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模拟联考(三)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豫文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与民俗”系列宣传活动,小语同学是学校宣传组核心成员,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任
务。
1.为提高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学校广播室计划播报下面一段广播稿,请你帮助小语同学解决其中的字
音字形问题。(4分)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我们翘首以盼,共同欢度元宵节,夜晚
灯火如白昼,璀(灿、璨)的烟花绽放云霄;清明节,我们扫墓祭祖,(湎、缅)怀先烈;端午
节,我们把屈原的爱国热情镌刻心间;中秋节,我们把酒望月,祝福团圆……中国节不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还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如今,中国传统节日已风靡全
球,受到许多国家民众的青睐。
(1)语段中的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2分)
A.qiaoqianmiB.qiaoqianmi
C.qiaoqianmiD.qiaoqianm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两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春节前夕,学校通过公众号发布“有文化的春节”宣传推文,在“‘春’字飞花令"版块,小语整理了如
下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写完整。(8分)
春在人世间,春在诗文中。白居易用“,”描绘出莺燕争春的美好景象(《钱塘湖春行》);陆游
用“,衣冠简朴古风存”来展现古朴的民俗场景(《游山西村》);刘禹锡用“,”表达了
枯木也能逢春的昂扬乐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甫笔下的春天却因战争而呈现出“,'
的凄凉(《春望》);范仲淹则表明自己不会因“,波澜不惊”而违背先忧后乐的初衷(《岳阳楼记》)。
3.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小语搜集许多资料并进行整理,请在其整理的语段中填上恰
当的内容,使语段衔接自然,表达流畅、严谨。(4分)
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特征分明,区别明显。①o传统节日通常来源于古代神话、历史、民间故事等,
现代节日通常来源于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等。二者的庆祝形式也有不同。传统节日通常以家庭为单
位或者以地域为范围进行庆祝,②;现代节日通常以个人为主体或者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庆祝,具有较强
的自由度和开放性。
4.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美食面前,不可忘记健康。小语搜集了关于汤圆的一
些知识卡片,请你能根据卡片内容,用通俗的语言给家人提出食用汤圆的具体建议。(4分)
1
•*她的£111个一收舱20.左
<i.S个片*大内100g.
•«N««A«.四类等食
用.可以阵抵■体■食晌开
•fllffMB
成小MM化晌版性箧sr«
♦以消化。
•isxmnitKM«>■步।小
•f.nKAB200ir«h慢
an小四.tn箱论it
400ir«n■・0NH小X.
卡片fflKA«S2OU«l.
卡片二
5.为了解同学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喜欢的过节方式,活动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题,请你根据小语设计
的调查问题,再设计出一个调查问题。(3分)
小语的问题:
根据你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知,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多选)
A.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B.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发扬光大
C.不应一味强调传统节日,与世界接轨也应重视西方节日
你的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三爷与鹰
三爷老了,不愿意种地了,于是守着河滩,窝在泥铺子里熬鹰。他熬鹰的时候狠歹歹的,对鹰没有一丝的
感情。
三爷常常拿两根红布条子,分别将自己新增的两只雏鹰(一只灰鹰和一只白鹰)的脖子扎起来,不给鹰东
西吃,等鹰饿得嗷嗷叫唤了,三爷才变戏法似的,从床铺底下端出一个盛满鲜鱼的盘子。
鹰扑过去,吞了鱼,喉咙处就鼓出一个疙瘩结。鹰叼了鱼吞不进肚里,又舍不得吐出,憋得咕咕叫着。少
顷,三爷慢慢走过来,攥着鹰的脖子将它拎起来,另一只手紧捏鹰的双腿,鹰头朝下,一抖,用巴掌狠拍鹰的
后背,鹰嘴里的鱼就吐出来了。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熬着,三爷累得喘喘的,眼睛里充满莫名的兴奋,笑着说“都是块儿逮鱼的好料子。”
可后来三爷熬鹰的时候,对待灰鹰和白鹰有很大不同,变化源于一场龙卷风。
龙卷风到来之前并没有一点儿先兆,记得傍晚时炊烟还是直直摇上去的,到后半夜龙卷风就凶猛地袭来了,
还夹杂着大雨,风大到三爷想象不到的地步。
三爷住的泥铺子被龙卷风摇塌了,等三爷明白过来的时候,泥铺子已经哗啦一声倒塌了,他被重重地压在
废墟里,好在没被砸坏筋骨。灰鹰和白鹰抖落掉身上的泥土,钻出废墟,惊惶地鸣叫着。
灰鹰如得了大赦似的,不顾老人就飞到一棵大树上躲避风雨。可白鹰没走,它知道主人还压在废墟里,围
着废墟转了好几圈。
狂风里,白鹰的叫声是凄凉的,三爷被压在泥铺子里面,喉咙口塞着一块儿泥团子,喊不出话来,只能用
身子拱。白鹰终于瞧见老人的动静了,一个俯冲飞落下来,立在破席片上,呼扇着湿漉漉的翅膀,刮着浮土。
2
天快亮了,三爷渐渐看到了外面铜钱大的光亮。他借由白鹰刮出的小洞,呼吸到了河滩上打鼻子的鲜气。
灰鹰还在树上待着。还是白鹰把起早种地的村人吸引过来,七手八脚地把三爷救了出来。三爷将白鹰拢在
怀里,瘦脸上泛着明亮的泪光,感激地说:“白鹰,我的心肝宝贝儿哩!”
