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4000字】_第1页
【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4000字】_第2页
【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4000字】_第3页
【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4000字】_第4页
【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4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2"\h\u21549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 1138021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情况 1196861.1A市S村“合村并居”情况概述 1250391.2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情况研究 1107952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5158062.1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的问卷调查 5305232.2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11326603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建议 14214513.1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新型治理模式 14113423.2积极培育壮大各类社会组织 1631963.3搭建村民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的平台 181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情况1.1A市S村“合村并居”情况概述A市S村是个“合村并居”后形成的行政村,由安儿沟村、辛庄子村、边墙上三个村整村移民搬迁至S村,中心村是S村。安儿沟村是一个贫困村,离S村较远,地形沟壑纵横,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差,且不通自来水;辛庄子村在S村西南方5公里处,土地较为平整,耕地多而人口少;边墙上村是S村边角的一个小村庄,因为人口稀少而公共投入较少。自2017年“合村并居”后,S村实际占地面积为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9200亩,户籍人口732户2151人,其中贫困户215户528人。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其中种植以马铃薯、谷子、小杂粮为主,养殖以羊为主。2020年,S村的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而在村内常住的人口多为50岁以上的务农人口,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1.2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情况研究2.2.1组织建设和管理不断推进2017年年底,S村重新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合村并居”前,每个村有自己的一套“村两委”班子,而在合并后的安儿沟等三个村成为S村的三个村民小组。据边墙上村的原村主任介绍,在2017年换届选举时,由于S村的原有人口多,自然而然“村两委”延续了上一届的成员居多,安儿沟等村的村委支书变成了村民小组长。在村民代表的选举上,按照10-15户选举一名村民代表,S村也考虑到被合并村的人口数,但村民代表较少,因此在村级事务的参与上发言权甚少。村名换届前各村“两委”主干“合村并居”后S村“两委”主干S村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村支书、主任一肩挑边墙上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村委委员、村民小组长安尔沟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支委委员、村民小组长辛庄子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村民小组长图2-1A市S村“合村并居”前后各村两委主干任职情况来源:S村2017年换届资料乡镇政府的陈大叔讲到S村的“合村并居”,“原村两委主干在换届后仍保持三年待遇不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工资可以领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旧村干部之间的冲突和矛盾。”2.1.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大投入A市S村在“合村并居”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据乡镇政府工作人员A介绍:“安儿沟村新建了整齐划一的住房,辛庄子、边墙上两个村通过规划与S村连接在一起。政府通过加强街道巷道硬化、垃圾逐步清理,文化广场建设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此外还进行了自来水入户工程,村内幼儿园、村卫生室的维修,小学和初中教学场所和办公场所的翻修,极大地解决了村民教育、医疗两大难题。2.2.3社会保障范围更加全面A市S村在“合村并居”后,在社会保障上方面,符合条件的村民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减轻了村民的养老压力和就医压力。目前,S村的参保率达到了95%以上,而且贫困人口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县级财政统筹拨付,减轻了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村内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申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实现“应纳尽纳”;60岁以上的村民,均享受农村基础养老金,按照全年960元的基础标准进行发放,通过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2.4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来源:S村统计数据、S村贫困户收支测算表图2-2A市S村2017-2020年人均年收入A市S村“合村并居”后作为典型的农业村,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种植作物单一,产量低。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且对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兜底保障的方式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S村作为当地乡镇最大的行政村,又有整村移民搬迁的自然村,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计划,大力发展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项目。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形成以渗水地膜谷子、小黑豆、马铃薯、高粱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积极落实各项农业奖励补贴政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二是不断壮大健康养殖规模。带动全部贫困户,发展羊、猪、鸡等养殖。三是推进南山中药材建设项目,发展黄芪中药材种植600多亩。四是不断发展高寒地区反季节蔬菜种植,现种植黄瓜43座大棚,每棚2万元左右。五是购置大型农机具8套,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发包收入累计达到10万元。