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的“九世之乱”(即始于仲丁而至阳甲的权力争夺),是因为“兄终弟及”的王位世袭制具有很大的变数。周朝为避免王室内部对权力的争夺,在王位世袭上完全改变了商朝的“兄终弟及”的制度,推行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这说明宗法制()A.保证了西周统治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C.维护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差别 D.规范了西周贵族的礼仪行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周朝通过明确嫡长子继承制,消除了王位争夺的借口,避免了类似商朝“九世之乱”那样的长期权力纷争,使政权的传承更具确定性和稳定性,B项正确;仅仅是嫡长子继承制一项不足以保证西周统治的长治久安,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排除C项;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礼仪行为,是维护宗法制的工具,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图1、图2为汉代画像砖,据此可推知,汉代()A.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出现 B.牛耕技术在全国普及C.中原农耕经济最为发达 D.牛耕技术得到了传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北方地区)。据本题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可以看出,在山东、陕西汉墓中分别发现了“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耕作图画像砖,说明汉朝时期牛耕技术得到了推广,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排除A项;材料图片信息只反映出山东省和陕西省,不能代表全国,全国普及说法夸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各地农业经济对比,无法得出中原农耕经济最为发达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3.魏明帝时,卫觊上奏请设律博士,道:“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由此可知,律博士的设置()A.完善了地方法律教育体系 B.利于提高人们对法律的重视程度C.推动了刑法与儒学的融合 D.维护了基层司法官员的法律权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概括得出结论是:当时法律面临私底下被人轻视,狱吏地位低的问题,而通过设置律博士,进行转相教授,可以加强对法律的研究和传授,提高人们对刑法的重视程度,B项正确;设置律博士不能完善地方法律教育体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律博士是否来自儒士,排除C项;设置律博士意在提升司法官的素质,并非维护司法官的法律权威,排除D项。故选B项。4.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法制“一依本朝旧制”。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后,“所用刑法皆从律文”,同时,“以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类以成书”制定新律《皇统制》,颁行中外。以上变化说明金朝()A.逐步认同中原治理模式 B.全面摒弃传统的政治体制C.法治建设达到先进水平 D.社会发展与宋朝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金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法制“一依本朝旧制”,而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后,“所用刑法皆从律文”,同时“以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类以成书”制定新律《皇统制》,颁行中外。由此表明,金朝在逐步认同中原治理模式,A项正确;金朝并没有全面摒弃传统的政治体制,而是在保留本朝旧制的基础上,兼采隋唐、辽宋的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金朝法律制度的变化,而不是法治建设的水平,排除C项;金朝社会发展与宋朝完全相同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王阳明曾说:“孟子之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他在咏良知诗中亦云“个个心中有仲尼”。据此可知,阳明心学()A.与正统儒学观相悖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认为判断是非没有标准 D.强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孟子之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与“个个心中有仲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良知。他进一步指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孔子(仲尼),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潜在的道德判断力和智慧,这表明王阳明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心去认识和判断事物的是非,D项正确;王阳明的这段话并没有明确提到王阳明的心学与正统儒学观相悖的观点,排除A项;阳明心学依然以儒家的“忠孝”“仁”等观念为核心思想,这说明阳明心学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理解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这并不是说判断是非没有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6.1864年,清政府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规定华商到小吕宋(今菲律宾地区)贸易,西班牙“应照最优之国以待中国商人,用昭平允”。其后中意、中奥等通商条约,也都增加了类似条款。这折射出当时清政府()A.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B.重视自身国际地位C.大力拓展海外贸易 D.外交的近代化趋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本题材料“1864年,清政府与西班牙签订的《和好贸易条约》中特别规定:华商到小吕宋地方贸易,该国应照最优之国相待。以及中意、中奥通商条约类似条款,可知这体现了清政府在中外贸易中为华商谋取权益的内容,说明当时清政府在与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时,已经初步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这体现外交的近代化趋势,D项正确;虽然清政府在与各国的条约中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意图,其政府性质决定其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其竭力维护国家主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对于自身国际地位的重视,只是为华商争取经济利益,排除B项;虽然条约中提到了贸易,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清政府有大力拓展海外贸易的具体措施或政策,而且结合所学自身可知,此时的清政府对于海外贸易并不是很重视,排除C项。故选D项。7.晚清新式图书馆始终本着为用书而藏书的目的,不仅发挥着贮藏图书的传统功能,更使中国近代传统藏书事业逐步告别“私人书库”“秘而不宣”的畸形发展状态,使其日益朝着公共图书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这一转变()A.体现了西学东渐潮流的价值 B.开启了晚清教育的近代化进程C.提升了民众的思想文化素养 D.强调了新式图书馆的教化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晚清新式图书馆的这种转变正是受到西方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影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只为藏书而藏书,而是朝着公共图书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西学东渐带来的观念和价值的改变,A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晚清教育的近代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图书馆功能的转变,不能直接得出提升了民众思想文化素养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图书馆功能从私人书库向公共图书资源共享的转变,而不是强调教化功能,排除D项。