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5阅读理解题
试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空心球体结构的C6。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核外电子数
为6,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Ce。常温下为固体,能与K等金属反应
生成超导体材料,如图所示的独特结构使之有可能在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C6。的分子结构
1.下列关于Cg的说法中不正聊的是()
A.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B.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D.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2.下列摘录中,属于物质结构描述的是()
A.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C.石墨很软D.Qo能与K等金属反应
3.金刚石、石墨和C6。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
子()
A.种类不同B.大小不同C.质量不同D.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1.B2.A3.D
【解析】LA、根据题目的C60的分子结构,C60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故A正确。
B、有机高分子是相对分子质量上万的有机物分子;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有机物,
故B错误。
C、元素符号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根据题目叙述,C60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故D正确。
故选:Bo
2.A、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则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属于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
i)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是金刚石的用途,错误;
C、石墨很软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错误;
D、C60能与K等金属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A;
3.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
在着明显差异,故选D。
4.(2024•山西・中考真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世界之最2021年1月13日,全球第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问世,它运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
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运行时速可达620公里每小时,这一发明,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
高温超导的“高温”是-196℃左右的温度,是相对于-270C至-240℃之间的温度而言的,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
的“高温”。而超导就是超级导电。科学研究发现,当把超导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神奇消失,从而
具有超级导电性。
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在-196℃时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高温超导磁悬浮列
车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向轨道上喷射液氮后,可以
降低轨道和车轮的温度,既能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同时也能在列车底部形成气垫,使列车与轨道隔离,减
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不需要燃油,液氮的来源也比较丰富,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1)高温超导的“高温”,所指的温度是。
(2)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环保特性的原因是0
(3)液氮在磁悬浮列车系统中的作用是,液氮来源丰富的原因是0
(4)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上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种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5)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NO),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o
【答案】(1)-196℃左右
(2)运行效率高,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用作冷剂、形成气垫液氮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
(4)物理性质
一定条件
(5)N2+O2^^^=2NO
【解析】(1)根据“高温超导的‘高温'是-196C左右的温度”可知,高温超导的“高温”,所指的温度是-196℃
左右;
(2)根据“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不需要燃油”以及“列车与轨道隔离,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
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可知,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环保特性的原因是运行效率高,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
耗和碳排放;
(3)根据“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向轨道上喷射液氮后,可以降低轨道和车轮的
温度,既能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同时也能在列车底部形成气垫,使列车与轨道隔离,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
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可知,液氮在磁悬浮列车系统中的作用是用作冷剂,用于降低轨道和车
轮的温度以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形成气垫,隔离列车与轨道,减少摩擦和气动阻力,提高运行速度;液氮
来源丰富的原因是它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
(4)物理性质概念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上磁铁
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种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
质;
一定条件
(5)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八2NO。
5.(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白云鄂博发现一种全新结构重稀土新矿物一白云亿钢矿。该矿物中含有钮、铜、札、银、错等重
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钮是一种灰黑色金属,有延展性。与热水能起反应,易与稀酸反应。可制特种玻璃和合金。钮的氧化物广
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
白云忆领矿的发现促进了我国在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1)白云钮领矿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铝的物理性质有。
(3)自然界可提供给人类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途
径_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具有延展性
(3)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
【解析】(1)白云亿领矿中含有钮、镐、札、雪、错等重稀土元素,属于混合物;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化学性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延展性等。由资料中可知,钮是一
种灰黑色金属,有延展性,钮的物理性质有:灰黑色固体,有延展性;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开采矿物、防止金属腐蚀;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等。
