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0题有多个选项符

合题意,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分)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托里拆利D.帕斯卡

2.(2分)下列微观粒子按尺度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A.电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电子

C.原子核-原子-电子D.原子-电子-原子核

3.(2分)我国首个3.35米直径火箭贮箱采用了第三代高性能铝锂合金,重量显著减轻,这主要利用了第

三代铝锂合金的()

A.导热性好B.密度小C.沸点高D.熔点高

4.(2分)炎热的夏天,阳光直射,湖边的石凳很烫,湖水却很凉,这是由于水具有较大的()

A.比热容B.热量C.内能D.密度

5.(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磁铁吸引硬币

B.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

C.吸盘被紧吸在墙壁上

D.平滑的两个铅块压紧后不易分开

6.(2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可以就近在大树下面避雨

B.高压输电线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防雷的

C.遇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带电体

D.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7.(2分)如图所示,是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展示的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乐器一一贾湖骨笛,比古埃

第1页(共20页)

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笛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笛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我们听到的笛声是超声波

C.笛声是由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按住不同的笛孔吹出的笛声音色不同

8.(2分)2024年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孙龙以143.009秒的成绩勇夺男子1500米金牌。对孙

龙比赛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看台为参照物,孙龙是静止的

B.孙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0km/h

C.若孙龙匀速转弯,则他受平衡力的作用

D.当孙龙抬起一只脚时,他对冰面的压强增大

(多选)9.(2分)某款手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和大容量电池,能支持20W无线反向充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为超导体

C.手机长时间通话会明显发热,这是因为有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D.当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其他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多选)10.(2分)如图甲所示,升国旗时,向下拉动旗杆底部的绳子,国旗就会向上运动。旗杆上、下

各有一个滑轮,图乙为该装置的结构简图。对该装置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页(共20页)

甲乙

A.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B.A处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B处滑轮能省力

C.若用30N的拉力将国旗升高10m,则拉力做功300J

D.增大滑轮的质量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共50分。11-19题每空1分、每图2分,20题5分。)

11.(4分)2023年的冬天,东北以独特的冰雪资源及“掏家底”的热情款待了南方的“小土豆”们。

(1)“小土豆”们亲身体验了什么是“泼水成冰”。水结成冰质量是否改变?,这一过程发

生的物态变化是O

(2)如图是冰雪大世界夜景下的大滑梯,“小土豆”从滑梯顶端滑下过程中,能转化为动能,

滑到底部不能马上停下来的原因是“小土豆”具有=

12.(6分)某款汽车的汽油发动机效率可达到30%(已知q汽漱=4.6xl07/"g);

(1)汽车启动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现象;汽油燃烧过程中热值O

(2)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这些热量可供该款汽车做有用功

J;有人认为通过改进技术可以使汽车一边行驶一边发电,就可以永远运动下去,这种观念违背

了。

(3)为了减少碳排量,提倡骑自行车绿色出行。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这

是通过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第3页(共20页)

13.(4分)我省地处中高纬度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且品质较高。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

等新能源产业,建设“陆上风光三峡”工程。

(1)风能是能源。

(2)风力发电机利用了的原理发电,将能转化为电能。

(3)有一个风力发电机组,当风速为8m/s时发电功率是36kW。若以此功率工作lh,输出的电能可使

额定功率为40W的电灯正常工作h„

14.(4分)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o

(2)某时刻a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C。

(3)a、b两组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两组所用

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mb。

(4)第5min时某同学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这位同学是组

的成员。

12时间/min

15.(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

焦距为emo

(2)调节好实验器材,将蜡烛、凸透镜移到图乙位置,再移动光屏,能看到一个倒立、的实

像,请列举一个该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从图乙位置同时向左移动10cm,此时像没有成

在光屏上。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放一个合适的透镜,该透

第4页(共20页)

16.(5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木板表面)乙(棉布表面)

(I)图甲中,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o

(2)比较图甲、乙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在图乙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是,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重复(1)的操作,与图乙的数据对比得出结论。

