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PAGE3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考生留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读过《水浒传》的人,都会有一种剧烈的感觉,即它的语言的地域色调与其他名著不同。它不像《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那样,是以一种地方话作为基础方言,形成全书的语言色调,而是既有大量的山东话,又有大量的江浙话。两种方言构成了全书语言的地域色调。《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与《水浒传》成书之前说话艺术发展的历史、与宋代“靖康之变”后南北文化沟通、其中包括说话艺术中心南移这两个因素干脆相关。我国的说话艺术源远流长。大约在中唐时期,说话就成为一个面对社会大众的独立的艺术品种,到北宋时期,说话进一步发展,分为小说、说铁骑儿、说参请、讲史四家,还有了专题说话艺人、献艺的固定场地。当时的汴京成为全国的文化也包括说话艺术的中心。靖康之变后,杭州成为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北方官话作为一种强势方言,集中、成片地进入汪洋大海般的吴语区。同时,杭州原居民运用的吴语方言,因为有四周广袤吴语区为依托,也不会被北方官话代替。两种方言在并存并行的局面中,经过长时期的沟通、碰撞、磨合,就形成了以两种方言为基础的混合型的方言。《水浒传》的语言就是在这种南北文化沟通融合的大背景下形成的。近代以来,学术界公认《水浒传》是在宋元说话艺术的基础上成书的。南末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的《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这四种话本的名目,应当是最平出现的小本水浒故事。最早讲说这些水浒故事的,是南宋初年南移入杭州的鲁西南籍山东人。他们以山东人用深厚的山东乡音讲说发生在山东的英雄英雄的故事,受到新移居杭州的广袤北方市民和北方士兵的热情欢迎。但是,他们终归生活在杭州,他们的受众必定也有或多或少的杭州原居民,因此他们在讲说时也就不能不留意适当吸取一些吴语词汇,以吸引原居民。同时,他们的行业晩辈承传人,这些自幼生长在杭州的年青一代,在严格遵循父老、师尊的说话家数、规则和口耳相传的水浒故事内容的同时,在讲说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掺入了更多吴语方言词汇和句式。而且年头越久,承传的辈分越多,故事中的吴语方言色调越重,以至达到了并存并行的程度。经过几代说话艺人淘沙取金、删芜存精般的千锤百炼,水浒故事发展到南宋后期的《宣和遗事》具有整体框架的三十六人的大故事,最终到思想、艺术俱臻成熟的元代后期的“施耐庵的本”,水浒故事的基本内容、篇章结构、语言风格最终定型化,再也容不得后辈艺人随意作岀改动了。直到元末明初经罗贯中最终“编次”成为定本的百回《水浒传》,罗贯中虽然作了一些加工和增益,但对我们前面指出的那些基本部分,并未触动。总之,《水浒传》语言以江渐吴语方言和山东方言为基础方言构成的双重地域色调,是在南北宋交替之后,在南北经济和文化沟通、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现的现象;是当时文化中心南移,大批北方包括山东籍说话艺人移入杭州,说话艺术在一个南北两方的人们群居共处、两种方言并存并行的特殊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产物。这种双重语言成分,由于经过几代艺人千锤百炼的功夫,它们和谐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放射出剧烈的艺术魅力,显示出有别于其他长篇名著的独特风格。(摘编自李永祜《<水游传>语言的地域色调与南北文化融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指的是小说中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大量的山东话和江浙话并存。B.南北方人在“靖康之变”后群居共处是《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特征形成的一个客观因素。C.《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的形成与《水浒传》成书之前我国说话艺术发展的历史休戚相关。D.相较于《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拥有更剧烈的艺术魅力,值得探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接受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通过与其他名著的语言进行比较,指出了《水浒传》语言的双重地域色调的特征。B.文章从我国的说话艺术的发展、宋代政治变迁、南北文化大融合的角度来阐述《水浒传》语言地域色调出现的缘由。C.第三段先说明《水浒传》成书的基础,再分析讲书艺人的讲书状况,闸释各种语言因素的融入,直至“编次”成为定本。D.文章运用“总分总”结构,通过分析《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的成因来揭示《水浒传》的价值和影响,论证思路清楚。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3分)A.《西游记》等作品的语言和《水浒传》一样具有显明的地域色调,所不同的是这些作品是以一种地方话作为基础方言,形成全书的语言色调的。B.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可以看到,在语言融合进程中,强势方言总是冲破障碍占据优势地位,并在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中显明地表现出来。C.最早讲说水浒故事的鲁西南籍山东人只能用山东乡音讲说发生在山东的英雄英雄故事,而其行业晩辈承传人在讲说时已能运用吴语方言。D.元代后期《承浒传》“施耐庵的本”思想、艺术俱臻成熟,特殊是在语言上,双重语言成分和谐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后人再也难以作出一些变动。(二)好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关于清明节,《历书》如此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由此可见,留意“清”和“明”,始终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今日的我们,也应当让这个节日气清景明。