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19中学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4山地的形成
一、单选题
2.(2019•海南)图4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
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玄武«
泥岩
砂岩
砾岩
变质
岩
(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缘由是()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
(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
3.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000至20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下图是东非大裂谷某
处的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岩浆冷凝形成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不会含有化石D.具有层理构造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国
例
圆0
•A
i
D
m
4.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向斜构造的是()
A.甲B.乙C.丙D.戊
(2)假如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A.甲B.乙C.丙D.戊
(3)图中丙、丁处的地貌作用形成是由于()
A.风力沉积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
(4)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环节水量明显增多。
A.①B.②C.(3)D.④
5.左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地质构造对应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T
(2)右图中甲乙丙三处()
A.甲处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B.乙处积累作用显著,成为山岭
C,丙处岩石破裂,不宜修建水库D.三处地下水都丰富
6.读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回答下题。
甲乙内J
1SOOO
回行友七日奴若曰㈠皆曰支雇岩三发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甲一向斜谷地②乙一向斜山地③丙一向斜平原④丁一背斜山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若该地有明显岩浆活动,则可能存在板岩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江苏)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7.20193QPCDS2,Si,其年头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一
酬
Q冉靠
我
系
p二
取
系
c日
玄
系
D混
丽
MX系
俗
系
二
IS.
3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AB.BC.C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觉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
8.池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河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马转山
读池江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
古层运动方向
(1)在池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发电量B.增加通航力C.防洪与抗旱D.促进旅游业
(2)池江谷地的地质构造是()①向斜②背斜③地垒④地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
(2)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关于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向斜一沉积一断裂B,向斜一断裂一沉积
C.向斜一侵蚀一断裂D.向斜一断裂一沉积一侵蚀
10.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
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
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地点ABC
海拔(米)500250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4213412
(1)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B.背斜山C.向斜山D.背斜谷
(2)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江南地区
二、综合题
11.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A属于,B属于,C属于»
(2)此时,背斜上的地貌是,缘由是o
(3)与我国的"西岳"华山、吐鲁番盆地的成因一样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填字母)
(4)找油气资源应在图中的处(填字母),缘由是,找地下水资源应在处(填字
母),缘由是。
(5)假如修建遂道、水库等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填地质构造名称)。
12.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景观,A、B两图分别为②、③两地的景观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
(1)简述甲山岭的形成过程。
(2)乙、丙两处,更可能储存石油、自然气资源的是处。
(3)影响图中①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o
(4)A、B两图所示地貌类型的名称分别为A,B。简述两图所示地貌形成过程的共同之
处:o
(5)图中显示出的水循环环节是0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庐山是断块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图A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没有断层,
A错。
图B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B错。
图C是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一侧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与庐山成因相吻合,C对。
图D是火山地貌,D错。
故答案为: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类型。山地主要包括断块山、褶皱山、火山。我国庐山、泰山、华山属于断
块山。
2.【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通过读图可知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缘由是断层。D正确。
(2)Y区处于断层的抬升区,主要受到外力的侵蚀作用使的最顶层的玄武岩厚度变薄。C正确。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通过读图并调用相关地理学
(1)D(2)C
问即可得出正确的解答。
3.【答案】(1)D
(2)A
【解析】【分析】⑴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有成层结构,说明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岩层水平分布,说明没有
受到明显的挤压作用,属于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但不是由岩浆冷却形成的,选择D。
⑵东非大裂谷是两侧断裂,中间下沉,岩石具有层理构造;A对;
BC没有发生断裂,D没有层理构造;BCD错。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三大岩石的特征,地质构造与地貌。属于对基础学问的考查。
4.【答案】(1)D
(2)A
(3)C
(4)D
【解析】【分析】⑴从岩层走向上看,向斜向下弯曲。依据图示可知,图中戊处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为向
斜,所以ABC错误,故选D。
⑵背斜构造不易坍塌,可以避开渗漏,且自然拱形结构稳定,适合建隧道。依据图示可知,甲处岩层向
上拱起,为背斜,适合建隧道。BCD错误,故选A。
⑶据图可知,丙地貌为冲积扇,丁地貌为三角洲I,两种地貌均为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所以ABD错误,
故选C。
⑷依据图示可知,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森
林涵养水源的作用下降,下渗削减,地表径流增多。ABC错误,故选D。
