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新课导入垂直农场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巩固练习目录3214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第一章1.农业生产现代化(1)背景:①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以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形态。现代农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出现的,是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形态。1.农业生产现代化

材料: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851年法国人阿拉巴尔特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拖拉机1958年,我国第一台轮式蒸汽拖拉机问世,被命名为“创造号”,开创了国产拖拉机发展篇章。

1892年美国人弗罗里希发明了第一台内燃机拖拉机(1)背景: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政府的支持和推广(2)过程时间表现工业革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世纪中叶农业机械化,建立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良品种推广;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大型农场、养殖场20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广泛使用21世纪初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机器人(3)表现:①农业机械现代化条件: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特点: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农作物播种、收割与加工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美—大型为主;

法—中型为主;

日—小型为主;中—大、中、小型相结合②粮食作物杂交育种技术突破世界四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成就美国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_______新品种。墨西哥1941年培育出________新品种。菲律宾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__________在东南亚推广。中国

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2014年,“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意义玉米小麦杂交水稻1973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缓解人类饥荒◎温控立体大棚◎自动化浇水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科学化◎机械化生产农业集约化: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4)特点2.养殖业的现代化(20世纪下半叶)(1)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现代化养鸡场现代化养猪场现代化养牛场机械化鸡蛋加工流水线现代化渔场远洋渔船蓝旗金枪鱼养殖场(2)渔业:从淡水向海水养殖发展;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5)影响:食物生产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也促使人们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方式发生了变化。(1)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保障食品供应。(2)推动饮食方式与饮食观念的更新变化(3)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了贡献。

材料: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材料: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人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中国人也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人的宗法关系。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有必要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探究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第二章◎仰韶文化圪垯川遗址窖穴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传统社会现代社会陶器地窖种子冷却库趋势:粮仓容量不断扩大;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储粮(1)古代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粮仓储备技术也逐渐改进(2)通风储粮技术谷物冷却机、机械低温储粮技术;(3)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的广泛应用;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温度变化比大气小;湿度变化稳定,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内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质!◎磁山文化陶仓与窖穴示意图◎隋代含嘉仓遗址

“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

2.冷冻加工产业的发展传统社会风干腌制自然冰现代社会(1)在古代人们利用腌制、风干和自然界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20世纪以来,冷冻食品加工与储存技术不断进步

2.冷冻加工产业的发展◎战国青铜冰鉴◎地窖存冰块冰鉴是冰箱的鼻祖,夏天用来盛放冰块,并将食物置于容器中。冰鉴两侧设有提环,顶部盖板,上开双钱孔,既能抠手,又能释放冷气,其使用方法是将冰块放在青铜箱里。此种方式多为王侯将相使用,平民百姓基本用不上。

2.冷冻加工产业的发展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①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③可减少农产品损失,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④整体上利于生活品质的提高。②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第三章1.粮食安全③人口的激增,对粮食需求量增加①农业投资不足②经济危机的破坏④国际政治经济问题⑤气候变化⑥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减少等(1)原因1.粮食安全国际中国个人1945年成立联合国粮农组织,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统筹资源;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996年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学习粮食安全知识;珍惜粮食(2)解决措施

一、粮食安全(2)解决措施严守耕地红线·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农业全球布局

一、粮食安全(3)粮食安全的意义

一、粮食安全

到2030年,全世界预计有近6亿人长期食物不足。由于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将有约1.19亿人陷入这种困境,其中因乌克兰战争,将有约2300万人处于长期食物不足状况。因此,全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关于消除饥饿的具体目标方面挑战巨大,其中非洲的形势尤其严峻。——2023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加强国际合作从粮食生产与供应入手,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开源节流国际国家个人应对2.食品安全(1)原因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④食品供应过程中的污染、变质等问题。⑤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等。2024年“315”晚会曝光“骨泥淀粉肠”问题

二、食品安全(2)解决措施①立法规范:200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修订;②严格监管:中国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③加强宣传和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世界: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认证标志

