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是一种微言见大义的文学样式,这得益于语言的暗示艺术。作者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在作品中留
下关于情绪、关于人生、关于宇宙、关于国家命运的丝毫线索,依着这些线索,透过语言的暗示性,读
出作品中更深层的“意”来。
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与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说有着密切联系。他们认为:“审美体
验就是对象的表现性及其力的结构(外在世界),与人的神经系统中相同的力的结构(内在世界)的同型
契合。”借鉴这一学说,也不妨把诗歌语言的暗示分为“同构暗示”和“异构暗示”。
“同构暗示”指的是诗歌中某些字词在意义指向上与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也就是
说诗歌所展现的景象(外在世界)与作品的“意”(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一个方向的。在自然界
中,许许多多的事物,比如山脉、河流、枝叶、花朵、日月、星辰、灯火、季节、云雾等等,它们在不
同条件下变化出来的表象,都传达了人的某种内在的情感、心境。比如春天树木发嫩芽给人一种生命萌
动的欣喜;而万木葱茏则让人感觉到勃勃生机;当秋天到来,树叶发黄或枯死则让人倍感萧条。通过树
叶由萌发到凋零,由绿变黄的变化与人的内在情感生活的联系,从而沟通了大自然与心灵这两个不同的
世界,传达出了人的情感生活的跌宕起伏的变化。当然,有些事物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化为了一种
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从而引起人们的某一种心理定势。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由于
“柳”与“留”谐音,古代就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而诗歌中“柳”字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个离别的场
面。所以,古代诗歌就常常巧妙地借用物理世界的事物来暗示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这种大自然的种种
风物的律动与人的心灵的律动的沟通,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漆黑静寂的夜,无疑带给
孤独者张继的会是一种心灵的撞击,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浸染的愁绪与“月落”“乌啼”“霜满
天”“江枫”“渔火”这些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幽冷静寂同成一气,两者在力的结构上是下沉的。
"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对的,也就是
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致。诗人在诗里
客观地展现了一个画面,但这幅画是不和谐的,因为在字里行间游动着的那股“气”是那么的浮躁不
安,令人难以捉摸,我们甚至于无法完全把自己放入到那一个环境中去产生认同。其实,这股“气”就
是作者有意或无意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也许是作者想极力隐藏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者是要让这种
情感以极深刻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他们将思想感情的变化放置在一个相悖的画面之中,让画面来说
话,让读者自己找答案。这种物理世界与心灵世界的不和谐,实际上就是另外一种美——曲折见景致。
苏轼《上元侍宴》写早朝的盛况,“淡月疏星”“仙风”“玉炉”“一朵红云捧玉皇”渲染了歌功颂德
的热烈场面,却暗含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色彩鲜丽、气氛热烈的场面与嘲讽、怀疑在力的
结构上是相反的,前者向上,后者向下,从中暗示了苏轼对朝廷至高无上秩序的怀疑与嘲讽。
“同构暗示”说明了物我的协调与同一,而“异构暗示”恰恰打破了这种协调与同一。作者可能会
被某个景象感染,但由此产生的情绪并不是诗歌意境的深化,而是与诗歌画面的情感基调不相协调的情
绪波动。所以,在阅读这一类诗歌时,我们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好在
有诗歌的语言提醒着我们还有一些未曾道破的东西。只要细细品味,好好体会,这些隐匿起来的景致便
豁然显现。“异构暗示”表达上更加曲言婉至,比起直接的或正面的表达,它更显曲折美、变化美和理
性美。
诗歌语言是暗示性的,而非说明性,透过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
丰富,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
(节选自刘燕玲《掀起你的盖头来---浅谈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审美体验中客观的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同型契合的。
B.《枫桥夜泊》中张继的愁绪与“月落”“乌啼”等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幽冷静寂的氛围协调一致。
C.在诗歌语言的“异构暗示”里,诗人游动于字里行间的情感需要读者自己从画面中找寻答案。
D.阅读“同构暗示”类诗歌时,读者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化。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是一种微言见大义的文学样式,诗人通过暗示性语言抒发情感,表达思考,这是其他文学体裁不
具备的。
B.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体现了诗歌语言“同构暗示”的特点,我们能依据景物的描写感受诗人蕴含
的情感。
C.苏轼《上元侍宴》一诗描写的早朝盛况与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形成“异构暗示”,体现了
物我协调之美。
D.“同构暗示”的诗歌表达直截了当,“异构暗示”的诗歌表达曲言婉至,所以其艺术性高于“同构暗
示”的诗歌。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然后借鉴格式塔心理学派“异质同构”理论将暗示分为两个
类型。
B.文章在分析“同构暗示”与“异构暗示”的不同特点时,先明确概念内涵,再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
析。
C.文章以“柳”为例,证明有些事物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化为了一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符
号。