6.(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空间站在轨实验,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崛起和迅猛发展,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
强大实力。航天科技的进步,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I.生命保障:空间站内,用特种活性炭除去气体中的异味和微量有害物质,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健康的环
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
II.动力系统:部分运载火箭装载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偏二甲朋(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二者接
触即可发生反应:C2H8N2+2N2O4=3N2+4H2O+2CO2,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III.新型材料: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表面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外层的
复合材料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并防止过多的热量传递到返回舱内部,确保舱内航天员和各种仪器设
备的安全。
(1)空间站内的气体净化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o
(2)舱外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偏二甲股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的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燃烧的条件”分析,
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
(4)依据返回舱外层复合材料的作用,推测其具有的性质是0
【答案】(1)吸附性(或良好的吸附性等)
(2)聚氯乙烯
(3)放出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4)耐高温(合理即可)
【解析】(1)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气体中的异味和有害物质,故可用于气体净化;
(2)舱外航天服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棉和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聚氯乙烯属于塑料,属
于有机合成材料;
(3)偏二甲月井是燃料,四氧化二氮是助燃剂,燃料在助燃剂中燃烧放出热量;
偏二甲脱能在四氧化二氮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4)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表面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外层的复合材料
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说明其具有耐高温的性质。
7.(2024.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
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昼夜、季节及天气等因素对持续、稳定地利用太阳能有较大影响。
储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Ca(OH)z/Ca。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在脱水反应器中,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需要能量时,水合反应器中发生反应释放热量。
除Ca(OH)2/CaO储热体系外,科研人员对其他体系也进行了研究。图2列举了几种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单
位质量储热材料的储热量),它们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AfB+C,吸热;B+CfA,放热。这些储热
体系均借助物质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热量
图1Ca(OH)2/CaO储热体系工作原理图2几种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能持续、稳定地利用太阳能的重要途径为
(2)依据图1回答:
①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共有种。
②脱水反应器中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化合”“分解”“置换”或
“复分解”)反应。
③液态水在进入水合反应器前需加热变成水蒸气,此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水合反应器中能转化为热能。
(3)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z/CaO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
(4)下表各选项与文中储热体系反应原理相符的是(填标号)。
标号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高温.一定条件
CaCO^CaO+COT
A32CaO+CO2CaCC)3
高温点燃
BCO2+C^=2CO2CO+O2^2CO2
高温点燃
CFe3O4+4CO3Fe+4CO23Fe+2O2------Fe3O4
(5)为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下列措施合理的有(填标号)。
A.大力发展燃煤发电B.积极推广太阳能发电C.为新能源研发新型储能技术
【答案】(1)储能
410℃-550℃人
(2)三Ca(OH)2CaO+H2OT分解变大化学
(3)储热密度大
(4)A
(5)BC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能持续、稳定地利用太阳能的重要途径为储能;
(2)①由图1可知,参与循环的元素有钙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共有三种;
②由图1可知,脱水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是Ca(OH)2在410。0550。(: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蒸气,化
410℃-550℃
学方程式为Ca(OH)2CaO+H?。T;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③液态水在进入水合反应器前需加热变成水蒸气,此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合反应器中发生的
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因此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由图2可知,Ca(OH)2/Ca。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储热密度大;
(4)由题干信息可知,储热体系反应原理为A-B+C,吸热;B+CfA,放热;
高温小一定条件
A、吸热反应CaCO3-Ca。+CO2T符合AfB+C,放热反应CaO+CO?CaCO3符合B+C.A,
与文中储热体系反应原理相符,符合题意;
高温
B、吸热反应CO2+C_2co不符合AfB+C,与文中储热体系反应原理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高温
C、吸热反应FesO4+dCO-3Fe+4c不符合AfB+C,与文中储热体系反应原理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大力发展燃煤发电,会消耗大量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不能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
系,不符合题意;
B、积极推广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能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
符合题意;
C、为新能源研发新型储能技术,能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符合题意。
故选:BCo
8.(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科普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质炭是一种富碳固态物质。它是由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
解产生。生物质炭用于农业生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生物质炭还可以有效
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
是在小于500。(2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是在500。0700。€: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以上的高
温闪速裂解。
(1)产生生物质炭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推测生物质炭显—性,生物质炭结构特点是o
(3)对比三大类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得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0
