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225题)_第1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225题)_第2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225题)_第3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225题)_第4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22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9套)(共225题)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当需要对人们的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测验法是指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在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可以使用调查法。调查法经常用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情况。隐秘的行为很难进行测量、观察或者实验,但可以通过匿名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2、言语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也称布洛卡区,这个区域受损会出现运动性失语症。3、一个聋人,其双耳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因此本题选B。4、林赛和诺曼(Lindsay&Norman)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A、数据驱动加SEB、概念驱动加SEC、整体加工D、局部加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林赛和诺曼(Lindsay&Norman,1977)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Processing),将自上而下加工称作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因此本题选A。5、把图(a)知觉为四列正方形、把图(b)知觉为三行正方形时,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A、闭合原则B、连续原则C、相似原则D、邻近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闭合原则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不完整的图形看成是完整的图形。连续原则是指个体在知觉中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相似原则是指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邻近原则是指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近的程度而组织在一起的。我们对左图知觉为四列正方形,右图知觉为三行正方形,是因为左图中,在纵向上各个正方形比较接近,右图中,在横向上各个正方形比较接近。因此符合邻近原则。故本题选D。6、林赛和诺曼(Lindsay&Norman)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A、数据驱动加工B、概念驱动加C、整体加工D、局部加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林赛和诺曼(Lindsay&Norman,1977)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Processing),将自上而下加工称作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因此本题选A。7、某人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成就欲强,上进心强,动作敏捷,说话快,但办事匆忙,适应性差。他的人格类型是A、A型人格B、B型人格C、内向人格D、外向人格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外向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内向人格指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因此本题选A。8、构成马斯洛人格理论基础的概念是A、健康的创造性的人B、自由的人C、自我同一性D、自卑情结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马斯洛的人格理论的基础是他的“健康的创造性的人”的概念。他指出,人运用所有的才能、潜力、技能,努力发展潜能至极限;人不是与他人竞争,而是努力成为我所能成为的理想的我。因此本题选A。9、启动效应实验范式的提出者是()A、乔姆斯基B、梅耶尔C、布洛卡D、鲁利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启动词和目标词,两者具有某种联系时较没有联系时被试能更快或更好识别目标词。启动的实验范式是研究语言自动加工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这种实验范式是由梅耶尔等人提出的。采用这种技术,莱施等人发现,beech和beach都对目标词nut的命名有促进作用,而bench(语义关联词的形似词)没有促进作用。这说明语音在词义的提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0、胚种阶段的时间为妊娠期的A、0~2周B、3~4周C、3~8周D、5~8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妊娠期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胚种阶段(也称受精卵阶段)(0~2周)、胚胎阶段(3~8周)和胎儿阶段(9~38周)。因此本题选A。1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裴斯泰洛齐B、桑代克C、詹姆斯D、赫尔巴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一般将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作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时间,同时将桑代克视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裴斯泰洛齐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故选B。12、根据个性的竞争性划分性格类型的心理学家是()。A、斯普兰格B、培因和李波C、列维托夫D、阿德勒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成年晚期个体的智力发展()。A、不再衰退B、流体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C、有所减退,但并不是全部减退D、全面减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卡特尔等人发现,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青少年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的稳定,并随着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呈上升趋势。14、妈妈对孩子说:“你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去打篮球。”妈妈运用的原理或技术是A、行为塑造技术B、行为矫正技术C、渐退技术D、普雷马克原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Principle)强调用活动作为强化物,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因此本题选D。15、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外部效度,也称生态效度。因此本题选B。16、哈维格斯认为,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是()。A、成年初期B、成年中期C、成年晚期D、青年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这种注意研究的范式是A、整体一局部范式B、双任务范式C、双侧任务范式D、提示范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双任务的基本方法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问相互影响的程度。就是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因此本题选B。18、现有一列数据,它们是3,3,5,3,5,5。这列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全距依次是A、4,1,2B、4,6,2C、4,6,1D、4,1,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标准差的公式(其中∑x2=∑(X—)2),可以计算出平均数为4,标准差为1。根据全距的求法(最大值减最小值),该组数据的全距是2。因此本题选A。19、我国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模型中最强有力的中介变量是()A、感觉功能B、加工速度C、工作记忆D、执行功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研究者研究表明,感觉功能是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模型中最强有力的中介变量,它通过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间接调节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同时还单独调节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20、鉴定测验不涉及确定测验的A、信度B、效度C、难度与区分度D、测验量表与常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测验编好后,要对测验进行鉴定。