17.(6分)实验小组选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实验次数UAB/VUCD/VUAD/V

11.2

21.81.23.0

31.41.73.1

42.70.33.0

(1)按照图甲连接图乙的电路。现要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i两端的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

第5页(共20页)

表连入图乙的电路中。

(2)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与B、C与D、A与D两点间的电压UAB、UCD、UAD;换不同规格的小灯

泡多次测量,并将数据填写在表格中。做第1次实验时,将电压表并联在C与D两点之间,闭合开关,

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UCD为Vo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

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3)在第4次实验中出现了小灯泡Li发光、L2不发光的现象,请分析小灯泡L2不发光的原因可能

是:O

(4)实验中,使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的目的是:0

18.(5分)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中:

(1)实验前,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均指南北,这说明=

(2)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

(3)对调电源的正负极,闭合开关,小磁针的指向与之前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

方向有关。

(4)实验中,小磁针所起的作用是=

M'e'

"

U电源

19.(6分)图甲为某款水陆两栖挖掘机,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机械臂可绕O点转动,伸缩杆与机

械臂始终垂直;两条履带分别缠绕在两个相同的空心长方体金属浮箱上,每个浮箱宽2m,斗铲容积1.6m3,

履带体积忽略不计,假设浮箱在水中始终保持水平。(取g=10N/kg)

(1)挖掘机能在水中行进,斗铲起到船桨的作用。当挖掘机要向前行进时,斗铲应向“划水”;

履带做得宽大的目的是o挖掘机作业时,斗铲从接触水面到浸没水中,所受浮力

的大小如何变化?=

(2)伸缩杆由图乙位置支起机械臂使斗铲上升过程中(机械臂长度不变),伸缩杆对机械臂的支持力大

小将逐渐o

第6页(共20页)

甲乙

(3)在某次救援过程中,利用该履带浮箱挖掘机斗铲成功转移洪水中被困的三名群众(斗铲始终没有

进入水中)。总质量200kg的三名群众进入斗铲后,浮箱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lOOPa,则每个浮箱

的长度为mo

(4)在某次疏通河道过程中,在图乙位置斗铲装满淤泥与空载时比较,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

9.6cm,则淤泥的密度是kg/m3□

20.(5分)图甲为某款带有火情自启系统的无人机,其携带的摄像机具有自动拍摄功能。图乙为火情自启

系统原理图,该系统主要由“自启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电阻箱Ri的最大阻值为Ro,红外线探

测器的阻值R2随红外线强度E(单位为cd)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

当未出现火情时,自启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当发生火情,电阻箱Ri两端电压UiBUo时,自启电路就会

发出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启动摄像机摄像、报警器报警。

1.2耳洱4Efl6E

在调试设备时发现,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某值,红外线强度增大到6Eo时,摄像机恰好被启动,此时自

启电路中的电流为I,继续调试,将电阻箱阻值增大O.IRo,改变红外线强度,当摄像机恰好被启动时,

自启电路中的电流为|l。求该无人机能实现火情自启的最小红外线强度是Eo的多少倍?(写出必要的

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终结果)。

第7页(共20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0题有多个选项符

合题意,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L(2分)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托里拆利D.帕斯卡

【解答】解:A、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用实验证实了日心说。故B不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C符合题意;

D、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2分)下列微观粒子按尺度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A.电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电子

C.原子核-原子-电子D.原子-电子-原子核

【解答】解: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核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了

物体,按尺度从小到大排列的是电子-原子核-原子。

故选:Ao

3.(2分)我国首个3.35米直径火箭贮箱采用了第三代高性能铝锂合金,重量显著减轻,这主要利用了第

三代铝锂合金的()

A.导热性好B.密度小C.沸点高D.熔点高

【解答】解:根据p=3可得m=pV,可知体积一定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火箭贮箱体积一