【答案】(1)化学
(2)碱疏松多孔
(3)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1)生物质炭是一种富碳固态物质。它是由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
中经高温热裂解产生,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由题干信息可知,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说明生物质炭显碱性;
生物质炭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说明生物质炭结构疏松多孔;
(3)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炭生产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小于500℃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
是在500℃-700℃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以上的高温闪速裂解,说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
加快。
9.(2024・福建・中考真题)我国正在筹建月球科考站。针对“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查阅资料:
资料1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
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2.4km.s-o
资料2使用质谱仪测定,在月球黑暗处发现有极微量的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氧气、覆气和盘气
等。日出时,月球表面有极微量的甲烷和氨气产生。
(1)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就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氮原子的少个。
②氤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的氨气(NH3)是由氨分子(C&5)聚集而成的。画出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
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③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氮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
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
【答案】(1)839.95
(2)相对分子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o+°°°—名20℃时,氢分子、氨分子
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
【解析】(1)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
层上的电子数,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8=10,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
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氨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氮原子的少18-10=8个;
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2)①由上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H2>He>N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28,因此:分子运动平
均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②根据氨分子(CQ))可知,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
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o+00°—
③根据资料1: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
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2.4km.sT,2.4km.S-x20%=0.48km.sT可知,当分子运动平均速率
大于0.48kms」时,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氏的平均速率为1.84kms",He的平均速率为1.31kmsL
因此H2、He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氧
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0℃时,氢分子、氨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
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
10.(2024・湖北・中考真题)阅读科普短文。
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jOH)为代表的液态燃
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
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
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
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
(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写一种)。
(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和CO.
(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写一条)。
【答案】(1)太阳能(或风能或其他某种可再生能源)
(2)水/也。)
⑶2NaOH+CO2=Na2CO3+H2O
(4)便于储(贮)存和运输或便于储(贮)存,或便于运输,或安全性高
【解析】(1)根据短文内容,“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
醇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或风能或其他某种可再生
能源);
(2)由短文可知,“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
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所以,该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水(H20)和C02;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NaOH+CO2=Na2CO3+H2O。
(4)氢气贮存和运输较困难,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便于储(贮)存和运输或便于储(贮)存,
或便于运输,或安全性高。
11.(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汉代铜牛形缸灯是湖南省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之一(见图),这
种青铜灯以动物油脂(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燃料,其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或烟尘,可通过导烟
管道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的清水能吸收烟尘。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因此,又被称为环保灯。
(1)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
(2)动物油脂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的气体有(任写一种);
(3)“牛腹”中盛放清水的作用是0
【答案】(1)大
(2)CO21HqicO
(3)吸收烟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环保、降温
【解析】(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
(2)青铜灯以动物油脂(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燃料,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
素的种类不变,油脂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
(3)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或烟尘,可通过导烟管道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的清水能吸收烟尘,“牛腹”中盛
放清水的作用吸收烟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12.(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蜂蜜作为人们熟知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如糖类、维生素、有机酸等。蜂蜜中富含矿物质元素,
