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积累1词语知识一虚词的语法意义和作用类别语法意义作用副词修饰、限

制动词、

形容词①表时间:已经、曾经、刚刚、正在、马上②表频率:再三、一向、屡次、常常③表程度:更、挺、很、非常、十分、最、多么、太、相当、

特别类别语法意义作用副词修饰、限

制动词、

形容词④表范围:全、都、只、统统、一共、仅仅、一律⑤表肯定、否定:必定、不、没、未⑥表语气:简直、反正、也许、却、倒⑦表方式、情态:仍然、逐渐、纷纷、忽然类别语法意义作用介词放在名词、代词

或名词性短语

前,与其构成介

词短语①表时间:从、自、自从、当、于②表处所、方向:于、在、向、从、往、朝、顺着、沿

着、随着③表方式:以、用、趁、通过、按照、本着、根据类别语法意义作用介词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与其构成介词短语④表对象、范围:对、跟、向、同、给、与、对于、关于⑤表原因:因、由于、因为⑥表目的:为、为了、为着⑦表排除:除、除了、除去⑧表比较:比、和、同⑨表被动:被、给、让、叫类别语法意义作用连词用来连接词、短

语或句子①表并列关系:和、跟、与、同、及、而、既……又(且、

也)……②表承接关系:则、乃、而、于是、此外、一……就……③表递进关系:况且、不仅……而且……、不但……

还……、尚且……何况……类别语法意义作用连词用来连接词、短

语或句子④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只是、不过、固然、虽

然……但是(可是、却)……⑤表假设关系:若、若是、假如、倘若、假若、要是、

如果……那么……、假使……便……、即使……也……类别语法意义作用连词用来连接词、短

语或句子⑥表条件关系:不管、不论、除非、只要……就……、只

有……才……、无论……都……⑦表选择关系:或者、还是、非……即……、不是……就

是……、要么……要么……类别语法意义作用连词用来连接词、

短语或句子⑧表因果关系:以致、因而、因为……所以……、由于……

因此……、之所以……是因为……⑨表目的关系:以、以便、以免助词附着在词、短

语、句子后①结构助词:的、地、得②动态助词:着、了、过③语气助词:啊、呀、呢、吗、罢了、而已类别语法意义作用叹词能独立成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起呼唤、应答的

作用。例如:哈哈、哎呀、啊、哼、咳、哦拟声

词作修饰语或单说起模拟人或事物发出声音的作用。例如:乒、乓、唰、

嘭、哗啦、咩咩、嘎吱、怦怦、嘀嗒、呱呱二代词的意义和用法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人称

代词我①称自己。例如:我这个人②有时也用来指称“我们”。例如:我校/我军③“我、你”对举,表示泛指。例如:大家你让我,我让你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人称

代词你①称对方(一个人)。例如:你这个人②有时也用来指称“你们”。例如:你校/你局③泛指任何人(有时实际上指我)。例如:他的才学叫你不得不佩服④“你”跟“我”或“他”配合,表示许多人一起参加或彼此采取同样行动。例如:你追我赶/你一条,他一条,提出了许多条建议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人称

代词他①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例如:他这个人②虚指(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例如:睡他一觉/唱他几句她①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女性②称自己敬爱或珍爱的事物,如祖国、国旗等它称人以外的事物。例如:这杯牛奶你喝了它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疑问

代词谁①问人。例如:你是谁②每个人。例如:大家比着干,谁都不甘落后③虚指,表示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姓名和说不出姓名的人。例

如:有谁能帮我就好了④任指,表示任何人。例如:谁也不知道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疑问

代词什么①单用,问事物。例如:这是什么②用在名词前面,问人或事物。例如:什么人③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事物。例如:想吃点儿什么④任指,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