让“奇葩祭品”走开,让祭祀情感保持气清景明。祭祀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站在历史和先人的肩膀上,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才智启迪,以期走得更远,这是清明节的一个内涵。所以,应当杜绝花哨的“护照”“房产证”“私人飞机”等“奇葩祭品。这些“祭品”和传统文化、公序良俗、传统美德不合拍,更和崇德向善的主流价值格格不入。让陈规陋俗走开,让祭祀形式保持气清景明。源于周代的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时间跨度长,存留下来的惯性做法许多,而有些做法和当下社会已经格格不入,比如动辄大烧纸钱冥物,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奢侈,也会污染环境,甚至酿成悲剧。所以,我们要让祭祀形式保持气清景明,多提倡文明、健康、干净、祥和的祭祀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种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等,将感恩的心、思念的情,融入清明祭祀中。让“代人扫墓”走开,让祭祀仪式保持气清景明。清明祭祀,就是要祭祖拜宗,追思先人,慎终追远,思亲念故。所以,这个祭祀必需有肯定的仪式感。《论语》云“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假如自己不亲自进行祭祀,而找别人替代,这对祖先来说是一种大不敬。终归,“代人扫墓”的商业化运作再精致,再细致,也终归是一种木偶式的虚假表演,是一种空洞的文化躯壳,它消损了清明节的庄重氛围,违反了气清景明的节日内涵。文明祭扫,贵在心愿;平安清明,须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这样,不仅为个人积存正气,更为社会积存正能量。让我们用绿色清明寄哀思,还清明节一个气清景明。(摘编自雷泓霈《回来清明的节日内涵》)材料二: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有人不顾山高水远也要返乡祭祖,有人千里迢迢携老带幼只求饮水思源,有人庄重肃穆深切缅怀英雄先烈……2024年受疫情影响,为避开人员扎堆聚集,削减交叉感染风险,各地提倡“云”祭扫。通过“云平台”,献上一東鲜花、留一首歌曲、点一根蜡烛、种一棵松柏、写一篇祭文,举办网络追思会等方式祭祀先祖,同样可以表达追思与悼念。《朱子家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行不诚。”这句格言告知我们,祭祀的关键在于“诚”。只要心诚,哪怕人在天际海角,祭祀的目的已然达致。多一些诚意,对于逝者来说,这是最大的敬意。纪念不在形式而在心,让祭祀形式也持有“绿色”,保持气清景明,也是“云祭祀”的题中之义。祭祀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人们称清明节为“根的节日”。无论走到哪里、去往何方,故土家园恒久是不变的精神根脉,家庭亲情恒久是最深厚的精神依恋。在祭祖寻根中省思生命的意义,在行孝尽哀中体会亲情的价值。不忘根本、清心明志,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才智启迪,重整行囊再动身,这是“绿色”清明节之于我们的启示。“绿色化”,不仅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多一点文明、少一些粗俗;多一点自律、少一点放纵,愿更多的人都能转变传统观念,恪守生态道德,提倡绿色文明、简朴节约的祭祖新风尚,真正把“生态环保”理念实践到生活中来,以自己的绿色文明举止为清明添“明”,为春光增色。(摘编自李群《清明须要更多“绿色”》)材料三:每逢清明,人们或是来到公墓祭拜祖先,或是走进革命陵园缅怀先烈。在青松绿柏之下,在哀思怀念之中,庄重肃穆的仪式让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得以抒发。只是眼下,新冠疫情还未到结束的时候,人群大量聚集公墓陵园祭祀,不行避开地存在着巨大的健康平安隐患。此时,网上祭祀成为一种新常态。重在心,而不拘于形。网上祭祀并不是簇新事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全新祭祀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便利人们随时随地祭祀先祖和先烈。只是,国人对清明祭祀多有“在现场”的庄重感,加之“不负四月天”的户外出游需求,使得网上祭祀显得相对冷清些。2024年形势的特殊性,让网上祭祀有了更多的现实操作性:在网页或是微信里献上一束鲜花、点一根蜡烛、写一篇思文,亦是一种“祭之以礼”。指尖连着心灵。网上祭祀的绿色低碳,不正是“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的绝佳映照吗?祭祀自古就是千家万户的大事,朴实的家国情怀与互联网充分融合,既有时代发展的“轻推”,也有科技前行的使然。在清明祭英烈的网络祭祀主题中,可以看到中小学生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华蜜生活”“英雄永垂不朽”的众多留言。让传统不老,让英雄常在,在网上祭祀中,家族、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也得以凝合和升华。网上祭祀,传统清明也当有些新常态。辩证去看,传统民俗的打开方式,只要是弘扬新风、摒弃陋俗的,不正是要“多多益善”吗?(摘编自谢伟锋《网上祭祀,传统清明节里的新常态》)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明节应提倡绿色文明、简朴节约的祭祖风尚,要摈弃焚烧冥币、购买奇葩祭品和代人扫墓的陈规陋俗。B.举办网络追思会,也可以表达追思与悼念,心诚是对逝者的最大敬意,只要心诚,祭祀的目的就能达到。C.古代特别认同“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由此可以推知,自古以来,人们就始终反对焚烧冥币冥物的做法。D.“清明”的本质文化内涵是“清洁而明净”,只有网上祭祀才真正回来了清明的文化本源,不必追求“在现场”的庄重感。5.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明节的一个内涵是礼敬、怀念历史和先人,升华情感,从而净化身心、启迪才智,这和崇德向善的主流价值是合拍的。B.