D.文章比较了“同构暗示”与“异构暗示”给读者带来的不同审美体验,后者能让读者的精神世界更丰
昌o
4.下列诗句最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B.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掌,结友何须多?(曹植《野田黄雀行》)
C.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梦江南》)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
5.结合本文,分析下列诗句在“同构暗示”或“异构暗示”方面的具体体现。
: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答案】LD2.B
3.D4.C
5.(1)白诗是“同构暗示”,诗歌描写的枫叶荻花、瑟瑟秋风与诗人送别友人的愁绪及谪居济阳的苦闷
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都是向下的,达到了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形成诗歌语言上的“同构暗示”
特点。
(2)杜诗是“异构暗示”,诗歌描写的“江碧”“鸟白”“山青”“花红”等浓丽春景,与诗人急切盼
归的主观情感在力的结构上不一致,外在景物向上,主观情感向下,强化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阅读'同构暗示'类诗歌时”错误。由原文“而‘异构暗示‘恰恰打破了这种协调与同一。作者可
能会被某个景象感染,但由此产生的情绪并不是诗歌意境的深化,而是与诗歌画面的情感基调不相协调
的情绪波动。所以,在阅读这一类诗歌时,我们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过于简单化”
可知,是阅读“异构暗示”类诗歌时,读者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化。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是其他文学体裁不具备的”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诗歌语言是暗示性的,而非说明性,透过
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可知,原文只是
说“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没有说“这是其他文学体裁不具备的”。
C.“体现了物我协调之美”错误。由原文“而‘异构暗示‘恰恰打破了这种协调与同一”可知,早朝盛
况与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是相反的,是不协调的。
D.“所以其艺术性高于‘同构暗示'的诗歌”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异构暗示'表达上更加曲言
婉至,比起直接的或正面的表达,它更显曲折美、变化美和理性美”可知,原文没有比较二者艺术性的
身低。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后者能让读者的精神世界更丰富”错误。由原文“诗歌语言是暗示性的,而非说明性,透过语言的
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可知,原文说的是“透
过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而不是“后者能让读者的精神世界
更丰富”。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四段主要讲的是“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
相对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
致。
A.用凄凉、冷落的清秋景色表达惆怅和哀愁的情感,属于“同构暗示”,不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
要观点。
B.高大的树木在狂风中摇曳,发出悲怆的声音,不仅描绘了一幅悲壮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曹植对朋
友被残害的同情和自己的内心苦痛。属于“同构暗示”,不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
C.在梦中,李煜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那种豪华景象和春风微拂、花好月圆的美好
时光,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哀痛和悲愤。景色与情感相反,属于“异构暗
示”,最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
D.一幅菊花凋零、无人问津的凄凉景象,象征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属于“同构暗示”,不适合用来支
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1)根据原文“'同构暗示'指的是诗歌中某些字词在意义指向上与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力的结构上相一
致,也就是说诗歌所展现的景象(外在世界)与作品的'意'(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一个方向
的”“古代诗歌就常常巧妙地借用物理世界的事物来暗示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这种大自然的种种风物
的律动与人的心灵的律动的沟通,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可知,白诗是“同构暗示”,
诗歌描写的枫叶荻花、瑟瑟秋风与诗人送别友人的愁绪及谪居沼阳的苦闷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都是向
下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达到了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
境界,形成诗歌语言上的“同构暗示”特点。
(2)根据原文“'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对
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致”
可知,杜诗是“异构暗示”,诗歌描写的“江碧”“鸟白”“山青”“花红”等浓丽春景,与诗人急切
盼归的主观情感在力的结构上不一致,外在景物向上,主观情感向下。诗中的美景与诗人的伤感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通过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感
受,强化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期待
师陀
我忽然想起徐立刚的父亲和母亲。徐立刚是我小时候的游伴,据说早已被枪杀了。这两个老人,怎
样度着他们的晚境呢?