过了好半天,灰鹰见老人活了,才慢慢飞回来。
三爷的泥铺子重新搭了起来。三爷说,白鹰和灰鹰都还好,还得熬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三爷再次板起脸
来熬鹰。
三爷本来还要依照过去的熬法,不知怎的他对白鹰就下不去手了。白鹰救过他的命啊。他看见白鹰饿得不
行了,心就软了,心疼地抚摸着白鹰,故意让白鹰把喉咙里的小鱼咽进去。
白鹰不再挣扎,叫声也清亮悦耳了。三爷拍着白鹰亲昵地说:“宝贝儿,委屈你啦。”再看灰鹰,三爷依
旧照着过去的熬法,有时比过去还狠。
灰鹰也想吞吃一条小鱼,被三爷看见了。三爷猛抓起灰鹰,一只手顺着它的脖子迅速朝下推,灰鹰“哇”
的一声,像吐出五脏六腑似的,把小鱼连同喉管里的黏液一股脑儿流了出来。
白鹰幸灾乐祸地看着灰鹰。
半年过去,鹰熬成了。
熬鹰千日,用鹰一时。
一天,三爷神气地划着一条旧船出征了。到了老河口,白鹰孤傲地跳到最高的木撑上,灰鹰有些懊恼,也
跟着跳上去,却被白鹰挤了下来。白鹰还用嘴巴啄灰鹰的脑袋,灰鹰反抗,竟然被三爷打了一下。
可是到了真正逮鱼的时刻,白鹰着儿了,灰鹰却行了,不断逮上鱼来。后来,我见到三爷的时候,三爷嘴
里开始夸奖灰鹰。
一次,灰鹰眼睛毒绿,它按照三爷呼的哨,勇敢地扎进水里,很快就叼上鱼来,喜得三爷扭歪了脸相。
白鹰却很难逮上鱼来,只是围绕三爷扑脸地抓挠,三爷很生气地挥手将白鹰拨到一边去。
灰鹰也开始嘲弄起白鹰来,三爷慢慢地对白鹰淡了,甚至是嫌弃。连白鹰自己的饭食也靠灰鹰挣得,灰鹰
在三爷面前占据了原来白鹰的位置。
不久,白鹰实在受不住了,在三爷脸色十分难看的时候,独自飞离了泥铺子。白鹰要自己生存。三爷惊讶
了,发动几个孩子帮助他寻找白鹰。
从黄昏到黑夜,大家寻找着白鹰,三爷招魂的口哨声起起伏伏,可是依然没有找到白鹰。
这时,三爷的胸膛里像是塞了一块儿东西堵得慌。他说:“白鹰,这个冤家,它不会打野食儿啊。”
一天黄昏,还是灰鹰帮助三爷找到了白鹰的尸体,白鹰饿死在一片苇帐子里,身上的羽毛几乎秃光了,肚
里的东西被蚂蚁们掏空了。三爷捧起白鹰的骨架,默默地很伤感,抖抖地落下老泪。
此时,灰鹰正雄壮地飞在我们的头顶。(作者:关仁山。有删改)
6.在三爷与鹰的相处过程中,三爷对白鹰的感情不断发生变化,请根据示例补充完整。(4分)
开始熬鹰,没有情感一一龙卷风后,————饿死苇账,
7.文章的语言冷峻而细腻,极富表现力,请结合下面句子进行分析。(4分)
三爷猛抓起灰鹰,一只手顺着它的脖子迅速朝下橹,灰鹰“哇”的一声,像吐出五脏六腑似的,把小鱼连同喉
管里的黏液一股脑儿流了出来。
8.文章多处运用对比,在塑造人物、情节推进、表现主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请举出一例并至少从两个角度
加以分析。(4分)
9.有人说,文章表面写三爷熬鹰,实际上揭示的是关于教育的道理。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并
3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
【文本一】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适度“发疯”
①“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与其委屈自己,不如为难别人。”不知从何时,年轻人中开始流行晒
出自己的“发疯文学”:
“我会用期末成绩证明,我这个学期玩的有多开心”
“为什么不回我消息?回好别人了吗?轮也该轮到我了吧?”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不想听,请你放下助人情节,不然你长结节。”
②“发疯文学”并不是一种文学形式,而是部分当代年轻人在与他人交流时,剥去小心翼翼的外壳,主动
选择用“狂放”的表达、“抽象”的表情包进行纯粹的情绪表达,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共鸣与支持,进而获得
情绪的释放。
③“发疯文学”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④“发疯文学”能成为精神内耗的解药吗?