要坚持数量,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饭碗里装满“中国粮”。——《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10期)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优良品种、高科技、大型农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化;杂交育种新技术;养殖场和牧场机械化;渔业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粮食储备技术古代:地窖、陶器、粮仓;现代:机械通风、季节制冷低温食物保存技术古代:腌制;现代:冷冻、冷链物流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背景、国际对策、中国方案食品安全产生原因、应对措施【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第四章1.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户注重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如苹果农场着力发展苹果汁、苹果酱生产;韩国以京搬道为例,在政府农村创业支持下,大量农村居民引进设备,开展生产桔梗粉、桔梗饮料等产品及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B.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D.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D答案:D解析:考查现代食物生产。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日本和韩国大力发展农业的专业化生产,致力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还进一步发展食品加工业,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2.下图为“精确农业”的系统工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B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图中的“气象信息”“土壤状况电子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关键词可看出,“精确农业”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而“精确”,这是在充分利用数字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项符合题意。从图中的“决策”“技术评估”等信息可以看出,“精确农业”从根本上还需要人来操作,A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国家加强对农业的干预,C项排除;材料与农作物的种植类型多元化无关,D项排除。答案:C解析:材料中“铁路和轮船时代”指的是工业革命时代,“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粮食必先大幅度地增产”表明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是不现实的,要先进行农业革命,使国内粮食大幅度增产,为工业经济提供支持,即农业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故答案为C项;材料表明应先注重粮食的生产,才能保障工业革命,排除A项;B、D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故排除。3.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要发展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粮食必须大幅度地增产,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A.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生产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C.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基础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C4.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高分辨率、实时的数据,包括对农作物的生长监测、产量估计、病虫害检测和灌溉管理等方面。如2010年祝锦霞等人利用无人机平台获得水稻叶片和冠层图像;2014年宗南等人通过小型无人机遥感获取灌浆期玉米可见光图像。这说明无人机技术()A.为农业经济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B.使人类社会实现智能化生产C.具有革新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 D.增强了农业产品的竞争优势C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高分辨率、实时的数据,包括对农作物的生长监测、产量估计、病虫害检测和灌溉管理等方面”“利用无人机平台获得水稻叶片和冠层图像”“通过小型无人机遥感获取灌浆期玉米可见光图像”可知,无人机技术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这为革新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经济交流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使人类社会实现智能化生产”的表述夸大了无人机技术的作用,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无人机技术与农产品竞争优势增强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2—1933年为苏联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牺牲农业、轻工业来发展重工业的政策,这是乌克兰发生大饥荒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A项并非主要原因,排除;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冲击到苏联,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5.乌克兰号称“欧洲粮仓”,以3%的苏联国土面积占比长期承担苏联30%以上的粮食征集总量。1932—1933年,乌克兰不堪重负,终于发生大饥荒,损失300万—350万人口。造成此次大饥荒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B.经济危机冲击了乌克兰农业生产C.为支持工业化对粮食过度征购 D.苏联政府对救济工作消极应对C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等信息可知,随着矮秆水稻和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体现出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左”倾错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包产到户发生在1978年之后,排除C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故选A项。6.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A答案:A解析:“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的运输货物,②正确;通过材料无法证实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而且肉类加工本身不属于机械生产,也不属于现代农业,③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7.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A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人们用冰保鲜食物,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人们已使用青铜冰鉴来冷藏酒及食物,后用冰制作食物,修建冰库、冰窖等实现食物的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这反映了中国古代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食物冷藏保鲜技术,酒、鲜肉、鲜果、蒜不属于粮食(粮食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排除A项;据材料,保鲜技术多供宫廷、贵族使用,没有涉及保鲜技术产生的原因,排除C项;古代民众与材料中“曾侯乙”“为宫廷运送”“保证对皇宫的供应”不符,排除D项。8.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可以冷藏酒及食物:《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冰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墓,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些反映了()A.粮食储存技术历史悠久 B.古代劳动人民富有智慧C.需求刺激保鲜技术产生 D.古代民众追求生活品质B答案:B解析:材料“使用彩钢小粮仓储粮每百斤减损2.5~5千克,一个小粮仓可减损粮食近100千克”反映了储粮技术的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民采用新的储粮方式,没有涉及观念的改变,故排除A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均排除。9.“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以耕种为生的农民来说,小小粮仓不仅承载着他们的财富,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据了解,与传统储粮方式相比,使用彩钢小粮仓储粮每百斤减损2.5~5千克,一个小粮仓可减损粮食近100千克。以1000个项目农户使用计算,存粮100多万千克,每年可减少储粮损失5万~10万千克,产生的经济效益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