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沐浴养生康复技术【学习目标】1.掌握水浴、药浴养生康复技术。2.熟悉香熏养生康复技术。3.了解沙浴养生康复技术。沐浴康养是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沐”意为洗头,“浴”意为洗身。沐浴康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水、药物、温泉、泥沙、空气等天然因素,作用于体表,循行经络,内达脏腑,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实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和美容养颜的目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记载了熏洗法和洗浴法,并载有8首熏浴方。《礼记曲礼》中也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的论述。在我国始建于800多年前的安徽省夥县宏村,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用整块石头凿制出的大浴盆。可见,沐浴养生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方式之一。沐浴康养的优势在于给药途径独特,疗效迅速、显著,适用范围广;同时还具备安全、毒副作用小、效简便廉等特点。第一节水浴水浴是利用一定温度的水作用于体表,疏通经络,排除体内风、寒、湿、火等邪气,以达到养生防病、强健身体、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水浴有着极佳的康养作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离不开它了。古人认为水和火是圣洁之物,可以祛除体内的寒热邪气。经常在流动的水中沐浴,是保健养生的重要内容,《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就有“气寒气凉,行水渍之”的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贵族就有用“潘”,也就是煮热的“淅米汩汁”洗面沐发的习惯,据说这样可以让皮肤白嫩光滑。在唐代还制定了相关制度,所有官吏10天一次休息沐浴,即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常见的水浴有热水浴和温泉浴。一、热水浴热水浴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保健沐浴方式。在热水浴中,可以通过添加各种各种辅助剂,以增强热水浴的保健效果,现举例如下。(一)酒浴在温热的洗澡水中加入500mL白酒或黄酒,再行洗浴,称为酒浴。酒具有祛风散寒之功效,在帮助人体祛除风寒、风湿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皮肤血液供应,使皮肤光滑、柔润、富有弹性。酒浴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外感风寒等都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二)醋浴在热洗澡水中加入500mL食用醋,再行洗浴,称为醋浴。这种方法有活血止痛、祛风止痒的功效;同时,由于酸味的收敛作用可使扩张的毛孔收缩,从而改善粗糙的皮肤。另外,醋浴对各种皮肤病、瘙痒症也有治疗效果;还可消除疲劳,松弛紧张肌肉,令身体舒适。(三)盐浴洗浴时用食盐在肩、腰、腹、脚等部位加以搓擦,充分按摩,至皮肤呈赤红色后用清水冲净,然后再进入浴紅在温水中浸泡20分钟。盐浴可以活血化瘀、消脂减肥,同时还可以解除身体疲劳。(四)艾叶浴在洗浴水中加入艾叶,称为艾叶浴。艾叶是祛风散寒之品,浴后可祛骨节风寒,治四肢麻木、腰臂疼痛,使人神清气爽、红光满面。二、温泉浴温泉浴是利用自然界温泉的温度及特殊成分对人体进行调理的沐浴方法。我国的温泉资源众多,已知的温泉达2000多处。温泉浴有很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水之二温汤》中记载温泉“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一)康养机制一是物理效应,指水和水温对人体的直接作用。泉水的温热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水的机械浮力与静水压力作用可起到按摩、收敛、消肿、止痛之效能。二是化学作用,温泉水中大多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铁、锂、硼等各种微量元素,这些特殊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康养作用。不同的温泉,其适应证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硫化氢具有兴奋作用,因此不适合于神经官能症患者,而碳酸氢钠泉及硫酸钠泉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二)康复适应证1.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湿疹、尊麻疹、过敏性皮炎等。2.肌肉关节病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腰肌劳损、外伤后遗症、半月板损伤、软组织损伤等。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结肠炎、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等。4.循环系统疾病早期高血压、早期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等。5.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6.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7.其他神经官能症、肥胖症、糖尿病、妇科病等。(三)注意事项1.温泉浴不宜在空腹或饱餐后进行,疲劳时亦不宜进行。2.