⑤这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有效方式。年轻人在使用“发疯文学”时,并没有沉溺于悲观的负面情绪宣泄,而
是把泪眼愁肠用嬉笑怒骂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自我心理的调节。
⑥这是一种人际沟通的情绪策略。正如在催发货情况下的“发疯文学”。“明天!又是明天!我这一辈子永
远到不了的明天!”看似自贬悲观,但其实,一来以幽默的形式表达了内在情绪,二来在事实上达到了催促商
家发货的现实目标,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情绪策略。
⑦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防御机制。幽默,是“发疯文学”的内核。“伤心”被比喻成“我的心像在大润发
杀了十年鱼一样冰冷”;心酸和悲伤被书写为“眼泪如黄果树瀑布般飞流直下,打湿了我的拖鞋,脚丫子都变
得酸涩。”
⑧幽默可以节省情感能量,帮助年轻人重新看待当前的负面事件,打开认知评价的另一种视角。从这点上
来看,“发疯文学”文学也许是年轻人用行动去反抗焦虑和压抑,并从中得到些许对生活的掌控感。
⑨''发疯文学”的走红,其实是年较人不再内耗自己,开始拿回话语权的方式,也可以看作是对单一的表
达标准、统一的人生模板的反抗,本质仍然是年轻一代对情绪表达、情感交流的强烈需求。
⑩“发疯文学”让年轻人把不敢发泄的不满,压抑心底的苦楚,借着半真半假的“发疯”全都倾泻而出。
⑪现实中,经常有人教育年较人要情绪稳定,却没人同他们说,情绪稳定的背后或许需要承受一些委屈
甚至是做出一定的自我牺牲,也少有人告知该如何释放和对抗那些无助、失落的情绪。
⑫真正的情绪稳定,并不是通过压抑情绪得来。换个角度来看,“发疯”何尝不是促成情绪稳定的方式。
⑬像余华老师说的那样:“发疯”,只是负面情绪不受自我控制的放大,不要觉得好像已经走投无路,其
实你可能只是情绪走入死胡同,而不是人生。
⑭所以,下次当你再看到还有什么看似奇怪的“文学”,不必质疑这届年轻人怎么这么离谱,也不要觉得
这届年轻人为何如此有个性,这就是他们。
⑮适度“发疯”,也能不失体面人生。不妨多一分理解和包容,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去表达自我。
【文本二】
①随着双十一预售开启,一些消费者催客服发货的言语迅速出圈、引发热议,被称之为“发疯文学所
谓“发疯文学”,指的是一种极度夺张、无序、情绪饱满的文字句式,其效果令人发疯抓狂。
4
②事实上,“发疯文学”此前也曾小范围流行,只是这一次有了更具体的应用场景,催发货:“我知道我
配不上发货,大家都发货了,不像我,连催的时候都小心翼翼”“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又是为什
么要我等,为什么”……有商家甚至看到了商机,借助网络平台推出贴纸、手机壳等“发疯文学”周边产品,
销量不俗。
③“发疯文学”的出圈,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思。有人认为,这种情绪宣泄式的语言,终究偏娱乐性,
也可能会污染我们的语言环境。不过,我对此倒没有过分担心。
④盘点互联网曾经流行过的那些“文学表达”:凡尔赛文学是对“什么都要拿出来秀一下”的回应和嘲讽
废话文学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废话讽刺和回击另一种废话;而时下正热的“发疯文学”,则是对网
购等现实场景无可奈何的不满和吐槽。''发疯文学”终究只是一场易逝的狂欢,它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也走
不远的。
⑤网络另类文学泛滥的背后,潜藏着网友隐秘的心理表达。尽管“发疯”的语言充斥着极度夸张、无厘头、
歇斯底里等风格,似乎并不怎么理智,却并非全然无用。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人们需要一个情绪宣泄的出
口,而以“发疯文学”为代表的网络用语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年轻人的内心需求、调节大众的情绪和
心态,不失为一种宣泄方式。
⑥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和复杂的职场环境,让许多人变得谨言慎行,总觉得“会说话”是一项技术活,需要
修炼极高的情商。网络文学的流行,或许为人际交流的困境找到了某种破局之法。网络用语娱乐性、可复制性
强,易于被大众接受和使用,并且对具体语境依赖程度较低,适用于各种语境下的人际交流,也利于传播。
⑦更重要的是,“发疯”的语言有利于化解尴尬,还能让年较人在交流中获得内容创作的体验与乐趣。在
这种默契下,网友实现了调侃式、圈层化表达,既表明了态度,也收获了快乐,对于缓解社交恐惧症或有一定
帮助。
⑧不可否认,网络另类文学固定的框架风格,会影响人们对内容本身的重视,还可能对文学创作、观点表
达产生副作用,不利于网络语言生态环境的构建。但是我们依然要相信语言和文化的自净能力,要相信时间可
以沉淀经典,也可以淘洗糟粕。
⑨社交媒体时代,没有哪种所谓的网络文学能够持久流行,我们甚至可以预见,用于双十一催发货的“发
疯文学”,也将很快成为明日黄花,被新的某种文学取代。所以,大可不必高估它的社会危害性。
⑩“烟花易冷”,一场狂欢之后,只会遗留满地碎屑。对“发疯文学”,凑个热闹、过一过嘴瘾可以,但大
可不必陷入其中,在网络亚文化的潮起潮落中迷失本心。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第一段列举发疯文学的现象,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从文本一可知,发疯文学对情绪、人际交往、心理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C.文本二第四段把发疯文学和互联网流行过的其他文学形式放在一起,意在论证“发疯文学”终究只是一场
易逝的狂欢。
D.两个文本都摆事实讲道理,都表现出对“发疯文学”的接纳。
11.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在论述“发疯文学”,但论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4分)
12.小语最近迷恋上了“发疯文学”,张口必发疯,其母亲对此很担忧,作为小语的好朋友,请你结合两个文
本的内容,对小语的母亲进行劝慰。(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5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
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
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尺肤锻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
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
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派《送东阳马生序》)