故选A项。8.如表所示为1927年与1933年民族工业(部分)的发展情况对比。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工业品1927年产量1930年产量棉纱2073万包2381万包棉布900万余匹1600万余匹面粉1950万包3043万包A.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北洋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27至1933年的中国。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民族工业发展出现良好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举措,A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排除C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时期,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9.鉴于滇缅公路的运力有限和运输成本过高,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滇缅铁路。1938年,中、美、英三国会商,签订了一项由美国贷款7000万美元,中、英两国各自在中国(云南)、缅甸境内修筑滇缅铁路的协定。这一决定()A.改变了云南交通落后面貌 B.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C.顺应了民族战争发展需要 D.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据材料可知,鉴于滇缅公路的运力有限和运输成本过高,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滇缅铁路,并与美、英两国签订协定。滇缅公路运力的不足使得修筑新的运输通道成为迫切需求,滇缅铁路的修建有助于增强中国获取外部援助和物资的能力,支持长期抗战,顺应了民族战争发展需要,C项正确;滇缅铁路的修建计划因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没有改变了云南交通落后面貌,排除A项;此次三国会商和协定的签订主要是为了支持中国的抗战,而非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排除B项;这一决定对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是推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从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1992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13年,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这一改革历程()A.体现出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反映出改革重心由经济体制转向政治体制C.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注入发展动力 D.促成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圆满解决〖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78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改革是为了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题干体现了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动力,C项正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但社会主义公有制仍占主体地位,排除A项;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心的,排除B项;“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圆满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11.现代香蕉是由印度和马来亚(即今马来西亚)两地的野生香蕉杂交而成的。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香蕉传入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后来逐渐传播到非洲大陆地区,成为一些地区民众的重要食物。这可用以佐证古代非洲()A.是原始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 B.与亚洲地区存在着物种交流C.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农作物 D.因班图人迁徙产生早期农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亚洲)。据本题材料“由印度和马来亚(即今马来西亚)两地的野生香蕉杂交而成的”“香蕉传入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后来逐渐传播到非洲大陆地区”可得出:古代非洲的香蕉源自亚洲,体现出古代非洲与亚洲地区存在物种交流,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香蕉诞生于亚洲,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香蕉原产于亚洲后传入非洲,与非洲班图人迁徙产生早期农业无直接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10世纪时,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把大量财产和特权赐予教会,使得大量高级教士成为国王的高级官吏;奥托视公国和伯爵领为国家行政区而非采邑,公爵和伯爵也成了国家公共职位。这表明当时的德意志()A.教俗政权二元并立 B.王权呈现集中化的趋势C.民族国家形态完备 D.封君封臣制度较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0世纪的德意志。根据材料“大量高级教士成为国王的高级官吏”“视公国和伯爵领为国家行政区”“公爵和伯爵也成了国家公共职位”可得出,奥托一世试图加强对国家的控制和管理,说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化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王对权力的整合和集中,并非教俗政权并立,排除A项;10世纪的德意志尚未达到民族国家形态完备的程度,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的是国王对国家管理体制的调整,并非重点突出封君封臣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13.近代的法兰克福(今属德国)交易会,是西欧图书出版界的重要盛会;如图所示为1650年和1700年法兰克福交易会上用拉丁文写作的书籍占比。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西欧()A.文艺复兴由盛转衰 B.天主教会腐败加剧C.印刷技术快速推广 D.民族国家得到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罗马天主教会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16世纪以后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得人们对本土文化和语言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和需求,从而推动了用本民族语言的创作和出版,使得拉丁文写作的书籍占比下降,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它的由盛转衰与用拉丁文写作书籍占比的变化并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15-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民族国家兴起,到17、18世纪世俗王权逐渐压过教会神权,此时天主教会腐败与否已与这一变化无必然因果关系,排除B项;居所学可知,至少在14世纪之前印刷技术就传入西欧,印刷术的快速推广有助于文艺复兴的发展,因为它促进了图书出版的发展,会促进图书印刷和交易数额的快速增长,与材料中拉丁语写作的书籍占比下降相悖,排除C项。故选D项。14.1906—1911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期间伊朗民主党提出,“我们必须创立一个伊朗的民族主义,如果人们讲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神,对我们来说是不要紧的。