定,火箭贮箱采用了第三代高性能铝锂合金,重量显著减轻,原因是它密度小。

故选:Bo

4.(2分)炎热的夏天,阳光直射,湖边的石凳很烫,湖水却很凉,这是由于水具有较大的()

第8页(共20页)

A.比热容B.热量C.内能D.密度

【解答】解: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头比较,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不大,所

以会感到石凳很烫,湖水却很凉。

故选:Ao

5.(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磁铁吸引硬币

B.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

C.吸盘被紧吸在墙壁上

D.平滑的两个铅块压紧后不易分开

【解答】解:A、磁铁吸引硬币,这是利用了磁铁的磁性,故A错误;

B、摩擦过的气球吸引头发,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是气球和头发摩擦产生的静电

现象,故B正确;

C、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

紧压在了墙壁上,这是大气压的应用,故C错误;

D、平滑的两个铅块压紧后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错误。

故选:B=

6.(2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可以就近在大树下面避雨

B.高压输电线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防雷的

C.遇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带电体

D.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解答】解:A、雷雨天,大树容易导电,因此,雷雨天应避免在大树下面避雨,故A错误;

B、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避雷的,故B正确;

C、遇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施救,不能立即用手拉触电者,否则施救者也会触电,故C错误;

D、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灯泡才不会带电,故D

错误。

故选:Bo

7.(2分)如图所示,是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展示的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乐器一一贾湖骨笛,比古埃

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笛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9页(共20页)

A.笛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我们听到的笛声是超声波

C.笛声是由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按住不同的笛孔吹出的笛声音色不同

【解答】解:A、笛声不只在空气中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很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故B错误;

C、笛声是由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按住不同的笛孔吹出的笛声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Co

8.(2分)2024年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孙龙以143.009秒的成绩勇夺男子1500米金牌。对孙

龙比赛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看台为参照物,孙龙是静止的

B.孙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0km/h

C.若孙龙匀速转弯,则他受平衡力的作用

D.当孙龙抬起一只脚时,他对冰面的压强增大

【解答】解:

A、以看台为参照物,孙龙与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孙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v=J=W^=37km/h,故B错误;

3600"

C、若孙龙匀速转弯,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故c错误;

D、当孙龙抬起一只脚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根据p=(可知,压强增大,故D正

第10页(共20页)

确。

故选:D。

(多选)9.(2分)某款手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和大容量电池,能支持20W无线反向充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为超导体

C.手机长时间通话会明显发热,这是因为有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D.当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其他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解答】解:A、手机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制作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故B错误;

C、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长时间通话手机会发热,

故C正确;

D、当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这个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其他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

用电器,故D正确。

故选:ACDo

(多选)10.(2分)如图甲所示,升国旗时,向下拉动旗杆底部的绳子,国旗就会向上运动。旗杆上、下

各有一个滑轮,图乙为该装置的结构简图。对该装置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B.A处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B处滑轮能省力

C.若用30N的拉力将国旗升高10m,则拉力做功300J

D.增大滑轮的质量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AB、由图可知,A、B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

第11页(共20页)

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故A正确,B错误;

C、若用30N的拉力将国旗升高10m,则拉力做功为:

W=Fs=30NX10m=300J,故C正确;

D、由于A、B都是定滑轮,增大滑轮的质量,并不能增大有用功,同时也不能减小额外功,因此不能

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故选:A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共50分。11-19题每空1分、每图2分,20题5分。)

11.(4分)2023年的冬天,东北以独特的冰雪资源及“掏家底”的热情款待了南方的“小土豆”们。

(1)“小土豆”们亲身体验了什么是“泼水成冰”。水结成冰质量是否改变?质量不变,这一过程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2)如图是冰雪大世界夜景下的大滑梯,“小土豆”从滑梯顶端滑下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滑到底部不能马上停下来的原因是“小土豆”具有惯性。

【解答】解:(1)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

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

(2)“小土豆”从滑梯顶端滑下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同时其速度增大,

则动能增大,故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小土豆”到底部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小土豆”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1)质量不变;凝固;(2)重力势;惯性。

