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伐檀(tán)狡黠(jié)木讷(nè)裨益(bì)B.收敛(liǎn)涟漪(yī)踌躇(chú) 觇视(zhǎn)C.裨(dàn)益萎靡(mǐ)佝偻(lóu)稼穑(sè)D.狩(shǒu)猎惊悚(sǒng)审谛(dì)庠(xiáng)序【答案】C【解析】A项“狡黠”的“黠”应读xiá;B项“觇视”的“觇”应读chān;D项“狩猎”的“狩”应读shòu。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病偻沦猗拾掇早实以蕃B.硕茂迁徙硕茂名我固当C.樯橹雄姿疏密羽扇伦巾D.故垒飧饔倾倒惊涛拍岸【答案】C【解析】C项“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遂而鸡豚遂:成、养好B.不稼不穑稼:收获C.早实以蕃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D.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答案】B【解析】稼:播种。4.下列句子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就是()A.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B.昂其直,居为奇货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D.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答案】D【解析】A.裁:通“才”,刚刚。B.直:通“值”,价钱。C.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得。D句没有通假现象。5.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案】B【解析】A.“江山如画”中,把“江山”比作“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樯橹”借代战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卷起千堆雪”中,把激起的浪花比作“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人生如梦”中,把“人生”比作“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6.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寘之河之干兮B.早缫而绪C.昂其直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案】D【详解】A.“寘”通“置”,放置。B.“而”通“尔”,你们。C.“直”同“值”,价值、价钱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平时学习很努力,这次考试成绩优异,真是天道酬勤。B.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不要虚度光阴。”C.他穿着名牌服装,戴着昂贵的首饰,真是相形见绌。D.面对困难,我们要勇往直前,不能畏首畏尾。【答案】C【解析】“相形见绌”原意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此处用于形容穿着昂贵与语境不符,应用“光彩照人”等词。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伐檀》这首诗,揭露了古代统治者不劳而获的罪行。B.郭橐驼说:“我种树的方法很简单:只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已。”C.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D.听说他要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旅游、大家都羡慕不已。【解析】B【答案】A项“《伐檀》这首诗”中“这首诗”应移至引号外;C项“千古风流人物”后应为逗号,非分号;D项“北京、上海、广州”是并列的城市,但并非列举全部旅游地点,故“广州”后的顿号应改为“等”或去掉顿号。9.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正确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真实的传记,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人木三分”从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高度评价了《聊斋志异》。D.“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一门三父子”指的是苏氏三父子,分别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答案】B【详解】《种树郭橐驼传》不是真实的传记,一般认为郭橐驼是虚构的人物,此文应当作一篇寓言来看。10.对课文《促织》最后一段“异史氏曰”的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揭示了黎民百姓悲剧命运的根源,寄讽谏之旨。B.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以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C.作者借古讽今,揭露了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D.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不平之感。【答案】C【解析】“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此段内容体现不出这一内容,属于过度解读。二、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2题,共39分)(一)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题,与内容有关。B.“故垒”的意思是旧城墙。“人道”意思是“人们(都)说”。C.“遥想”是一个总领词,所领的范围直至“早生华发”一句。D.“酹江月”意思是以酒祭奠江水中那一轮永恒不变的月亮。【答案】C12.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答案】C13.对诗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虽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却早已长出白头发了。【答案】D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篇,直奔历史,把奔流不尽的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背景。B.“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直插云霄的山峰、拍岸惊涛和澎湃的雪浪。C.下片由“遥想”领起五句,着力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指挥若定的东吴将军周瑜的形象。D.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的赤壁景色与“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答案】A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词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因而在文中流露出沉重、苦闷的情绪,但词的最后一句却表现了他的超脱与旷达。B.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在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阕词人集中腕力从正面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并抒发感慨。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绘形、绘声、绘色,从不同角度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仿佛把读者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D.本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写尽了赤壁的雄奇和周瑜的风采,表现了词作的豪放风格。【答案】B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答案】①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②对古代英雄豪杰的仰慕;③对自己年岁已老而壮志难酬的慨叹。(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⑴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⑶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⑷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⑸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1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理,非吾业也业:职业B.见长人者好烦其令好:喜欢C.官命促尔耕促:催促D.故病且怠怠:怠慢【答案】D【解析】D.怠:懈怠。18.下列各句中,句式属于倒装的一项是()(3分)A.已去而复顾B.他植者则不然C.故不我若也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答案】C【解析】A项省略句,前面省略了主语“那些做法相反的人”,译文为:那些做法相反的人已经离开了又回头看看。B项否定判断句,“则”表判断,译文为:别的种树的人却不是这样。C项宾语前置句,倒装句,“我若”宾语前置,应是“若我”,比不上我,译文为:所以他们都不如我啊。D项省略句,省略了主语,译文为:其他种树的人用手摇动树干来观察它长的稀疏还是茂盛。19.对课文片段中有关字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驼业种树。”“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业”。B.“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硕大茂盛”。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句中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D.“若甚怜焉。”“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答案】C【解析】C项,前两个“以”字,都是目的连词。“验其生枯”是“爪其肤”的目的,同样“观其疏密”是“摇其本”的目的。第三个“以”是修饰连词,“日”作“离”的状语。20.对文段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通过叙述郭橐驼善于种树之事,借题发挥出以其法治民的道理。B.本文阐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义,反对政令烦苛,胥吏扰民。C.本文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对比,用种树类比治民,设比精巧。D.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以德治国”的进步思想。【答案】D【解析】“以德治国”错,应为“养民治国”(原文“养人术”中“人”即“民”的讳说)。21.对《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虽名为人物传记,但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B.本文阐明了“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义,反对政令烦苛,吏胥扰民。C.文章由事及理,通过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D.文章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端,委婉指责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答案】D【解析】“指责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有误,应是“指责中唐吏治扰民伤民”。2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分)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答案】我们老百姓停止吃饭来慰劳公差尚且没有空,又用什么来使我们的生产繁荣、使我们的生活安乐呢?所以就困苦又疲乏了。

【解析】小人,老百姓;飧饔,吃饭;何以,用什么;蕃吾生,使我们的生产繁荣;安吾性,使我们的生活安乐;病,困苦。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三、默写(每空1分,共5分)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2)古国神游,,早生华发。(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浪淘尽(2)多情应笑我(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四、应用文改错(6分)24.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从格式到内容都有错误或遗漏,请指出4处并按要求修改。(6分)征稿启事为丰富校刊《中学时代》的内容,特征求下列稿件:园丁颂歌,班级新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为宜。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祝大家学习进步!《中学时代》编辑部2024年9月20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正文应写明交稿截止日期。(2)正文中还应交代交稿的地点或方式。(3)祝愿的话应该删去。(4)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两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