故答案为:(1)D(2)A(3)C(4)D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地质构造,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水循环。属于对学问的运用实力的考
查。
5.【答案】(1)A
(2)C
【解析】【分析】⑴左图中甲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位移是
断层;右图中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与左图中甲对应,A正确。
⑵左图中甲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位移是断层;乙向斜处
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丙处为断层岩石破裂,不宜修建水库;乙处向斜地下水都丰富。C正
确。
故答案为:(1)A(2)C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地质构造的推断,地质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属于对基础
学问的考查。
6.【答案】(1)A
(2)B
【解析】【分析】⑴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有时候背
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
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从图中可知,甲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谷地;乙为向斜山
地;丙、丁处为断层构造。A正确。
⑵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岩浆活动后,与其接触或受挤压的岩石发生变质。能够变质形成板岩的是页岩。B
正确。
故答案为:(1)A(2)B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地质作用与地貌,岩石类型的推断。属于对学问的运用实力的考查。
7.【答案】(1)A
(2)A
【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改变,依据等高线的改变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上
升,再下降,解除C、D项。
其次,推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改变为C—P—C,新老改变为老一新一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
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C项错误。
(2)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觉D地
层、S2地层、Si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
故答案为:(1)A(2)A【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的地质构造、地形类型的推断,岩石年头的推想。属
于对学问的运用实力的考查。
8.【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池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重要
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在泄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发电量,A正确。
(2)池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
地,泄江谷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此外泄江谷地岩层断裂下陷,为地堑,D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由材料及地图可知主要考查河流的治理与开发,地球表面的塑造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9.【答案】(1)C
(2)D
【解析】【分析】⑴图中①处地形为谷地,岩层中老周新,说明为背斜谷。C正确。
⑵从岩层弯曲形态上看,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飞来峰"两侧岩石年龄不同,说明出现了断
裂;依据各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该地后来发生了沉积和侵蚀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貌的形成过程。考查学问的运用和迁移实力。
10.【答案】(1)D
(2)D
【解析】【分析】⑴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沉积层顶部海拔,A为79米,B为247米,C为188米,确定该
地质构造为背斜;依据地表海拔可知该地为山谷,所以是背斜谷。D正确。
⑵长江三角洲海拔一般在20米以下,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华北地区没有红色土壤,只能是
江南丘陵。D正确。
故答案为:(1)D(2)D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推断,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属于对基础学问的考查。实力要
求相对较高。
二、综合题
11.【答案】(1)地垒;地堑;向斜
(2)谷地;顶部受张力,岩石易破裂易被外力风化侵蚀,形成谷地
(3)A;B
(4)D;由于自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
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合,下渗形成地下水,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C
(5)断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的意义等相关学问。
⑴图示C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推断为向斜;A、B处岩层断裂、错位推断为断层,A处岩层相对于两侧上升,
形成地垒;B处岩层相对于两侧向下凹陷,故推断为地堑。
⑵图示D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推断为背斜;背斜顶部岩石受到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简单遭遇侵蚀而
形成谷地。
⑶本题考查构造地貌。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种形态,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华山西峰、泰山、
庐山等;地堑常形成谷底或盆地,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
⑷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自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
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合,下渗形成地下水,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
地下水。
⑸隧道的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断裂面岩层破裂易造成水库漏水,同时,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
生时,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
果。
故答案为:(1)地垒地堑向斜
(2)谷地顶部受张力,岩石易破裂易被外力风化侵蚀,形成谷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9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SectionA1a-1c课件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
- 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图书馆(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
- 法治副校长签约活动方案
- 差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八年级美术上册3寄情山水9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
- 玉米功能纺织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盆景肥料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谷物食品消费者体验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原子结构(第1课时)
- 2023年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带题目详解
- 少儿推拿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考试题及答案
- 船舶租赁知识培训班课件
- 护理员交接班
- 电机维修协议合同
- 艾梅乙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机动链锯操作规程
- 兼职中医师聘用合同范本
- 渣土运输方案
- 2025-2030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