12.(6分)某款汽车的汽油发动机效率可达到30%(已知q汽4=4.6*107〃刖);

(1)汽车启动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扩散现象:汽油燃烧过程中热值不变。

(2)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9.2X107J,这些热量可供该款汽车做有用功2.76X1Q7J:

有人认为通过改进技术可以使汽车一边行驶一边发电,就可以永远运动下去,这种观念违背了能量

守恒定律。

(3)为了减少碳排量,提倡骑自行车绿色出行。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这

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第12页(共20页)

【解答】解:(1)汽车启动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汽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因此汽油燃烧过程中热值不变;

(2)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汽油=2kgX4.6义107J/kg=9.2X107J;

汽车做的有用功为:

W=nQ®=30%X9.2X107J=2.76X107J;

无论技术如何改进,汽车也不可能一边行驶,一边发电,永远运动下去,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必然会

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或做额外功消耗掉,因此,这种观念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3)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这

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1)扩散;不变;(2)9.2X107;2.76X107;能量守恒定律;(3)做功。

13.(4分)我省地处中高纬度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且品质较高。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

等新能源产业,建设“陆上风光三峡”工程。

(1)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2)风力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一个风力发电机组,当风速为8m/s时发电功率是36kW。若以此功率工作lh,输出的电能可使

额定功率为40W的电灯正常工作900ho

【解答】解:(1)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2)风力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当风速为8m/s时发电功率是36kW。若以此功率工作lh,输出的电能为:W=Pt=36kWXlh=

36kW-h;

输出的电能可使额定功率为40W的电灯正常工作的时间为:〃=*=:歌,=900伉

故答案为:(1)可再生;(2)电磁感应;机械;(3)9000

14.(4分)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停表。

第13页(共20页)

(2)某时刻a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93℃o

(3)a、b两组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两组所用

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mho

(4)第5min时某同学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这位同学是a组的

成员。

12时间/min

【解答】解:(1)探究水沸腾的实验需测量时间和温度,故需要温度计和停表;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93℃;

(3)由图乙知a的初温比b的初温高,a的升温速度不b的升温速度快,故b的质量较大,即ma<mb;

(4)第5min时某同学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说明水已经沸腾,由乙

图可知,第5min时组同学水以沸腾,故这位同学是a组的成员。

故答案为:(1)停表;(2)93;(3)<;(4)ao

15.(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

焦距为10.0cm。

(2)调节好实验器材,将蜡烛、凸透镜移到图乙位置,再移动光屏,能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

像,请列举一个该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投影仪。

(3)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从图乙位置同时向左移动10cm,此时像没有成

在光屏上。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该透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第14页(共20页)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0cm-50.0cm=10.0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2f>u=25cm

-10cm=15cm>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3)将蜡烛和光屏从图乙位置同时向左移动10cm,u=25cm,v=20cm,此时物距u>2f,像在一倍焦

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像成在光屏的前面,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

近视眼镜片,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光屏上也会

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10.0;(2)放大;投影仪;(4)凹;近视。

16.(5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木板表面)乙(棉布表面)

(1)图甲中,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根据二

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8No

(2)比较图甲、乙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在图乙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是在木块上加钩码,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重复(1)的操作,与图乙的数据对比得出结论。

【解答】解:(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

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

则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f=1.8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压力相同,而乙中接触面粗糙程度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滑动摩擦

力也越大;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通过在木

块上加钩码来增大压力大小。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1.8;(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在木块上加钩码。

17.(6分)实验小组选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第15页(共20页)

实验次数UAB/VUCD/VUAD/V

11.2

21.81.23.0

31.41.73.1

42.70.33.0

(1)按照图甲连接图乙的电路。现要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i两端的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

表连入图乙的电路中。

(2)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与B、C与D、A与D两点间的电压UAB、UCD、UAD;换不同规格的小灯