外。例如:他什么也不怕⑤表示列举未尽,多在后面加“的”。例如:修修机器,画个图

样什么的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疑问

代词哪①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表示要求在几个人或事物中确定其

中的一部分。例如:这些诗里哪一首是你写的②虚指,表示不能确定的某一个。例如:哪天有空你来我家坐坐③任指,表示任何一个(常跟“都、也”等呼应)。例如:你哪天

来都可以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指示

代词这①指示比较近的人或事物。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或直接跟

名词,例如:这本杂志/这孩子。也可单用,例如:这叫什么②跟“那”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物。例如:怕

这怕那③这时候。如:我这就走类别示例意义和用法指示

代词那①指示比较远的人或事物。后面跟量词、数词加量词,或直接跟

名词,例如:那棵树/那时候。也可单用,如:那是邻居的②跟“这”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物。例如:说

这道那的他①指另一方面或其他地方。例如:早已他去②另外的,其他的。例如:他人/他乡三成语知识成语特点①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例如:三头六

臂、泥牛入海②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例如:“提纲挈

领”不能变更为“提领挈纲”③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例如:草菅人命(草菅,

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成语特点④感情的褒贬性。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例如:无所不为

(贬)、无微不至(褒)⑤结构的丰富性。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成语内部结构关系主谓

关系人定胜天、脚踏实地、春风得意、想入非非、天衣无缝、百感

交集成语

内部结构

关系并列关系情投意合、三番五次、任重道远、朝三暮四、集思广益、可歌

可泣、循规蹈矩动宾关系平分秋色、大显身手、三顾茅庐偏正关系世外桃源、一盘散沙、纸上谈兵补充关系轻于鸿毛、遗臭万年、逃之夭夭成语中的文言现象成语中

的古义尸位素餐的“素”:白白地。登峰造极的“造”:达到。文过饰

非的“文”:掩饰成语中

的活用星罗棋布的“星”“棋”: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

样不远万里的“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成语中

的句式时不我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持之以恒:状语后置句四常见易混实词辨析1.嗜好/爱好“嗜好”指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一般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

动词。2.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多指没有声音或吵闹的环境,还有使安

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的过程;“宁静”是高于“安静”的

一种情境,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3.把戏/伎俩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用来指花招儿、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

(贬义色彩浓厚)。4.轻率/草率两者都有“随便”的意思。“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

虑。如“他轻率地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

事。如“他草率地安排了一下工作,就回家了”。5.流传/留传“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

流传到今天”。“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如“祖辈留

传下来的秘方”。6.颁布/公布“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公布”指(法律、命令、文告、通知事项等)公开发

布,使大家知道。7.截止/截至“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强调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

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强调时间,其后必须带表时间的宾语,如“报名日期截至下

个月底”。8.暴发/爆发“暴发”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也指突然发作,如“山洪

暴发”。“爆发”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如“火山爆

发”;也指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9.度过/渡过

过度/过渡“度过”用于时间,如“度过假期”。“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过度”指超过

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

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如“过渡时期”。10.查看/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灾情”。“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

细看;也指对犯错误的人的一种处分,把犯错误者留在组织或单位,考察他是否改

正错误,如“留校察看”。11.申明/声明“申明”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声明”作动词时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

真相(用于正式场合),如“声明立场”;作名词时指声明的文告,如“发表联合声

明”。12.开辟/开拓“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创建,常说“开辟航线”。“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

扩大,如“开拓新局面”。13.审定/审订“审定”指审查决定,如“审定计划”。“审订”指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14.推脱/推托“推脱”指推卸,其对象是指与自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推托”指借

故拒绝,其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15.庇护/袒护“庇护”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袒护、保护,如“庇护坏人”。“袒护”指对错误的

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如“袒护孩子不是爱孩子”。16.辩驳/辩论/辩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

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

意见;“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

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17.扶养/抚养/赡养“扶养”侧重于养活。“抚养”除“养活”的意思外,还包括教养、爱护的意思,

用于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和教养。“赡养”指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

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18.国事/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事情,如“国事访问”。“国