带有商业化色调的“代人扫墓”是一种虚假表演,与清明节的庄重气氛格格不入,凡请“代人扫墓”者,其心必不诚。C.从《论语》的记载看,古代可能有“代人扫墓”的现象;从《朱子家训》的说法看,古代也有远在他乡祭祖的活动方式。D.人们未必一下子就能接受绿色文明、简朴节约的祭祖新风尚,这须要强化宣扬和引导功能,而不能一味强行管制。6.清明节网上祭祀有怎样的好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兵上岛张凤波扁担岛像它的名字一样,狭长的小岛孤零零地横放在黄海的深处。说它横放在黄海深处,是因为小岛太狭窄了,一个大浪过来就能把小岛淹没,假如小岛没有“根”,不就是一根任大浪摆布的扁担吗?孙守道是岛上唯一的守岛民兵。他在岛上一待就是三年,每个月迎接送给养的船员,就像过节一样令人期盼和欢快,能和给养员说几句话,问问岸上的状况,或者唠唠家常,真的是一件华蜜的事。对于孙守道来说,在岛上除了给养员和年底来慰问的领导,平常连个鸟都见不到。孙守道盘算着,给养船又该来了,这次给养员会不会带来更多的簇新事啊。他站在岸边遥望着远处的船只,心里琢磨着要跟给养员说点什么。给养船来的时候,船上多了一位老兵。老兵戴着列兵军衔,和给养员一起往岛上搬运物资。给养员向孙守道介绍说,这是来陪你守岛的“新兵”老郑,今后归你领导了。孙守道一边热忱地握着老郑的手连说“欢迎欢迎”,一边上下细致端详了一番这位新战友。看年龄老郑应当有五十岁了,但只戴了列兵军衔,莫非是来岛上采风的作家,或者是体验生活的演员?反正不是一般人物。给养船离开后,孙守道领着老郑熟识了一下岛上的环境,并介绍了每天须要完成的工作。老郑对岛上的生活和工作状况问得特别具体,并虚心地说,请孙岛主多帮带、多指责、多给任务。孙守道问道,老郑啊,看你细皮嫩肉的,而且都这么大岁数了,你究竟是做什么的啊。老郑笑笑说,我做什么的不重要,我现在只想做好你的兵。晚上,岛上的海风既潮又冷,能隔着宿舍的窗户吹进人的被窝。孙守道把巡逻时用的军外套压在老郑的棉被上,又找了一顶皮帽子给老郑戴上。其次天,老郑天不亮就起来了,他知道孙守道一夜没睡好,心里过意不去,便说,孙岛主你先睡会儿,我来做早饭。孙守道说,还是我来做饭吧,你刚上岛,什么都不熟识。说罢洗菜、切菜、支锅,娴熟地做起早餐。老郑一边打着下手,一边视察着整个做饭的流程,说,我是老同志,做饭的阅历比你丰富,以后就由我来主厨。孙守道说,那好啊,我做了三年饭了,也做腻了。吃完饭后,两个人穿戴整齐,起先沿岛巡逻。老郑说,扁担岛那么小,大浪来了可太危急了。孙守道说,我当过五年潜艇兵,下过海底、去过远洋,海上的危急我都能应付。老郑说,你都守岛三年了,上级为什么不找人替换你。孙守道说,上级支配过其他人员上岛,但他们没有海岛执行任务的阅历,在岛上待不住,等有合适的人选了,我自然就下岛了。巡逻结束,填好日志,向上级报告。每天的工作皆是如此,简洁且重复,只有遇到海上天气突变或海上行驶的船只迷路求助的时候,孙守道和老郑才会比平常忙一些。老郑海上阅历明显不足,但工作细致,也很英勇,每天巡逻时对气象潮汐等改变不仅记录在册,而且用统计的方法找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在大浪来袭的时候,他也不躲避,爱护设备、疏通水道,尽量削减大浪对岛上的破坏。每天做晩餐的时候,老郑都会大显身手,把从海里捞到的海鲜烹、炸、腌、烤之后,就变成了一桌子美味。孙守道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海鲜,总是问老郑以前是不是厨师。老郑笑而不答。吃完饭,两人就起先下军棋,谁输了就在脸上贴一张纸条,在孤独孤独的小岛上,两个人努力让生活变得更欢乐一些。有老郑陪伴,岛上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瞬一个月过去了。这天,老郑写了一张纸条递给孙守道说,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以后到省城可以打这个电话找到我。孙守道说,你是不是要下岛了啊。老郑说,就这几天吧,不过我还会回来的,这也是我的“家”。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郑帮着孙守道修缮了宿舍,整理了一些莱谱,并把潮汐规律具体地讲解了一遍。看着劳碌的老郑,孙守道伤心了,老郑上岛的时候,皮肤是那么细腻白皙,身上还有一股沐浴液的香味,现在呢,肤色黑红,手掌皴裂,头发像沾了油一样,一缕一缕地贴在头皮上。一个五十岁的老头能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待了一个月,这得须要多大的志气和耐性啊。送给养的船只慢慢驶近,船上除了给养员还有一位大校军官。停靠小岛后,大校快步登上岛,向老郑敬礼:“副司令员同志,省军区办公室主任赵云林前来接您回单位!”老郑握了握赵主任的手说:“其实你不用来,我搭乘送给养的船自己可以回去。”孙守道捧着一个装满海水的玻璃罐头瓶,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郑紧紧抱住孙守道说:“孙岛主,这段时间感谢你照看我这名老同志,下次下基层‘当兵’熬炼我还选择扁担岛!”孙守道立正,敬礼,双手把玻璃罐头瓶递给老郑说:“首长,我也没有什么礼物送给您,这个瓶子里装的是咱们扁担岛岸边的海水,送给首长留个纪念!”老郑登上给养船,面对小岛举起右手,用标准的军礼向扁担岛暂别。他想,总有一天还会再上扁担岛,因为这里是祖国的疆土,即使再小,也要坚守。(选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4年第3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3分)A.小说开头运用了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扁担岛的位置、形态,突出其狭窄的特点,为孙守道和老郑的出场以及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老郑五十多岁,皮肤细腻白皙,刚上岛时,佩戴着列兵军衔,和给养员一起往岛上搬运物资,这些描写为孙守道怀疑他的首长身份埋下了伏笔。C.老郑的身份到他离开时才揭晓,这样支配情节,和前文孙守道的怀疑形成照应,使情节更为完整,同时,使老郑这一人物特点更为显明丰满。D.小说描述了一位副司令员下岛与一般士兵守岛的故事,既表现了军队中官兵同等的良好作风,也颂扬了官兵齐心守护国土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8.孙守道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小说最终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恳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卒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节选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B.