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程标准壹贰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中国历史上是如何管理民众的?又是如何处理社会问题的?户籍制度
户籍指中国历代政府为掌握户口数量而设置的一种簿籍登记制度。户籍制度的内容十分广泛,功能也非常繁杂,可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制度。户籍制度,既包括户籍登记,也包括户籍管理。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户籍管理是赋役征发的依据户籍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问题:为什么历代高度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户籍是征发赋役的依据。古代政府掌握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维系统治。商:材料1:“辛巳卜,贞,登帚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登人三千呼战”。——殷墟甲骨卜辞材料2:王登人五千征土方
——罗振玉《殷虚书契后编》满足战争的需要西周:材料3: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周礼·秋官·司民》经常性、制度性登记人口创建人口登记、统计制度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开始制定户籍(1)秦献公时期:“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任用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法。(2)商鞅变法时期: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战国时期——户籍相伍材料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材料2: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反映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从而也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秦朝——分类登记秦朝建立后,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蒙恬列传》
秦户籍简出土于湖南里耶。“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等级性、不平等性里耶秦简属于哪种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汉朝——编户齐民(1)管理:丞相助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3)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东汉末年——户籍散乱特点:行政管理与赋税一体化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原因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吴钩《户籍上的中国》东晋——黄籍、白籍和土断(3)原因:①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南渡北方大族不愿泯灭南北界限,因此分黄、白籍登记。②江南开发,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1)原因: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根据历史纵横思考:(1)东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白籍”?(2)“土断”政策有何作用?(3)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作用:打击豪强士族势力,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和兵源。◆“黄籍”:西晋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白籍”: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隋朝——“大索貌阅”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裴蕴因是上奏,要求实行大索貌阅。......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民众对此则怨声载道。
——《隋书·裴蕴传》
【思考】隋“大索貌阅”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哪些影响?原因:户籍隐瞒严重,逃避赋役;豪强大族控制隐瞒人口;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积极影响: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推动了经济发展;打击了豪强地主,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影响:隋政府在授田不足的情况下竭力将百姓编入户籍,加派赋役,会激化阶级矛盾,为隋朝的灭亡埋下隐患。唐朝——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材料1: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作“团貌”的程序。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验年龄和相貌,记录有人户的肤色、身高、面部等特征……验查无误之后,便根据年龄大小在户籍档案上注明“黄小中丁老”……唐代户籍制度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材料2: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
——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宋朝——主客分籍
客户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改革户籍制度,将客户与主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思考】提取宋代户籍变化的信息,并说明理由。理由:①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②“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
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⑤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强,便于管理的需要。信息:①户籍按常产有无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客户、总数增加;
②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佣户)。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元朝——诸色户计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医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划分标准包括民族、职业、社会地位等,带有民族压迫色彩材料(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民族户别蒙古人军户、站户、猎户、蒙古户色目人军户、畏吾儿户、答失蛮户、也里可温汉人、南人医户、匠户、酒户、丝绵户、姜户、阴阳户、礼乐户、僧户、道户、盐户、军户、站户、猎户、儒户、河西户、契丹户、舶商户、淘金户……等黄册:保证徭役的征发鱼鳞图册:保证田赋征发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依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3)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明朝——职业定籍、黄册(户籍管理松弛)清朝——永停编审材料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乾隆三十七年上谕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彻底割裂,户籍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影响因素: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②统治者的改革;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财政危机,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⑥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因素、特点、趋势及影响特点:①历史悠久,由简单到复杂;
②地域性:控制人口,限制其流动;
③等级性:有特权户种等类别。如秦
分类登记制度
④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
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⑤多重性: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发展趋势: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②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④明清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影响:(1)积极:①便于征发赋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强化户籍管理,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强中央集权。(2)消极:①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②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实质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④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上,易形成保守的社会心理。二管好王朝的家底——历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曾任沛县泗水亭长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朝代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秦汉乡里制度什伍组织唐乡里制度邻保制度北宋乡里制度保甲制(王安石)明里甲制十家牌法(王守仁)清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二管好王朝的家底——历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维护小农经济﹑国家统一﹑专制强化﹑征发赋役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政府救济重点在救灾,核心是保证粮食供应。民间救济侧重日常生活中的赈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一)社会救济: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宗族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生活有利于维护统治、社会安定范仲淹朱子社仓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一)社会救济:思考3:政府救济和民间救济各自侧重点是?实施者地位举措政府主体汉朝常平仓制度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宗族辅助,宋朝兴起慈善组织辅助,明清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善堂、善会
清光绪八年,太子河、浑河泛滥,沈阳贫民流离失所,奉天总兵总兵左宝贵汇集奉天社会志同道合之士,相继设立惜字局、义学馆、栖流所、施粥厂、育婴堂等五个部门,成为了奉天同善堂的雏型。清光绪二十一年,左宝贵在甲午战争中阵亡。次年,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将左宝贵生前创建的各种慈善机构统归一处,合称“奉天同善堂”。奉天同善堂近代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任务一:知道中国历代社会救济概况。(一)社会救济: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优抚内容朝代措施尊敬、赡养老人秦汉明初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唐朝宋朝元朝明清鸠杖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养病坊福田院众济院养济院北宋哲宗颁布诏令,在淮东路设官房,居养鳏寡孤独、贫困不能自存者,月给口粮,病者给医药。宋徽宗时,赐名为“居养院”,并推广到全国各州府。居养人的口粮、日用钱、冬季柴炭钱政府也都有具体规定。据统计,当时全国每年所需费用约五百万贯,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南宋时期,各州府基本上都设立一处的居养院。居养院大多依靠地方官府拨款、绅商捐款筹备基金。——摘编自《宋史》等任务二:知道中国历代社会优抚政策概况。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二)优抚政策:九族九族,你为什么不跑啊?施药局安济院慈幼局巩固练习1.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规范格式员工解聘协议范本
- 2024年培训学校业务承接协议典范
- 2024年资格认证代理挂靠服务协议
- 2024年简化场地租赁协议范例
- 2024年水产养殖协议范本及条款详解
- DB11∕T 1694-2019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节能规范
- 2024年设备分期付款购销协议典范
- 2024年房产租赁业务协议参考
- 2024年停车场租赁模板协议
- 2024年度定制墙体租赁服务协议
- 朝花夕拾读书分享会
- 心肌病和心肌炎课件
-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培训
- 糖尿病专科护士考试试题
- 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概述
- 乡村旅游财务分析策划方案
-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1
- (中职)ZZ030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规程(7月19日更新)
- 2024年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非甾体类抗炎药课件
- 出入库登记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