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理论_第1页
第五讲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理论_第2页
第五讲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理论_第3页
第五讲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理论_第4页
第五讲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理论一、过渡经济和过渡经济学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比较三、从制度变迁方式角度关注中国的经济过渡一、过渡经济和过渡经济学(一)过渡经济和过渡经济学1、过渡经济——是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化2、过渡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世界计划经济的消解、市场经济逐步形成这一过程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过渡经济学试图理解和解释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并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变迁。这是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学科,主要研究经济体制比较的基础,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市场化改革的方法及其前景。(二)过渡经济学的不同范式——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经济的结构、机理以及经济转型中市场的作用、政府的地位、国有企业的前途和宏观政策的目标等基本问题有着不同的判断1、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1)华盛顿共识的提出——最初是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针对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长达10余年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频频爆发的困难格局提出来的。(2)主要内容①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形势②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③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④实施利率市场化⑤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⑥实施贸易自由化,用关税取代数量限制开放市场⑦开放外国直接投资⑧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⑨放松政府管制,取消除证明为攸关安全、环境和消费者保护以外的一切阻碍和限制竞争的制度⑩立法保护私有财产(3)核心内容——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4)产生的问题——一方面,这一理论所推崇的激进式改革的绩效大失所望;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只是关于市场运作的理论,不是市场发展的理论,抽象掉了时间、制度以及政治和文化等重要因素作用,无法对制度变迁的复杂过程作出系统解释。2、以新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后华盛顿共识”——强调与发展相关的制度因素,相关的政策主张只有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制度建设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政策设计不仅应关注经济增长,而且应关注减少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等问题;强调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倡导的私有化、资本帐户开放和经济紧缩政策。3、演进主义——主张渐进主义,反对大规模变革(1)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进化系统,其内部具有自我强化的机制,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着互补性,互补性越强,改革的成本越高。同时进行大规模改革的时候,即使总的方向已定,改革的结果和过程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制度发展过程中还必然能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给经济体制的推进带来政治上的困难,因此渐进式改革方式更为可取。(2)从进化论观点看,没有多样性,就没有选择,制度和组织的快速变化,往往会牺牲长期效率。相反,旧体制的存在,制度变迁中的摩擦,会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制度的选择和产生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促进制度的成长。4、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1)制度经济学①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②制度学派可以分为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制度”的重视,是二者的共同点。制度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历史学派,强调经济发展中的历史性和过程性,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现象,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演进性。这与从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角度对经济活动进行静态分析的主流经济学派有本质的不同。③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比较流行的做法。根据这一理论,当改革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制度的供给与制度的需求相等时,制度处于均衡状态;当改革的预期收益大于改革的成本时,制度变迁就会发生。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是“产权明晰化”和“交易自由化”。(2)新政治经济学——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转轨的核心是宪政规则的大规模改变,只有宪政制度的转轨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最终标志,而经济转轨(价格自由化和私有化)只是转轨的一部分。5、“北京共识”(1)提出——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调查论文,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2)内涵①创新的价值——把创新的价值重新定位,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迄今创新和技术给一些部门带来超快速的变化,使中国发展速度足以解决改革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②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由于不可能从顶端实现对“动乱”的控制,就需要一整套新的工具。把眼光超越诸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尺度,集中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处理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矛盾的唯一途径。③自主发展理论——“使用影响力把想要踩踏自己脚趾的霸权大国挪开”,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安全理论。(3)目标——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

与路径比较(一)激进式改革的内容1、定义——是指与俄罗斯式的道路联系在一起的,有时也特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俄罗斯推行的“休克疗法”,或称“大爆炸”、“创世纪”式改革。2、内容和特点(1)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实行多党制(2)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3)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3、局限性——激进式改革虽然有利于摧毁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可逆转性”、避免改革过程中出现逆转和反复,但是由于彻底否定了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经济体制的中断,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1、定义——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2、特点(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2)增量改革(3)先试点后推广3、渐进式改革的局限性——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一旦发展的势头被迫中止,那么,之前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掩盖下的矛盾立即会尖锐起来。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妥协,尽可能的在不触及他们利益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变革,但是,当改革进入到深层次阶段时,无论如何的小心翼翼,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此时,要想把改革继续推进下去,要么,给予既得利益集团以更大的利益,也就是说继续寻求妥协的方式;要么,整个社会将进入一个尖锐对立的局面,形成零和博弈。(三)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比较1、改革和发展的关系——激进式改革往往是先搞改革、后求发展,改革阶段好比“泪水之谷”,通过人为降低发展速度来推动改革;而渐进式改革则是既搞改革、又求发展,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尽量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用经济的稳定发展来支持改革。2、“破”与“立”的关系——激进式改革往往是“破”字当头、先破后立,采用“休克疗法”首先彻底破坏计划经济体系和国有制度,然后进行新体制建设,结果大多造成体制“真空”;而渐进式改革往往“立”字当头、先立后破,在改革过程中于不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不断减少指令性计划,这样使传统体制收缩的同时市场主体和关系相应形成和扩张,避免了体制“真空”。