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C.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D.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化。掌教化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B.“五经”指的是《诗》《书》《易》《乐》《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C.《河》《洛》指《周易》中的“河图”与“洛书”,是华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D.“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郃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和帝即位后,派遣两名使者微服到访益州察考民风。李郃夜观星象,便得知朝廷已派来了使者。B.李郃审时度势,机灵应变。李郃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接受后又自请同行送贺礼,有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C.李郃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但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D.李郃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郃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胜利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5分)
②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释】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照旧光明;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留。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上句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岀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下文诗人所感。C.颈联写作者以酒浇愁,听浪思归,诗意承上一联而来,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其中“浪卷”扣诗题中的“野泊”。D.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并以此作为对行朝消息的回答,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悲愤。15.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2)《拟行路难》中,开头用比方的手法对当时门第确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生气的控诉的两句诗是:“,。”(3)《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戏曲既须要传承也须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志向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戏曲艺术不断被给予新的内涵。假如始终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仿照,戏曲唯恐早在数百年前就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宏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的京剧名伶是靠仿照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决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究,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志向和切实的努力,不满意于停留在雷池之内,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心情的覆盖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需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纷繁芜杂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究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不是纷繁芜杂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究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纷繁芜杂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究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而不是令人纷繁芜杂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究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纷繁芜杂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究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20.长江中学2011届学生将实行一次毕业十周年纪念会,班长将作为学生代表在聚会上作书面发言,下面是他发言稿的部分内容,有四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6分,每处1.5分)十年之后,我们最终拨冗回到了母校。