这一天我站在他们门前,快近黄昏时分,许多年前的情景又回到我心里来。徐大爷是个中年人,高
大,庄严,有一条腿稍微有点痼。徐大娘,圆圆的大脸盘儿,相当喜欢说话,常把到他们家里去的年轻
人当干儿子看。徐立刚高大像他父亲,善良像他母亲。徐立刚的妹妹,用红绒绳扎双道髻,是个淘气的
小女孩。——我踌躇着,好几回伸出手又缩回来。
终于我敲门。有个女人走出来,一条小花狗在她背后狂吠。院子里空荡荡的,墙角有棵枣树——我
吃过它结的枣。一个老人在堂屋当门现出来,差不多同时,一个老太太也现出来。
老人——徐大爷。他吆喝住狗,高声说:“别教它咬,外甥女。是谁在外面哪?"老太太——徐大
娘,她分明比丈夫更不安。“谁在外面?站在外面的是谁?"她转过头去问徐大爷。
“我看不大清楚,”徐大爷用力瞅着,停了一会,他说,“真想不到——我看是马,马叔敖
吧。”“进来,进来,别站在外面。”他们说着同时奔出来——
我们走进堂屋。屋子里陈设跟好几年前一样。“可不是么,真的是你,叔敖。”徐大娘重复说。她
问我几时来的,问我中间隔了多少年,我跟他们立刚同时离开的这个小城。她的确老得多了,原是极强
壮的身体衰驼了;眼睛看起来很迟钝,脸上的皱纹比先前更深;包着黑绐纱的头顶,几乎全白了。“你
在外边好吗?”她用袖子擦眼睛,“听说你也一直没在家——这些年你都在什么地方?你看见过立刚没
有?”
一阵莫大的恐慌,我对老太太怎么讲呢?“你接到过他的信没有?"她的老眼犹疑不定地转动着。
说着她站起来,一件别的事情分明又引动她了。“你又?……”徐大爷可怜地瞧着老伴。徐大娘干脆回
答他:“你别管!”“可你这是干什么呀?你这是?”老头子的声音差不多变成了呜咽。徐大娘可没理
他,一直朝里边去了。
徐大爷也老多了,比起徐大娘,我要说你更老。你的眼睛更加下陷,在昏暗中看去像两个洞;你的
头发更少更白,皱纹同样在你脸上生了根,可是比老伴更瘦,更干枯,更惨淡。精神上的负担给人的影
响有多大呀,徐大爷?
我们谈到地方上的奇闻,谈到最近两年来的收成,慢慢的,我们谈到他的女儿,徐立刚的妹妹。我
深信徐大爷正跟我同样——心里回荡着另一件事。在谈话中间,柜子在卧房里响着,徐大娘终于走出来
了。手里拿个布包,一层一层用布严密封裹起来的包裹。
“这是立刚的信。”徐大娘小心翼翼地将布打开,剥开一层又是一层。最后几封被弄污被摸破的旧
信从里头露出来了。
“你看这一封。他怎么说?”我忍着苦痛把信接过来。这是从一个煤矿上寄来的。
父亲大人:来信敬悉。我在这边差称平顺。妹妹年纪还轻,似不必急于订婚;不过你跟母亲既然主
意已定,事情原委我不清楚,很难参加意见。总之只要她本人将来满意就好。说到回家,恐怕对大家都
不方便,只有将来再说了。……
这些信徐大娘大概早已记熟了,但是她的老眼仍旧毫不瞬转地盯着我,留心听每一个字,好像要把
它们捉住。
第二封,从湖北一所监狱里寄来的。“好几年前头,”她叹息说,“他蓦地里写了这个信,教家里
给他兑钱。”
第三封,没有发信地址的一封——
我考虑好多遍,每次我都想到将来你们总会明白,把写成的信撕了。但是最后我仍旧决定写,我不
能教你们白白想念我。请跟母亲说吧,父亲,硬起心肠(心肠硬有时是有好处的),请跟她说以后别等我
了。现在我很平静。只有想到你们的时候我心里才乱……父亲,以后全家都放在你身上,你要保重自
己。我知道你不会责备我。最好忘记我,权当根本没有我这个儿子...