对测验的鉴定,主要是确定其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同时,还要实现测量结果的数量化,用一定的量表作为标准化的记分制度。如果将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与相应的某一或几个测验量表分数一起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测验的常模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都在测验手册中提供可供解释测验分数的常模表。难度与区分度是鉴定测验之前对测验项目进行的分析。因此本题选C。21、现欲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使用同一个数学测验间隔一个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施测,两次施测的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0。同时学生因无法读懂该测验题目,在两次测验中的分数偏低。就这个被试样本而言,关于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被试接受该测验的重测信度值为0.90,说明该测验的信度较高,但学生未能读懂测验题目,说明该测验未能真正测到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该测验的效度较低。因此本题选B。22、下列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的是()A、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D、指导语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环境自变量是指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声、白天或夜晚等。其中,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相当重要和无时不在,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23、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A、样本估计B、点估计C、区间估计D、总体估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点估计的把握程度。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因为样本统计量为数轴上某一点值,估计的结果也是以一个点的数值表示,所以称为点估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24、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2015年)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多重趋避式冲突,指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但每个目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的作用时,使人左顾右盼,难以抉择。25、人类与生俱来的且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A、习得动机B、原始动机C、权力动机D、交往动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是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的。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A、增加B、消失C、减少D、没有变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睡眠要经过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也可以合并为一个阶段,即深度睡眠阶段。在一个晚上的睡眠中,睡眠的阶段要经过多次周期性循环,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消失。因此本题选B。2、布劳恩(Braun,1998)采用PET技术,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A、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B、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都没有被激活C、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D、边缘系统没有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布劳恩(Braun,1998)采用PET技术,考察了个体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皮层激活情况,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视觉皮层与边缘系统之间的通路被激活,而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边缘系统与情绪、动机等认知功能有关,而前额皮层主要负责监控。这能够解释梦的某些特征,如高度情感化、非逻辑性、荒诞性等。因此本题选C。3、注意神经元位于A、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大脑额叶D、大脑颞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边缘系统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结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在边缘系统中存在着所谓的“注意神经元”,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它们就会活动起来。这种注意神经元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是保证有机体实现精确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器官。因此本题选B。4、听觉发生能量转换的部位是()。A、外耳B、中耳C、内耳D、听神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听神经的兴奋是由内耳基底膜的运动刺激了毛细胞而产生了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颞叶的听觉中枢而产生听觉。因此,听觉发生能量转换的部位是内耳。5、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和加减运算推导出梯形公式,这一过程反映的思维特征是A、概括性B、间接性C、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D、理解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学生知道三角形面积公式,将梯形分为三个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面积加起来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一过程就是对已有经验进行改组的过程。因此本题选C。6、一般来说,概念形成的阶段依次是A、类化、抽象化、辨别B、抽象化、类化、辨别C、辨别、类化、抽象化D、类化、辨别、抽象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概念形成包括三个阶段,首先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划分为一类,即类化;再从类化的事情抽取出典型的特征或属性,即抽象化;最后将这些抽取出来的特质或属性与其他的特质或属性加以区分,即辨别。因此本题选A。7、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B、普莱尔(Preyer)C、何林渥斯(Hollingworth)D、古德伊洛弗(Goodenough)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于1882出版的《儿童心理》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该书是普莱尔在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进行系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从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影响来看,该书的出版可看作是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因此本题选B。8、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的提出者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9、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B、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D、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埃里克森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选项A对应的阶段为学龄期(7~12岁)。选项B为青春期(12~18岁),这一阶段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选项C为成年早期(18~25岁),埃里克森认为这时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选项D为成年中期。10、由“骄兵”想到“必败”属于()联想A、因果B、相似C、对比D、关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骄兵与必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11、()最早运用反应时技术进行生理与心理指标的测量,为后来反应时方法的广泛应用做出了贡献。