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 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_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 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_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 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_第3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 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_第4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单元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 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时海—气相互作用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标导航知识导图1.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3.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2.水热交换水热交换交换过程水分交换海洋→大气海水吸收热量蒸发,水汽进入大气大气→海洋在适当的条件下,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海洋热量交换海洋→大气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能蒸发,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水汽凝结时释放热量到大气中(主要途径)通过潜热、________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大气→海洋大气通过________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将部分热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3.影响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________的平衡。二、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____的现象。(2)产生:(3)影响:①对温度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温度差异______。②对降水的影响:区域气候变化引发灾害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出现______,降水增多________灾害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干燥少雨旱灾或________③厄尔尼诺现象还与更大范围的________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________的现象。(2)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____,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方法技巧1.图示法理解海—气相互作用过程(1)海—气水分交换过程图示(2)海—气热量交换过程图示2.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3.图示法理解厄尔尼诺发生时的状况4.图示法理解拉尼娜发生时的状况重点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及影响1.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与影响2.沃克环流(1)形成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信风驱使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在东岸,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的冷海水会上涌补充,沿岸还有自高纬流来的寒流,使该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较低;在西岸,赤道暖流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通过海—气的热量交换,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热力环流,即沃克环流。具体如下图所示:(2)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5°S)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东部和西部。(3)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均与沃克环流有关,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直接导致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具体表现分析如下:[典例](全国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2分)(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6分)第(1)题:第(2)题: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被称为“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1~3题。1.甲气流形成的风向为()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2.“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原因是()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④大洋东岸大气受底层冷海水影响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A.南太平洋暖流势力增强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C.澳大利亚东岸易发生火灾D.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加剧(2024·湖北襄阳调研)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如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可知()A.北半球热量均向北输送B.北半球向南的潜热通量主要由东北信风完成C.潜热通量最高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北半球向北的显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2.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B.北极附近是海洋,比热容大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复杂D.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2023·北京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3.由图可知()A.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B.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4.该地最可能位于()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C.亚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