从图2-1可以看出,从S村“合村并居”后,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均逐年增加,在2020年已经超过8000元;S村人均年收入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20年达到了9000元。2.2.5村级文化形式多样S村依托地理环境、便利交通、民俗文化优势条件,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当地政府深入挖掘S村的古堡文化资源,让古堡新韵成为当地的新名片。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和“二月二”,该村都会自觉组织秧歌队、文艺演出等活动,在农历六月十八的庙会组织晋剧演出,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在广场上还有一群自发组成的踢毽子队伍和广场舞队伍,成为S村又一道亮丽的风景。2.2.6村风民风有所改善“合村并居”后,S村是当地贫困户较多的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帮扶中重视“扶智与扶志”结合,村民逐渐摒弃旧的、不良习俗和风气,户容户貌和村容村貌都有很大改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S村成功创建了全市卫生文明村庄。

2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S村将几个分散的村落集中到一起,“合村并居”形成新的中心村,这样有利于乡镇政府的统一管理,降低了财政支出,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最大化效益。S村社会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而村庄原有的边界被打破,“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面临重重困境,将严重阻碍S村生产生活秩序的重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绊脚石。为进一步了解和准确评价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的困境,本章设计了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问题的调查问卷,并通过S村各村民小组的人口比例来确定样本容量,以此来分析S村在村级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进行原因分析。2.1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的问卷调查2.1.1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样本选取(1)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问卷。问卷部分的调查沿用国际主流的5级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该量表的特点是无论从社会调查方面还是心理检测方面都有较强的普适性。因此本文基于“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展开研究调查。在每个题中都设计五级评语,由强到弱对应的打分为“5-1”。不同的题项可以进行合并,来获取综合得分,以便得出更清晰的结论。被调查者需要从“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5个选项中有且选出一个。(2)样本的选取、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采用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总共发放了200份问卷,然后进行初步的筛选,将无效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包括前后回答不一致,所有问题几乎选择相同项。最后得到181份有效问卷,因此有效回收率是90%。表明该问卷设置合理,能够获取想要的信息,继续后续研究。(3)A市S村“合村并居”后的人口结构分析A市S村村内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留守人群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村内的青壮年劳动人口比例较少。从年龄结构来看,A市S村村民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比重约为6.7%,26-35岁的村民比重约为11.3%,36-45岁的村民比重约为6.7%,46-60岁的村民比重约为27.9%,60岁以上的村民比重占到37.9%。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A市S村平均年龄大约为52岁。图3-1A市S村村民年龄构成比重从文化程度来看,A市S村村民是小学文化所占比重约为3.9%,初中文化水平所占比重约为71.2%,高中文化水平所占比重约为12.5%,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重约为9.4%。由此可以看出,A市S村村民文化程度是初中。同时,据下乡干部介绍,S村合并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是小学文化,大专及以上的村民多是近些年的大学毕业生,通常是在外工作,偶尔回家探亲。图3-2A市S村村民文化程度构成比重从收入水平来看,A市S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6000-8000元比重为59.6%,人均年收入在8000-10000元比重为26.9%,人均年收入在10000元比重为12.5%。根据相关数据统计,A市S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图3-3A市S村村民人均年收入水平从外出务工经历来看,通过对S村近5年普通劳动力外出务工状况进行梳理,结合与乡镇干部、村干部座谈后,进行统计得出,2016年-2020年A市S村普通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逐年上涨,其中2019-2020年涨幅最大。图3-4A市S村2016-2020年外出务工情况(4)调查问卷变量指标构成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的问卷调查总共包含13个问题。其中问题①-⑦的设计目的是调查基层政府在初级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问题⑧-⑩的设计目的是调查社会组织在村级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问题⑪-⑬的设计目的是调查村民参与在村级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以上13个问题构成最终组成观测变量指标,指标具体组成见表3-1。

表3-1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的问卷调查变量指标构成问卷调查变量维度调查目的变量指标陈述选择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的困境基层政府基层政府在村级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①您是否同意村委会的职权存在政府一手操办的情况?②您是否同意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③您是否同意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④您是否同意乡镇政府对村级干部的换届选举有干涉行为?⑤您是否同意乡镇政府对村级干部的日常工作有干涉行为?⑥您是否同意村级干部与村民沟通往来次数较少,群众服务能力欠缺?⑦您是否同意村干部的选拔没有统一的规范?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村级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⑧您是否同意参加道德评议、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对于日常需求没有太大的作用?⑨您是否同意社会组织提供的村级信息较匮乏?