老人和身体虚弱者在温泉浴后偶尔有发生虚脱晕倒者,若感到头晕、心悸,应立即出浴。3.利用温泉浴进行康复治疗,一般每次10〜20分钟,15〜30次为1个疗程,间隔3〜7天再开始第2个疗程。4.洗温泉浴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防疾病交叉传染。第二节药浴药浴是用一定浓度的药液,通过洗浴或浸泡机体,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通过皮肤吸收,起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调和气血、消肿止痛、止痒等作用,而发挥药物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沐浴方法。药浴是中医学独特的外治疗法之一,是一种独特的给药途径,它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形式也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辨证,并因时、因地、因人谨慎选药、处方。一、药浴的发展历史药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在狩猎生活中常会发生外感、外伤等疾病,在生活实际中逐步体会到使用温热的石块或沙土局部加温能消除某些不适感,用草、树叶等点燃熏烤某部位能消除某些疼痛,这样逐渐产生了熏洗等外治疗法。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地理志《山海经山经西山经》中记载黄“浴之已疥”,其中并有“浮山……有草焉,名日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藤芜,配之可以已房”的记载,这是药浴的萌芽时期。战国到秦汉时期是熏洗疗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黄帝内经》为熏洗疗法的治则治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治疗狐惑病“蚀于下部”用苦参汤洗方,以“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晋代与南北朝时期是中医外治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肘后备急方》《范东阳方》等都有药浴疗法的具体应用。如《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洗眼汤:“以当归、芍药、黄连等分,停细,以雪水或甜水煎浓汁,乘热洗,冷即再温洗,甚益眼目。”到了唐代,药浴应用达到高峰,除了在妇科、儿科、皮肤科等的范畴广泛应用外,还在疾病预防、美容美发等方面有了极快的发展。明清时期是药浴发展的巅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沐浴、热浴、坐浴等中药外治法。另外,经历若干年的总结与发展,药浴还发展出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二、药浴的特点及优势(一)给药途径独特,疗效迅速显著药浴的作用途径简单,通过皮肤、黏膜对药液的吸收,进入组织、肌肉,疏通经络,通过大量排汗,使体内风、寒等外邪及毒素排出体外。尤其对于病变部位在肢体、皮下等循环末梢的疾病,药浴的疗效更为迅速、显著。(二)适用范围广泛药浴经历中医数千年的发展和实践,熏洗的方法不断改进,使得药浴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皮肤病、妇科病、局部软组织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疾病具有很大治疗优势,而且还可用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肥胖症等,并可用于疾病预防和保健美容等。(三)安全,毒副作用小药浴是外治法,药物经皮肤、黏膜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较小,因而减轻了肝肾负担及对消化道的刺激。(四)效简便廉,患者易于接受药浴不需要特殊或昂贵的仪器设备,药物也多为天然中草药,使用方便,治疗也不受环境、条件限制,而且患者的治疗负担也较轻。因此,这种治疗方式患者易于接受,也易于推广。三、药浴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一)药浴用具1.陶瓷(铁)盆、桶等熏洗局部、头、面使用。2.浴盆全身洗浴使用。3.木桶全身、肢体洗浴使用。(二)注意事项1.禁忌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肾脏病、主动脉瘤、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恶性肿瘤、眼部新鲜出血性疾病等禁用。妇女妊娠期、月经期、饱食、饥饿及过度劳累也不宜进行药浴。2.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2)熏洗药液以35〜45°C为佳,过凉和过热都不可。(3)痈、疮、皮肤溃疡、化脓性疾病等,淋洗药液不能重复使用。(4)严格执行一人一器,做好器械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三)康复应用举例1.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1)病因病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病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外邪侵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导致咳嗽;内伤咳嗽多属体内其他脏器所累,如脾虚湿蕴,聚而生痰,痰浊犯肺,导致咳嗽。(2)药物组成:鱼腥草150g,麻黄50g,细辛50g。(3)康复方法:将上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适量开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取药液放入浴盆中,加入适度热水,浸泡全身1小时左右。