A、缪勒B、赫尔姆霍茨C、贝塞尔D、唐德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贝塞尔提出了人差方差,开启了反应时研究;赫尔姆霍茨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测定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后来反应时方法广泛应用做出巨大贡献。唐德斯提出了减数法,是他将反应时正式引入了心理领域。12、彪勒夫妇(K.Bahle和C.Btihler)提出的游戏理论是A、觉醒一寻求理论B、元交际理论C、认知动力说D、机能快乐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伯莱恩(D.E.Berlyne)、艾利斯(M.J.Ellisl)、亨特(C.Hutt)及费恩(G.G.Fein)是游戏觉醒理论的提出者。他们认为游戏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觉醒有关。游戏是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人们之所以进行游戏活动,是由于机体需要寻求刺激,以维持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贝特森(G.Bateson)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提出者,认为游戏是在个体能够理解交际时所蕴含的信息时发生的。认知动力说是皮亚杰关于游戏的观点。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对世界的探索,是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所谓淘气行为,基本上是儿童的游戏行为,也就是认识行为。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夫妇提出的游戏理论是机能快乐说,强调儿童通过游戏获得机体的满足。因此本题选D。13、学习一系列单词后,把学习过的与未学习过的单词随机混在一起,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呈现单词,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叫作()。A、再认法B、节省法C、知觉辨认D、对偶联合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再认法、节省法和对偶联合法都是用来测量外显记忆的方法。其中,再认法是指将学过的与未学过的项目混合在一起,让被试辨认哪些是学过的。对偶联合法是在学习时呈现成对的项目,每一对有一个刺激项目和一个反应项目。要求被试回忆出相应项目。知觉辨认是测量内隐记忆的,把新的项目和旧的项目混合在一起,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呈现的单词。14、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A、基本情绪B、复合情绪C、情绪状态D、情感的种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是对指情绪的状态具体描述,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就是情绪状态,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15、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法D、经典反应时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是一个使用加因素法分析心理过程的典型实验。因此本题选B。16、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减系列试验中,其阈限的上限值应取A、第一次非正到正之间的中点B、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中点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点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之间的中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减系列试验中,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点是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用Lu表示,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终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用l1表示。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一次负到非负之间的终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第一次非正到正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因此本题选C。17、一位老师想要考察测验中的一道选择题的区分度如何,最适宜的统计量是A、积差相关系数B、点二列相关系数C、肯德尔和谐系数D、二列相关系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选择题的答案属二分变量,考察其区分度时,需要将其和总体得分计算相关,宜用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主要用于考察一个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和一个连续变量的相关。18、T分数从本质上说是A、真分数B、百分等级分数C、标准分数D、标准九分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1939年,美国测量学家麦柯尔首先将Z分数扩大10倍,再加上50,并建议将获得的分数称为T分数,T分数因此而来。故本题选C。1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在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中,与信息加工活动的动力有关的系统是()A、加工系统B、执行控制系统C、期望系统D、记忆系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加涅认为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程包括8个阶段:①注意;②选择性知觉;③短时记忆和复述;④语义编码和长时记忆;⑤搜寻和提取;⑥反应组织;⑦操作;⑧反馈和强化。这8个阶段中很重要的结构就是“预期”与“执行控制”。“预期”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执行控制”即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认知策略,是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执行控制过程决定着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21、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形式训练迁移说认为心理固有的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因此,答案为A。23、哈洛用恒河猴做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D、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的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2014年)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延脑是脑干和脊髓连接的部分。人体的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位于此处。因此被称为生命中枢。25、“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论“鲸鱼是胎生的”。这种推理是()。(2017年)A、演绎推理B、逆向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分为三种: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真实前提的结论组成。线性推理,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递推关系。如,A>B,B>C,所以A>C。条件推理,前提的“真”或“假”都以逻辑为标准,而不是以个体具有的相关实践知识为基础。本题有两个前提和一个符合前提的结论,属于三段推理,因此属于演绎推理。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A、神经细胞B、脑C、脊髓D、大脑皮层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他结构都由神经细胞组成。2、实验者通常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A、双耳分听实验B、警戒作业C、双作业操作实验D、速度实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活动,观察人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关于注意选择的实验,都使用听觉刺激,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实验。3、()接受的刺激是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A、外受感觉B、内受感觉C、本体感觉D、内部感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动觉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运动状况和肌肉的紧张程度的感觉,也叫本体感觉。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和关节中。4、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的理论是A、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B、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是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其中,詹姆斯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因此本题选A。