⑩您是否同意社会组织对于村民的生产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普通公众公众参与在村级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⑪您是否同意村民参加民主决策的情况较少?⑫您是否同意村民并没有参加村干部选举的意识?⑬您是否同意村民不知如何参加民主决策?(5)信度分析信度代表用于评估量表一致性,通常以Cronbach'salpha系数进行评估,如若Cronbach'salpha系数更高,因此可以认定变量题项相关性更多显著,此即内部一致性较高,通常而言,如若Cronbach'salpha高于0.7即可认定为高信度。本章基于SPSS软件,针对问卷调查结果依次进行相应的信效度分析,显示信度系数为0.913大于0.7,表明该问卷设置合理,详情参见表3-2。表3-2可靠性统计量表Cronbach'salpha(信度系数)项数样本数0.91315200资料来源:SPSS19.0(6)效度分析效度分析用于评估问卷题目其与研究目标是否具体相似性,常见评价指标为KMO以及巴特利特球形,其中如若KMO>0.7,则说明问卷中设计的自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认定问卷有效;如若sig.<0.001,则肯定问卷适用于因子分析,可以展开后续研究。通过软件分析,KMO值为0.927,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得出的卡方观测值为2123.473,显著性值小于0.05,则认为主成分分析是适宜的。以上数据都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调查有效,详见下表3-3所示:表3-3KMO和Bartlett检验表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0.927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123.473df116sig..0002.1.2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所有指标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如下表3-4:表3-4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指标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①您是否同意村委会的职权存在政府一手操办的情况?24%59%9%8%②您是否同意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13%67%14%6%③您是否同意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13%52%26%9%④您是否同意乡镇政府对村级干部的换届选举有干涉行为?25%58%14%3%⑤您是否同意乡镇府对村级干部的日常工作干涉行为?26%35%27%12%⑥您是否同意村级干部与村民沟通往来次数较少,群众服务欠缺?17%49%13%21%⑦您是否同意村干部的选拔没有统一的规范?18%51%12%19%⑧您是否同意参加道德评议、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对于日常需求没有太大的作用?19%46%29%6%⑨您是否同意社会组织提供的村级信息较匮乏?10%51%39%⑩您是否同意社会组织对于村民的生产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26%34%36%4%⑪您是否同意村民参加民主决策的情况较少?32%32%22%14%⑫您是否同意村民并没有参加村干部选举的意识?22%48%16%14%⑬您是否同意村民不知如何参加民主决策?19%42%12%27%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合村并居”对村级社会治理的影响,本文将村级社会治理的困境划分为四个级别:“弱”、“较弱”、“较强”、“强”,主要是根据陈述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两个比重来分类。具体对应如下表3-5:表3-5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的级别与量表对应数据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级别弱较弱较强强“同意”、“非常同意”比重30%以下31%-50%51%-70%70%以上通过进一步整理得出“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所要分析的最终结果,如下表3-6所示:表3-6村级社会治理的结果分析维度“同意”、“非常同意”比重村级社会治理困境级别基层政府71%强社会组织62%较强普通公众65%较强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合村并居”后,基层政府在村级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最大。其中①和④的比重值最大,都为83%,说明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存在一手操作的问题。普通公众参与在村级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其次。其中⑫的比重值最大,为70%,说明村民对于村级社会治理的参与意识较低。社会组织在村级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相对较小。其中⑧的比重值最大,为65%,说明村民对社会组织的认可度不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优化村级社会治理的对策方面应当兼顾所有角度,同时又有着重强调的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动治理效果。2.2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2.2.1基层政府的权责不清,影响村级社会治理(1)乡镇政府权责不清,专断严重长期以来,乡镇政府一直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乡镇政府指导基层自治组织的工作,为“合村并居”社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公共服务。根据表3-4的调查数据显示,村民们同意村委会的职权存在政府一手操办的情况占大多数,可以看出,除了村民们的文化程度低,判断不准确的因素外,确实明显存在乡镇政府专权。由于乡镇政府受传统行政治理体制影响,对自身权责认识不清,习惯于在基层进行行政化治理行为。根据表3-6的调查数据发现,基层政府在村级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困境为首要分析目标。表3-4中①-⑦的调查数据表明,83%的村民认为乡镇政府对于村级干部的选举有干涉行为,63%的村民认为乡镇政府对于村级干部的日常工作经常干涉,导致村委会没有完全自主决策权。图3-5乡镇政府在村级社会治理中的行为分析(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沟通不畅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处理村级事务的不协调情况时有发生。表3-4中的调查数据表明80%的村民认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S村“合村并居”后村民的构成出现了较大变化,而且不同村民的成分也有所不同,在管理的过程当中面临着巨大压力。虽然政府会提供相关服务,但实际上公共服务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状态。在S村的实地走访中,安儿沟的村民说“我们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出门倒垃圾、等班车都需要走很远的路”。“合村并居”后,村委会对S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多方面的问题都了然于心,并且上报乡镇政府,可是乡镇政府并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对于基础设施的管理提供改善方案。因此,乡镇政府的管理体制造成了村级社会治理的困境。