(4)适应证:痰湿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痞满,食少体倦,大便稀澹,舌苔白腻。2.风湿性关节炎(1)病因病机:营卫失调,外感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和关节,引起关节肿胀疼痛。(2)药物组成:桃仁10g,乳香10g,没药10g,红花7g,独活13g,羌活13g,防己25g,苏木30g。(3)康复方法:将上药煎煮后倒入盆中,可将患病关节在药液中浸泡,或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处。(4)适应证:风、寒、湿所致之关节肿痛。第三节沙浴沙浴,就是以沙子为媒介,与身体接触,向体内传热,以达到养生康复目的的沐浴方法。《本草拾遗》中对沙浴的方法有详细的记载:“六月河中诸热砂,主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脚疼冷、风掣瘫缓、血脉断色,取干砂曝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更易之。”沙浴主要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对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第四节香熏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天然植物油可以治疗精神及情绪上的多种疾病,并有清洁和防腐作用。香熏疗法是患者通过嗅闻具有养心安神、疏肝理气或芳香开窍等作用的香药,以促进康复的疗法。香气的程度有浓淡之分,而作用则有强弱之别。香气浓者疗效快而强,如苏合香、麝香之类;香气淡者疗效慢而弱,如菊花、松枝等。香药的取药部位不同,作用亦有差别。花类香药如玫瑰等芳香走窜,一般作用于上焦和体表,多有芳香化郁、理气开窍之效;根类香药如檀香、沉香气味厚重沉实,多具镇静、安神之功。香熏疗法以取天然香气为主,亦有采用多种香药加工制成复合香料防治疾病、摄养身心者,可广泛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香熏疗法是基于中药香药而来,传统中医药对香药有着深入研究。一、康养机制香熏原料多具有芳香走窜之性,故具有芳香开窍、解郁、醒脑益智、疏通经络、醒脾、活血止痛、镇静安神等功效。正如《景岳全书》中记载:“馨香,使气血流通。”尤其是香气浓者,常能升清降浊,芳香避秽。如合欢花可养心安神,玫瑰花、香椽、佛手可疏肝理气,佩兰、艾叶可芳香避秽等。(一)芳香辟秽《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自能除邪辟秽也。”《本草纲目》日:“苏合香气窜,能通诸窍脏腑,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气。”可见前人早就认识到芳香中药具有除邪辟秽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香气具有一定抗菌抑菌作用,可洁净空气,改善环境污染。芳香分子善走窜,飘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清洁呼吸器官,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可对抗病菌,预防或减轻感冒症状。(二)调节神志香熏主要是通过鼻嗅而起到康复治疗作用的。《难经》有云:“心主嗅,故令鼻知香臭。”心主神志,芳香疗法通过调节心神而达到开窍醒脑益智、镇静安神定惊的作用。(三)改善脾胃功能香气能醒脾开胃,升清降浊,从而具有调节脾胃的功能。《本草纲目.薰草》说:“脾胃喜芳香,芳香可以养鼻是也。”《遵生八笺》有将乳香、沉香、丁香等数种具有香气的药材经过复杂的工序炼蜜成丸或刻印作饼,焚之以助清气的记载。(四)促进气血流通香气多具有“辛香走窜之性”,正如《景岳全书》指出:“馨香,使气血流畅。”香熏疗法具有疏经通络、开窍醒神化郁的作用。二、常用方法(一)佩戴法佩戴法是选用香气原料加工成各种饰物佩戴在患者身上,使之不断嗅吸香气,以调节身心的一种方法。所选香药不同,则功效不同。主要有香袋法和香衣法。(二)涂擦法涂擦法是指香料物质加工后,撒涂或擦抹于患者头、身等处,或用之沐浴,使之发挥香气作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所选香料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也有所差别。临床可用于尊麻疹、皮肤瘙痒、阴痒等皮肤病症以及瘫、痿、痹等病证的康复。常用物品有香粉、香脂,以及浴用香豆。(三)嗅闻法嗅闻法是将具有芳香醒神、辟秽等功效的天然香料加工后,盛于小瓶内,经常取出嗅闻的一种方法。出自《寿世保元疥疮》的鼻闻香方就是用此法治疗疥疮。由于此法选药多具走窜透窍之性,孕妇及过敏者禁用。(四)洗漱法将香料加入水中,令患者洗头或者身体以使头发香泽,醒脑益智,全身气血和畅。还可使用无毒副作用的香料,让患者嚼汁、浸酒或泡水含漱,适用于口臭患者,有防治口臭、促进心理康复之效。(五)枕眠法枕眠法是使用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酒席出售合同范本
- 乡下洋房售卖合同范本
- 简单租场地合同范本
- 拆活动板房合同范本
- 共同买店面合同范本
- 玉米批发合同范本
- 畜禽疫苗销售合同范本
- 建筑木工包工合同范本
- 小切口历史-中国古代历代货币考点汇编
- 老人赠送地基合同范本
- 2023年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古诗词赏析教学课件
- 手术室的护理常规
- 机械CAD、CAM-形考任务二-国开-参考资料
- 《快乐生活快乐工作》课件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规定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知识培训
- 市政道路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山东《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规范》
- 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
- 杭州本级公共租赁住房资格续审申请表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