是”指国家大计,多用于书面语,如“共商国是”。用“国是”的地方一般也能用

“国事”,但用“国事”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国是”,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

“国是”。19.功夫/工夫

功效/工效“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如“这幅字的功夫很深”。“工夫”一般用来指

时间(指占用的时间)。如“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功效”指功能、效率,

如“立见功效”。“工效”指工作效率,如“提高工效”。20.表扬/表彰“表扬”的对象一般是好人好事,“表彰”的对象是伟大功绩或壮烈事迹等。“表

扬”的方式较随便,可书面,可口头;“表彰”的方式较严肃、庄重,往往要做决

定,授予称号、勋章,建纪念碑等。21.营利/赢利“营利”指主观上谋求利润,如“不能只图营利,不顾信誉”。“赢利”作名词时

指扣除成本后获得的利润,作动词时侧重于客观上获得利润,如“企业只有赢利,

才能发展”。22.形迹/行迹“形迹”多用来指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也用来指痕迹、迹象,如“不留

形迹”。“行迹”指行动的踪迹,如“行迹无定”。23.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也指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

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24.赔偿/补偿“赔偿”指因自己的行为使他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予补偿。“补偿”指抵消(损

失、消耗),补足(缺欠、差额)。25.误解/曲解“误解”作动词时指理解得不正确,作名词时指不正确的理解。“曲解”指错误地

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26.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指(固体)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同“融化”。“熔化”是

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但更

多地用于抽象的事物。27.施行/实行“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也指按照某种方式或办

法去做,实行,如“施行手术”。“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

等),如“实行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28.义气/意气“义气”作名词时,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

“讲义气”“义气凛然”。“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由于主观和

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风发”“意气相投”“意气用事”。29.振荡/震荡“振荡”主要是物理用语,指物体的振动,也指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不要把它和

“振作”“振奋”等的意思相联系。“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

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回声震荡”“社会震荡”。30.作客/做客“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作客他乡”。“做客”指访

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做客”。31.漫延/曼延/蔓延“漫延”指水向周围扩展。“曼延”指连绵不断,多用于山脉、道路。“蔓延”指

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既可以指抽象事物,也可以指具体事物。32.抚育/哺育/抚恤“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使其健康地成长,也指照管动植物,使其很好地生

长。“哺育”指喂养,也比喻培养。“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

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33.接受/接收“接受”指收取(给予的东西),也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接受礼物”“接受

考验”。“接收”指收受,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接纳,如“接收无线

电信号”“接收遗产”“接收新会员”。34.违反/违犯“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违反纪律”“违反政策”。“违

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法规”。35.权力/权利“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也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指公民或法

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36.充斥/充满“充斥”指充满、塞满(含厌恶意)。“充满”指填满、布满,如“眼里充满泪水”“充满激情”。37.筹备/准备“筹备”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程度比“准备”更

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重大的事情。“准备”指预先安排或筹划,多针对一般行

动。此外,“准备”还指打算,如“春节我准备回家”。38.踌躇/犹豫/迟疑“踌躇”着重指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多用于书面语。“犹豫”泛指拿不定主

意,多指内心活动,有时也指行动,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迟疑”往往

从时间角度来说,指在应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39.遏止/遏制“遏止”是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情绪,有时也指某种力量。40.干涉/干预“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如“互不干涉内政”;也指关涉,关

联,如“二者了无干涉”。“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如“事涉隐私,不便干

预”。五常见易混虚词辨析1.未必/不必“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指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表示事理上

或情理上不需要。例句: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2.按照/依照两者都可以作介词。“按照”重在引出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

话”。“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物为根据照着进行,如“依照原样复制一件”。3.固然/虽然“固然”侧重于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虽然”侧重于让步转折。“虽

然”用在上半句主语前面或后面,比较自由,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

呼应。“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4.尽管/不管“尽管”,作连词时,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

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不管”,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