我念着,手不住地抖着。“他为什么说不回来了呢?”徐大娘怀疑地问我。“外面再好总没有家里
好!”大家都不作声。
“男孩子心肠真狠,”她哽咽着,颤巍巍地举起手去擦眼泪,“好几年不往家里打信,不知道他是
胖或是瘦,也不知道受不受苦我连模样都猜不出——本来家里有他一张照相,后来人家说要来搜
查,徐大爷给他烧了。”
我的眼睛转向旁边,看见桌子在我进来之前已经抹光,整齐地摆着四双筷子。“你们有客吗,徐大
爷?"我低声问,打算作为告辞的理由。“没有,没有客。”老人抬起头来瞅着我,后来终于明白我的
意思,用几乎听不见的干哑声音说:“这是——这是她给他放的!”
这筷子是给“他”预备的,给好儿子徐立刚的!他死了好几年,还一年一年被等待,被想念。那些
谋杀徐立刚的人,可曾想到母亲的心多仁慈,多广大,她的爱多深吗?不,这些杀人的魔鬼是绝对不会
想到的。
我硬着头皮向他们告辞。“怎么,你要走吗,叔敖?”徐大爷在后面大声呼喊。“别走,叔敖……
你明天还来吗?”徐大娘用更大的声音向我呼喊。我尽可能赶快走出去,或是说逃出去——天不知几时
黑下来了。我穿过天井,热泪突然滚到脸上。
一九四一年十月四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立刚作为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虽然并未正面出现,但读者能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中了解到他是一
个善良、重视亲情的人。
B.“我”和徐大爷谈及许多话题,但“心里回荡着另一件事”;这件“事”是指两人都在想应该如何回
避徐立刚惨遭杀害的话题。
C.“徐大娘怀疑地问我”是因为“她”怀疑儿子在外面过得好了就抛弃亲情,好几年都不与家里人联
系,饱含对儿子的埋怨之情。
D.虽然徐立刚多年没有音讯,徐大娘却仍然在饭桌上为他预备一双筷子,是期待儿子有一天能够回家,
这一细节深深打动了“我”。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见到徐大爷和徐大娘老态龙钟,与记忆中他们当年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精神上的负
担”对他们的影响之深。
B.两位老人对马叔敖非常热情,徐大娘在一番关心之后问“你接到过他的信没有“,这一细节为她拿出
徐立刚的书信做铺垫。
C.小说中马叔敖单独面对徐大爷时的一段内心独白,运用第二人称,人称的转换有利于抒发感情,而且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D.小说情节简单而情感浓郁,如写徐大娘埋怨儿子“心肠真狠”,却牵挂着儿子是胖是瘦、受不受苦,
质朴的话语令人动容。
8.小说主要反映两位老人的凄凉晚境,为什么要详写徐立刚的家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从登门到最后几乎是“逃出去”,“我”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案】6.C7.C
8.(1)家书是徐立刚与家人联系的唯一纽带,通过家书能够展现徐立刚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家人的情感,
表现他的善良和对家庭的牵挂。
(2)家书中的内容反映了徐立刚在外的生活状况和他对家庭事务的态度,丰富了故事情节。
(3)家书成为徐大娘的精神寄托,她思念儿子却只能活在虚幻的期待之中,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9.(1)起初,“我”怀着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徐大爷徐大娘的关心登门拜访。
(2)随着对话的深入,尤其是读到徐立刚的家书后,“我”感受到了徐立刚的无奈和家庭的悲剧,内心
充满了同情和哀伤。
(3)最后,面对徐大娘对儿子的期待和不舍,“我”感到了无力和悲痛,无法承受这种沉重的情感负
担,因此几乎是“逃出去”的。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能力。
C."因为‘她'怀疑儿子在外面过得好了就抛弃亲情,好几年都不与家里人联系,饱含对儿子的埋怨之
情”错,由文本第十八段“好几年不往家里打信,不知道他是胖或是瘦,也不知道受不受苦”可知,
“徐大娘怀疑地问我”并不是因为埋怨儿子抛弃亲情,而是因为她不理解儿子为何说不回来了,更多的
是牵挂和疑惑。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C.“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错。此处的“你”指徐大爷而非读者,使用第二人称并不能拉近与读者的距
离。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全文探究小说创作意图的能力。
分析小说中详写家书的创作意图,可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展开思考。
徐立刚是小说中没有出场的人物,通过家书直接表现了徐立刚对挚爱亲人的牵挂和面对牺牲的平静读者
可借家书感知徐立刚的形象。
从家书内容看,家书交代他在外面的生活情况,还有对妹妹的婚事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家庭的关心和
爱护,从而是小说的情节更加充实。
从徐大娘的角度来看,家书成为徐大娘失去儿子后的精神寄托,她思念儿子却只能活在虚幻的期待之
中,这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全文梳理小说内容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小说中“我”心理变化的分析,“我”在小说中是一个线索性人物,起推动小说的情节展开
的作用,小说中的发生的事件都是从“我”的角度讲述的。
我登门时,从文本“这两个老人,怎样度着他们的晚境呢?”“我踌躇着,好几回伸出手又缩回来”可
以看出我对好友的怀念,对好友父母的关心,选择登门拜访,但是内心又有所迟疑。
登门后寒暄、徐大娘询问徐立刚的下落,“精神上的负担给人的影响有多大呀”,拿出书信,“我忍着
苦痛把信接过来”和“我”念书信,我知道了徐立刚内心的纠结和无奈,内心对这对老人充满了同情。
最后看到桌上摆放的四双筷子,“可曾想到母亲的心多仁慈,多广大,她的爱多深吗?不,这些杀人的
魔鬼是绝对不会想到的”知道徐立刚在母亲心中的分量,而自己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这种悲痛,却又无
法承受这种悲痛,只能“我硬着头皮向他们告辞”逃也似的告别。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
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
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
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
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
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