(3)村委会自治能力弱化村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处理村级工作,调节村民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表3-4中⑥的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的村民认为村干部对于村民的关心力度不足,平时同村民的沟通往来较少,对村民的具体困难了解不到位,表现出村干部服务能力的缺失。访谈中,村民A说:“我搬到S村已经两年多,村主任从来没有来过我家”。村民B补充说“每天看到村委会可忙了,但是不为老百姓办实事”。村委干部虽然是村民选举产生的,但一半以上的村民认为村委会的选举受到了乡镇政府的干涉,大多数成员是能听命于乡镇政府的,而不是真正为村民服务的。同时,在与村民的沟通中得知S村的村委会成员年龄通常在50-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数,他们的工作难以满足村民的根本需求。村委会工作方式单一,效率低下,导致了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不满。因此,村委会的治理能力弱化也造成了村级社会治理的困境。2.1.2社会组织参与村级社会治理能力不足(1)社会组织参与生产生活秩序能力不足农村社会组织推动农村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推动农村社区居民的融合,也有利于增加农村社会资本。然而,在S村“合村并居”后存在的社会组织相对较少,社会组织与成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并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服务的互动。村民C谈到社会组织,“我对社会组织是啥不清楚,只知道我们村有‘四会’,而我也没有加入”。因此,S村的社会组织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村级治理结构之中,其相应的社会功能也没有得到发挥。表3-4中⑧-⑩的调查数据表明,61%的村民认为社会组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甚微,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帮助较少,所能提供的信息也比较匮乏。S村的社会组织主要有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在道德约束、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是社会组织在村级事务上、村民日常生活、生产需要等方面村民自治方面参与较少。(2)社会组织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多为松散型,像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企业型组织少,在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方面的能力较弱。村民跟我讲,“合作社对我们带动作用也不明显,除了每年的补贴款需要从合作社出账外,几乎不能给我们带来分红”。S村的社会组织过分依赖“能人效应”,一旦组织者撒手不管了,该组织的稳定性就不存在了。“我们村的王大妈、李叔都是致富能手,以前在村里带着大家干,现在都外出打工了,我们也就没有了主心骨”,张大爷这样说。而S村在合并之后,没有及时进行社会组织的换届选举,导致原有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均衡性较差,不能很好地维护广大村民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2.2.3普通公众参与村级社会治理发展滞后(1)村民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程度低村民参与村级社会治理,合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是一个乡村治理有效的表现。当前,S村“合村并居”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村民参与程度低,在决策中发挥作用不够大,这跟村民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年龄在56岁以上的村民占到30%,加上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初中水平,容易表现出趋利性,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会参与,而对于关系不大的事情,表现得非常冷淡。根据表3-2、表3-4的分析可知,64%村民习惯听命于村干部,将决策权交给了少数人,弱化了自己的政治参与权。在村干部的选举中,70%的村民表示“谁当选都与自己无关”,认识不到自己手中的选票的重要性,对参与治理呈现出一种冷漠,要么不去参加选举,要么找亲友代替投票,甚至弃权的人也很多,导致了选举出来的村干部只是勉强过了半数,而并不能真正代表广大村民的意愿。(2)村民参与村级社会治理渠道不畅通过与村民、村干部的交流发现,S村村民参与的主要是一些文化性活动,而政治性的活动参与较少。比如每年的文艺演出、打黄扫非、禁毒禁赌等,引导村民广泛参与,在这方面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然而,在换届选举、为农村发展提供建议的政治性活动上,村民参与频率不高、主动性差,在村级社会治理上缺少发言权。通过调查发现,60%的村民对如何参与民主决策表现出茫然。即使少数村民参与其中,也是以被动的方式进行,大都受到上级政府的束缚,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在村级社会治理当中村民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的渠道狭窄,参与方式单一,更多是听从安排。

3A市S村“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建议“合村并居”后村级社会治理的实质是农村资源和农村力量的整合过程,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通过对A市S村“合村并居”后的村级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各参与治理主体的困境,从而提出应着重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新型治理模式,积极培育壮大各类社会组织,搭建村民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的平台等措施来提升“合村并居”后S村的村级社会治理能力,从而促进S村的各项事业稳定发展。3.1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新型治理模式3.1.1明确乡镇政府职责,实行权力下放“合村并居”后生活秩序无法在短时间内重建,因此需要借助乡镇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整合。这种行政力量的介入只是过渡性的,而非永久性的,村级社会治理最终还是要靠村民自治来实现。(1)乡镇政府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实行权力下放。乡镇政府对村级社会治理的工作应该侧重于村级社会治理的服务,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2)要厘清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是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组织,不同于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村委会可以对乡镇政府的治理工作进行配合和监督,乡镇政府为村委会的发展提供服务与指导。(3)乡镇政府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在村级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乡镇政府从宏观上进行指导,不能对所有事务进行管理,要把重心放在为合并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上,要逐渐带动村委会、社会组织和村民参与到治理中,从而实现自治。同时S村“合村并居”后,乡镇政府要更加重视民主法治建设,通过平衡村级社会治理的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善治的目的。