5、提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阶段的”和“发展只有量的增加”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A、精神分析论B、发生认识论C、社会文化历史论D、认知发展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6、小明急需要用钱,他跑去跟邻居家的老爷爷借钱,因为老爷爷看起来很和蔼,所以他一定很大方,一定会借钱给他的。关于小明的推论,正确的是()。A、小明对邻居爷爷有正性偏见B、小明运用了内隐人格理论C、小明对老爷爷进行了行为归因D、小明可能犯了基本归因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人们对社会世界的本质不甚确定时,就会运用自己的图式来填补这些空缺。当我们尝试了解他人时,我们把对这个人的仅有的一点了解作为起始点,然后运用我们的图式来进行更完整充分的理解。图式让我们得以迅速形成印象,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来与人们相处,来了解人们的本性。这一类图式叫做“内隐人格理论”。例如,人们觉得长得乖巧的人也可能会很善良;来自北方的男生喝酒很厉害等。7、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这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哪一种需要的满足?()。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C项与他人有关,B项与自我有关。8、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的推理是()A、线性推理B、归纳推理C、条件推理D、三段论推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不同的推理种类的理解和掌握。推理有三种方式:①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例如,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C,因此,所有的A都不是C;这个论断实际是错误的。②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如张三坐在李四左边,李四坐在王五左边,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线性三段论。③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如果明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学校就放假”。“明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所以,学校放假”,不存在归纳推理这种说法。故本题答案为A。9、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词汇爆炸”的时期是A、12~18个月B、18~24个月C、24~36个月D、3~5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儿童在12~18个月期间词汇量增加速度十分缓慢,每个月增加1~3个词。而在下半年即18—24个月期间,词汇量增长速度很快,随着记忆、分类、表征能力的改善,词汇量增加出现快速期,许多儿童每周增加10~20个新词,出现“词汇爆炸”现象。因此本题选B。10、在直线回归方程=a+bx中,若回归系数b=0则表示()。A、y对x的影响是显著的B、y对x的影响是不显著的C、x对y的影响是显著的D、x对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b=0,那么=a+bx就变成了=a。也就是说,不论x怎么变,y都不变。那就意味着,x对y没有影响,也可以表述为“x对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统计里,“不显著”一词可以等同于“没有”。11、下面心理学研究中属于函数型实验的是A、光照条件与工人工作效率的关系研究B、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C、工人工作效率的性别差异研究D、高低照明条件下工人工作效率的差异研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函数型实验主要研究条件与心理现象的函数关系。选项A中的研究如果采用回归分析的统计手段研究照明条件与工人工作效率的函数关系时就属于函数型实验。因此本题应选A。12、童年期,又称小学期或学龄初期。该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童年期是从()。A、5岁~11岁B、8岁~14岁C、6、7岁~12、13岁D、8~11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14、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那么下列类型的依恋属于比较难以抚育的是()A、安全型B、回避型C、反抗型D、随意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幼儿掌握词汇的顺序大致是()A、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B、动词、名词、形容词、虚词C、名词、形容词、动词、虚词D、形容词、名词、动词、虚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幼儿先掌握的是实词。掌握实词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掌握虚词的顺序是: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16、现有一列数据,它们是3,3,5,3,5,5。这列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全距依次是A、4,1,2B、4,6,2C、4,6,1D、4,1,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平均数为4,标准差为1。根据全距的求法(最大值减最小值),该组数据的全距是2。因此本题选A。17、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A、χ2分布B、t分布C、F分布D、正态分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总体分布非正态,方差已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渐近正态分布。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总体分布为非正态,方差未知,当样本足够大时(n>30),样本平均数的分布近似为t分布。18、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A、匹配法B、消除法C、抵消法D、恒定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是由两种相反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因此,可以通过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保持数量一致的方法抵消这两种误差。因此本题选C。19、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维性假设指的是A、项目反应模型中只有一个参数B、被试的测验行为只受到所定义的一种潜在特质的支配C、被试在测验中对不同项目的反应是互相独立的D、被试在测验中只完成一个测验项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单维性假设是指被试的测验行为只受到所定义的一种潜在特质的支配,而不受其他一种或多种潜在特质的影响。被试的测验行为完全按照我们所要测的某种潜在特质来解释,与其他因素无关。因此本题选B。20、在测量研究中,将研究分两步走,先进行G研究,然后在G研究基础上进行D研究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概括理论的研究分两步走,先进行G研究,然后在G研究的基础上进行D研究。因此本题选C21、提出结构匹配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霍利约克B、安德森C、格林诺D、金特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以金特纳为代表,提出了结构匹配理论。该理论假定迁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征匹配的过程,表征包括事件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若两个表征匹配,则可以产生迁移。其中,事件的结构特征或者本质的关键特征的匹配在迁移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事件的表面与具体的特征对迁移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22、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可以用()表示。A、简单次数分布表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加次数分布表D、双列次数分布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速度测验的信度应以()取得A、奇偶法B、筛选法C、反应时法D、重测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编制测验和解析分数时,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是有很大不同的。一个纯粹的速度测验,是指被试在测验上的得分完全依赖于反应速度。这种测验的难度都很低,即所有的被试都有能力答对,但由于回答时间的严格限制,使得没有人能够答究所有题目。对于速度测验来说,那种只测一次得到的信度估计方法都不适用。如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等,因为速度测验没有难度,除了在很少几个题目上由于马虎而造成失误外,通常奇数和偶数题目之间的相关几乎都接近+1.00。同样,对于速度测验,不存在评分者信度。而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可按传统的方法求得。只有分半信度不能按传统方法估计。