其中钾、钙、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铜、锦等。天然蜂蜜的pH都在324.5,蜂
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OD
C6H12O6+H2O+O2—C6H12O7+H2O2,反应中产生的HQ?依靠其强氧化性,能破坏组成细菌和真菌的
蛋白质,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蜂蜜存放在玻璃或陶瓷器具中最佳,切勿存放于金属容器中。这是因为许多金属能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
使蜂蜜变黑,遭受重金属污染。蜂蜜存放需要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且温度保持在5~10℃。蜂蜜中的维生
素C在高温或氧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因此蜂蜜适宜在陶瓷器具或玻璃杯中冲泡,且水温
控制在60℃以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蜂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有(任写一种元素符号);
(2)天然蜂蜜呈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GOD
(3)葡萄糖发生氧化的反应(©6凡206+旦0+02—©6珥207+凡02)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
有;
(4)冲泡蜂蜜的水温需控制在60℃以下的原因是。
【答案】(1)Zn/Cu/Mn
(2)酸
(3)凡0、H2O2
(4)维生素C在高温下易被氧化(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合理即可)
【解析】(D由上述材料可知蜂蜜中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铜、铳等,故填Zn(或Cu、Mn);
(2)由上述材料可知天然蜂蜜的pH都在3.2-45故显酸性;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属于氧化物的是H2O、H2O2;
(4)蜂蜜中的维生素C在高温易被氧化,会造成营养成分失效。因此蜂蜜适宜在陶瓷器具或玻璃杯中冲泡,
且水温控制在60℃以下。
13.(2024・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材料为基体,以高强度纤维、晶须、晶片和颗粒为增强体通过适当的复合工艺所
制成的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可分为氧化物陶瓷(如氧化铝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如碳化物陶瓷、氢化物陶瓷等),具有硬度
大、相对密度较小、抗氧化、高温磨损性能好和耐化学侵蚀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断裂韧性低、断裂应变
小、抗冷热交变和冲击载荷性能差的固有缺点。向陶瓷基体中加入增强体能够改善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
提高其韧性和抗脆性断裂能力。
陶瓷基复合材料优异的高温性能可显著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提高运行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航
天航空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液体推进火箭发动机的热结构件、喷气发动机等的高温部件。
依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氧化物是O
(2)写出陶瓷材料的一条物理性质o
(3)在航天航空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写一条即可)。
【答案】(1)氧化铝/AI2O3
(2)硬度大/相对密度较小
(3)液体推进火箭发动机的热结构件/喷气发动机的高温部件
【解析】(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材料中提到的氧化物是氧化
铝,故填:氧化铝或A12O3;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陶瓷材料硬度大、相对密度较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
质,故填:硬度大或相对密度较小;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航天航空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液体推进火箭发动机的热结构件、
喷气发动机等的高温部件,故填:液体推进火箭发动机的热结构件或喷气发动机的高温部件。
14.(2024・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天然金刚石较少。人工合成金刚石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进行。近期,科学家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1025℃条件下,将硅融入钱、铁、镁组成的液态金属中,通入甲烷(CHJ气体,硅(Si)与甲
烷反应生成四氢化硅(SiHj和石墨(C),石墨在液态金属表面转化成金刚石薄膜,其转化过程如图1和图
2。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在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从宏观上看,甲烷由____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金刚石由_____构成。
(2)图1生成石墨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金刚石薄膜的性质有0
【答案】(1)c、H碳原子/C
一定条件
(2)Si+CH4=SiH4+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3)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解析】(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从宏观上看,甲烷由C、H元素组成;
金刚石属于碳单质,从微观上看,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2)由图1可知,生成石墨的反应为硅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氢化硅和石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一定条件
式为:Si+CH4^^=SiH4+C:
由图2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微观实质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3)由题干信息可知,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15.(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科普阅读。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
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Na2。?)吸收二氧化碳,生
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锅镇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
整船减重约50公斤。
回答下列问题:
(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o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x=3
B.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答案】(1)N2
(2)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2Na2O2+2CO2=2Na2C(93+O2
(4)D
【解析】(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
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则天和核心舱内气
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
(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净化罐中过氧化钠(Na/3,)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Q=2Na2co3+O2;
(4)A、由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左上方
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x=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锂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V4,则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说
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由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2,