3、速度和推进力度——激进式改革往往重视速度,力求速决,俄罗斯于1990年8月制定的“500天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渐进式改革则往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其典型作法是,通过局部均衡各个击破,通过边际均衡分解难题,而不是一味求全、求快。三、从制度变迁方式角度关注

中国的经济过渡(一)制度变迁及方式分类1、制度变迁的涵义——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过程。制度变迁是一个动态的现实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谁发动制度变迁、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变迁、如何进行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注意:制度变迁一定是向更有效率的制度演化2、制度变迁方式——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称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1)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受新制度获利机会的引诱,自发倡导、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2)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充当第一行动集团,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

3、约束制度供给的因素分析(1)宪法秩序——具体的制度安排不能超越宪法秩序明确规定的制度创新空间(2)制度供给成本——个体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政治成本与收益(3)财政约束——改革需要财政提供保障(4)知识约束(二)我国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型→需求诱致型1、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1)涵义——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2)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①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②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③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在具体制度创新中的利益摩擦是难免的④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⑤统一观念(3)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①制度选择目标——产权关系明晰化,由分散型决策体制取代集权型决策体制②政府组织实施决策权分散化的方式☆行政性放权☆经济性放权③放权对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影响——瓦解A、随着放权让利或改革的推进,权威存在扩散化倾向——代理机构被授予的权限越大,权威扩散的可能性就越大,其直接后果是弱化了权力中心的权威。B、纵向隶属的等级制发生松动,由传统的单向依赖的等级规则演变为双向依赖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变迁由命令协调转变为谈判协调C、相当一批原先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企业成为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行政命令对其不再具有充分的约束力D、下放权限的直接后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产权规则及市场机制④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推进决策分散化的障碍A、经济上的障碍——政府控制下的分权化改革将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投资需求旺盛、财政入不敷出B、政治上的障碍——政府控制下的分权化改革将会导致政府权威得以维持的等级制的瓦解2、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1)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中的“诺思悖论”①“诺思悖论”——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②解开“诺思悖论”所面临的障碍A、“诺思悖论”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表现为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B、在权力中心主导制度变迁的条件下,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能否转变为现实的制度安排,依赖其能否从权力中心获得制度创新的特许权,或者能否凭借其讨价还价能力突破进入壁垒。C、面临的障碍☆在产权关系模糊的条件下,微观主体或因收益预期不明确而不能及时感知获利机会,或因不能排除免费搭车而不愿从事充满风险的制度创新活动。☆即使微观主体感知获利机会,如果没有权力中心的许可或授权,既不能自主“进入”可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查,也难以“退出”由权力中心做出的制度安排☆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可能会受到现有宪法秩序的限制☆自下而上的自愿性制度安排暗含了决策必须一致同意的假定,但由于存在外部性、不确定性等因素,它不一定能导致集体行动。这些障碍因素可以通过集团内的说服、谈判从而达成一致同意的契约来克服,但由于高昂的交易费用,常常使微观主体知难而退。③解开“诺思悖论”的突破口——介于个体的自愿牟利行为和完全由权力中心控制之间的集体行动——在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契约与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既能满足个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寻求最大化利益的要求,又可通过在与权力中心的谈判与交易中形成的均势来实现国家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制度变迁方式,实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这样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2)地方政府在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特殊功能①地方政府成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第一行动集团”A、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推行,地方政府具有了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从而在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中扮演着主动谋求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B、财政包干体制不仅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而且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竞争方式,即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与财政收入相联系的GDP成为度量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发展本地经济的强烈冲动。他们不仅是纵向等级构架中的行政代理人,而且也是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目标与资源配置权力的自主行为主体,即政治企业家。C、在地方之间竞争与制度非均衡条件下,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敏锐发现潜在制度收益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政治上冒风险的能力去率先捕捉潜在制度受益,并通过较其他地方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来获得更好的政治升迁机会。②地方政府获得制度创新进入权的途径——获得改革优先权的试点单位通常可以在承担较小改革成本的条件下获得双重收益:由优惠政策带来的额外收益;改革先行一步的体制优势带来的制度收益A、直接从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方案中获得试点权B、通过正式渠道或非正式渠道向权力中心传递反映本地利益的制度创新需求,并力图使这一需求转变为权力中心的正式制度供给方案,从而直接获得制度创新优先权C、改革方案一旦形成后,地方政府为获得含有垄断租金的改革试点权而展开竞争D、没有获得进入权的地方政府会通过变通的方式,以能否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的标准理解和实施权力中心的改革方案,使实际的制度安排或多或少偏离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从而变相获得进入权力E、采取先斩后奏、暗中模仿试点单位的做法或另辟新径等途径突破进入壁垒③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的事后追认A、地方政府从事自发制度创新的途径⊙先做不说⊙做了再说⊙领导批示或题词⊙先生孩子,后领结婚证B、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事后追认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基于经济实力的谈判能力§权威的扩散化程度§权力中心从中获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维持对进入管制的成本④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及市场主体的培育A、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如何争夺与优先进入权相联系的垄断租金方面存在很强的相互依赖性。B、这种依赖性使地方政府与企业在自发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合作多于冲突,它走的是一条双方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