24、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A、原型启发B、概念形成C、迁移D、问题解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叫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25、提出了控制点这个概念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的心理学家是()。A、赫尔B、海德C、罗德D、德维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海德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把人分成了“内控型”和“外控型”。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一个人使用体重秤分别多次测量了5个孩子的体重,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5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1岁、3岁、5岁、7岁、9岁,这个人将他的测量结果作为智力指标,发现越重的孩子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这个测验的特征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或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测量的心理品质的程度。体重秤在测量体重的过程中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说明信度较高。体重秤显而易见不能有效测量被试的智力,因此测验的效度较低。因此本题选B。2、鲁迅先生创造“阿Q”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人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是()。A、认知能力B、特殊能力C、一般能力D、创造能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人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4、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了无意识影响的记忆叫()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是A、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C、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卡特尔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模型中,人格特质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次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三层次是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第四层次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其中位于第二层次的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因此本题选B。6、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形成的时期是A、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性器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出生时就产生了,自我是在婴儿早期产生的,超我是在性器期即幼儿期产生的。因此本题选D。7、美国心理学年鉴(《AnnualReview》)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章标题代替“儿童心理学”的时间是A、1930年B、1945年C、1957年D、1980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AnnualReview》)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章标题代替“儿童心理学”。因此本题选C。8、小强是同卵双生子中的一个,小强的孪生兄弟姐妹是同性别的几率是A、100%B、50%C、25%D、无法计算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双生子有两种,一种是异卵双生子,是由同时排出的两个卵子共同受孕所致。一种是同卵双生子。有时,受精卵在复制时会分离成两个相同的细胞,从而发展成两个个体,这叫同卵双生子,他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因此是同性别的。故本题选A。9、初中生在心理上会制造出假想的观众,他们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和批评,这反映了初中生A、思维的片面性依然存在B、思维的创造性显著增强C、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D、思维的表面性依然突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它表现为初中生会制造假想的观众,心中有独特的自我。因此本题选C。10、美国学者桑代克提出了能力因素的()A、独立因素说B、二因素说C、群因素说D、智力多元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桑代克提出了独立因素说,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彼此无关,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独立发展。11、智商在()代表了智力的一般水平A、80~100B、100~120C、90~110D、70~9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智商的平均分为100,上下波动10分对于智商来说不会有显著的差异,所以90~110代表了智力的一般水平。12、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A、30B、60C、90D、18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故本题选C。13、当实验出现了“霍桑效应”时,应采取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A、抵消平衡法B、统计控制法C、恒定法D、排除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实验者效应和要求者特征会影响实验结果,是实验中需要控制的额外变量,可以通过排除法的双盲实验来加以排除。让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和内容,也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就可以排除因双方的期望与附和所产生的额外变量。当出现“霍桑效应”时,应采用双盲实验。14、学习了负数之后,学生对数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这属于A、习惯迁移B、负迁移C、逆向迁移D、顺向迁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习了负数之后,对“此前”学习的数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这是逆向迁移。因此本题选C。15、传统的观点认为,人到老年期以后便开始衰退,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不能叫做“发展”。这种观点是()。A、老年老化期观B、老年丧失期观C、老年衰退观D、毕生发展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A、样本估计B、点估计C、区间估计D、总体估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因为样本统计量为数轴上某一点值,估计的结果也是以一个点的数值表示,所以称为点估计。17、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A、中数B、范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因此本题选B。18、10名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分数的乘积之和为8.2,那么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A、0.82B、8.2C、0.41D、4.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将题目中给出的值代入公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19、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相比()A、差异显著B、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C、差异不显著D、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平均数显著性检验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进行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基本原理与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计算标准误时,由于总体方差未知,要用其无偏估计量Sn-1来代替σ1,5Ex=。这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因而总体方差未知时所进行的检验称作t检验。公式为t=(df=n-1)。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可得答案C。20、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的()A、准确性B、一致性C、准确性和一致性D、信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随机误差因为误差没有方向性,有时大有时小,所以既影响测验的准确性,又影响测验的一致性。系统误差对每次测量影响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只影响准确性。