不至若此本也。纵亘歹虎很于四林而加遏之,丕矩甚将噬入世必蛤皇为图登丕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
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
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多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
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
矣。
天下之诸侯,莫如厚韩亲魏以撰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
兵未出,而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纵百万虎狼A于山林B而饥渴之C不知D其将噬E人F世以始皇G为智H吾I不信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根据,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则无恒产,因无恒心”的“因”字含义相同。
B.速,迅速,与《六国论》中“始速祸焉”和成语“不速之客”的“速”含义不同。
C.蔽,遮护,与《谏太宗十思疏》“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的“蔽”字含义不同。
D.“故夫天下之所重者”与《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的“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将智、勇、辩、力四类人归为英才,古代圣王分出天下一部分富贵与之共享,英才们不失常业,
百姓就安定。
B.大体而言,战国到秦时期的英才出于宾客,汉以后由郡县官吏选拔,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制,唐宋
则出于科举。
C.李斯曾谏止始皇逐客,但秦吞并天下后,始皇认为宾客不必有才,只需遵守自己的法令,于是将天下
英才遣散还乡。
D.苏辙认为韩魏之郊是秦国和六国的必争之地,其对于秦国犹如心腹大患,对于六国而言则是保全自身
的坚实屏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
(2)天下之诸侯,莫如厚韩亲魏以振秦。
14.苏辙在《六国论》中,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答案】10.CFH
11.A12.C
13.(1)从前就食于战国四公于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
(2)全天下的诸侯,不如厚交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14.①六国的决策者在考虑忧患时粗略,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②图谋利益时肤
浅,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③不了解天下的情势,不知道厚交亲近韩、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把上百万头虎狼放到山林里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是要吃人的。世人认为秦始皇
聪明,我是不相信的。
“不知其将噬人”前省略主语“始皇”,谓语是“不知”,宾语是“其将噬人”,故CF处断开;
“吾”是下句主语,其前H处断开。
故选CFHo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则无恒产,因无恒心”的“因”字含义是“因而”。句意: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
律制度。/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
B.正确。“始速祸焉”和成语“不速之客”的“速”含义分别是“招致”和“邀请”。句意:那么秦朝
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未经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C.正确。“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的“蔽”字含义是“受蒙蔽”。句意:却掩护着嵯山东边的所有国
家。/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D.正确。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意: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我追求的是
天道。
故选A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始皇认为宾客不必有才”错误,由原文“谓吏不必才”可知,始皇认为“官吏”不必有才。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向”,从前;“之徒”,那些人;“安归”,宾语前置,应为“归安”。
(2)“厚”,厚交;“亲”,亲近;“推”,抵御。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可知,六国的决策者在考虑忧
患时粗略,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
②由原文“而见利之浅……贪疆埸尺寸之利”可知,图谋利益时肤浅,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利益;
③由原文”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天下之诸侯,莫如厚韩亲魏以撰秦”可知,不了解天下的情势,不知
道厚交亲近韩、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所
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
了。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
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官吏的选拔出身,魏晋以来是
由九品中正出身,从隋唐到现在是由科举考试出身。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六
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
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统一天下以后,就认为宾客是没有用处