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

等副词跟它呼应。例句: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5.何必/何苦两者都是副词。“何必”指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例句:你何必跟她过不去呢?“何苦”指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例句:你何苦在这件小事上伤脑筋呢?6.还/又两者都可以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还”主要表示未实现的动作,“又”主要表

示已实现的动作。例句:他昨天来过,明天还来。∥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7.何曾/何尝两者都是副词。“何曾”指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例句: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何尝”指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例句: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8.往往/常常“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

“常常”单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

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例句:请你常常来。∥我一定常常来。∥他希望常常去。(这几句中的“常常”都不

能换成“往往”)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

限制。例句:每逢节日或星期天,我们往往到厂里去演出。∥我们常常演出。9.一概/一律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例句:过期一概(一律)作废。∥后勤问题一概(一律)由老赵负责。∥一律凭票入场。∥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10.以致/以至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

结果)。例句: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下不了床。∥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

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以至:连词,①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例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

结果。例句:他非常专心地写生,以至刮起大风也不理会。也可以说“以至于”。例句:他读得很熟,以至于能背诵全文。11.从而/进而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例句: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进而:连词,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例句:先提出计划,进而落实措施。12.基于/鉴于两者均可作介词。基于:根据。例句: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例句:鉴于党的领导地位,更加需要对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13.暂且/姑且/权且三者意思均表示暂时。“暂且”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句: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姑且”重在强调让步。例句: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无论如何你也不应该打人。“权且”重在强调迫不得已。例句: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14.继而/既而二者都是连词。“继而”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例句: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既而”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例句: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15.大抵/大概“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却只能表示约

数。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例句: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

大抵只能如此而已。∥那道题大概很难。六常考成语(熟语)汇编1.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年月。2.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当旺盛时期。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3.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4.忸怩不安:指因不好意思而心里慌乱。5.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6.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7.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互不违背。8.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9.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恤,顾惜。10.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1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12.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大,完全不同。13.生杀予夺:指当权者掌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任意处置的权力。14.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15.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

微悠长。16.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17.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18.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1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20.对酒当歌:原意是讲人生短暂,应有所作为。后也指及时行乐。21.周公吐哺:周公在吃饭时曾多次吐出食物停止进餐,迫不及待地接待贤士。形

容求贤心切,后用作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范。22.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23.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24.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25.游目骋怀:指放眼四望,舒展胸怀。26.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形容光阴如流水一

去不返。27.明月清风:形容清雅怡人的夜色。也形容远离世俗的悠闲生活。28.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29.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也形容诗文辞

藻华丽。3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形容突然悟出道理而感

觉豁朗。31.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32.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就会泛起波澜。形容议论纷纷。也形容事业蓬

勃兴旺或事情做得很有生气。33.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

发展。34.敛声屏气:形容小心翼翼或聚精会神的样子。屏,抑止。息,停止。35.顾盼生姿:左右环视,神采动人。36.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37.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38.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39.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40.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

困难。41.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42.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43.模棱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44.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45.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46.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47.高深莫测:指无法揣测到底高深到了什么程度。常用于讽刺人故弄玄虚,故作

高深。48.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49.在所不辞:指即使发生某种情况也决不推辞。50.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51.自投罗网:比喻自寻死路或自行进入对方设下的圈套。52.灰飞烟灭:比喻人或事物迅即消失。53.金戈铁马: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

旅生涯。54.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55.残羹冷炙:吃剩下的羹和冷了的烤肉。指残余的菜肴。56.无疾而终:没有病而去世,指老年人自然死亡;比喻事情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57.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58.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59.垂暮之年:指晚年。垂,将近。暮,傍晚。60.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61.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62.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63.肝脑涂地:原指在战乱中惨死,后指牺牲生命。64.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65.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66.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67.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68.朝不保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69.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70.点石成金:神话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头一点使石头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

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七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1.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泰然处之的意思。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

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后者强调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