信度测量的是随机误差的影响,效度就是测量系统误差的影响。21、人脑属于()。A、周围神经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C、脊神经D、植物性神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就是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包括脊髓和大脑。22、物体刺中大脑的哪个部位能导致人立即死亡?()A、小脑B、大脑基底部C、延髓D、桥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称为迂脑。又叫延髓。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命中枢。23、考虑到了个体的需要、动机、情绪等对记忆的影响的遗忘学说是()。A、衰退说B、压抑说C、提起失败说D、干扰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压抑说考虑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智感的是()。(2010年)A、探求新事物的好奇心B、百思不得其解时的困惑C、对教师观点的质疑D、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旷神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旷神怡则不是发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故此排除。25、有一种能力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内容,而由个人的禀赋决定,这种能力叫()。A、一般智力B、晶体智力C、流体智力D、特殊智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流体能力或叫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的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因此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却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下列认知活动中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的是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发生。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本题选C。2、小孩在临睡前会出现吵闹现象,即所谓“闹觉”。这种诱导现象是()A、同时性诱导B、继时性诱导C、正诱导D、负诱导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①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②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吵闹是一种兴奋状态,睡眠是一种抑制状态,所以是负诱导。3、唯一不通过丘脑而直接传人大脑的感觉是A、触觉B、嗅觉C、味觉D、动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这种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黏膜中的嗅细胞,产生神经兴奋,经嗅束传至嗅觉的皮层部位——海马回、钩内,因而产生嗅觉。嗅觉是唯一不通过丘脑而直接传入大脑的感觉。因此本题选B。4、()是双眼的机能,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A、辐合B、调节C、水晶体变厚D、水晶体变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双眼视轴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辐合可有辐合角来表示,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控制辐合的眼肌运动提供了关于距离的信号。辐合要与同时肌肉线索的眼睛调节相区别,调节主要是靠水晶体的曲度变化提供距离信息而不是视轴。看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水晶体曲度变大;物体移向远方,眼睛的水晶体曲度变小。5、某个病人每次见到他的医生都不能认出,医生都需要向他重新介绍自己。有一次,医生在和他握手时用针扎了一下这个病人。这个病人再见到医生时,还是不能认出医生,但是不愿和他握手。这种情况说明人类的记忆系统中存在A、内隐记忆B、情景记忆C、程序性记忆D、感觉记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与内隐记忆相对的是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题中病人的外显记忆受到了损坏,但内隐记忆没有受到破坏。因此本题选A。6、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目中的描述都属于苹果的个别属性,对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当我们把这些不同属性的感觉综合,识别出这是苹果的过程就是知觉。7、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A、陈述性记忆B、情节性记忆C、语义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人们对()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是证明人们可以控制和改变遗传因素的最好事例。A、唐氏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苯丙酮尿症已经可以被早期发现和干预了。9、实验的预测出现在论文的()部分。A、讨论B、引言C、方法D、结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引言部分包括提出问题(包括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明研究背景(主要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讨论)、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三部分内容。10、当使用社会测量技术研究儿童的同伴地位时,发现有些儿童既受到很多同学喜欢,也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此时研究者会认为他们是A、受欢迎的儿童B、普通的儿童C、被拒绝的儿童D、有争议的儿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学龄儿童在班级中受欢迎程度,可以将他们分为五类:(1)受欢迎的儿童:他们受到很多同学喜欢;(2)被拒绝的儿童: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3)有争议的儿童:既受到很多同学喜欢,也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4)被忽视的儿童:同学对他们既无积极评价,也无消极评价;(5)普通的儿童:有些同学喜欢他们,有些同学不喜欢他们,但是在受欢迎、被拒绝和有争议方面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本题选D。11、社会历史因素对认知发展会产生影响,即产生A、马太效应B、蝴蝶效应C、同辈效应D、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同辈效应(cohorteffect)也被翻译成群伙效应、世代效应,指同一时代的人的认知特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时代的人在认知上表现出差异。这正反映了社会历史因素对个体认知发展会产生影响。因此本题选C。12、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结构模型不包括以下哪个因素?()。A、操作因素B、内容因素C、特殊因素D、结果(产品)因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包括操作因素、内容因素、结果(产品)因素。13、表3的设计是()。A、被试间设计B、被试内设计C、混合设计D、拉丁方设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表3设计中,我们看到的被试都是相同的,因此属于被试内设计。14、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问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因此本题选A。15、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平均数等于()。A、原总体分布的平均数B、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一半C、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n分之一D、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254]分之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平均数等于原总体分布的平均数。16、()年级儿童能运用演绎推理来解释个别现象,但如果其解释与事实在表面上不相似时,判断中的逻辑关系就会受到破坏A、一B、三C、四D、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A、注意瞬脱B、注意分散C、返回抑制D、负启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则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负启动是指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因此本题选D。18、20世纪60年代以来,罗杰斯把他的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出版了()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学习和教学观点。