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单元大气的运动第18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师版)_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单元大气的运动第18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师版)_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单元大气的运动第18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师版)_第3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单元大气的运动第18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师版)_第4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单元大气的运动第18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目标导航知识导图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2.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3.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2)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3)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答案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知识。(1)图中A代表冬至日,B代表春秋分日,C代表夏至日。(填节气)(2)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3)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指点迷津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环流的区别(1)注意三圈环流与热力环流的区别,热力环流是指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2)我们平时所说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方法技巧“<”号法识记风带的分布全球风带可以利用“<”巧记,即风向右偏的位于北半球,风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判读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欧亚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典例](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答案D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答案C解析甲风带位于0°~30°N之间,其盛行风向为东北风,乙风带位于30°N~60°N之间,其盛行风向为西南风,C项正确。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解析图中乙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C项符合题意。(2021·海南卷)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1.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答案C解析该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登陆,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持续高温天气,C正确;中纬西风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向北快速移动,我国北方形成强降水,A错误;南海热带气旋影响不到江西和湖北地区,并且热带气旋影响下降水多,B错误;北方冷暖空气相遇,形成强降水天气,D错误。2.图示高空西风()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答案A解析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A正确;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B错误;高空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C错误;南侧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错误。(2024·山东实验中学期末)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在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为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信风带控制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答案A解析图示区域是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高温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炎热干燥。所以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项正确。4.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A.2~4月 B.5~7月C.8~10月 D.11~12月答案A解析食草动物逐水草迁移,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应是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的期间。所以可能是2~4月,A项正确。5.(2023·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8分)答案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源自较低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易扩散。观测站海拔高于3000米,受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控制,较低海拔区域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难以向观测站扩散。解析据图可知,岛上村镇海拔都低于1200米,大部分海拔600米以下,材料说明岛上以第三产业为主,反映该岛工业产生的污染排放很少,主要是人类生活排放,则岛上的人为排放的CO2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区,而图中显示观测站处于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根据材料所给出的“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信息可知,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的集中区和观测站分别受到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控制。稳定的信风有利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与扩散,使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难以在岛上长时间停留;副高大范围下沉气流则为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设定了上边界,使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难以向上扩散到2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从而不对观测造成明显干扰。课时作业(2024·重庆期末)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据此完成1~3题。1.甲、乙、丙、丁四个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正确排序为()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甲、乙答案C解析读图,甲(位于北极圈附近)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西风带,丙(位于南极圈附近)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位于30°S附近)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由南向北的顺序为丙、丁、乙、甲,故选C。2.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天气的气压带是()A.甲 B.丙C.丁 D.戊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④图中的戊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长江中下游的伏旱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特征,故选D。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节气判断正确的是()A.①可能为冬至日 B.②可能为春分日C.③可能为夏至日 D.④可能为秋分日答案D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①表示北半球,甲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至日,A错;图②表示南半球,丙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至日,B错;图③表示南半球,丁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至,C错;戊气压带位置居中,为二分日,D正确。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向。读图完成4~5题。4.下列关于甲、乙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答案A解析甲地为赤道低气压带,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空气动力原因,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两地气流垂直运动不同,A项正确。5.下列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C.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D.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答案A解析丁地的盛行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在丙地东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北赤道暖流,据此判断A项正确。6.(2024·河北涿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2023年7月12~17日,受低气压“贝恩德”影响,德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雨,造成洪涝、山体滑坡,此前德国常年风调雨顺。德国气象局发言人说:“我们已经有100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降雨了。”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表示,气候变化是2023年夏季席卷西欧地区的暴雨和洪水的根本原因,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高压或低压系统在某地停留时间更长。下图为德国局部地区地图。(1)简述影响该区域的主要风带的形成过程。(4分)(2)从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德国西部地区常年风调雨顺的原因。(6分)(3)影响该区域的主要风带的强弱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其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影响该区域的主要风带为西风带,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驱动,气流向高纬度地区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断发生偏转,形成了西南风。(2)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常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均匀(季节变化小);德国位于西风带的中轴带,西风带的南北移动对其影响很小;西风带常年风力、风向稳定。(3)特点:冬季强,夏季弱。理由: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因而风力强,盛行西风势力强;夏季南北温差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