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后者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

末节,指轻重倒置。3.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偏重于“病”,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

程度;后者偏重于“救”,多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的言论之意。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刊:古代指削除错

字),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后者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可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6.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

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指不整齐,不一致。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别。侧重长短、高低、大小方面;后

者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8.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

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9.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做横向比较,表示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

(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纵向比较,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10.风言风语/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

论、诬蔑或挑拨的话。11.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钱财。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

过多。12.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指守本分,不做超出本分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

准则,不敢稍做变通。13.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与一般不同;

后者偏重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14.得寸进尺/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多;后者强调的是得

到这个,还想那个。15.耳闻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前者强调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受没受到影响则

不强调;后者强调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16.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强调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后者比喻

事先做好准备。17.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后者则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多含褒义。18.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前者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后者形容保守不知改进。19.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指不知羞耻。前者强调脸皮厚;后者强调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以为耻(恬,满不

在乎)。20.谈笑风生/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前者表示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多用于形容平时谈

话;后者表示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21.一脉相承/互为一体前者指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也泛指思想、文化、学术等的继承关系;后

者表示彼此为一个整体。22.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后者偏重于指情况一

天天坏下去。23.瑕不掩瑜/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

次要的;后者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24.销声匿迹/偃旗息鼓前者多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后者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25.斑驳陆离/光怪陆离适用对象有区别。前者只用来形容色彩繁杂;后者除形容色彩繁杂外,还可以用于

形容现象奇异。26.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前者指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后者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27.异彩纷呈/奇光异彩[2020全国Ⅰ卷第17题]前者指奇异的光彩纷纷呈现,也形容新奇的事物纷纷涌现;后者指奇特瑰丽的光芒

和色彩。八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白头如新:互相认识很久,到了老年,还如同刚刚认识一样。指彼此交情很浅。2.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常误用为“不可靠,不真实”。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不是“生

活困顿、拮据”的意思。4.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

不过来。不能理解为“衣服不合身”。5.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常误用为“做事不动脑子”。6.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能误作“不

可理解”之意。7.不忍卒读:常形容文章内容特别凄惨,读不下去。不能理解为“因文章不好而读

不下去”。8.不学无术:不是“不学习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9.惨淡经营: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或开拓某项事业。10.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

马虎虎。常误用为“把大的化成小的”。11.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12.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技能等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水平。常误用为“进

入房屋等具体行为”。13.耳软心活:耳朵软,心意不定,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14.逢人说项:后泛指到处说某人或某事的好处。不是“到处说人坏话”。15.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常误用为“形容人和蔼可亲的样子”。16.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的意思不

是“建造”而是“倾倒”。17.功高不赏:不是“有大功劳不用奖赏”,而是功劳太大,已无法奖赏。18.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当作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不

是“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意思。19.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常误用为

“指进程”。20.借箸代筹:意思是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比划当前的形势。后指代人出谋划策。21.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22.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23.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不爽”是没有差错的意思。常误用为“多次尝试都不成功”。24.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25.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不受诱惑。也形容冷漠无情,不是“蠢笨、迟钝”的意思。26.目光如炬: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2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常误用为“形容久别重逢或不期而遇”。28.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不用来形容“变化莫测”。29.期期艾艾:形容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或吞吞吐吐等”。30.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常误用为“形容豪气万丈、扬眉吐气”。31.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32.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或俭朴。常误用为“没有

长处”。33.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34.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

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35.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

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常误用为“不动声色”。36.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不能凡表示害怕就

用此语。37.形影相吊: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独。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

好,常相伴(形影不离)”。38.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常误用为“形容人的站相或走相”。39.诛心之论:揭穿动机的批评。不能理解为“不好的言论”。40.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常误用为“往来奔驰,没有阻挡”。41.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不能理解为“下等”。42.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能理解为“眼睛看不过来”。43.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不能理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4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不能理解为“死得很

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45.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46.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

