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数学课程特点,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答案:答案一: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2.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兴趣: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3.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情感,建立信任,使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5.开展数学活动,丰富学习体验: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社团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答案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4.建立激励机制,关注学生进步。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通过数学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学习兴趣。解析:解析一:解析二:答案二则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方法,每个方面都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同时,答案二强调了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视。整体来看,答案二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第二题题目:假设你在课堂上讲解一个数学概念时,发现一部分学生看起来很困惑,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显得较为轻松。请问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答案与解析:答案要点:1.即时评估理解情况:首先通过提问、小测验或其他互动方式来迅速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确认哪些学生遇到了困难以及具体难点在哪里。2.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比如使用更直观的例子或图形辅助说明抽象概念;或者改变教学语言,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3.分层教学: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指导,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让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对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4.鼓励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教辅材料自主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醒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求助。5.跟进与反馈:在后续课程中持续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定期检查和交流了解他们的进步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正面反馈以增强其自信心。解析:此题旨在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灵活的教学技巧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意识。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答案中提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观察能力、沟通技巧及创新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些都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方向。第三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你如何设计一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数学课,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应用这一知识点?答案:教学设计概述:本节课的设计将围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一核心知识点展开,通过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等方法,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解方程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方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物品总价等,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讲授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讲解方程的系数、常数项等基本概念。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分别针对每种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展示解题步骤和计算过程。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解法,共同完成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人讲解解题思路,一人板书计算过程,其他成员补充和完善。4.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解题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决。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设计一些变式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6.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析: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讲授新课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提高合作能力和解题能力。展示与评价环节,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点评,巩固所学知识。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巩固知识。总结与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个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题题目:如果在你的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对某个数学概念一直理解不了,反复讲解后依然不明白,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1.首先,我会保持耐心和积极的态度。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学生的领悟力各有不同,作为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2.其次,我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有的学生可能更适合通过视觉来学习,而有的则可能是听觉或动手操作型学习者。因此,我可以通过绘制图形、制作教具模型或者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3.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是如此。通过做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4.最后,我还会考虑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如果在集体教学中发现有学生难以跟上进度,那么单独辅导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能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师面对学生个体差异时的教学策略。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敏感度。回答此题时,应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耐心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还应展现出教师愿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上述答案从不同角度出发,提供了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体现了教师在遇到难题时应有的态度和方法。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答案: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实际生活问题、历史典故、科技发展等内容,将数学问题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2.游戏教学: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4.多元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5.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举例说明: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小明家住在楼上的第三层,他想从窗户扔一个足球到楼下,请问小明应该把足球扔到什么位置才能保证足球落地时距离小明的窗户最近?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构建直角三角形,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探讨勾股定理的应用,并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多元评价和启发式教学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说明部分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展示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回答时,考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出对教学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第六题题目:假设你在教授二次函数时,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通过配方方法寻找抛物线顶点的理解存在困难。请问你会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这个难点?答案与解析:答案:面对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特别是通过配方方法寻找抛物线顶点时遇到的困难,作为教师,我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1.简化概念:首先,我会重新讲解配方的概念及其目的,强调配方是为了将二次方程转换成顶点形式y=ax2.实例演示:使用具体的例子来演示配方的过程,例如从标准形式y=3.互动练习:设计一些互动性的小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配方,同时提供即时反馈,纠正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4.分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帮助,有时候同伴之间的解释可能比教师更容易理解。5.多媒体辅助:利用动画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配方的动态过程,这有助于视觉型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6.个别辅导:对于仍然感到困惑的学生,安排额外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7.巩固复习:定期组织小测验或者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及时发现并解决新的疑问。8.联系实际:将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说明配方方法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析:此题旨在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遇到学生难以理解某一知识点时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正确的回答应该包含对问题的具体分析,以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上述答案不仅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结合了不同学习风格的适应性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此外,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课堂内外的支持,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第七题题目:请描述一次你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情况,以及你是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答案:答案示例: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解决一道关于一次函数图像的题目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对于如何确定函数图像的斜率和截距感到困惑,特别是当题目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方程时。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步骤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1.暂停讲解,了解问题:我首先停止了课堂上的讲解,询问了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路。