3.1.2形成乡镇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协同治理模式建立乡镇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协同治理模式,对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村级社会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1)建立新型的协同治理模式。与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同,我们国家的农村、农业、农民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形成多元治理格局,统筹乡镇政府在村级社会治理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职能,使原来的村委会回归自治组织,逐渐形成乡镇政府、村支部、村委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村级社会治理格局。(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S村“合村并居”后,乡镇政府要对目前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合村并居”后各村民小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推动基层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建设。要切实发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作用,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3)建立统一的村两委班子。严肃换届选举纪律和风气,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进行选举,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真正选出为群众服务、办实事的领头人,使S村自治权力得到集中。同时要经常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民主测评,对能力不强、不作为的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教育,帮助改进,或者做出人员调整。3.1.3提升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村民委员会是村级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合村并居”背景下,村民委员会在稳固村民凝聚力和推动村庄发展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提升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刻不容缓。(1)壮大S村的集体经济。S村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无企业带动的现实状况,就导致了S村村委会开展自治缺乏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想提升村委会的自治能力,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应加快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另一方面要建立村级企业或者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夯实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村委会要使集体经济充分发挥价值,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集体产权的股份量化,建立农民与集体资产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赋予村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增加农民收益。(2)拓宽村干部的选拔渠道。村干部是村级社会治理的直接参与者,是保障村民生产生活发展的关键人物,决定着村民自治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需要充分重视拓宽村干部的选拔渠道。比如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工匠、种养能手、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大学生等推荐村组干部候选人,重视多渠道发现和培养人才,提升村干部的为民服务能力。(3)加强村干部业务能力培训。村干部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好坏,因此开展村干部业务能力培训刻不容缓。比如开展农村“领头雁”培训班,致富带头人、产业骨干培训等,不断拓宽村干部的能力和眼界,弥补专业方面的缺陷。(4)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是提高村干部的薪资报酬,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二是拓宽村干部的晋升渠道,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对优秀的村干部进行破格提拔。通过多种鼓励方法,提高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为A市S村“合村并居”后的村级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添砖加瓦。3.2积极培育壮大各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村民实现自治的重要载体,是衔接乡镇政府与村民的重要纽带,在村级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农村社会组织是村民表达共同利益或价值的平台,在村级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扮演着整合农村资源、履行服务职能的角色。3.2.1兴办各类社会组织,增强独立性S村“合村并居”后社会组织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能过度依赖于乡镇政府。因此,农村社会组织应该突出农民组织化和自治功能。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力来强化管理,是S村社会组织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要完善内部运转机制、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体系,以促使社会组织内的村民强化行为规范。要健全组织体系的建设,要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代表大会,区分决策、监督和执行权。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内部监督作用,监事会的成员应该经过全体组织成员推选,根据章程定期监督社会组织运转中涉及的资金变动、人事更替等情况。农村社会组织要注重信息公开,将组织架构、财务管理、提供服务方式、获取服务渠道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健全社会组织资金筹措渠道。充足的资金能够保证农村社会组织的长远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县级及以上政府要在财政计划中列出专项经费用以扶持农村社会组织项目的发展,对发展前景好、发挥作用显著的农村社会组织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合理运用社会化手段,加大社会购买服务的力度,给予农村社会组织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农村社会组织要积极谋求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通过无息借款、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壮大S村村集体经济来给予农村社会组织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期实现双方的互补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兴办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公益性、互助性组织,实际上是为了适应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而建立的。