泡多次测量,并将数据填写在表格中。做第1次实验时,将电压表并联在C与D两点之间,闭合开关,

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UCD为1.8Vo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

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3)在第4次实验中出现了小灯泡Li发光、L2不发光的现象,请分析小灯泡L2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

L2的电功率过小。

(4)实验中,使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解答】解:(1)用电压表测Li两端的电压,故应将电压表并联在Li两端,电源电压最大3V,电压

表选择小量程,如图所示:

AC@D

第16页(共20页)

(2)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1.8V,则UCD为1.8。

UAC=3V,UAB+UBC=1.8V+1.2V=2.7V+0.3V=3V;因此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

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AC=UAB+UBC。

(3)在第4次实验中出现了小灯泡LI发光、L2不发光的现象,此时L2的电压较小为0.3V,电路中有

电流,说明小灯泡L2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电功率过小。

(4)实验中,使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见解答;(2)1.8;等于;(3)L2的电功率过小;(4)排除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18.(5分)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中:

(I)实验前,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均指南北,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2)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

(3)对调电源的正负极,闭合开关,小磁针的指向与之前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电

流方向有关。

(4)实验中,小磁针所起的作用是显示磁场的方向。

N'一0

U电源卜

【解答】解:(1)实验前,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均指南北,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这说明地球周

围存在磁场;

(2)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通电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

右侧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知,电流从左侧流入,电源左侧为正极,如图所示:

z,仃、小

4<►//

斗电源

(3)对调电源的正负极,电流方向改变,闭合开关,小磁针的指向与之前相反,说明磁场方向改变,

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电流向有关。

(4)实验中,小磁针所起的作用是显示磁场的方向。

第17页(共20页)

故答案为:(1)地球周围存在磁场;(2)见解答;(3)电流;(4)显示磁场的方向。

19.(6分)图甲为某款水陆两栖挖掘机,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机械臂可绕。点转动,伸缩杆与机

械臂始终垂直;两条履带分别缠绕在两个相同的空心长方体金属浮箱上,每个浮箱宽2m,斗铲容积16n3,

履带体积忽略不计,假设浮箱在水中始终保持水平。(取g=10N/kg)

(1)挖掘机能在水中行进,斗铲起到船桨的作用。当挖掘机要向前行进时,斗铲应向后“划水”;

履带做得宽大的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挖掘机作业时,斗铲从接触水面到浸没水中,

所受浮力的大小如何变化?逐渐变大。

(2)伸缩杆由图乙位置支起机械臂使斗铲上升过程中(机械臂长度不变),伸缩杆对机械臂的支持力大

小将逐渐变小。

甲乙

(3)在某次救援过程中,利用该履带浮箱挖掘机斗铲成功转移洪水中被困的三名群众(斗铲始终没有

进入水中)。总质量200kg的三名群众进入斗铲后,浮箱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lOOPa,则每个浮箱

的长度为5m,

(4)在某次疏通河道过程中,在图乙位置斗铲装满淤泥与空载时比较,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

9.6cm,则淤泥的密度是0.6X1(Pkg/m^kg/n?。

【解答】解:(1)挖掘机要向前行进时,斗铲应向后划水,这样挖掘机才能向前运动;

履带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挖掘机作业时,斗铲从接触水面到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斩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

力逐渐增大;

(2)伸缩杆的支持力为动力,阻力为机械臂的重力,伸缩杆支起机械臂使斗铲上升过程中,阻力不变,

动力臂大小不变,阻力臂逐渐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伸缩杆对机械臂的支持力大小将逐渐变小;

(3)履带浮箱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由于新增的3名群众增加的重力G=mg=200kgX10N/kg=2000N,

浮力也增加了2000N,浮力的增加量等于浮箱底面压强的变化量乘以面积,即AG=ApXS,即2000N

=100PaX2X2mXa,a为长度,解得:a==5m;

第18页(共20页)

(4)=5mx2mx9.6x10-2m=0.96m3;因为浮箱漂浮,故淤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