种)不同的放法,其中随机变形X的可能值为0、1、3,,,,可得分布列:所以,数学期望是1。[问答题]4.教学材料的选取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学生的现实主要有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请分别举例。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教材素材的选取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等。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生活现实,即学生熟悉的事物,以及自然、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数学现实,即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学习分数时已经具备的整数知识,学习因式分解时已经具备的整数分解知识;其他学科现实,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在各学段已经具备的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学习一次函数时具备的各种与“匀速变化”现象相关的知识。[问答题]5.给出等式的几何解释。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根据上图可知,把图形2移到图形1的右边,得到新的长方形,长为(a+b),宽为(a-b),图形1与图形2的面积和也可以表示为:,所以。[问答题]6.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原点O(0,0)且与直线y=-x+1垂直。(1)求直线l的方程。(4分)(2)求直线l与曲线所围成的封闭平面的面积。(6分)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由于直线l与直线y=-x+1垂直,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1,又因为该直线过原点(0,0),所以该直线l的方程为;(2)联立方程,解得或,所以封闭图形面积为。[问答题]7.有学生向数学老师反映:遇到您讲过的题我能做出来,但是没讲过的题我就不会做了,你认为在教学中产生此问题可能有哪些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学生对于老师讲过的题就会做,遇到没讲过的题却不会做了,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第一,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解题的原理。第二,学生忽视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建立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导致不会活学活用。第三,教师练习题目的选取不合适。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做如下调整:第一,讲解知识时要更注重启发性,课标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因此老师可以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启发性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解题的原理以及方法。第二,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关注数学前后逻辑体系、内容主线、知识之间的关联,重视数学实践和数学文化,明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内容体系形成中表现出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第三,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和学情,分层选取不同难度、类型以及综合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做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问答题]8.案例:在“分式加减法”一节课中,老师出示题目:计算。学生解如下:。教师将生的答案修改如下:。教师强调,异分母分式加减,能化简的分式必须先化简,然后再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问题:(1)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5分)(2)教师将化为,依据的分式基本性质是什么?(5分)(3)你完全认同教师强调的内容吗?说明理由并举例。(10分)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遇到分式相加减,首先观察比较,辨别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还是异分母分式相加减;若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若是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运算的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将结果化为最简形式;(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或者式子,分式大小不变;(3)我不完全认同该老师的说法,对于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为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运算的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将结果化为最简形式,对于部分分式运算如果可以提前化简加数中的分式,确实可以简便运算,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让所有分式运算都能简便,甚至有时会做一些无用功,例如:,若先化简为再计算,反而会加大计算量。[问答题]9.材料:下面是九年级上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内容。如图,PA,PB是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在半透明纸上画出这个图形,沿着直线PD将图形对折,图中的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如图,连接OA与OB,PA和PB是圆O的两条切线,OA⊥AP,OB⊥BP,又OA=OB,OP=OP,,PA=PB,∠APO=∠BPO,由此可得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夹角。(1)写出“过圆O外一点P作圆O的切线”的尺规作图作法。(12分)(2)写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含引导学生探究的活动和设计意图)。(18分)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作法:①连接OP,②分别以O、P为圆心,大于OP长为半径画圆弧,交于M、N

两点,连接MN,交OP于C点,以C为圆心,CP长为半径画圆,与圆O交于A、B

两点;③做射线PA,PB,PA,PB即为圆O的切线;(2)教学目标:①理解切线长定理的由来,并掌握切线长定理;②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过程,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推理能力、符号意识;③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课堂伊始,提出问题: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可以做几条?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后作答,教师给予相应评价。学生活动: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做两条。教师活动:再次抛出问题:这两条切线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顺势引出本节课课题——《切线长定理》。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注意力,发挥学生主体性。环节二:新课讲授①“尺规作图-切线”教师活动:教师示范讲解;“过圆O外一点P作圆O的切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并组织学生形成小组互相练习,期间教师走下讲台进行相应指导,后请学生代表上台板演做题步骤,教师给予相应评价。学生活动:仔细记录尺规做题步骤,并进行练习。②切线长定理探究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图,PA,PB是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沿着直线PD将图形对折,图中的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如何证明此关系?同时将学生分为前后桌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限时5分钟,期间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必要时作出指导。学生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并给出作答如下:连接OA与OB,PA与PB是圆O的切线,OA⊥AP,OB⊥BP,又OA=OB,OP=OP,,PA=PB,∠APO=∠BPO。教师活动:再次强调讲解以上证明结论,提出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夹角。③总结梳理教师活动:教师为学生梳理“过圆O外一点P作圆O的切线”的尺规作图方法以及切线长定理。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层层提问,利用提问法和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并进一步的讨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环节三: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切线长定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或者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进行板演,完成后教师针对结果给予评价并总结。设计意图: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不仅能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其更好地学以致用,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演示,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