因此,兴办社会组织一定要因地制宜,因需设立。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因为服务的群体不一样,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各种社会组织,通过宣传动员,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根据笔者与村民的交谈,他们希望建立的社会组织如下图5-1:农村社会组织类型举例关注农村风气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关注农村生产发展农牧专业合作社、蔬菜发展合作社关注农村文化读书会、广场舞团队、象棋社、书法社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卫生监督会、环境治理协会关注农村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队、志愿先锋岗关注农村老年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艺术协会关注妇女儿童妇女手工协会、妇女儿童艺术协会图5-1S村村民对社会组织的需求类型3.1.2发挥公共服务优势,增加社会性农村社会组织为村级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供给空间,在政府无法提供或运作不佳的公共服务方面,承担了政府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同时,社会组织能够反映真实反映村民的公共服务需求,通过构建“政府+社会”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有效性。(1)相对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能够根据不同村落的文化差异,从多样化的角度入手,选择恰当的管理方式,使得社会组织和村民之间能够有效沟通。这样不仅能使村民对国家政策进行深入了解,同时也能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符合民众的需求。(2)对农村社会组织来说,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加其社会属性。例如,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财务、重大事项决策中的作用,让村务更加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为农村、村民的发展服务。规范村级文化服务站的规章制度,注重原有村落文化的收集和保存,根据S村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村落文化进行挖掘和重塑,凝聚村民的“乡愁”。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老年活动中心,A市S村“合村并居”后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需重点关注老年人生活。老年活动中心需要增加更多娱乐项目,扩大老年人的参与度。3.2.3培养优秀人才,增加专业性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村建设的新型社会力量和治理主体,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了提供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专职工作人员大都是村民担任,专业化水平低,因此提高专职人员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1)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要对现有专职人员加强培养,着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计划、分层次地挑选现有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鼓励其继续学习深造。(2)扩大专业人才的招考力度。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时设置专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村级社会治理,提高农村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挑选政治素质、文化程度、工作能力较高的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抓强社会组织的发展。(3)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乡镇政府、村委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社会组织,提高村民对社会组织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让更多的村民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推动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3.3搭建村民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的平台村民自治,是村级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组织部分,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具有支撑整个农村地区发展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满足村民的各种差异性需求,提供适合本社区需要的公共服务。3.2.1规范换届选举,实现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在村民自治过程中,落实民主选举是村民参与村级社会治理最主要的方面。为了推动换届民主选举更加规范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完善选举规章制度。要解决换届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方法就是要建立健全民主选举的相关规章制度,为民主选举提供法律依据。开展严肃换届纪律行动,从源头上将“带病”参加选举的候选人排除在外,对贿选的村干部进行严肃处理,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规范换届民主选举程序。乡镇和农村首先要成立换届选举领导小组,为选举做好准备工作。其次要成立民主选举委员会,做好民主选举的宣传工作,并监督民主选举工作。再者,换届选举工作要做好选民登记工作,让全体村民都能够用好手中“关键一票”。最后,民主选举要依法操作,主动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实现选举工作的“阳光操作”,保证群众对选举工作的信赖和支持。监督换届民主选举全过程。农村是中央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换届选举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实是否有效。因此要加强对换届民主选举全过程的监督。从县、乡、村三级抽派人员组成督查组,开展换届风气和公平性的专项督察。要对换届选举现场进行督导,对换届选举资料进行细致检查、进行换届座谈和“回头看”巡察,通过多措并举保障农村换届选举的高质量。3.2.2增强农民综合素质,提升村民自治的话语权(1)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由调查可知,S村村民的文化水平以小学初中居多,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村级社会治理需求。村民需要实现社会心理等多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