则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4.青海・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2023年7月12日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入轨
并完成了飞行任务。它作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推
进剂是决定火箭动力的关键因素,下表是常见的三种液体火箭推进剂的特点:
液体推进剂种类特点
液氧煤油成本低、比冲较低、易积碳、结焦等
液氧液氢成本高、比冲非常高、绿色环保、不易储存等
液氧甲烷成本低、比冲较高、积碳不结焦、绿色环保、燃烧效率高、易制取等
(1)以上三种液体推进剂中作助燃剂,煤油、液氢、甲烷作燃料。
(2)火箭向上的推力来自燃料燃烧(填“释放”或“吸收”)热量并喷出高温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
(3)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炼制而成,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理的是(填字母)
A.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氢气等
C.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
(4)液氧甲烷推进剂燃烧效率高,甲烷(CHQ和液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0
(5)液氧甲烷是理想的液体推进剂之一,其优点是o
【答案】(1)液氧/氧气/。2
(2)释放
(3)B
点燃
(4)CH4+2O2CO2+2H2O
(5)燃烧效率高(或易制取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1)氧气具有助燃性,故以上三种液体推进剂中,液氧作助燃剂;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故火箭向上的推力来自燃料燃烧释放热量并喷出高温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
(3)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天然气,氢气不属于化石燃料,符合题意;
C、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燃
(4)甲烷和液氧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5)由表可知,液氧甲烷成本低、比冲较高、积碳不结焦、绿色环保、燃烧效率高、易制取等,是理想的
液体推进剂之一。
17.(2023・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5和Hq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油中提炼出的乙烯(C2H4)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
易降解,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
膜20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化
科研人员以4。(2环境下储藏的鲜切西瓜为样品,测试了海藻酸钠保鲜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研究其保鲜效果。
其中,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分别包裹的西瓜,储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的情况如图(纵坐标数值越
大,代表微生物数量越多);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100g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见表。
60
表100g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
测定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质量/g3.52.73.12.42.51.5
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海藻酸钠保鲜膜性能改进的研究,以推进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实际应用。
(原文作者王琦琦、康顺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c2H4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一。
(2)海藻酸钠由钠、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o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
②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
(4)表1中,“3.5”表示o
(5)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图1数据可作为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
聚乙烯保鲜膜的证据之一,理由是—O
【答案】(1)1:2
(2)钠/Na
(3)对对
(4)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100g西瓜第1天减少的质量
(5)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生物数量少
【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C2H4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1:2;
(2)由“金"字旁可知,钠属于金属元素;
(3)①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2和H2O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
作用,故填:对;
②由题干资料可知,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膜20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
化,故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故填:对;
(4)表1中,“3.5”表示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100g西瓜第1天减少的质量;
(5)由图1可知,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
生物数量少,说明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
18.(2023•山西・中考真题)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它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通过引水、调水、储水等方式将长
江等水源送往北方。截至2003年5月,工程累计调水量超过620亿nP,惠及沿线280多个是市区,直接受
益人口超过15亿,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结构。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地水质要求较高,其中一种做法是在水源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以配置优良水质,改
善水的硬度。输水工程沿线有严格的要求,不可随意取水用水,为安全起见,沿途设置了三道防线。禁止
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
南水北调进入穿黄段(如图)时,对工程质量是一个严的考脸,因此该段的隧洞使用了钢板、混凝土和高强度
钢丝加固而成。
千里迢迢风雨路,万丝甘甜济北方。在以露天水渠输水时,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水渠常采用减宽度、加深
度的方式将长江水保质保量运达北方,实现长江水源合理调配。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长江水源中含有的一种金属阳离子是(写名称)。
(2)穿黄工程隧洞的坚固结构可防止________0
(3)工程沿线设置三道防线,禁止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如0
(4)以水渠方式输水时,采用减宽度、加深度的方式,其目的是减少污染和)o
(5)为输送优良水质,向水源地加入适量生石灰,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答案】(1)钙离子或镁离子
(2)坍塌或漏水(合理即可)
(3)私自取水用水或攀爬(合理即可)
(4)减少水分蒸发(合理即可)
(5)降低水的硬度CaO+H2O=Ca(OH)2
【解析】(1)长江水源属于硬水,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故含有的金属离子为:钙离子、
镁离子;
(2)穿黄工程隧洞的坚固结构可防止坍塌或漏水等;
(3)工程沿线设置三道防线,可以禁止私自取水用水、攀爬等行为;
(4)以水渠方式输水时,采用减宽度、加深度的方式,具有减少污染、减少水分蒸发等优点;
(5)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o
19.(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科普阅读
2021年9月24日,中科院天津工业所在国际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布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利用
二氧化碳合成出与自然淀粉[(C6H10O5)„]在结构上没有区别的合成淀粉。消息一经传出迅速登上热搜,网
友们纷纷表示,它到底是科技还是科幻呢?