【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日:“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②
也。”有间③,目:“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④也。”有间,目:“已习其志,可以益
矣。"孔子日:“丘未得其为人⑤也。”有间,目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目:“丘得其为人:
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⑥,如王四国⑦,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⑧再拜,目:“师盖云
《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进:进展,本文指换新曲。②&拍节之数。指演奏技巧。③有间:一会儿,不久,过了一段时间。④
志:心意,志向。本文指乐曲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⑤得其为人:乐曲所表现的人物形象。⑥望羊:同“望
洋”,远望的样子。⑦如王四国:如同统有四方诸侯的帝王。⑧辟席:同“避席”,离开席位,表示尊敬。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1)媵人持汤沃灌词语推断法:赴汤蹈火______
(2)又患无硕师名人以游查阅词典法:①忧虑,担心。②祸害,灾难。③疾病。④______(填序号)
弊病。⑤害(病)。⑥忌讳。
(3)可以益矣语境推测法: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5.【甲】文中作者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有什么用意?(2分)
16.结合【甲】【乙】两个语段的内容,概括宋濂和孔子为了求得高深的学问,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2分)
18.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转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2分)
6
四、名著阅读(5分)
19.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总有时代背景,作品主人公的命运也往往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
轨迹受到时代怎样的影响,请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五、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说:“正
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
。”真挚的话语,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双向奔赴”入选《咬文嚼字》“2023年十大流行语”并登榜2023年劳动热词。“双向奔赴”本指相关方朝着
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可用于人与人之间,表达了人们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在实际
表达中,“双向奔赴”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个人与理想,企业与职工,人才与乡村,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
家……均可双向奔赴。
(1)请以“我与的双向奔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你对“双向奔赴”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1)D(2)璨缅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箫鼓追随春社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至若)春和景明。
3.①二者的来源不同。②具有较强的亲情感或者乡土情
4.答案示例:汤圆是高热量食品,一次不要吃太多;最好把汤圆和蔬菜、肉类搭配食用;汤圆适合趁热吃;
吃汤圆后要适量做运动,消耗掉汤圆的热量。
5.答案示例:
对于如何过中华传统节日,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重在继承,应采取传统的方式过传统节日
B.随着社会的发展,过传统节日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C.用创新的方式过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季节性主题活动设置方案计划
- 锚杆转载机组、掘锚机、锚杆钻车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
- 十年回顾:2010年以来那些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盘点
- 2025-2030全球车用拉力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过程深层流过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模拟拉线延长位置探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LPWAN物联网模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动汽车转子铁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翻新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MIMO智能天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课题申报参考:共同富裕进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内涵及标准研究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环保工程信息化施工方案
- 红色中国风2025蛇年介绍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2024年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县分公司工作总结
- DL∕T 1844-2018 湿式静电除尘器用导电玻璃钢阳极检验规范
-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