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认为百姓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认为官吏不必有才华,只要能够遵守
我的法律就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对于百姓中优秀而又有特殊才干的人,将他们遣散
还乡。从前就食于战国四公于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秦期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在
位之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去常业,那么秦朝的灭
亡,还不至于这样快。把上百万头虎狼放到山林里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是要吃人的。
世人认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相信的。
材料二: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
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靖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
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
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
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靖
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
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
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全天下的诸侯,不如厚交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
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
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①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
伶②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展③、老成越悴④。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
发、如何回避?
[注]①范仲淹于宋仁宗庆历三年主持“庆历新政”,欧阳修积极支持。改革终因旧派阻挠而失败,
词人被贬。本词当是其被贬前在京中写成。分题:诗人聚会,分探题目而赋诗。②刘伶:魏晋名士,
“竹林七贤”之一。③痴,腕:愚蠢。④越悴:瘦弱憔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夜读史书、评论史事,慨叹曹、文I、孙三人用尽权谋,最终也只能够三分天下。
B.词人叹人生短暂,认为应趁年少看淡浮名,不要等到满头白发才后悔没有回避名利。
C.本词以咏史开篇,继而抒发人生感怀,虽是席上即兴之作,却章法谨严、气脉贯通。
D.本词用“徒劳”“只有中间”“如何回避”等口语化的语言,读来明白如话,晓畅自然。
16.有人评论“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这句“语虽调侃,而意未尝不沉痛”,请结合全词简要
分析。
【答案】15.B16.①“屈指”一句对三国诸人进行调侃:他们耗尽心力也只得三分天地,还不如像刘
伶一样远离纷争,醉酒逍遥。②貌似通脱的语言隐含沉痛的心情:词人理想受挫,劝世人学刘伶醉隐山林,
看似通达洒脱,却也隐含了人生多艰的苦闷。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不要等到满头白发才后悔没有回避名利”错误。”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意思是就算是
官位一品,富贵百万,试问谁能躲过老冉冉将至。本处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意思是仔细一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象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
“其”指代的事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孙权耗尽心力也只得三分天地,所以本句是对三国时期的这些
人的调侃。
本句表面上写到作者想要劝世人学刘伶醉隐山林,看似是通达洒脱。但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写于
作者因旧派阻挠而改革失败,词人被贬,理想受挫。所以表面看似通达,实际上隐含却是人生多艰的
苦闷。所以,貌似通脱的语言隐含沉痛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借回答为什么“哂由”表达自己治国主张的句子
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作结,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重蹈
亡秦覆辙。
(3)古诗常有“以阔境显孤危”的写法,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先以雄健笔力描写洞庭湖的阔大
景象,接着以“,”两句描写了自己孤苦凄怆的生活处境。
【答案】①.为国以礼②.其言不让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④.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⑤.亲朋无一字⑥.老病有孤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礼、哀、鉴、孤。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春晚,最累的是手。”不仅要抢红包,更有不吐不快的心带或点赞。敲字、分享、转发……根
本停不下来。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给春晚加上弹幕,可能会覆盖整个荧屏,再没有人能愉快地收看
了。
类似的海量点评,又何止是春晚?新闻新片新鲜事,总会招来各种雪片般的跟帖,或是怒赞,或是
痛贬;微博微信客户端,总有大量匠心独运的原创,或让人捧腹,或让人流泪……正是在这人声鼎沸的
言论广场上,“新集体生活”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介气质。