当年各位老师对我们关爱有加,那时我总是迟到,老师却没有训人,而是给我写了一幅字,至今我还惠存在家。现在我的工作还算人模狗样,大家假如有什么困难,我肯定鼎力相助。④21.对下面这段文字供应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唐三彩”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内容完整,不超过50个字。(5分)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旺盛兴盛,文化艺术群芳争艳。这一时期,有种盛行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它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而“唐三彩”出现,才有了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运用的实例。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图案线条粗犷有力。造型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逼真。色泽明丽多变,有原色、复色、兼色。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唐三彩成为馈赠亲友的良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2024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的最终一颗卫星胜利放射,标记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索?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争论文。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争论文。(2)不少于800字(3)书写规范,正确运用标点符号(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4月)试卷答案1.D.(3分)【解析】D项,“相较于《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拥有更剧烈的艺术魅力”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此观点。故选D。2.D.(3分)【解析】D项,“通过分析《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调的成因来揭示《水浒传》的价值和影响”分析错误,此处主要是显示出其有别于其他长篇名著的独特风格。故选D。3.A.(3分)【解析】B项,“强势方言总是冲破障碍占据优势地位”错,原文有“两种方言并存并行”的内容。C项,“只能用山东乡音讲说发生在山东的英雄英雄故事”错,原文有“因此他们在讲说时也就不能不留意适当吸取一些吴语词汇,以吸引原居民”的内容。D项,“后人再也难以作出一些变动”错,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最终“编次”成为定本的百回《水浒传》,虽未触动那些基本部分,但还是作了一些加工和增益的。故选A。B.(3分)【解析】A项,“购买奇葩祭品”不在“陈规陋俗”的范围。C项,不能从前面的条件中推出“自古以来,人们就始终反对焚烧冥币冥物的做法”的结论。D项,“只有网上祭莫才真正回来了清明的文化本源”说法肯定化。故选B。B.(3分)【解析】B项,“其心必不诚”过于武断。请“代人扫墓”者也可能有其客观缘由,不肯定“心不诚”。故选B。(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答案】①绿色低碳:网上祭祀避开集中出行、焚烧冥币等,有利于健康和环保。②简朴节约:网上祭祀不用购买祭祀用品,避开铺张奢侈,有利于节约。③弘扬新风:规避陈规陋俗,有利于文明祭祀。④升华情怀:可以凝合和升华家族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依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可以干脆找到与网上祭祀有关的内容,也可以从清明节祭祀的问题中总结出来,关键句主要有:“动辄大烧纸钱冥物,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奢侈,也会污染环境,甚至酿成悲剧。所以,我们要让祭祀形式保持气清景明,多提倡文明、健康、干净、祥和的祭祀方式”“纪念不在形式而在心,让祭祀形式也持有‘绿色’,保持气清景明,也是‘云祭祀”的题中之义”“‘绿色化’,不仅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多一点文明、少一些粗俗;多一点自律、少一点放纵,愿更多的人都能转变传统观念,恪守生态道德,提倡绿色文明、简朴节约的祭祖新风尚”“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便利人们随时随地祭祀先祖和先烈”“网上祭祀的绿色低碳,不正是‘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的绝佳映照吗”“让传统不老,让英雄常在,在网上祭祀中,家族、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也得以凝合和升华”“弘扬新风、摒弃陋俗”。B.(3分)【解析】B项“为孙守道怀疑他的首长身份埋下了伏笔”错误,孙守道怀疑过老郑是作家、演员或是厨子,但没有怀疑老郑是首长。(6分,每点2分,答出随意三点即可)【答案】①孤独乐观。孙守道是扁担岛上唯一的守岛民兵,每个月都期盼给养员能带来簇新事,和他闲聊;和老郑一起努力让生活变得更欢乐一些。②待人热忱,关切同伴。老郑来岛上,他热忱欢迎,带他巡察全岛,介绍状况。给老郑盖上军外套,戴上皮帽子,给老郑做饭。③工作阅历丰富,工作实力强。他当了五年潜艇兵,海上的危急都能应付。④忠于职守。每天巡逻全岛,填好日志,向上级报告,简洁重复,一坚持就是三年,若没有合适人选,还将接着坚持下去。9.(6分,每点2分)【答案】①丰富人物形象。老郑既是向扁担岛敬礼,也是向孙守道敬礼,表现了老郑待人同等的风格,酷爱和保卫国土的爱国责任感。②表达了对以孙守道为代表的军人忠于职守精神的赞扬。③照应小说标题,使小说情节更为完整。小说题目是“老兵上岛”,小说正文写老郑上海岛“当兵”熬炼的经过,结尾写老郑离开海岛,使情节更为完整。(言之成理即可)10.D.