2.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尝试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有助于他们通过合作来加深理解。3.个别指导:在小组讨论后,我注意到某些学生仍然没有理解,于是我走到他们身边,用更简单的语言重新解释了相关的数学概念。4.实际操作: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我让他们使用纸和笔进行实际绘制函数图像的练习,同时我在旁边给予指导。5.课后辅导:课后,我留下来为这些学生提供了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析:解析示例: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面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时,耐心和细致的指导至关重要。以下是我从这次经历中总结出的几点:1.及时发现问题:教师需要敏锐地察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给予关注。2.鼓励学生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即使是不完整的,也是帮助他们理解的过程。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4.个别化辅导: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个别化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5.实践操作: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通过这次经历,我更加坚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第八题题目:假设你在教授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感到困难。请问你会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帮助这些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技能?答案与解析:答案:1.情境创设: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情境,例如通过抛物线形的桥梁设计、篮球投篮轨迹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同时也能从同伴那里学习不同的思考角度。3.引导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不断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模型,比如先问学生如何表示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再进一步探讨其与系数之间的关系。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动画软件展示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不同参数对图形的影响,从而加深印象。5.实践操作:提供一些动手实验的机会,如使用纸张折出抛物线形状,或者利用简单的物理实验(如小球下落)观察二次函数的实际表现形式。6.案例分析:引入一些经典的二次函数应用案例,通过具体例子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去。解析:此题考查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时的教学应对策略。通过上述措施,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更好地照顾到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初中数学课程特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答案: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通过设置阶梯式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4.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制作数学模型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奥妙,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5.注重评价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评价反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初中数学教学法的掌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答案中,首先阐述了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后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实践操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最后,强调了评价反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整体而言,答案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体现了考生对初中数学教学法的深刻理解。第十题题目:假设你在教授勾股定理时,发现有学生对于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感到困惑。请设计一段教学对话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际例子来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答案与解析: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勾股定理。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勾股定理是怎么说的?学生A:老师,我记得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教师引导学生在坐标纸上绘制出直角三角形,并且标记各个点的位置)教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图形。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从点(0,0)到点(3,4)的距离,也就是斜边的长度,我们可以怎么求解?学生B:我们可以用距离公式,对吗?就是根号下(x2-x1)^2+(y2-y1)^2。教师:没错,那我们现在来计算一下这个距离。(教师与学生共同计算)学生C:老师,这样算出来是5单位长度。教师:非常正确!所以,我们得到了斜边长度为5单位。现在,如果我们回到勾股定理,32+42=9+16=25,而根号25正好是5。这正是我们刚才计算得到的结果。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验证了勾股定理,而且也理解了它背后的原因。接下来,让我们考虑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假设你们正在建造一个篱笆围成的直角三角形区域,一边长为3米,另一边长为4米。为了确保篱笆稳固,我们需要在这两个角之间拉一根绳子作为支撑。请问,这根绳子至少要有多长?(鼓励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解释他们是如何使用勾股定理的)通过以上的讲解与实例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勾股定理,并且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斜边的长度为5.0单位,这验证了学生C的答案是正确的。如果学生要在上述提到的实际例子中确定支撑绳的最小长度,即在一侧为3米,另一侧为4米的直角三角形区域角落间拉绳,则依据勾股定理,此支撑绳的长度应为5.0米。这一过程展示了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中。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一节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课堂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特点: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未知数的概念有一定了解,但抽象思维能力仍需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兴趣,但部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困难。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不等式描述的情景,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提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什么?它是如何表示的?3.引入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二、新课讲授1.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不等式的特点,并举例说明。2.教师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包括画图法和代入法。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掌握如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2.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不等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搜集生活中用不等式描述的情景,下节课分享。答案解析:本教案设计注重学生参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通过课后习题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巩固记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题题目背景:假设你是一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现在需要你为一堂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设计一份教案。该课程的主题是“整式的乘法与除法”,这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加减运算之后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的关键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理解并掌握整式乘除的基本法则,并能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题目要求:请你根据上述背景信息,设计一个45分钟的教学活动方案。你的教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可能遇到的难点。3.教学方法:介绍你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理由。4.教学过程:详细描述你将如何组织这堂课,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课堂练习、总结回顾等环节。5.作业布置: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6.评价方式:说明你将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答案与解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乘法与除法运算法则。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整式的乘除法法则解决简单的代数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整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除法法则处理复杂的整式表达式。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整式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练习反馈法:通过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指导。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整式的加减法,引入本节课主题——整式的乘除法。2.讲授新知识(20分钟):讲解整式的乘除法则,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3.课堂练习(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不同难度级别的整式乘除题目进行练习,并相互检查答案。4.总结回顾(5分钟):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解题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老师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第X页至第Y页的练习题A、B部分。预习下一节内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评价方式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正确性给予评分。作业完成情况:根据作业的准确度和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 菠萝幼儿课件教学课件
- 过渡合同范本(2篇)
- 股份协议书(2篇)
- 学生会培训演讲外联部
- 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路由交换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简单专业分包合同(2篇)
- 南京工业大学《影视与影像(视听语言与创意表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土质学与土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工程施工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 HYT 147.7-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
- 化妆品市场微观环境分析
- MOOC 金羽飞扬-世界冠军的羽毛球课堂-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大学生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研究》
- 小班数学《认识数字4》课件
- (高清版)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