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47.高山景行:崇高的德行。不能理解为“高山美景”。48.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不能理解为

“只有一只眼”。九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暗室亏心:指在暗中做亏心事。(贬义)2.别出机杼:指诗文创作另辟蹊径,不落俗套。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布局和

构思。(褒义)3.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苟,随便。(褒义)4.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露一点儿留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贬义)5.陈陈相因:国都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后用来指沿袭老一套,

没有改进。(贬义)6.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贬义)7.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8.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贬义)9.吠形吠声:一只狗看见人叫起来,很多狗跟着声音也乱叫起来。比喻人们不辨事

物的真相,盲目附和。(贬义)1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11.负隅顽抗:(坏人)凭借险要的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

阻的地方。(贬义)12.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13.刚愎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贬义)14.隔岸观火:隔着河观看对岸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灾难袖手旁观。(贬义)15.沽名钓誉:指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贬义)16.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贬义)17.好高骛远:指热衷于追求过高的目标。(贬义)18.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指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贬义)19.呼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贬义)20.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贬义)21.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褒义)22.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地谈话。侃侃,说话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

的样子。(褒义)23.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恶人不自量力的攻击和叫嚣。(贬义)2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贬义)2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褒义)26.名噪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响,广为人知。(褒义)27.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贬义)28.前倨后恭:形容人势利,待人的态度因其地位的变化而前后不同。(贬义)29.黔驴技穷:借指仅有的一点儿本领也用完了。(贬义)30.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穷,用尽;黩,轻率。(贬义)31.人满为患:人太多而造成麻烦。(贬义)32.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贬义)33.神气活现:形容十分得意傲慢的样子。(贬义)34.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贬义)35.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贬义)36.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37.死得其所: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褒义)38.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贬义)39.天花乱坠:现在用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贬义)40.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

内容。(贬义)41.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褒义)42.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褒义)43.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贬义)44.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褒义)45.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贬义)46.一唱一和: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贬义)47.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贬义)48.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

支使人的傲慢神气。(贬义)49.以邻为壑:意谓把邻国当作排水的沟壑。后比喻把灾祸、困难推给别人。(贬义)50.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

人家行事。(贬义)51.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贬义)52.有口无心:嘴上爱说,心里不存什么。多指话虽不好听,却并无恶意。(褒义)53.有恃无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贬义)54.余勇可贾:指还有剩余的勇力可以使出来。(褒义)55.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指坏事),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贬义)56.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贬义)57.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贬义)十易误用对象的成语1.白驹过隙: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常误用为“形容

具体事物速度快”。2.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常用于自谦。3.半青半黄:一半青色,一半黄色。指果实、庄稼尚未成熟或植物枯槁。也比喻为

学未达到精熟的程度。常误用为“形容人因饥饿、激动或愤怒而脸色不好”。4.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常误用为

“形容两个齐头并进的人”。5.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虚心求教。6.不可磨灭:指功业、功绩、事实、印象等不可能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磨灭,经

过一定时间而逐渐消失。7.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8.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9.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一般指技能,不形容文笔。10.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旧时多用来称君王年富力强。11.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12.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打很深的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

大,难以胜任(多用作谦辞)。13.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14.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15.酣畅淋漓:形容文章等笔意流畅,表达充分透彻。16.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闲适生活的乐趣。17.汗马功劳:指战功,后也泛指大的功劳。18.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能指产品。19.鹤发童颜: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20.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

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21.花前月下:花丛前,月光下,指环境美好,适于男女幽会、谈情说爱的地方。22.黄童白叟: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23.挥洒自如:指写诗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言谈举止大方自然,从

容不迫。24.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泛指内部发生祸乱。常误用为“形容外部矛盾,

或兵临城下,祸从天降”。25.金童玉女:道家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无邪的男孩女孩,今多指

看上去青春靓丽的一对年轻男女。26.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

才能。27.滥竽充数:后借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

在好的里面充数。28.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29.连枝同气: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同兄弟。30.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31.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