其实,我国在2015年就正式立项“人工淀粉合成”项目。经过6年的辛苦研究,科学家们成功地利用电能先
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再经一系列变化,最后合成出人工淀粉,整个生产周期仅仅2-3天。科学家们预测
这一科研成果一旦实现工业化,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和淡水资源,极大地减少人们对植物合成淀粉的依赖,
这对维护人类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人工淀粉由____种元素组成。
(2)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为o
(3)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是(写一条即
可)。
【答案】(1)三/3
(2)电能一化学能
(3)节省大量的土地和淡水资源(极大地减少人们对植物合成淀粉的依赖,这对维护人类粮食安全意义重
大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人工淀粉与自然淀粉在结构上没有区别,根据淀粉[(C6H10O5)n]的化学式可知,人工淀粉是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据题干信息“科学家们成功地利用电能先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再经一系列变化,最后合成出人工
淀粉”,可知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是:可以节省大量
的土地和淡水资源,极大地减少人们对植物合成淀粉的依赖,这对维护人类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等任写一条。
(合理即可)。
20.(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
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
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六号携带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所需的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
置等物资,消耗品主要包括服装、食品、饮用水等,其中新鲜蔬菜水果的重量约70公斤。
“天宫空间站”采用了众多先进科技,如以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防热夹层……在中国天
宫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中,化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发动机点火
后煤油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点火的作用是;航天煤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飞船太阳能帆板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o
(3)蔬菜、水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o
(4)防热夹层材料属于(填“复合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1)氧分子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不可再生
(2)电能
(3)维生素
(4)复合材料
【解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液氧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液氧化
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点火的过程释放热量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石油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帆板主要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蔬菜、水果主要富含大量的维生素。
(4)由材料“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防热夹层”可知,这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21.(2023•辽宁丹东・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芯片的主要材料由高纯度单晶硅(化学式为Si)制作,工业上用粗硅经两步反应制得单品硅。
第一步:粗硅和氯化氢在300c发生反应,生成三氯硅烷(化学式为SiHCI?)和氢气。第二步:三氯硅烷和
氢气在1000C时发生反应,生成单晶硅和氯化氢。
【材料二】石墨烯最有潜力成为硅的替代品,它是目前己知材料中电子传导速率最快的,石墨烯是将石墨
逐层剥离,直到最后形成一个单层,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单层石墨。
(1)制取单晶硅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o
(2)石墨烯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石墨烯和石墨分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填“相
同”或“不同”)。
1000℃
【答案】(1)5诅(%+4^=57+3”(7/置换反应
(2)单质相同
【解析】(1)三氯硅烷和氢气在ioo(rc时发生反应,生成单品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1000℃
SiHCl3+H2^=Si+3HCl,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
应,属于置换反应;
(2)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石墨烯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质量守恒定
律可知,它们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22.(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科技助力人工碳循环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能源,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煤(高碳)、石油(中碳)、天然气(低碳)为代表
的化石燃料仍占主导地位,化石燃料的燃烧在释放热量的同时产生CO”CO?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低碳、
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是我国科学家正致力研发的项目。
CO?也是巨大的碳资源。目前,CO?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根据CC>2与
其他能源的耦合方式不同,CO2的转化利用技术可分为以下三条途径。
途径:耦合化石能源的转化利用技术。如与催化重整为与。
1CO2CH4co2H2co
途径2:CO2耦合零碳能源的转化利用技术。如图所示是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催化剂Mos?实现低温、高效、
长寿命催化CO2加氢制甲醇(CH3OH)的工艺。
途径3:CC»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如以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为驱动力,在温和条件下将CC>2直接转
化为化学原料或燃料。
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促进自然界碳循环回归平衡。如何摆脱对含碳化石能源的依赖,转化利用丰富的
C。?资源,跨越低碳及创新新能源,拥抱新式零碳能源,期待同学们学好和利用化学开创未来。