(3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实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依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推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留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依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专权骄恣”是专权傲慢放纵,依据语意不能断开,而且句子结构跟前面的“不修礼德”是一样的,所以而前断句,解除选项AB。“愿明府一心王室”依据语意是“希望明府一心忠于王室,”所以中间不能断开,解除选项C,故选D。11.B.(3分)【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实力。B选项“五经’指的是《诗》《书》《易》《乐》《春秋》”错误,其中没有“《乐》”,有“《礼记》”。“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故选B。12.C.(3分)【解析】C选项“但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不正确,依据原文“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可知,不是因为“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是“坐请托事免”。故选C。13.(10分)(1)你们两位从京师动身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发:动身。遣:派遣。使:使者。)“发”“遣”“使”各1分,句意2分,共5分。(2)凡是与窦宪在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参加往来。(交通:交往。唯:只有。豫:参加)“交通”“唯”“矫”“豫”各1分,句意2分,共5分。D.(3分)【解析】D项“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中“想象”错误,这里并非想象,而是现实。故选D。(6分,每点2分)【答案】①战乱漂泊之苦。首联写到兵荒马乱,诗人为躲避战乱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逃难,尽尝漂泊之苦。②客子思归之忧。颈联写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照旧愁心难抑,“归心”更干脆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③忧国伤时之情。诗人自己为躲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旧消息”,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特别担忧。【解析】本题考学生鉴赏诗歌情感实力。首联“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是说“在这乱世之中,江月照旧那么光明可爱,但它应当懂得流亡在外的病人的心情。”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特别担忧。诗人自己为躲避着兵荒马乱不得不拖着生病的身体四处逃难,四处漂泊,饱受战乱漂泊之苦。颔联“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意思是“看北斗星柄慢慢横斜,仿佛就落在洞庭湖畔广袤的原野;听画角声声凄惨欲绝,萦绕在这泊舟近处的岳阳城。”这是诗人在野所见之景,所听之声。这里“角声凄断岳阳城”,听角伤怀,角声暗寓兵乱,岳阳城在泊舟近处,“凄断”写角声,亦写听到角声的感受。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当地表现了诗人沉郁悲抑的困难心情,蕴含着对国事也就是战乱的深厚忧患。所以由这两联可以看岀作者是为战乱和自己的漂泊而愁。颈联“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意思是“饮酒解愁,反而增加了眼泪,我的愁思就像酒和泪一样四处飞溅;浪涛卷起,引发了我的思归之心,让我暗自惊讶。”这一联紧承前文,以酒浇愁,酒随泪溅,所谓“举杯消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诗人身在客中,而无所归,故暗自惊心,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照旧愁心难抑。是写漂泊思归,而又无家可归之愁。尾联“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纵横”意思是说“多么想打听一下南宋朝廷近来的消息啊,可眼前,群盗正在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日语外贸业务员劳动协议
- 2024年电气工程服务协议详细模板
- 2023-2024学年中原名校高考数学试题仿真卷:数学试题试卷
- 2024年创意动画广告制作协议示例
- 2024专业护士聘用协议细则
- 2024年度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
- DB11∕T 1721-2020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 2024精制陶瓷购销协议样本
- 二手车销售协议范本(个性化)
- 2024年煤矿作业自卸运输车销售协议
- 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究
- 神经科护士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 远大住工-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和技术标准
- 打造机关文化方案
- 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与管理
- 江西省2023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样卷
- 《体育课堂常规》课件
- 绘本《图书馆狮子》
- 完整版体检中心应急预案
- 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