等密集。32.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儿。33.漏网之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敌人等。34.络绎不绝: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35.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36.门户之见:由于派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偏见。多用于学术、艺术等方面。37.莫逆之交:指思想一致、感情深厚的朋友。莫逆,彼此情投意合,不相违逆。38.牛衣对泣:睡在牛衣中,对着妻子哭泣。形容贫贱夫妻生活艰难。39.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40.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

意见。41.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42.千虑一得:指平凡的人的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也用为发表意见时自谦

的话。43.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君主数代通婚,后世因以“秦晋之好”指联姻婚

配。只适用于婚姻。44.琴瑟之好:比喻夫妻之爱。45.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

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46.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只用

于妇女。4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思是战战兢兢地好像来到深水潭边,好像踩在薄冰

上。形容谨慎戒惧。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48.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49.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

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50.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禁,承受。51.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52.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用于上级对下级。53.失之交臂:指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不能用来修饰其他。54.手足之情:指兄弟间的亲密感情。手足,比喻兄弟。55.丝丝入扣:形容每一步都做得十分细腻准确(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56.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57.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58.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59.天作之合: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作新婚的颂词)。60.推燥居湿:把干燥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则睡在幼儿便溺后的湿处。形容抚育

子女的辛苦。用于父母对孩子。61.问道于盲:向盲人问路。比喻向一无所知的人求教。62.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只能用于夫妻之间。63.香消玉减:比喻美女形貌消瘦。64.薪火相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

等代代相传。65.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66.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只用于学习、工作。67.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只能用于对待敌人。6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69.倚门倚闾:形容父母盼望外出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70.音容宛在:死者的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耳边和眼前,多形容对死者的怀念。71.音容笑貌:指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态。72.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对象不能只是坏人。73.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

畅明快。十一易重复矛盾的成语1.安居乐业:指人民安定地生活,快乐地工作。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2.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3.不虞之誉:没有料到的赞扬。虞,意料。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4.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不能用作“正方兴未艾”。6.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非常感激。涕,泪;零,落。不能用作“感激涕

零得流下了眼泪”。7.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耿耿,有心事

的样子。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8.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

得恍然大悟了”。9.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10.接踵而至: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连续发生。踵,脚后跟。不能用作“接踵而

至地闯进来”。11.津津乐道:形容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不能用作

“津津乐道地说”。12.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和心里。形容感受极深而牢记于心,不能忘怀。铭,在

器物上刻字。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13.历历在目: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不能用作“往

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14.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政治才能或很有才学。不能用作“满腹经纶的学识”。15.扪心自问:摸着胸口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扪,按,摸。不能用作“扪心自

问地反省”。16.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17.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隐,隐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18.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不能用作“好像芒刺在背”。19.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莘莘,众多。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20.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不能用作“百姓生灵涂炭”。21.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22.闻名遐迩:指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遐,远;迩,近。不能用作“海内外闻

名遐迩”。23.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容,容下。不能用作

“羞得无地自容”。24.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足。不能用作“显

得相形见绌”。25.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

乱”。26.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不能用作

“众多的芸芸众生”。27.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灼,明白。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28.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周,全面、普遍。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29.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模样丑陋而感到惭愧。也泛指自己觉得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惭,惭愧;秽,邪恶,丑陋。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30.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含有“一起、一齐”之意,不能用作“一起并驾齐驱”。31.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含有“变化大”之意,不能用作“沧海桑田的巨变”。32.出乎意料:超出了预先的估计。含有“之外”之意,不能用作“出乎意料之外”。33.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含有“过分、过于”之意,不能用作“过于斤斤计较”。3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含有“忽然、突然”之意,不能用作“忽然茅塞顿开”。知识积累2标点符号知识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

章的意义。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与标号。常见的点号有7种,标号有8种。见

下表: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

)——……·<>·-—“”[]《》~一点号的基本用法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用来标明句子内部结构