A、《教学过程》B、《学习的自由》C、《给教师的心理讲话》D、《社会学习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研究者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的实验是()A、双盲实验B、受污染的实验C、不能重复的D、无法使用随机化法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为了防止研究者对实验的预期和态度对被试产生影响,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是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这就是双盲实验。20、优先注视范式的指标是注视()A、颜色B、时间C、方位D、声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5.1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难度较大,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都加了10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A、10B、15.1C、4.9D、5.1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标准差的性质可知,给每位应试者加10分,加分以后的标准差不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2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A、9比特~20比特B、7±2C、无限D、因人而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23、人们对系列呈现的刺激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内容往往回忆成绩最好,这是因为()。A、词优效应B、近因效应C、启动效应D、首因效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好,称为近因效应。2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的社会交往是属于()。A、归属和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受尊重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有归属感等社会交往。25、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了动机的认知理论,叫()。A、期待价值理论B、归因理论C、自我决定理论D、自我效能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提出的,这种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在一个嘈杂的聚会上,你去听一个中意的美女的讲话,体现了注意的()品质。A、选择性注意B、持续性注意C、分配性注意D、注意的调节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一种刺激。2、薇薇安向同学借200块钱,遭到拒绝。然后薇薇安就问“借100块钱行不”,同学就同意了。这个例子属于()。A、留面子效应B、登门槛效应C、社会助长D、认知失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如果一开始就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被拒绝之后,接着向他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的要求的可能性会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的情况大得多,这就是留面子效应。B项登门槛效应则与之相反——先提出很低的要求使对方不至于太反感,然后再逐渐提出更大的要求。C项也叫社会促进,讲的是当有旁观者存在的时候,个体的表现会更好。3、远处物体显得模糊,近处物体显得清晰,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A、眼的调节B、线条透视C、空气透视D、纹理梯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单眼深度线索有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极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等。线条透视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是趋于接近的知觉线索。运动视差是指当观察者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运动范围将出现差异,近处物体运动范围大,远处物体运动范围小。运动透视指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空气透视是指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不同。纹理梯度,又称结构极差,是指随着视野向远处延伸,客体的物理分布密度有规律地递缩变化。眼的调节是单眼非视觉线索,指眼睛通过对它的光学系统的调节从而;隹确聚焦,主要是由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因此本题选C。4、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A、色调、波长、照度B、色调、明度、照度C、波长、明度、饱和度D、色调、明度、饱和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看风景照片中的景物,画面中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显得远些。这种知觉的线索是()A、对象重叠B、线条透视C、相对高度D、纹理梯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相对高度是指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一个,就显得远些。如风景照片中的景物。6、下列婴儿的各种心理特征中,最先发展且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是A、情绪B、言语C、感知觉D、动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各种心理特征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感知觉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本题选C。7、三四个月的婴儿可以把一名儿童或成人动着的嘴唇与对应的言语声音联系起来,这说明儿童具有的知觉形式是A、模式知觉B、客体统一知觉C、面孔知觉D、联合知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模式知觉涉及的是对两维刺激的识别;面孔识别是模式识别的一种;客体统一知觉涉及的是对三维客体的识别;联合知觉则是个体结合来自一个以上通道或感觉系统的刺激。因此本题选D。8、研究表明,家庭的藏书量与儿童的阅读成绩有正相关关系。在布郎芬布伦纳看来,家庭的藏书量属于环境中的A、微观系统B、中介系统C、外层系统D、宏观系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技能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命题及命题网络。10、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的心理学家是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韦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的心理学第一次确定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因此本题选B。11、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贾德C、苛勒D、奥苏贝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奥苏贝尔强调先前学习所获得的认知结构对后面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迁移的过程。12、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观看恐怖电影之后进行情绪测试,要求B组被试在A组被试进行情绪测试时也进行情绪测试,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该设计属于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设计,在该设计中没有前测,只有后测,因此本题选B。13、拉丁方设计属于()。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问设计C、混合设计D、交叉聚合实验设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拉丁方设计中,每一名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符合被试内设计的定义。14、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是环境决定论者A、高尔登B、华生C、皮亚杰D、斯腾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对照组在与实验组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这被称为A、实验者效应B、安慰剂效应C、约翰.亨利效应D、霍桑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约翰.亨利效应是指对照组在与实验组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它最早是由海尼奇1970年在评论一些比较电视教学和课堂常规教学的研究时所命名的。因此本题选C。16、在ERP的各种成分中,通常被作为指标的成分是A、P1B、P2C、N2D、P3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经典的ERP成分包括P1、N1、P2、N2和P3,P3是作为经常使用的指标。因此本题选D。17、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的是()A、皮亚杰B、格罗斯C、桑代克D、弗洛伊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在统计检验中,显著性水平是指A、统计推断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B、统计推断时判断正确的概率C、统计推断时所确定的显著效果D、能够进行统计推断的可能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统计学一般将低于0.05或0.01的概率称为小概率,即把0.05和0.01作为拒绝零假设的概率。