就这样,我们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捷的平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
说话”。从“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到“春晚停办”的谣言,从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到名人离世引发的
舆论几度反转,很多时候,发布信息从“有一说一”变成了造谣惑众,讨论交流从()变成了站队骂
架,观点碰撞从“以理服人”变成了语言暴力。“有话好好说”,成为塑造“新集体生活”最重要也最
急需的一种规则。
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于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
重要载体,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
则;点赞拍砖,o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
增强媒介素养、培养主体意识,并不是要限制表达权利,也不是要泯灭说话个性,而是强调对公共
秩序和社会公德担负一份责任,对他人权利、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①过好"新墓生生适”,②丕/
需要遵守规则,―③更需要建立凝聚共识的气氛,④做一个开放包容的."传播主体”一。张口闭口“脑
残”,动不动就“拉黑”,这样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夜郎自大,无益于让我们结成的“新集体”
进化成和谐共生、健康有为的有机体。
18.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当面锣,背面鼓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逢人且说三分话D.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19.请结合语段内容,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拍砖:______
新集体生活:
20.请在文中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2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并做修改。
22.请根据上面材料,为网络交流拟写三条规则。
【答案】18.A19.①.主要指的是在论坛跟帖中发表反对或批评意见的行为。②.指大家共同
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形成一个集体。
20.也不是盖棺定论的公章,需要保持公共理性。
21.③将“建立”改为“营造”
22.①发布信息要真实可信;②讨论交流要心平气和;③观点碰撞要文明理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俗语的能力。
A.“当面锣,背面鼓”,比喻面对面把有争议的或需要商量的事说清楚或定下来。“站队骂架”强调了
有争论的双方将讨论交流变成了攻击,而不是将争议说清楚。二者具有相对性,使用正确。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各的道理,各人坚持各人的意思。
C.“逢人且说三分话”,不要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要有所保留,保留的成分要多于说出来的真话,说话
说三分就可以了。
D.“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说话办事要以具体情况为依据。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不吐不快的拍砖或点赞”,说明拍砖和点赞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所以和拍砖是发表反
对或批评意见。再根据“敲字、分享、转发”,说明这是在网络上的一种行为。所以,“拍砖”主要指
的是在论坛跟帖中发表反对或批评意见的行为。
②根据原文“正是在这人声鼎沸的言论广场上”,说明大家在网络这个大广场中各自发表评论,形成一
个集体。所以,“新集体生活”,指大家共同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形成一个集体。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上句话为“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则”,运用了“不是……,需
要……”的句式,所以仿写的句子也需要运用这一句式。并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网络交流”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上运输与科技产业的互动发展考核试卷
- 弹射玩具行业渠道变革探讨考核试卷
- 信息系统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考核试卷
- 盐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考核试卷
- 印刷品的创意包装设计考核试卷
- 宠物综艺节目与表演秀服务考核试卷
- 电子智能耳机无线连接考核试卷
- 宠物心血管和血液问题解决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的智能化设备与制造工艺考核试卷
- 病句的修改与辨析-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复习专练(原卷版)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
- GB/T 44723-2024氢燃料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
- 2022年11月软考(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上午真题
- 2024年中远海运物流限公司直属单位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1课 课题二《中外节日·中秋节和感恩节的比较》(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2024年共青团团课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能源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4年
- 团队协作课件教学课件
- 相对湿度计算公式
-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1课《身边的数据》教学设计浙教版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