在我们的观点上,各个种族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应当只认同一个民族—伊朗民族”。伊朗民主党这一论述()A.否定了宗教对伊朗社会的影响 B.提出了民主共和的政治诉求C.旨在增强伊朗人的国家认同感 D.以反对种族歧视为主要目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06至1911年的伊朗。根据材料“伊朗的民族主义”“我们应当只认同一个民族——伊朗民族”可得出,伊朗民主党人认为要形成一个超越种族、宗教的伊朗民族,这一论述旨在增强伊朗人的国家认同感,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信仰不同的神,对我们来说是不要紧的”,不等于要排斥宗教在政治中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共和的政治诉求,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立宪革命的主要目标,伊朗立宪革命的主要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不是反对种族歧视,排除D项。故选C项。15.1921年3月,苏俄政府规定取消作为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办法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实物形式的农业税;完成纳税义务以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由土地耕种者自己全权处理支配。这()A.体现了农业与工业互补 B.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C.加速了外国资本引进 D.有利于城乡经济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苏俄)。据本题材料“1921年3月,苏俄政府规定取消作为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办法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实物形式的农业税”“完成纳税义务以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由土地耕种者自己全权处理支配”概括得出结论是:1921年,苏俄的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纳税后的粮食可以自由支配,这样农民就可以出售剩余农产品,交换生活必需的工业品,这有利于城乡经济交流,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农业方面的调整,并没有涉及到工业,因而无法体现农业与工业的互补,排除A项;苏俄(联)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25年,仅凭余粮收集制不能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排除B项;引进外国资本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工业措施,材料没有涉及到,排除C项。故选D项。16.1973年各国开始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会议上肯定了浮动汇率的合法化,从此国际货币制度从固定汇率制正式转向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B.美元失去了全球储备货币地位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实现多元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1973年各国开始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会议上肯定了浮动汇率的合法化”及所学可知,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直接兑换,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随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兑换开始逐渐采用浮动汇率制,C项正确;金本位制早在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就走向崩溃,排除A项;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多元化并未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古以来,洛阳就被人们视为“天下之中”,汉光武帝刘秀曾定都洛阳,曹魏、西晋、北魏也都曾定都洛阳。唐末五代时期,由于长年战乱不止,洛阳受到的冲击十分严重。五代时期,各朝对洛阳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复,“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乃筑垒于故市,建制府署,以防外寇”。宋仁宗即位后,士大夫们纷纷要求改革当世文风,数名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在洛阳地区领导了北宋文风改革。庆历新政后,北宋政府开始在州县大规模建立官学,作为西京的洛阳也迎来了办学热潮,其下属诸县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官办学校。王安石变法期间,反对派司马光选择在洛阳置办园林,读书清修,编撰《资治通鉴》,数十年如一日。程颢、程颐兄弟也长期在洛阳著书、讲学。从整个北宋的文化格局来看,洛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北宋一个重要的文化重镇。——摘编自李国威《北宋洛阳文化地位演变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洛阳恢复繁荣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北宋洛阳的城市功能定位。〖答案〗(1)有利条件:“天下之中”的优越地理位置;丰厚的历史底蕴;各代朝廷的关注和修复;文人群体的集结和官学教育发展的推动;割据局面的结束,社会形势相对安定。(答出四点即可)(2)城市功能定位:作为西京的国家政治副中心;作为“守内虚外”国防政策下,拱卫京师的重要军事屏障;作为重要的官学教育中心、史学研究中心和理学传播中心。(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有利条件:据材料“自古以来,洛阳就被人们视为‘天下之中’”可得出,北宋洛阳恢复繁荣的有利条件是:“天下之中”的优越地理位置;“汉光武帝刘秀曾定都洛阳,曹魏、西晋、北魏也都曾定都洛阳”可得出,北宋洛阳恢复繁荣的有利条件是:丰厚的历史底蕴;“各朝对洛阳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复”可得出,北宋洛阳恢复繁荣的有利条件是:各代朝廷的关注和修复;“宋仁宗即位后,士大夫们纷纷要求改革当世文风,数名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在洛阳地区领导了北宋文风改革。庆历新政后,北宋政府开始在州县大规模建立官学,作为西京的洛阳也迎来了办学热潮,其下属诸县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官办学校。”可得出,北宋洛阳恢复繁荣的有利条件是:文人群体的集结和官学教育发展的推动;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洛阳恢复繁荣的有利条件还有:割据局面的结束,社会形势相对安定。【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城市功能定位:据材料“作为西京的洛阳也迎来了办学热潮,其下属诸县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官办学校。王安石变法期间,反对派司马光选择在洛阳置办园林,读书清修,编撰《资治通鉴》,数十年如一日。程颢、程颐兄弟也长期在洛阳著书、讲学。从整个北宋的文化格局来看,洛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北宋一个重要的文化重镇”可得出,北宋时期的洛阳是重要的官学教育中心、史学研究中心和理学传播中心;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的洛阳还被作为西京的国家政治副中心和“守内虚外”国防政策下,拱卫京师的重要军事屏障。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陈陶《陇西行四首》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民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并分析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伊始确立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综合以上材料,为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方式:战争;和亲;册封;互市;等等。