0.05和0.01这种拒绝零假设的概率即显著性水平,用α=0.05和α=0.01表示。换句话说,显著性水平是统计推断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因此本题选A。19、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实验前测验的平均分有一定差距),若要以这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协方差分析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协方差分析是关于如何调节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在协方差分析中,研究者不希望协变量对实验处理产生影响,因此,通常在实验处理之前对协变量进行测量。本题中,就需进行协方差分析,涉及的协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控制这一变量,可以分析教学方法的差异。因此,本题选D。20、信效度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度高,效度一定高B、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C、信度低,效度一定低D、效度高,信度不一定高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是: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换言之,信度高,效度未必高,而效度高,则信度必定高。因此,本题选择B。21、下列测验能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才能的是A、能力测验B、成就测验C、人格测验D、态度测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能力测验中的特殊能力测验可以对个体在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进行测量。本题选A。22、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5.1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都加了10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A、10B、15.1C、4.9D、5.1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如果某一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等于-1,则此回归方程表示()A、典型的负相关B、一条直线C、非A非BD、选项A和选项B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本题的题意可知,回归系数b的值为-1,由此可知r也为负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25、在智力的PASS模型中处于最高层次认知过程的是()。(2016年)A、注意B、计划C、同时性加工D、继时性加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智力PASS模型是由纳格利尔里和戴斯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它包含了3层认知系统的4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7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一般定位于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位于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定位于右半球。因此本题选D。2、突触小泡(synaptkvesicle)的功能主要是()A、控制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B、修复髓鞘C、存贮神经递质D、为神经元活动提供能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发生传递的接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化学过程,依靠的是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中包含许多突触小泡,用来储存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3、下面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A、无意识行为B、对刺激的无意识C、盲视D、无意注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都是无意识现象。无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发生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其结果是使个体处于高水平的意识状态。因此本题选D。4、人的沉睡和动物的假死体现的是()A、外抑制B、超限抑制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超限抑制是指无论哪种形式的刺激,只要大大地超过人的感受范围就会引起神经的抑制,一般人的沉睡和动物的假死就是由超限的刺激造成的抑制状态。5、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概括的认识。因此本题选A。6、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继时性扫描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聚焦策略和扫描策略的区别在于,聚焦策略主要是针对概念涉及的属性进行检验,而扫描策略则直接对概念进行检验。因此本题选D。7、与胆汁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A、强、不平衡B、强、平衡、灵活C、强、平衡、不灵活D、弱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冲动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和抑制型四种。兴奋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而不平衡,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与胆质汁相对应。活泼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与多血质相对应。安静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但不容易替代或转换,以安静、沉着、有节制和反应迟缓为特点,与黏液质相对应。抑制型的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弱,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1曼为特点,与抑郁质相对应。故本题选A。8、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A、拉扎鲁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情绪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早期的理论强调情绪和神经系统的关系。有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和坎农一巴德学说。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兰格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一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坎农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系统,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晚期的情绪理论是情绪的认知理论。包括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和拉扎鲁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评定一兴奋学说”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来源于两个必要因’素生理唤醒和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拉扎鲁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9、婴儿主要的思维形式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创造思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婴儿使用符号的能力较低,其思维与动作密不可分,思维依赖动作,因此属于直观行动思维。故本题选A。10、幼儿期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幼儿词汇发展所具有的特点是A、词汇数量的增加B、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C、词类范围的扩大D、积极词汇的增长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幼儿期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的扩大和积极词汇的增长。其中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是指儿童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因此,本题应选D。11、当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时会体验到挫折,下列不是个体面对挫折时会产生的反应的是()A、情绪性反应B、理智性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