(1)写出自然界中吸收CO?的一条途径:—。
(2)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通电
我国科学家将直接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反应可表示为:
(3)CO?2CO2+2H2OR+2O2,
R的化学式是—o
(4)写出CO?和H?在MoS?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jOH)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H?、CO?与CH30H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b.途径2解决了氢气低成本制取和有效储存的难题
c.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向“减碳趋氢”的方向发展
【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
(2)电能
(3)C2H4。2
MOS2
(4)CO?+3H2CH3OH+H2O
A
(5)abc
【解析】(1)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和4个氢
原子,反应后有4个氧原子,故R为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R的化学式为:C2H4O2。
(4)由流程图可知,CO2和H2在M0S2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MOS2
。。2+3H2CH3OH+H2O
A
(5)a、由流程图可知,CO2和H2可以转化为甲醇和水,甲醇和水又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所以
H2、CO2与CH30H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b、途径2是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使用时,再利用甲醇释放出氢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循环利用
继续加氢生成甲醇,储存甲醇的成本相比储存氢气要低很多,说法正确;
c、由流程图可知,二氧化碳是作为反应中的循环气体,氢气则是作为产物,所以是尽量减小二氧化碳的排
放同时达到生成氢气,可以看出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向“减碳趋氢”的方向发展,说法正确。
故选abco
23.(2023•安徽・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
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
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我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
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
(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填化学式)
(2)空间站内的空气为(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CO?外,还含有(填1种即可)。
(4)LiOH、NaOH均可吸收CO2,请写出NaOH吸收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相同条件下,不同吸收剂吸收CO?的最大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选用LiOH作吸收剂的原
因是o
【答案】(1)CO2、H2O
(2)混合物
(3)氮气或氧气或水蒸气
(4)CO2+2NaOH=Na2CO3+H2O
(5)吸收等质量的二氧化碳,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少,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氢氧化锂吸收的二
氧化碳多
【解析】(1)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文中提到的物质有。2、H2O,CO2
和LiOH,其中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属于氧化物;
(2)空间站内的空气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3)人类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
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
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所以宇航员呼
出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氧气、氮气、水蒸气;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z+ZNaOHnNazCOs+H?。;
(5)由图可知,吸收等质量的二氧化碳,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少,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氢氧化
锂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所以选用LiOH作吸收剂。
24.(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
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厚干
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H年,阿伏伽德罗引入新的概念一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
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原子。
(1)完成下列表格
物质葡萄糖氢气二氧化硫氯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写微粒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5367-2024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喷油器总成
- Porantherine-生命科学试剂-MCE-2296
- 1-Propinoyl-Lysergic-acid-methylisopropylamide-1P-MiPLA-生命科学试剂-MCE-1036
- 2025年度银行账户管理与个人财富管理合作协议方
- 2025年度高层建筑基础钻孔施工与质量控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厅厨师劳动合同及劳动争议处理协议
- 2025年度绿色环保版商铺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环保项目短期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产业财产赠与协议
- 2025年度新媒体运营专员聘用合同简易制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小学部分)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记录主题
- 矿山2025年安全工作计划
-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培训课件
- 2025年包装印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 企业融资报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给客户的福利合同(2篇)
- 《银行融资知识》课件
- SWITCH 勇者斗恶龙11S 金手指 版本:v1.0.3 最大金币 最大迷你奖章 32倍经验 最大攻击 所有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