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目录一二三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导入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一)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北方:北逐匈奴筑长城南方:南抚夷越设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典客: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3、意义: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与发展。2、对边疆的管理: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二)汉朝时期民族关系2、边疆:①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③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沿边屯军将领亦称校尉),监领东北乌桓、鲜卑各部。1、中央: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3、政策: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之战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裂汉化匈奴分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89年,窦宪破北匈奴之战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西迁。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自主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有哪些影响?材料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方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影响:有利于抵御匈奴的侵扰,加强边疆管理;降低了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有利于边疆的开发;推动民族交往交流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小结】秦朝汉朝中央管理机构管理措施军事措施北方南方——行政措施东北——西北——南方——其他措施典客、典属国北逐匈奴南抚夷越今两广地区设三郡筑长城大鸿胪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东汉窦宪北击匈奴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汉初和亲;向北方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一)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中央机构礼部: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礼宾图》(局部)鸿胪寺官员东罗马使节高丽使节东北少数民族使节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一)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战争2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如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行册封3加强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联系4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设机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范围;稳定了边疆;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二)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州都督府大都护府中央政府长官为各民族首领北: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西北: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东北:安东都护府南:安南都护府都护府与都督府都护府是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由唐朝派官员及士兵驻守。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需向朝廷缴税。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2、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西南:(和亲/会盟)与吐蕃和亲、会盟。南方:(册封)南诏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材料“自古兼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太宗唐蕃会盟碑文成公主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布达拉宫西北:开明政策被尊“天可汗”。影响:边疆﹑内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三)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结合两幅地图思考: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吸收: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过。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小结】隋朝唐朝宋朝中央管理机构管理措施军事措施东北——北方西北南方行政措施东北——北方西北南方其他措施礼部、鸿胪寺韦洸入广州加强与流求接触安西、北庭都护府安北、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突厥、土谷浑、党项等归附与边疆地方政权保持密切联系;与吐蕃和亲、会盟;册封南诏王与辽、夏、金长期并立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推行郡县制,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谯国夫人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一)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西藏:设宣政院,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台湾:设澎湖巡检司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八思巴与忽必烈元朝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管辖佛教和藏族事务,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2、民族事务管理机构: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四等人制)。云南东北:设行省,征发赋役中央——礼部、鸿胪寺,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1、民族事务管理机构: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西藏:敕封僧俗领袖:“王”“法王”,建立都司(乌思藏都司),进行贡赐、茶马贸易西南:设土司东北:设都司、卫、所(奴儿干都司)防御:修长城设九边开放马市贸易2、边疆: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二)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三)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蒙古: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西藏:设驻藏办事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西南:“改土归流”废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管进行管理。西北: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东南: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1、中央: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2、边疆: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3、影响:基本奠定中国疆域版图,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合作探究】根据材料,试回顾中国古代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材料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推行汉法,推进民族交融;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民族大交融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归纳探究】探讨历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迁徙:如汉朝向北方大量移民;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友好交往(互市贸易):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明朝在边境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亲联姻:如西汉与匈奴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会盟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进行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三郡;西汉设西域都护。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元朝两宋隋唐明清秦汉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甘英出使大秦。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金印。陆路:与西域商路畅通;隋朝裴矩驻张掖掌通商事务;唐朝与大食国接触。海路: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陆路: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恢复由广州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概况: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代表:《马可·波罗行纪》概况: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朝贡贸易】含义: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指古代中国与外国交往时所形成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制度和秩序。形式:有“朝贡”与“回赐”。历程:两汉时基本形成,盛唐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精细化、规范化,鸦片战争后受到冲击,直至甲午战争后体系崩溃。特点: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具有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文武并用,厚往薄来;持续时间长;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自主思考】分析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形式、趋势、路线、内容)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②由开放走向封闭: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③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汉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时期(海路为主)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课堂总结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960年1368年1840年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秦朝设典客等;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礼部和鸿胪寺;隋朝与琉球交流、册封冼夫人;唐朝和亲、羁縻州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明朝修长城筑九边;清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联姻等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马可波罗来华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朝贡”外交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课堂检测1、《资治通鉴》记载,西汉时期,匈奴“往往人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关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以上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A.战争没有阻断民族间的经济交流B.匈奴接受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方式C.经济交流符合双方人民的利益D.匈奴对汉朝的物产有较大的需求2、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术(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①避暑②练兵③围猎④处理民族事务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BD课堂检测3、如图是英国漫画家吉尔雷创作的漫画《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该画于1792年9月出版,经常被引用以形容中国乾隆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时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发生在1793年,且单膝跪地是当时欧洲王宫标准的觐见礼。这表明()A.历史解释决定历史存在

B.史料实证影响历史存在C.历史认知应具备前瞻性

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客观D课堂检测4、下列各组史实中,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因俗而治”的是()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③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④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A.①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