(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影响: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传承与共同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边塞诗歌的创作灵感。(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答出两点即可)建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尊重、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主要方式,据材料一“羌戎贺劳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知,战争是古代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方式之一;据材料一“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知,和亲通婚也是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民族交往的方式还有册封和互市等。(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所学可知,民族交往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传承与共同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边塞诗歌的创作灵感。(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基本原则,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境内一切民族平等;据材料二“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并结合所学可知,各民族间要民族团结;据材料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并结合所学可知,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答出两点即可)第二小问建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时代中华民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尊重、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国民公会通过法案,于1794年3月11日成立“公共工程中心学校”,由内政部领导。并于1795年9月1日,将学校更名为巴黎理工学校。执政后的拿破仑在视察巴黎理工学校的时候,受到蒙日等学者的倡议影响,通过法案确定巴黎理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自此,这所为适应战争需求而创建的新型专科学校,确立了作为基础性学校的功能,而旧王朝留下的高等专科学校则转型为应用学校,从基础学校毕业的学生再到应用型学校加以训练即可成为各种专业人才。——摘编自周敏娟、周文佳《拿破仑的教育改革思想探析》材料二京师大学堂在1898年筹划时就非常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但其真正实施科学教育是在1902年之后。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科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选聘上。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历程集中透射出中西文化强烈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大学堂科学教育的变革得益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科学要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实现了并立与融合,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开始动摇传统治学方式的根基,近代早期的本土科技人才成为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摘编自吴云鹏《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碰撞—基于课程改革的视角》(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8世纪晚期巴黎理工学校和19世纪晚期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两所学校创建的相似原因。〖答案〗(1)特点:巴黎理工学校:适应战争需求而创建;以理工学科为主要课程内容;主要为各种高等专科学校输送专业人才。(答出两点即可)京师大学堂: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体现中西文化融合;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社会转型的带动;有识之士的倡议;政府的重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度变革的促进。(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括18世纪晚期法国和19世纪晚期中国。特点:巴黎理工学校:根据材料“这所为适应战争需求而创建的新型专科学校”可分析出适应战争需求而创建;根据材料“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可分析出以理工学科为主要课程内容;根据材料“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可分析出主要为各种高等专科学校输送专业人才。京师大学堂:根据材料“筹划时就非常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可分析出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根据材料“集中透射出中西文化强烈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可分析出课程内容体现中西文化融合;结合中国教育近代化可分析出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晚期法国和19世纪晚期中国。原因:可从社会转型时期的要求、有识之士推动、政府重视、社会发展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转型的带动;有识之士的倡议;政府的重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度变革的促进。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格局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摘编自王娅琳《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世界格局”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变化推动世界格局的变化。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纷纷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封建制度加速瓦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两次世界大战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传统欧洲列强实力遭到削弱,美国和苏联逐渐崛起;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中心进一步多元化,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如中国、印度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和多极化趋势。总之,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始终是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关键因素,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走向。论题:世界大战造成世界格局的急剧变化。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冲击了19世纪以来欧洲主导的世界格局。曾经强大的沙俄帝国覆亡,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虽然是战胜国,但也元气大伤,经济和军事实力受到削弱;美国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