层次。(一)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停顿较短。用法例句用在并列的词语、并列的

短语之间1.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2.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

的景象。(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

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

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

式,宜用顿号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千

米和前方一二十千米范围内的地面。(不加顿号)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加顿号)用法例句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

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

支”类序次语)之后,表

示序次语与正文的分隔1.何谓名著?一、名著是通俗的。二、名著是不会因时

代变迁而被遗忘的。三、名著言近旨远。四、名著是富

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五、名著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

未决的问题。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

字;丙、表达;丁、色彩。用法例句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

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

引号或书名号之间(如引

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

注),宜用顿号1.“日”“月”构成“明”字。(不加顿号)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

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不加顿号)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

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加顿号)正误1.同位语与其限定的内容之间误用顿号。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子企业、近年来不可一世的软件巨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辨析修改:顿号应改为破折号。2.分句之间用了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立方米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

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辨析修改:“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由三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分句,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要用逗号。正误3.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了顿号。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辨析修改:“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上海、安徽、河南是另一个层次,不同层次间均用顿号使得句子脉络不清,故而上海、安徽、河南这个大层次间应用逗号。正误4.非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用了顿号。观众长时间等待,只为了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字。辨析修改:“或、和、及、与”等之前都不能用顿号。5.带语气词的并列成分间用了顿号。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辨析修改:句内并列成分,如带语气词,应用逗号。(二)逗号比较长的句子或结构比较复杂、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中间常有停顿,停顿一

般用逗号。用法例句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

逗号。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叶圣陶《苏州园林》)较长的主语之后。苏州园林门和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

观止。用法例句句首的状语之后。眨眼间,狂风裹挟着暴雨就呼啸着来到了眼前!较长的宾语之前。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

和宾语中间。1.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事实,启发了

我幼年时期追求光明的思想。2.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

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3.必须懂得,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

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用法例句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

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

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1.他呢,倒是很乐观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2.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

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称谓语和呼唤语之后。1.大娘,您到哪儿去啊?2.喂,你是哪个单位的?强调的成分和其他成分之

间,如需停顿都要用逗号。1.她随手打了他一下,轻轻地。2.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用法例句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

了。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某些序次语(“第”字开

头、“其”字开头及“首

先”类序次语)之后用逗

号。一般用于逐条列举时。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以

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

想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用法例句同位语与其限定的内容之间

的停顿,用逗号。清华大学,中国最高学府,是学子们向往的地方。并列词语作谓语或补语时,

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谓语并列)2.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补语并列)正误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辨析修改:“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和“教师队伍”均为“有”的宾

语,无层次上的大小,因此,中间逗号应该改成顿号。2.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中国跳水队领队在比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辨析修改:完整的直接引用前应该用冒号,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正误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辨析修改: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他标点符号。要将“答道”后的逗号改为句号。4.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

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辨析修改:“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三)分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

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用法例句复句内部并列分句(尤其当

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

的停顿,用分号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

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毛泽东《改造

我们的学习》)用法例句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选择关系等)的

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

两部分之间,用分号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

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3.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

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用法例句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可以用分号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①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②时刻为群众着想;③有经济头脑。正误1.混淆前后关系误用分号。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辨析修改:“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2.句中已经用了句号又用分号。一、学习贵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辨析修改:可将句子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或分号改为句号。(四)冒号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面的停顿,起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

作用。用法例句用在“问、想、说”等词语的

后面,表示提示下文;用在总

括性话语的后面,则表示引起

下文的分述1.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说”的后面用冒

号)2.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

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总括性

话语的后面用冒号)用法例句也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表

示总结上文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

气。用在称呼语的后边同志们:现在开会了……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

示引出解释或说明照会:一国政府把自己对于彼此有关的某一事件的

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时、分、秒的分隔符号现在是上午10:30。正误1.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